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动漫产业已经有所发展,同时又有待于发展,唯其在这个时档,产业发展的问题才比较突出地呈现出来,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加以深入地研究。《传媒》这期集中了一定的版面,探讨这个问题,正表明了对这样一个规律的认可与遵循。
正如不能一般性地研究数字出版问题一样,我们也不能一般地、泛泛地研究动漫产业问题,而应紧紧抓住它的盈利模式进行剖析,探究阻碍之症结,寻求发展之路径。
关于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成熟的逻辑模式是:在杂志上连载漫画的作品——选择读者反馈好的漫画作品发行单行本→改编成动画片——根据漫画造型创造玩具、服装、日常用品等衍生产品→开发游戏。既然是成熟模式,它就体现着人类的某一方面的共同文明,它就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推而广之,中国也应当和必须大致上遵循这么一个顺序来发展动漫产业。已有的实践表明,由于没有遵循这个路径,或是“重动轻漫”,甚至撇开漫画环节,直接进入到动画领域,结果事倍功半,陷入尴尬困境;或是“重动轻衍”,只是抱怨电视台的低价购买不商量,所获远不足以支付巨大的制作成本;或是“重少轻成”,没有去充分开发全龄式动画,创造整个民族的动漫需求,而是断定中国成人缺少动漫情结等。
当然,这个产业链式的盈利模式,只是一个简单的抽象,它的实际内容要丰富得多。比如,不只在杂志连载漫画作品,其它的介质,如网络、CD-ROM、ebook等皆可登载;对读者反馈好的作品不只是发行单行本,出版音像制品和图书也是完全可以的;又如绝不要把动画片只看成是少儿的专利,然后都挤在一块儿“吃”儿童,其实发达国家,譬如日本早有了覆盖全年龄段的动漫产业;又如衍生产品也不只限于玩具、服装,也可以做旅游产品等。
依这个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动漫产业发生、发展规律的盈利模式来审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人们费尽千辛万苦,耗费财力、人力制作出的动画片,电视台往往不买帐,即便买帐也是“血本价格”,在这种情势下,没有动漫制作企业不怨恨电视台的;电视台或其他的人们则提醒制作人和制作企业,你们为什么不在衍生产品上下功夫呢?人家动漫大国最后都是靠衍生产品加上播出费用来实现盈利的;观众怎么说呢?观众说,你的动画片之所以在播出台站卖不上好价钱,播出后也形不成一个成规模的衍生产品群,核心问题是你的内容不行,内容缺乏感染力,缺乏智慧点,缺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缺乏引人入胜、活泼幽默的语言,缺乏满意而富有内涵的形象,缺乏持久力和持续性,也就是说在你的第一链条即原创阶段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本期关于动漫产业的几篇文章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到原创动漫是动漫产业金字塔的根基,漫画(杂志)是动漫产业的基础环节。况且用漫画书刊试水,成本较低,风险较小,一旦在市场上有较好的销售业绩那么它被做成动画的时机就成熟了。有人说中国动画缺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而漫画杂志呢?依我看,既缺数量又缺质量,在动漫这个长链条上,目前图书所占比重微乎其微,期刊也严重不足。面对巨大的市场商机和迫切要求的文化影响力,我们的传统出版实际上成为动漫产业成长的瓶颈,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深深的焦虑和担忧,让我们的出版单位、管理机关及动漫企业的创作人、管理人、经营人首先携起手来,来突破这个瓶颈,然后再考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罗列了那么多问题,不如一个一个地攻克,乃为上策。
正如不能一般性地研究数字出版问题一样,我们也不能一般地、泛泛地研究动漫产业问题,而应紧紧抓住它的盈利模式进行剖析,探究阻碍之症结,寻求发展之路径。
关于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成熟的逻辑模式是:在杂志上连载漫画的作品——选择读者反馈好的漫画作品发行单行本→改编成动画片——根据漫画造型创造玩具、服装、日常用品等衍生产品→开发游戏。既然是成熟模式,它就体现着人类的某一方面的共同文明,它就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推而广之,中国也应当和必须大致上遵循这么一个顺序来发展动漫产业。已有的实践表明,由于没有遵循这个路径,或是“重动轻漫”,甚至撇开漫画环节,直接进入到动画领域,结果事倍功半,陷入尴尬困境;或是“重动轻衍”,只是抱怨电视台的低价购买不商量,所获远不足以支付巨大的制作成本;或是“重少轻成”,没有去充分开发全龄式动画,创造整个民族的动漫需求,而是断定中国成人缺少动漫情结等。
当然,这个产业链式的盈利模式,只是一个简单的抽象,它的实际内容要丰富得多。比如,不只在杂志连载漫画作品,其它的介质,如网络、CD-ROM、ebook等皆可登载;对读者反馈好的作品不只是发行单行本,出版音像制品和图书也是完全可以的;又如绝不要把动画片只看成是少儿的专利,然后都挤在一块儿“吃”儿童,其实发达国家,譬如日本早有了覆盖全年龄段的动漫产业;又如衍生产品也不只限于玩具、服装,也可以做旅游产品等。
依这个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动漫产业发生、发展规律的盈利模式来审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人们费尽千辛万苦,耗费财力、人力制作出的动画片,电视台往往不买帐,即便买帐也是“血本价格”,在这种情势下,没有动漫制作企业不怨恨电视台的;电视台或其他的人们则提醒制作人和制作企业,你们为什么不在衍生产品上下功夫呢?人家动漫大国最后都是靠衍生产品加上播出费用来实现盈利的;观众怎么说呢?观众说,你的动画片之所以在播出台站卖不上好价钱,播出后也形不成一个成规模的衍生产品群,核心问题是你的内容不行,内容缺乏感染力,缺乏智慧点,缺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缺乏引人入胜、活泼幽默的语言,缺乏满意而富有内涵的形象,缺乏持久力和持续性,也就是说在你的第一链条即原创阶段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本期关于动漫产业的几篇文章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到原创动漫是动漫产业金字塔的根基,漫画(杂志)是动漫产业的基础环节。况且用漫画书刊试水,成本较低,风险较小,一旦在市场上有较好的销售业绩那么它被做成动画的时机就成熟了。有人说中国动画缺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而漫画杂志呢?依我看,既缺数量又缺质量,在动漫这个长链条上,目前图书所占比重微乎其微,期刊也严重不足。面对巨大的市场商机和迫切要求的文化影响力,我们的传统出版实际上成为动漫产业成长的瓶颈,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深深的焦虑和担忧,让我们的出版单位、管理机关及动漫企业的创作人、管理人、经营人首先携起手来,来突破这个瓶颈,然后再考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罗列了那么多问题,不如一个一个地攻克,乃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