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境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28-01
要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教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引领孩子们去发现美,学会观察、发现、思考,教会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美,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多媒体课件能再现文本情境,为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合作与良好互动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展现优美的水墨风景图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大多是图文并茂的文章,很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图画,课文就是用语言描写图中的情境。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中的水墨图,展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课文内容变成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理解与接受知识。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江南》这课时,笔者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水墨图,让学生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和儿童们乘船采莲的情景。接着引导学生读诗句,体会“莲叶何田田”的荷塘美景以及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然后再用简笔画画出几片荷叶、几朵荷花,并在荷叶的四周画上几条小鱼,简单的几笔就可以把“鱼戏荷叶图”形象地勾勒出来,学生更能领略到“荷叶层层叠叠、茂盛鲜亮,莲叶间的鱼儿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北面”的情景。最后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会莲叶的美和鱼儿的快乐、自在。江南水乡的美景是那么的生动、形象,而描写江南水乡的小诗也深深地印记在孩子们的心里。可见,借助图画展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看得清楚,感受真切,从水墨画的颜色、明暗中能迅速感知课文内容,从而接受和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获得美感。他们在欣赏图画之美的同时,还能欣赏到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无穷魅力。
二、用视频再现历史场景
教师应结合教学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恰当地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进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一课的教学时,由于课文所讲述故事的年代已经久远,学生没有经历过当年战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相关的感性经验,他们很难理解课文,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介绍历史背景,播放电视剧《长征》中红军过草地的剧集,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战场上,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激起了学习课文的热情,并通过老师的指导,很快理解了课文。这样,彭德怀的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活用音乐渲染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用富有感染性的乐曲,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年级的儿童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并且想象力特别丰富。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先给学生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带着学生一起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身体,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船上的情景。之后,教师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孩子们尽情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再看看课文又是怎么写的。最后配上《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伴奏带,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情景的美丽。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孩子们乐在其中,感悟到文中的意境。
再如,《黄鹤楼送别》这课表达了好友之间的依依送别之情。但是,学生年龄尚小,很难感受到这一情感,特别是友人离去以后的依恋之情,学生更是难以体会。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歌曲《送别》,把学生带入了朋友依依惜别的意境。在音乐的烘托下,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的意境,再学习课文时自然能够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总之,我们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图画、视频、音乐等手段为孩子们创设生动、活泼、有趣、愉悦的情境氛围,引领他们走进课文描绘的情境,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责编 黄鸿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28-01
要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教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引领孩子们去发现美,学会观察、发现、思考,教会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美,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多媒体课件能再现文本情境,为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合作与良好互动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展现优美的水墨风景图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大多是图文并茂的文章,很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图画,课文就是用语言描写图中的情境。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中的水墨图,展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课文内容变成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理解与接受知识。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江南》这课时,笔者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水墨图,让学生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和儿童们乘船采莲的情景。接着引导学生读诗句,体会“莲叶何田田”的荷塘美景以及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然后再用简笔画画出几片荷叶、几朵荷花,并在荷叶的四周画上几条小鱼,简单的几笔就可以把“鱼戏荷叶图”形象地勾勒出来,学生更能领略到“荷叶层层叠叠、茂盛鲜亮,莲叶间的鱼儿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北面”的情景。最后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会莲叶的美和鱼儿的快乐、自在。江南水乡的美景是那么的生动、形象,而描写江南水乡的小诗也深深地印记在孩子们的心里。可见,借助图画展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看得清楚,感受真切,从水墨画的颜色、明暗中能迅速感知课文内容,从而接受和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获得美感。他们在欣赏图画之美的同时,还能欣赏到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无穷魅力。
二、用视频再现历史场景
教师应结合教学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恰当地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进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一课的教学时,由于课文所讲述故事的年代已经久远,学生没有经历过当年战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相关的感性经验,他们很难理解课文,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介绍历史背景,播放电视剧《长征》中红军过草地的剧集,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战场上,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激起了学习课文的热情,并通过老师的指导,很快理解了课文。这样,彭德怀的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活用音乐渲染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用富有感染性的乐曲,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年级的儿童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并且想象力特别丰富。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先给学生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带着学生一起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身体,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船上的情景。之后,教师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孩子们尽情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再看看课文又是怎么写的。最后配上《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伴奏带,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情景的美丽。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孩子们乐在其中,感悟到文中的意境。
再如,《黄鹤楼送别》这课表达了好友之间的依依送别之情。但是,学生年龄尚小,很难感受到这一情感,特别是友人离去以后的依恋之情,学生更是难以体会。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歌曲《送别》,把学生带入了朋友依依惜别的意境。在音乐的烘托下,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的意境,再学习课文时自然能够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总之,我们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图画、视频、音乐等手段为孩子们创设生动、活泼、有趣、愉悦的情境氛围,引领他们走进课文描绘的情境,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责编 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