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氮气辅助热采技术研究与试验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ta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稠油老区已进入“两高三低”的吞吐开发后期,研究应用了高温氮气辅助热采技术,该技术有效补充了吞吐稠油区块地层压力,改善了油井的周期吞吐效果,现场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高温氮气;辅助热采技术;曙光油田
  引言
  曙光油田以稠油开发为主,目前稠油开发已经进入“两高三低”开发后期,为减缓稠油递减,部分区块进行了火驱、SAGD等开发方式的转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吞吐稠油仍是曙光油田产量的主体。2015年,以局科研项目为依托,开展了高温氮气辅助热采技术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初步探索了该项技术的增产机理,通过选取不同油品性质的油井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高温氮气辅助热采技术
  高温氮气辅助热采技术是将氮气加热至300℃以上后,再注入油井,与氮气助排技术对比,在具备其所有积极增产作用的同时,新增了改善近井地带稠油流动性,使氮气能够更好的占据油层远端,扩大氮气波及体积,同时改善氮气剖面,从而改善蒸汽剖面,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降低氮气对油层冷伤害作用,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有利于提高氮气助排效果,以此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1.1 氮气助排作用机理
  1.1.1 增压助排作用
  注入氮气具有明显的增压作用,对于5MPa的高压油藏,蒸汽和气体可使油藏压力提高5%左右;对于1MPa的低压油藏,蒸汽和气体可使油藏压力提高50%~100%;气体的增压作用与蒸汽相当;油藏开发后期采用注氮气方法增压助排作用明显。
  1.1.2 调整吸汽剖面作用
  氮气进入并暂堵低压层,提高了该区域注汽启动压力,迫使蒸汽进入中低渗透层,注蒸汽压力有所升高,对比措施前后提高0.7MPa,层间动用有所改善。
  通过曙1-026-0368井措施前后吸汽剖面对比可以看出,原本不吸汽的31号层开始吸汽,而原来吸汽较强的30、36、40号层得到抑制,其他吸汽较差的层吸汽量均有所增加,调整吸汽剖面作用明显。
  1.1.3扩大波及体积调整剖面作用
  200℃氮气的热焓值为2.65×106KJ/104m3;
  200℃蒸汽的热焓值为2.21×106KJ/t。
  携带热量与蒸汽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补充热量作用不列入增产作用。但注入氮气温度由35℃升高到300℃以上后,有效降低常温氮气对地层的冷伤害,近井地带原油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粘度大幅度降低。从而有效改善近井地带稠油流动性,使氮气能够更好的占据油层远端,扩大氮气波及体积,同时改善氮气剖面,从而改善蒸汽剖面,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1.2 施工参数设计
  1.2.1注入参数设计
  注入参数参考氮气助排、空气助排设计参数:氮气助排设计标准:1:35~1:40;空气助排设计标准:1:40~1:50。
  超稠油两井次依据氮气助排设计标准进行设计,由于选取的杜84-65-35、杜84-63-37两口井汽窜情况较轻,为了保障措施效果方便对比,注入比例设计1:45,注入量10×104Nm3,普通稠油两井次曙1-28-新362、曙1-028-364两口井设计标准参照空气助排设计标准,由于曙1-28-新362井上周期一直低产,地层能量亏空严重,设计采用上限1:50,曙1-028-364井由于上周期产量较好,设计标准采用1:40,注入12×104Nm3。
  1.2.2施工管柱设计
  本次施工改变了氮气助排注入工艺,由氮气蒸汽同注改为先注入高温氮气后注蒸汽的方式,使氮气先进入油层,发挥其降粘、扩大波及体积等新增增产作用,提高措施效果。
  2 试验效果分析
  2.1 试验选井
  分别选择超稠油、普通稠油区块各2井次,选择区块相同,油层数据、生产数据相似的油井实施。
  在杜84兴隆台超稠油区块、杜210普通稠油区块分别选取2口井进行试验: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相近的油井进行试验。
  2.2 施工工艺设计
  高温氮气辅助热采技术通过将氮气加热后注入井底,对原有保压开采技术的增产作用进行了提高和补充,进一步提高了油井周期吞吐效果。
  工作原理为:空气经压缩,膜前预处理,膜分离获得低压氮气,后经增压机增压,获得所需要的高压氮气(35MPa或50MPa)。最后一级增压后的氮气温度为135℃,压力为(35MPa或50MPa),将此的氮气用电加热器加热至300℃以满足工况需要。
  3 总体实施情况
  2015年,现场累计实施4井次,注入高温氮气44万标方,减少注入蒸汽量310.5吨,阶段同期对比増油1381.3吨,増油效果显著。
  3.1 注汽压力上升
  超稠油2井次平均注汽压力由措施前的11.85MPa上升到13.4MPa,上升1.55MPa;普通稠油2井次由措施前的9.85MPa上升到10.15MPa,上升0.3MPa。
  3.2 排水期缩短
  通过对比排水期发现,1井次排水期大幅度下降,1井次略有上升。
  3.3典型井例—曙1-028-364井
  2015年10月,该井进入周期末,实施高温氮气辅助热采技术,注高温氮气12万标方,10月27日下泵开井,目前生产290天,产油649.4吨,同期对比増油393.8吨,増油效果显著。
  4 结论及认识
  (1)理论分析认为:该项技术具有进一步扩大氮气波及体积,同时提高调整蒸汽剖面效果,降低稠油粘度的积极作用。
  (2)现场应用表明:该项技术实施后,油井周期吞吐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生产参数均有所提升,増油效果显著。
  (3)试验研究表明:该项技术技术可行、安全可控、经济有效,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趙红杰.稠油氮气辅助热采优化研究[J].化工管理,2015,(23):87-87.
  [2] 忽春旭 李岩 刘心田 .稠油热采开发后期技术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37-38.
  (作者单位: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曙光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其他文献
摘要:电子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与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由于当前人们只注重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很容易造成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存在开发风险,也会导致整个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研发受到影响,为此必须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提高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整体质量,也能够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应用措施  1引言  软件是计算机实现各种计算机辅助功能的工具和载体,是人机
期刊
摘要:输油管道内检测器在管道中运行工作时,易在管壁形变、弯头及爬坡等承受较大阻力的位置,发生卡堵或局部断裂情况,给管道运行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必须迅速定位、及时救援回收。针对陕西延长石油某输油管道发生内检测器局部断裂丢失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原因、定位区间、制定方案、实施救援的步骤,及时安全有效地回收了断裂遗落在管道中的内检测器。结果表明:管道内检测器受到较大作用力时,极易在机械连接处断裂;丢失的检测
期刊
摘要:当前阶段,国家正在大力开展农村地籍调查项目,但在进行全野外调绘时有很多因素影响实际作业的进度,如天气、当地村民长期外出等。注意到当前无人机航测技术已经日渐成熟,而无人机航测的一些相关特点也逐渐广为人知,如作业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受天气因素影响小等,将无人机应用到农村地籍调查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基于此,文章就无人机倾斜摄影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农村地籍调查;无人机倾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带来的智能化服务,对大学生就业服务形态和高校就业工作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提出“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智慧社会”等理念,大学生“智慧就业”作为一种全新理念,与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建设息息相关。本文结合“互联网+”行动,分析了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机遇和挑战,就提升就业服务的质量,加大在就业服务中个性服务、信息分析、预测研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应用已经实现了普及。并且,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速公路的通信网络技术也逐渐完善,为高速信息管理以及人们的交通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当前的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技术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技术有通信网络技术要包括SDH技术、ATM技术、IP技术、WDM技术以及一系列网络融合技术。探究这些技术发展的现状并进行其未来发展的展望是本文探讨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中,Java作为一种重要的编程语言,对Java语言进行灵活的应用,能开发出性能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从而充分发挥软件功能,使软件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如何对Java语言进行更加高效的应用,使Java语言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也已成为计算机工程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JAVA语言;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  1引言  JAV
期刊
摘要:低渗透油田的油气含量较多并且分布非常广泛,在我国已经被发现的油气储存量当中含量所占比重最高,未来的开发潜力巨大。本文就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石油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不断提高我国石油开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低渗油田;油田开采;开采技术  我国在对低渗透油田进行石油开采的工作当中,其中存在开采难度较大同时在开采技术方面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如何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并且在低渗油田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技校)数控专业课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校数控专业17届的学生78人,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每组3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车间的教学方式,探究组采用任务驱动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结果 探究组在理论成绩、实操技能的成绩上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职(技校)数
期刊
摘要:固态组件测试台在搭建前要对负载、耦合器、电缆等工装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同时对功率计等仪表进行设置并校准;然后对测试台进行校准,用来提高固态组件各项技术指标测试的精度。  关键词:校准;带宽;驻波;AVG;功率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不断进步,固态组件已经大规模的应用到相控阵雷达及数字通讯系统中,微波发射系统由集中式逐步过渡到阵列式或分布式发射阵面。固态组件应用,实现了新体制雷达及数字通讯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NB-IoT技术在智能水表中的应用局限,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NB-IoT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WebGIS运用于系统控制的方法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在明确智能水表运行使用问题的情况下,才能高效利用WebGIS来满足用户与供水范围增加所带来的数据管理需求。  关键词:NB-IoT;物联网智能水表监测系统;WebGIS;模块设计  引言:  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