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旨在评价左心室4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植入Quartet™左心室4极导线的CRT患者,术中观察心脏静脉解剖特点、左心室导线植入部位及起搏向量选择;术后随访观察左心室导线的稳定性、阈值变化、膈神经刺激(PNS)及CRT反应性。
结果共20例4极CRT患者,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5例,缺血性心肌病3例,其他2例,平均年龄(65.6±8.7)岁。2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4极导线,其中19例首选靶血管1次植入成功。植入靶血管平均长度(71.5±15.2) mm。20例左心室起搏位点均位于左心室中间段/基底段(100%),其中12例头端电极(D1)固定于心尖段,7例D1植入左心室中段,1例D1固定于基底段、第4极(P4)未进入侧血管位于冠状静脉窦(CS)主干。19例导线头端嵌入小分支血管固定,1例无小分支供头端嵌入,术后1个月脱位。术中出现PNS 7例、高阈值3例,均经程控调整起搏向量解决。术后中位随访6.7个月,头端电极、环状电极起搏阈值稳定(P>0.05),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显著改善(P均<0.05)。
结论4极导线对于选择理想起搏阈值、避免心尖部起搏、减少PNS、增加左心室导线植入的成功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导线适合植入所有电极及S弯能全部进入、且导线头端有小分支嵌入的靶血管;短期随访Quartet™左心室4极导线头端电极、环状电极起搏阈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