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毕业于哈佛大学考古专业,学成归国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考古組工作。不料大好年华之际,他却患上了肺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抗战期间,史语所迁到四川李庄,梁思永一家也随同迁到李庄。当时,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也迁到李庄,其妻林徽因同样卧病在床。
在李庄的那段岁月是一段苦难的经历,很多家庭不得不变卖衣物度日,梁家更是如此。得知梁思永的病情后,傅斯年亲自到梁思永住的地方探望。仔细观察了梁思永的居住环境,他认为屋子过于阴冷,不利于梁思永的肺病康复,便决定为梁思永重新找住处。经过反复考虑,傅斯年在史语所租住的院内专门为梁思永一家腾出三间上好的房子,并请木工钉上地板、顶棚,在窗子上安上玻璃,打造了凉台,以利于梁思永养病。
当时,梁思永已经病得不能走动了,从梁思永居住的地方到史语所,需要跨越五百多级台阶,傅斯年便亲自组织了担架队,先让梁思成躺在担架上,由众人抬着在上山的台阶上反复试验,对于出现的问题设法解决,直到认为万无一失,才安排人员将梁思永抬到山上,在新房子里住下来。梁思永有了一个利于养病的环境,病情得以减轻。
住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梁思永和林徽因的病急需治疗,需要很大一笔费用,而那时梁家早已山穷水尽,于是,傅斯年又开始为他们筹措治疗费用。1942年春,他写信向中研院代院长求助,希望政府对于他们兄弟适当给些补助。信发出去了11天,还没有回音,于是傅斯年召开所务会,从史语所医务室收入中支出数千元为梁思永购药,并再给中研院写信。信写完了,傅斯年怕再度得不到回音,又以私人身份给中研院院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思永是此时中国青年学人中绝不多得的模范人物,无论如何,应竭力救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在日记中披露,蒋介石后来批了两万元钱给梁家兄弟,可见,傅斯年的呼吁是起了实际作用的。
抗战胜利后,梁思永想返回北平,但因病不能行动。傅斯年便再度出手相帮,他亲自联系交通部长,让梁思永搭乘军用飞机飞往北平。梁思永上飞机后,傅斯年又给在北平的妻兄拍了电报,让他到机场接梁思永,从而使梁思永顺利回到北平。
傅斯年与梁启超没什么交往,而且他本人对梁启超有看法,就如他在给中研院院长的信中所说的那样:“弟于任公(指梁启超),本不佩服。”他与梁思成、林徽因及梁思永也没有过深的个人交往。但当梁家兄弟遇到困难时,他却竭力出手相助,其中包含着对人才的尊重和爱惜,这种境界,即使在今天看,依然令人感动、令人敬仰。
编 辑 / 冰 如
抗战期间,史语所迁到四川李庄,梁思永一家也随同迁到李庄。当时,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也迁到李庄,其妻林徽因同样卧病在床。
在李庄的那段岁月是一段苦难的经历,很多家庭不得不变卖衣物度日,梁家更是如此。得知梁思永的病情后,傅斯年亲自到梁思永住的地方探望。仔细观察了梁思永的居住环境,他认为屋子过于阴冷,不利于梁思永的肺病康复,便决定为梁思永重新找住处。经过反复考虑,傅斯年在史语所租住的院内专门为梁思永一家腾出三间上好的房子,并请木工钉上地板、顶棚,在窗子上安上玻璃,打造了凉台,以利于梁思永养病。
当时,梁思永已经病得不能走动了,从梁思永居住的地方到史语所,需要跨越五百多级台阶,傅斯年便亲自组织了担架队,先让梁思成躺在担架上,由众人抬着在上山的台阶上反复试验,对于出现的问题设法解决,直到认为万无一失,才安排人员将梁思永抬到山上,在新房子里住下来。梁思永有了一个利于养病的环境,病情得以减轻。
住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梁思永和林徽因的病急需治疗,需要很大一笔费用,而那时梁家早已山穷水尽,于是,傅斯年又开始为他们筹措治疗费用。1942年春,他写信向中研院代院长求助,希望政府对于他们兄弟适当给些补助。信发出去了11天,还没有回音,于是傅斯年召开所务会,从史语所医务室收入中支出数千元为梁思永购药,并再给中研院写信。信写完了,傅斯年怕再度得不到回音,又以私人身份给中研院院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思永是此时中国青年学人中绝不多得的模范人物,无论如何,应竭力救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在日记中披露,蒋介石后来批了两万元钱给梁家兄弟,可见,傅斯年的呼吁是起了实际作用的。
抗战胜利后,梁思永想返回北平,但因病不能行动。傅斯年便再度出手相帮,他亲自联系交通部长,让梁思永搭乘军用飞机飞往北平。梁思永上飞机后,傅斯年又给在北平的妻兄拍了电报,让他到机场接梁思永,从而使梁思永顺利回到北平。
傅斯年与梁启超没什么交往,而且他本人对梁启超有看法,就如他在给中研院院长的信中所说的那样:“弟于任公(指梁启超),本不佩服。”他与梁思成、林徽因及梁思永也没有过深的个人交往。但当梁家兄弟遇到困难时,他却竭力出手相助,其中包含着对人才的尊重和爱惜,这种境界,即使在今天看,依然令人感动、令人敬仰。
编 辑 / 冰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