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把矛盾的根源归给理性的“幻象”,而不是实在本身。黑格尔则认为,“知性”层次的思想必然会导向肯定诸矛盾性陈述为真,而在“辩证”思维的层次,矛盾则可以被视为有限事物可变性的表现,即有限事物因其本性与自身冲突而变为其他事物的必然趋势。对马克思来说,康德和黑格尔所关切的思维中的矛盾,仅仅是诸如社会等客观可变的事物之存在方式的反映或概念表达。也就是说,存在着被建构为对立面的统一的诸系统,因为那些内在于其本性的冲突,它们具有变成不同于其当下之所是的趋势。双真法(dialethic)是普里斯特(G.Priest)的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本文依据发展与代价的平衡相关原理,分析了贫富分化的学理原因,以及维护社会公正、实现权利和义务、受益和受损统一平衡的深刻的理论根据。本文认为,协调发展与代价关系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普遍受益、人人担责的社会。
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批判社会理论对马克思“空间缺失”问题的批判和质疑,应当立足于《资本论》这一最经典的文本,深入挖掘和阐释马克思丰富的空间理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出了“劳动”、“资本”和“时间”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双重空间”本质:劳动是“价值增殖过程”与“协作生产”的空间,资本是“资本的文明面”与“个人受抽象统治”的空间,时间是“工作日的缩短”与“人类发展”的空间。在此意义上,《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
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实行大部门体制的基础与核心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整合,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机构重组限制部门主义,提高政府效能。因此,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有关国家经验,完整、准确理解大部门体制的含义与合理定位,探索和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就是“问题→模式”法。“模式”受决定于实践,实践的特点决定了模式的特点。而对实践的模式化的探究,启示我们要承认“发展模式”的存在。“问题→模式”的认识路径,在立体结构上或“圈层”结构上,昭示的是对某一发展之由外在到内在即“由表及里”的认识;在横向结构上,昭示的是对某一发展的整体性的认识;在纵向结构上,昭示的是对某一发展的全过程的认识。以“问题一模式”法来把握新时期中国的发展,可以得出的一个直接的结论就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存在,而中国发展模式是我们审视和
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机制,谋求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的实践和思想理论,源远流长,涵蕴丰富,传统与现代兼容,精华与迂腐并蓄,又长期表现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双重作用,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多彩的“文化宝藏”。本刊开设“中国传统社会建设理论研究”专栏,选用了李治安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首届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的一组论文,以飨读者。其中,张分田文剖析各种典型的理想政治模式的结构、要素,揭示古代主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全方位、多视角
辩证法的原意是“对话”,而马克思却强调自己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马克思反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思辨性”,强调自己辩证法的“现实性”,却又称黑格尔的辩证法为“非批判的实证主义”;恩格斯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表述为“自然辩证法”,而马克思却表述为“社会历史辩证法”。这些问题,既是当代马克思辩证法研究所必须面对和认真解答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