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考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实际实施情况良莠不齐,实效性有待提高。本文在利用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查阅国家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情况,并在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对建设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长效机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2-234-02
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①这些不仅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也为广大思政课教师关于实践教学研究指出了方向。本文利用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查阅国家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情况,并在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长效机制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在05方案中要求高校开设的四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概论》课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特别是对于“80后”“90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缺乏理性认识与思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了解社会的渠道多元化,却又迫于文化课程学习的压力很少有机会亲身投入社会实践,因此面对理论和他们所面对的现实产生很多困惑。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仅仅依靠理论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设计好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解理论内涵,学会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通过自我教育解决困惑,并由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目前我国《概论》课程实践环节开展情况参差不齐,总体上看,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较好。在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以课程名称为检索字段输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9月前的《概论》课程名称)可以检索到2003年至2008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9个,其中5个课程网站可以打开全部二级网页。此外本人还通过查看天津市精品课程网站、访谈等方式了解了天津市有关高校的《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情况。通过了解发现这些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文件比较齐全,能够做到有大纲、有目标、有内容、有考核标准,形式多样。比如:电子科技大学把课堂实践教育、课外实践教育和网上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复旦大学利用多方资源安排专家学者专题报告,特别是创办了“复旦大学市长论坛”;福建农林大学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天津职业大学创新了“‘点’、‘面’结合”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天津师范大学把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党团活动相结合。相对于精品课程而言多数学校的《概论》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显得很薄弱,主要表现为教学文件不全、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充实、考核标准缺失、形式单一、实施环节失控等。
二、关于《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有效实施途径的思考
在进行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05方案实施以来的教学体会,笔者思考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有效实施途径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地位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优良学风,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已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②刘延东在2008年7月参加全国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然而从知到行的转化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正是实现受教育者知行转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时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下转第238页)(上接第234页)定信念。”③任务不可替代的途径。
(二)建设《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长效机制的策略
1.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作用,完善教学文件,建立健全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高度去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从大纲到教学方案、教研方案再单元教案的完备的教学文件体系并建立健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
2.统筹课内实践和社会实践。在电子科技大学《概论》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中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网上实践。我们也认为《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决不仅仅是指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实践教学本身是《概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课内外来划分其形式是否妥当值得商榷,因此我们在这里使用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说法。很多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开展的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辩论等都属于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开展的参观学习、读书与征文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活动等都属于社会实践。在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过程中对这两种实践教学形式应该整体考虑,统筹设计。课堂实践应该成为社会实践的铺垫或预热,而社会实践则是课堂实践的升华。网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或者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十分重要,但如果要把网络实践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其考核实施需要过硬的后台管理支持。
3.分析《概论》课程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形式。就05方案规定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必修课而言,《概论》课程的理论性更强,同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联系又最为紧密。因此我们认为这门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形象的历史背景支撑同时给以方法论的指导;二是引导学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原著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经典原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夯实理论基础;三是,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专题社会调查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以提高学生用所学理论思考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正确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调查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此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天津职业大学等学校在精品课程设计中,通过专题征文、调查报告结集成册等方式在考核环节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考评学生成绩,展示优秀学习成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网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或者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十分重要。
注釋: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王晓丽.“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7).
[4]肖勇.试论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功能.中国成人教育.2007(8).
[5]孟爱玉.高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瓶颈”与“途径”.新课程研究.2008(6).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2-234-02
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①这些不仅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也为广大思政课教师关于实践教学研究指出了方向。本文利用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查阅国家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情况,并在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长效机制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在05方案中要求高校开设的四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概论》课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特别是对于“80后”“90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缺乏理性认识与思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了解社会的渠道多元化,却又迫于文化课程学习的压力很少有机会亲身投入社会实践,因此面对理论和他们所面对的现实产生很多困惑。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仅仅依靠理论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设计好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解理论内涵,学会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通过自我教育解决困惑,并由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目前我国《概论》课程实践环节开展情况参差不齐,总体上看,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较好。在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以课程名称为检索字段输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9月前的《概论》课程名称)可以检索到2003年至2008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9个,其中5个课程网站可以打开全部二级网页。此外本人还通过查看天津市精品课程网站、访谈等方式了解了天津市有关高校的《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情况。通过了解发现这些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文件比较齐全,能够做到有大纲、有目标、有内容、有考核标准,形式多样。比如:电子科技大学把课堂实践教育、课外实践教育和网上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复旦大学利用多方资源安排专家学者专题报告,特别是创办了“复旦大学市长论坛”;福建农林大学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天津职业大学创新了“‘点’、‘面’结合”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天津师范大学把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党团活动相结合。相对于精品课程而言多数学校的《概论》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显得很薄弱,主要表现为教学文件不全、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充实、考核标准缺失、形式单一、实施环节失控等。
二、关于《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有效实施途径的思考
在进行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05方案实施以来的教学体会,笔者思考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有效实施途径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地位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优良学风,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已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②刘延东在2008年7月参加全国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然而从知到行的转化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正是实现受教育者知行转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时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下转第238页)(上接第234页)定信念。”③任务不可替代的途径。
(二)建设《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长效机制的策略
1.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作用,完善教学文件,建立健全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高度去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从大纲到教学方案、教研方案再单元教案的完备的教学文件体系并建立健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
2.统筹课内实践和社会实践。在电子科技大学《概论》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中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网上实践。我们也认为《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决不仅仅是指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实践教学本身是《概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课内外来划分其形式是否妥当值得商榷,因此我们在这里使用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说法。很多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开展的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辩论等都属于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开展的参观学习、读书与征文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活动等都属于社会实践。在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过程中对这两种实践教学形式应该整体考虑,统筹设计。课堂实践应该成为社会实践的铺垫或预热,而社会实践则是课堂实践的升华。网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或者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十分重要,但如果要把网络实践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其考核实施需要过硬的后台管理支持。
3.分析《概论》课程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形式。就05方案规定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必修课而言,《概论》课程的理论性更强,同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联系又最为紧密。因此我们认为这门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形象的历史背景支撑同时给以方法论的指导;二是引导学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原著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经典原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夯实理论基础;三是,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专题社会调查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以提高学生用所学理论思考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正确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调查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此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天津职业大学等学校在精品课程设计中,通过专题征文、调查报告结集成册等方式在考核环节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考评学生成绩,展示优秀学习成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网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或者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十分重要。
注釋: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王晓丽.“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7).
[4]肖勇.试论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功能.中国成人教育.2007(8).
[5]孟爱玉.高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瓶颈”与“途径”.新课程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