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薰衣草香气成分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675083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薰衣草香气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代表性薰衣草品种太空蓝的常温下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与采用挥发油提取装置提取的薰衣草精油成分进行对比。[结果]2种方法共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其中,吹扫捕集法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挥发油提取后直接进样法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2种方法的共有成分为24种。主要化合物类型以乙酸酯、醇、烯烃化合物为主。[结论]2种方法得出的薰衣草香气成分无论在化学组成还是在组分的相对含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前处理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且分析过程中不会造成强挥发性组分的损失,能较真实地反映样品挥发性香气的原始组成。
  关键词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薰衣草;香气成分;精油
  中图分类号TQ65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2-019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2.059
  薰衣草(Lavender)是唇型科薰衣草属植物,为多年生亚灌木,有着悠久的种植和应用历史[1-2]。我国新疆伊犁是世界三大薰衣草基地之一,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薰衣草种植面积的95%。薰衣草香味浓郁而柔和,无毒副作用,被广泛用于香水、护肤品、洗发液等多种日用品中[3]。近年来,随着薰衣草应用范围的扩大,在薰衣草的栽培技术、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分析及应用等方面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4-5]。
  薰衣草花中挥发性成分的不同造成薰衣草不同的用途[6-7]。初期对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薰衣草精油的研究,薰衣草精油提取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提取法[8]和超临界CO2提取法[9-10],二者都存在样品用量大、费时及提取成本高等缺点。随着分析手段的进步,目前越来越侧重于对薰衣草挥发性气体成分(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在自然状态下释放出的气态有机物)直接测定[11],例如顶空进样[12]、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13-14]、吹扫捕集(P&T)[15]等分析手段,这些手段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无溶剂污染等优势,并且可实现在线测定[16]。笔者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T-GC-MS),对在新疆广泛种植并具有代表性的薰衣草品种太空蓝常温下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采用挥发油提取装置提取的薰衣草精油成分进行了对比。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原材料。试验所用薰衣草样品为新疆伊犁盛花期薰衣草,品种为太空蓝。
  1.1.2主要仪器。GC-MS-QP2010Plus型气相色谱质谱仪,配有电子轰击(EI)离子源与AOC-20i+s自动进样器(日本岛津公司);吹扫捕集样品浓缩仪Eclipse4660,配有10#捕集阱(美国OI Analytical);挥发油提取装置(实验室组装);FW80型粉碎机(北京市永光明仪器厂);Milli-Q Integaral 3 纯水机[默克密理博(上海)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试验条件。
  1.2.1.1吹扫捕集条件。吹脱气(高纯氮气)流速40 mL/min;吹扫温度25 ℃;吹扫样品时间10 min;脱附温度 190 ℃;脱附时间2 min;烘焙温度210 ℃;烘焙时间20 min;阀温120 ℃;传输线温度120 ℃。
  1.2.1.2气相色谱条件。DB-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 ℃,保留3 min后以3 ℃/min升至100 ℃,保留1 min后以15 ℃/min升至260 ℃,保留5 min;进样口温度220 ℃;分流比:吹扫捕集进样时为50∶1,液体精油进样时为100∶1;进样量:液体精油进样时为0.2 μL;载气:99.99%氦气;载气流速1.0 mL/min。
  1.2.1.3质谱条件。离子源:EI源;离子源温度:230 ℃;离子化能量:70 eV;接口温度:260 ℃;全扫描方式;扫描范围(m/z)50~450;溶剂延迟:吹扫捕集进样时无溶剂延迟,液体精油进样时溶剂延迟为2.5 min。
  1.2.2樣品前处理。
  挥发油提取[17]:精确称取20.0 g干燥的薰衣草花粉末样品,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40 mL蒸馏水,浸泡一定时间后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4 h,得到黄色透明、具有特殊浓郁气味的挥发油,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待测。吹扫捕集:称取1 g干燥的薰衣草花粉末样品置于吹扫管中。
  2结果与分析
  按照“1.2.1”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条件对薰衣草样品进行分析得出的总离子流图见图1。另外采用挥发油提取装置,按照“1.2.2”挥发油提取条件对同一样品进行提取,对提取后的薰衣草精油采用同样的气相色谱-质谱条件进行分析,所得的总离子流图见图2。采集的数据通过GCMSsolution 2.7.1化学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NIST14检索谱图库,匹配度大于90%以上的予以保留,再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人工谱图解析,确认其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按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通过吹扫捕集与挥发油提取2种方法对薰衣草香气成分进行分析,2种方法共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其中,吹扫捕集法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挥发油提取后直接进样法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2种方法的共有成分为24种。主要化合物类型以乙酸酯、醇、烯烃化合物为主类,其中芳樟醇、乙酸芳樟酯为主要化合物。2种方法得出的薰衣草香气成分无论在化学组成还是在组分的相对含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3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薰衣草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直接进样进行比对,2种方法共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其中,吹扫捕集法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挥发油提取后直接进样法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2种方法共有成分为24种。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前处理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且分析过程中不会造成强挥发性组分的损失,能较真实地反映样品挥发性香气的原始组成。
  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品种薰衣草进行香气成分分析,有利于对薰衣草品种品质快速鉴定和篩选,对探索合理的利用方式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TEUSCHER E,BAUERMANN U,WERNER M,et al.Medicinal spices:A handbook of culinary herbs,spices,spice mixtures and their essential oils,Medpharm[M].Boca Raton:CRC Press,2005:309-310.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6.
  [3] BRADLEY B F,STARKEY N J,BROWN S L,et a1.Anxiolytie effects of Lavandula angustlfolia odour on the Mongolian gerbil elevated plus maze[J].J  Ethnopharmacol,2007,111(3):517-525.
  [4] KASPER S,GASTPAR M,MLLER W E,et a1.Lavender oil preparation Silexan is effective i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 randomized,doubleblind comparison to placebo and paroxetine[J].Int J Neuropsuchopharmacolog,2014,17(6):1-11.
  [5] SHAW D,NORWOOD K,LESLIE J C.Chlordiazepoxide and lavender oil alter unconditioned anxietyinduced cfos expression in the rat brain[J].Behav Brain Res,2011,224(1):1-7.
  47卷2期陈国通等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薰衣草香气成分
  [6] 徐洁华,文首文.薰衣草挥发性有机物及其药理功效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979-980,983.
  [7] AN M,HAIG T,HATFIELD P.Onsite field sampling and analysis of fragrance from living Lavender (Lavandula angustifolia L.) flowers by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to gas chromatography and ion-trap mass spectrometry[J].J Chromatogr A,2001,917(1/2):245-250.
  [8] ZHANG Q X,JIANG Y,ZHANG Z Q.The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essential oil from Lavende[J].Flavour fragrance cosmetic,2006(6):21-23.
  [9] 车国勇,庞浩,廖兵,等.超临界CO2萃取薰衣草的挥发性组分[J].色谱,2005,23(3):322.
  [10] JERKOVIC′ I,MOLNAR M,VIDOVIC′ S,et al.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flowers:Optimisation of oxygenated monoterpenes,coumarin and herniarin content[J].Phytochem Anal,2017,28(6):558-566.
  [11] 徐洁华,孔辉,文首文,等.常温条件下薰衣草精气成分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0,30(1):81-84.
  [12] BOSSE N D R,WIRTH M,KONSTANZ A,et al.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marker compounds in raw ham using headspacetrap gas chromatography[J].Food Chem,2017,219:249-259.
  [13] XU Y Q,WANG C,LI C W,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romaactive compounds of Puerh tea by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and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 (SDE) coupled with GColfactometry and GCMS[J].Food Anal Methods,2016,9(5):1188-1198.
  [14] 张军,刘建福,范勇,等.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库尔勒香梨花序香气成分[J].食品科学,2016,37(2):115-120.
  [15] 汪雨,刘学锋,刘聪,等.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巴山箬竹叶中挥发性成分[J].质谱学报,2012,33(2):104-108.
  [16] 巢猛,李慧,许欢.吹扫捕集-GC/MS联用法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J].分析试验室,2008,27(S1):124-126.
  [1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03-20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筛选烟叶均质化评价中数据处理方法。[方法]对比变异系数法、方差分析法和数据标准化后方差分析3种方法,通过对文山州烟叶质量进行均质性评价,分析3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变异系数法简单快速,但无法比较大小,也无法判断偏离方法;方差分析法可以克服变异系数法的缺点,但受干扰太多;数据标准化后方差分析法,可以克服上述方法的缺点。3种方法中变异系数法的评价方法与其他2种方法差别较大;方差分析法和数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甘草沙田柚柚子皮加工工艺。[方法]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HCO3溶液复水和盐水煮制的试验方案进行脱苦,以白砂糖、甘草、柠檬酸和食盐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生产配方。[结果]以2%NaCl和0.3%NaHCO3复合溶液浸泡复水沙田柚干皮1 d,漂洗脱水后用1.5%盐水煮制20 min,经冷却浸泡水1 d,漂洗脱水得到的沙田柚柚子皮脱苦效果最好;以300 g/kg白砂糖、40 g/k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异叶青兰中黄酮和多糖进行连续提取。[方法]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黄酮提取工艺;用提取黄酮后的异叶青兰滤渣,通过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多糖。[结果]异叶青兰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50,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用70%乙醇提取黄酮后的滤渣提取的多糖含量最高。[结论]该试验结果可靠,方法简便,最佳条件适合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金属元素对野生凤仙花成色的影响。[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种野生凤仙花花瓣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并分析其对于花色苷的影响。[结果]不同颜色的凤仙花花瓣中金属离子含量差异较大,黄色系花中黄麻叶凤仙花花瓣Na、Fe、Ca、Mn、Cu、Mg和Pb含量较高;K元素在耳叶棒凤仙花中含量较高。蓝紫色系花中蓝花凤仙花花瓣K、Na、Ca和Mg 4种元素含量较高;Zn、Mn和Cu 3种元素在滇水
期刊
摘要 [目的]根据藜草花叶病毒(SoMV)全基因组中多聚蛋白质基因序列保守区,分别设计2套TaqMAN探针和引物,建立半巢式实时荧光PCR检测SoMV的新方法。[方法]提取病毒核酸进行反转录操作合成cDNA,依据设计好的2套TaqMAN探针和引物,分别进行实时荧光PCR特异性与灵敏度检测,并进行2套引物探针的扩增效率对比试验。[结果]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达0.4 fg/μL植物总RNA,2套引物
期刊
摘要以第三届“全国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创新论坛”为例,分析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选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认为应当树立学生在创新项目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融合校内资源,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选题立项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创新项目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2-0262
期刊
摘要以东北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OBE理念下专业教师对本科生指导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了入学专业教育、学业指导和非学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训练及科技竞赛指导相结合的学生指导模式,实践证实了以OBE为导向的专业教师对学生指导模式的有效性,为新工科背景下高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OBE理念;指导模式;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小龙虾产业现状,对未来小龙虾产业的长期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和搜集整理最新产业数据,研究国内和省内小龙虾养殖产量变化趋势,掌握小龙虾加工业、品牌与市场建设方面进展情况。[结果]小龙虾产量稳中有增,市场销售火爆,加工业与品牌建设也在发展中,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结论]研究结果对省内小龙虾产业的长期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龙虾;养殖产量;养殖模式;加工业;销售流
期刊
摘要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实验课内容单一、零散,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对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性、模块化、多样性等改革。经实践证实,改革后明显激发了学生对该实验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内容体系;微生物实验;生命科学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2-0278-02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MTP基因在朗德鹅体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填饲后的变化。[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以朗德鹅为研究材料,研究了1、10、13、14和16周龄朗德鹅肝脏、小肠、脑、胸肌、腹肌、腹脂、皮脂和心肌组织以及填饲后肝脏与小肠组织中MTP基因的表达量。[结果]1周龄,MTP基因仅在朗德鹅小肠组织中表达;10周龄,除在肝脏和小肠组织中外,首次发现MTP基因在朗德鹅脑组织中也有表达;MTP基因在肝脏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