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诗意浓郁,重视神韵,追求的是羚羊挂角、踏雪无痕的精湛与深意。苏童散文《三棵树》(本文中《三棵树》引文,均出自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便有此风范,文章流淌着浓郁的怀旧与淡淡的感伤,读后如食橄榄,余味无穷。作者以亦实亦虚的笔法,精致婉转地描述了自己和“三棵树”结下的不解之缘。由于“三棵树”的意象反复出现,使之具有了隐喻象征的功能,我们也可以认为,这篇散文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三棵树”象征自己从孩童到成年的成长过程,象征自己追逐梦想的情感历程。
一、“三棵树”象征不同的人生阶段
《三棵树》回忆了发生在人和树之间的小故事,可以看作象征少年、青年和中年这三个人生阶段。
弱小而娇嫩的苦楝树苗,成长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它曾无处安身,“不是水泥就是石板,它们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也曾无助可怜,“后来冬天来了,河边风大,它在风中颤抖,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最后是戏剧性的悲戚结局,“不会想到风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树苗的——它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然后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年少时的作者就似这棵苦楝树苗。儿时的苏童曾患过肾炎和并发性败血症,严重的时候甚至有生命危险;家里的生活也总是暗淡拮据,他不记得童话、糖果、游戏和来自大人的溺爱,“我从来不敢夸耀童年的幸福,事实上我的童年有点孤独,有点心事重重”[1]。作者幼时成长之路的坎坷,与那棵饱经风霜的苦楝是多么相像!
要想长成栋梁之才是要经历一番磨难的。文中写道:“一九八八年对于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那年秋天我得到了自己的居所,是一栋年久失修的楼房的阁楼部分。我拿着钥匙去看房子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楼前的两棵树,你猜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从苏童的人生经历来看,1986年到1988年,他在文坛崭露头角并声名鹊起。此时的石榴树像是人生目标得到跨越式发展的青年时期的作者,“石榴树的表达很热烈,它的繁茂的树叶和灿烂的花朵,以及它的重重叠叠的果实都在证明这份情怀”,历经风霜,终于小有成就,在自述中作者曾自嘲那时的自己“肥头大耳红光满面踌躇满志”[2],当时的苏童简直就像那棵朝气蓬勃的石榴树,灿烂多姿,意气风发。
“枇杷含蓄而深沉,它决不在意我的客人把它错当成一棵玉兰树,但它在初夏季节告诉你,它不开玉兰花,只奉献枇杷的果实。”枇杷胸怀宽广,慈爱而悲悯,步入中年的作者更像是这棵枇杷,褪去了绚烂的色彩,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树凝视着作者,宽容着作者,与作者进行无数次的心灵对话、灵魂沟通。在事业迎来高峰之后,同时还兼任父亲、丈夫、儿子的苏童,多了一份成熟、一份责任。因为自己的疏忽而不知道妻子生病时,“我经常接受一种残酷的拷问:你是人还是畜生?我当然要做人,也许我的懒惰和自私的习性从此有所好转了”[3]。紧接着,他的母亲也检查出了癌症,这让苏童非常伤心:“当我在我的文学路上‘飞黄腾达’的时候,我母亲的生命却在一天天黯淡下去,我无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我害怕这种因果关系。”[4]经历了繁华似锦后,步入中年的他更成熟稳重且悲天悯人,作品一改前期压抑、冷酷、血腥、暴力的风格,变得温情脉脉,爱与亲情在作品中也得以充分舒展,他说:“沉重的命题永远是我们精神上需要的咖啡,但我也钟爱一些没说什么却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作品。”[5]恰似那棵枇杷树,含蓄而深沉。经过时间的累积,这两棵果树教会了作者很多东西,弥补了作者与整个世界的裂痕。
二、“三棵树”象征人生梦想的不同层次
象征通常是努力寻找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通过暗示、联想、烘托、梦境、幻觉等表现人内心世界的微妙。黑格尔认为:“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6]
“三棵树”是作者人生路途中珍贵的宝物,在这里可以看作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外化和象征,象征着作者的梦想,要用一生时间去追寻的目标。
作者幼年时怀揣着和别人一样的梦想,他很想像“西双版纳的孩子有热带雨林,大兴安岭的伐木者的后代有红松和白桦,乡村里的少年有乌桕和紫槐”,很想拥有像其他孩子一样的梦想带来的快乐。然而,梦想虽然可以看见,可以想象,却总是遥不可及,好不容易得到一株苦楝,却终究没能养活,但拥有树的梦想在作者心里扎下了根。儿时的苏童虽没有受过正式的文学教育,但他非常喜欢文学,尽管投出去的稿子都被退回,也曾失落,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文学的狂热。苦楝象征着文学梦的种子,费尽心思为它找到花盆,本想让它享受温暖和阳光,却不料一波三折。幼时的文学梦就像这棵苦楝一样命运多舛。
后来,他迎来了生命中的另外两棵树:石榴和枇杷。石榴树繁茂灿烂,果实累累;枇杷树含蓄深沉,无私奉献。
石榴的灿烂无疑是作者梦想之花绽放的写照:“尤其是那棵石榴,春夏之季的早晨,我打开窗子,石榴的树叶和火红的花朵扑面而来,柔韧修长的树枝毫不掩饰它登堂入室的欲望。如果我一直向它打开窗子,不消三天,我相信那棵石榴会在我的床边、在我的书桌上驻扎下来,与我彻夜长谈,热情似火的石榴呀,它会对我说,我是你的树,是你的树!”石榴树补偿了作者心里的缺憾,让作者拥有了树,给作者忧郁的内心带来了阳光;而拥有它们的时候,正是苏童蜚声文坛、梦想成真之时。当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解放军文艺》都发表了他的短篇。苏童在自述中这样说:“我看见那扇希望之门已经可以容我侧身通过了”,“那些周游全国的稿件一一有了令人满意的答复,自此上帝开始保佑我这个被文学所折磨的苦孩子”。[7]
相比石榴,枇杷含蓄深沉、稳重无私。盛名之下,苏童却说:“我的生活似乎非常平淡,我和妻子女儿住在南京市中心一栋破旧的阁楼上过我的日子,窗外汽车喇叭声不断,窗内就是我生活最重要的空间,白天读书、会友、搓麻将,夜里写到深更半夜,不常出门……我喜欢这种平淡随便的生活。”[8]文学之路获得成功后,步入中年的苏童,多了一份宠辱不惊的心态,依旧在江南恬静温婉的生活之流里,做着他独有的散发着潮湿气息的文学梦。题材逐渐走出神秘想象与陈年旧事的狭长地带,开始栖居于大地,更多地关注大时代里小市民的生存状态,写作风格也从年轻时颠覆破坏的凌厉走向保守内敛的睿智,他的人和他的创作,都像河流一样,波澜不惊地缓缓向前流淌,任性而优雅。 三、“三棵树”象征追寻梦想的情感历程
年少时,“三棵树”小站是一个遥远的梦,而对一个孤独体弱的少年来说,“树”成了他的精神寄托,身边没有树是一种无法承受的隐痛。几经周折,终于有了一棵苦楝,可是好景不长,苦楝半路夭折。对于文学的追梦人来说,这棵夭折的苦楝,可以看作是失意的写照:“我的小说稿依然像放养的家鸽飞回案头,这使我很沮丧。”[9]
终于天不负人愿,岁月为作者带来了生命中的两棵果树,终于感受到了拥有树的快乐。苦尽甘来,这让作者相信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有了石榴,作者由“郁郁寡欢”变为“热情”;有了枇杷,作者华丽的梦想镀上了一层沉稳和内敛,注入了感恩和奉献。
当然人生不止于此,“我知道两棵树最终必须消失,七年一梦,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树的使命只是引领着作者向前走,美梦成真后是否还会有梦?就像苏童接受访谈时,当被认为有一个顺利的文学之路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声名是一个巨大的包裹,既证明你的价值也为你增添负担,一个年轻人如果获得了他意料之外的声名,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被负担压垮,一个是把这个沉重包袱里的东西减轻拿掉,越拿越少,你还可以赶路。我当然是做第二种选择。”[10]
路途漫漫,还有更多的未知,更多的梦想在等待。“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作者又怀想起那棵曾经的苦楝,那棵在水里向他招手的苦楝。“我一直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那还有一棵在哪里呢?我问我自己,然后我听见了回应,回应来自童年旧居旁的河水,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我在这里,我在水里!”“水”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屏障,“水”是让树扎根其中的生命力,水中的“树”是塞壬的歌声,看似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实际却是咫尺天涯的幻象。苏童用树营造了一个深邃的意境,引领读者去探寻那隐藏在树中的精华。“‘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就是说艺术的艺境要和吾人具相当距离,迷离惝恍,构成独立自足,刊落凡近的美的意象,才能象征那难以言传的深心里的情和境。”[11]
下一棵树在哪里呢?作者始终在寻找,那是属于未来的,没有定数,也许是生命无尽和奋斗永恒的象征吧!
参考文献
[1][2][3][4][7][8][9]孔范今,施战军.苏童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71,11,12,12,11,13,11.
[5]苏童.短篇小说,一些元素[J].当代作家评论,2005(1).
[6]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
[10]李杰.经典阅读唤醒心灵——著名作家苏童访谈录[J].语文世界,2006(11).
[11]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24.
一、“三棵树”象征不同的人生阶段
《三棵树》回忆了发生在人和树之间的小故事,可以看作象征少年、青年和中年这三个人生阶段。
弱小而娇嫩的苦楝树苗,成长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它曾无处安身,“不是水泥就是石板,它们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也曾无助可怜,“后来冬天来了,河边风大,它在风中颤抖,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最后是戏剧性的悲戚结局,“不会想到风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树苗的——它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然后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年少时的作者就似这棵苦楝树苗。儿时的苏童曾患过肾炎和并发性败血症,严重的时候甚至有生命危险;家里的生活也总是暗淡拮据,他不记得童话、糖果、游戏和来自大人的溺爱,“我从来不敢夸耀童年的幸福,事实上我的童年有点孤独,有点心事重重”[1]。作者幼时成长之路的坎坷,与那棵饱经风霜的苦楝是多么相像!
要想长成栋梁之才是要经历一番磨难的。文中写道:“一九八八年对于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那年秋天我得到了自己的居所,是一栋年久失修的楼房的阁楼部分。我拿着钥匙去看房子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楼前的两棵树,你猜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从苏童的人生经历来看,1986年到1988年,他在文坛崭露头角并声名鹊起。此时的石榴树像是人生目标得到跨越式发展的青年时期的作者,“石榴树的表达很热烈,它的繁茂的树叶和灿烂的花朵,以及它的重重叠叠的果实都在证明这份情怀”,历经风霜,终于小有成就,在自述中作者曾自嘲那时的自己“肥头大耳红光满面踌躇满志”[2],当时的苏童简直就像那棵朝气蓬勃的石榴树,灿烂多姿,意气风发。
“枇杷含蓄而深沉,它决不在意我的客人把它错当成一棵玉兰树,但它在初夏季节告诉你,它不开玉兰花,只奉献枇杷的果实。”枇杷胸怀宽广,慈爱而悲悯,步入中年的作者更像是这棵枇杷,褪去了绚烂的色彩,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树凝视着作者,宽容着作者,与作者进行无数次的心灵对话、灵魂沟通。在事业迎来高峰之后,同时还兼任父亲、丈夫、儿子的苏童,多了一份成熟、一份责任。因为自己的疏忽而不知道妻子生病时,“我经常接受一种残酷的拷问:你是人还是畜生?我当然要做人,也许我的懒惰和自私的习性从此有所好转了”[3]。紧接着,他的母亲也检查出了癌症,这让苏童非常伤心:“当我在我的文学路上‘飞黄腾达’的时候,我母亲的生命却在一天天黯淡下去,我无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我害怕这种因果关系。”[4]经历了繁华似锦后,步入中年的他更成熟稳重且悲天悯人,作品一改前期压抑、冷酷、血腥、暴力的风格,变得温情脉脉,爱与亲情在作品中也得以充分舒展,他说:“沉重的命题永远是我们精神上需要的咖啡,但我也钟爱一些没说什么却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作品。”[5]恰似那棵枇杷树,含蓄而深沉。经过时间的累积,这两棵果树教会了作者很多东西,弥补了作者与整个世界的裂痕。
二、“三棵树”象征人生梦想的不同层次
象征通常是努力寻找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通过暗示、联想、烘托、梦境、幻觉等表现人内心世界的微妙。黑格尔认为:“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6]
“三棵树”是作者人生路途中珍贵的宝物,在这里可以看作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外化和象征,象征着作者的梦想,要用一生时间去追寻的目标。
作者幼年时怀揣着和别人一样的梦想,他很想像“西双版纳的孩子有热带雨林,大兴安岭的伐木者的后代有红松和白桦,乡村里的少年有乌桕和紫槐”,很想拥有像其他孩子一样的梦想带来的快乐。然而,梦想虽然可以看见,可以想象,却总是遥不可及,好不容易得到一株苦楝,却终究没能养活,但拥有树的梦想在作者心里扎下了根。儿时的苏童虽没有受过正式的文学教育,但他非常喜欢文学,尽管投出去的稿子都被退回,也曾失落,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文学的狂热。苦楝象征着文学梦的种子,费尽心思为它找到花盆,本想让它享受温暖和阳光,却不料一波三折。幼时的文学梦就像这棵苦楝一样命运多舛。
后来,他迎来了生命中的另外两棵树:石榴和枇杷。石榴树繁茂灿烂,果实累累;枇杷树含蓄深沉,无私奉献。
石榴的灿烂无疑是作者梦想之花绽放的写照:“尤其是那棵石榴,春夏之季的早晨,我打开窗子,石榴的树叶和火红的花朵扑面而来,柔韧修长的树枝毫不掩饰它登堂入室的欲望。如果我一直向它打开窗子,不消三天,我相信那棵石榴会在我的床边、在我的书桌上驻扎下来,与我彻夜长谈,热情似火的石榴呀,它会对我说,我是你的树,是你的树!”石榴树补偿了作者心里的缺憾,让作者拥有了树,给作者忧郁的内心带来了阳光;而拥有它们的时候,正是苏童蜚声文坛、梦想成真之时。当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解放军文艺》都发表了他的短篇。苏童在自述中这样说:“我看见那扇希望之门已经可以容我侧身通过了”,“那些周游全国的稿件一一有了令人满意的答复,自此上帝开始保佑我这个被文学所折磨的苦孩子”。[7]
相比石榴,枇杷含蓄深沉、稳重无私。盛名之下,苏童却说:“我的生活似乎非常平淡,我和妻子女儿住在南京市中心一栋破旧的阁楼上过我的日子,窗外汽车喇叭声不断,窗内就是我生活最重要的空间,白天读书、会友、搓麻将,夜里写到深更半夜,不常出门……我喜欢这种平淡随便的生活。”[8]文学之路获得成功后,步入中年的苏童,多了一份宠辱不惊的心态,依旧在江南恬静温婉的生活之流里,做着他独有的散发着潮湿气息的文学梦。题材逐渐走出神秘想象与陈年旧事的狭长地带,开始栖居于大地,更多地关注大时代里小市民的生存状态,写作风格也从年轻时颠覆破坏的凌厉走向保守内敛的睿智,他的人和他的创作,都像河流一样,波澜不惊地缓缓向前流淌,任性而优雅。 三、“三棵树”象征追寻梦想的情感历程
年少时,“三棵树”小站是一个遥远的梦,而对一个孤独体弱的少年来说,“树”成了他的精神寄托,身边没有树是一种无法承受的隐痛。几经周折,终于有了一棵苦楝,可是好景不长,苦楝半路夭折。对于文学的追梦人来说,这棵夭折的苦楝,可以看作是失意的写照:“我的小说稿依然像放养的家鸽飞回案头,这使我很沮丧。”[9]
终于天不负人愿,岁月为作者带来了生命中的两棵果树,终于感受到了拥有树的快乐。苦尽甘来,这让作者相信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有了石榴,作者由“郁郁寡欢”变为“热情”;有了枇杷,作者华丽的梦想镀上了一层沉稳和内敛,注入了感恩和奉献。
当然人生不止于此,“我知道两棵树最终必须消失,七年一梦,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树的使命只是引领着作者向前走,美梦成真后是否还会有梦?就像苏童接受访谈时,当被认为有一个顺利的文学之路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声名是一个巨大的包裹,既证明你的价值也为你增添负担,一个年轻人如果获得了他意料之外的声名,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被负担压垮,一个是把这个沉重包袱里的东西减轻拿掉,越拿越少,你还可以赶路。我当然是做第二种选择。”[10]
路途漫漫,还有更多的未知,更多的梦想在等待。“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作者又怀想起那棵曾经的苦楝,那棵在水里向他招手的苦楝。“我一直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那还有一棵在哪里呢?我问我自己,然后我听见了回应,回应来自童年旧居旁的河水,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我在这里,我在水里!”“水”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屏障,“水”是让树扎根其中的生命力,水中的“树”是塞壬的歌声,看似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实际却是咫尺天涯的幻象。苏童用树营造了一个深邃的意境,引领读者去探寻那隐藏在树中的精华。“‘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就是说艺术的艺境要和吾人具相当距离,迷离惝恍,构成独立自足,刊落凡近的美的意象,才能象征那难以言传的深心里的情和境。”[11]
下一棵树在哪里呢?作者始终在寻找,那是属于未来的,没有定数,也许是生命无尽和奋斗永恒的象征吧!
参考文献
[1][2][3][4][7][8][9]孔范今,施战军.苏童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71,11,12,12,11,13,11.
[5]苏童.短篇小说,一些元素[J].当代作家评论,2005(1).
[6]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
[10]李杰.经典阅读唤醒心灵——著名作家苏童访谈录[J].语文世界,2006(11).
[11]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