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一直以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科研经费则作为国家和全社会对科研工作人员的鼓励和保障,其管理问题一直受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却也同时为其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困扰。本文整理分析并进一步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的相关问题,以期为高校及科研机构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同时也为广大的科研人员提供更为友好的科研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科研经费信息化
1科研经费信息化历史发展脉络及现状分析
科研经费设立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并促进高校及科研机构积极进行科学技术的探索,其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以下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手工记账阶段。该阶段的科研经费管理主要特征为所有科研经费进入记录及结算以直至记账本为主,所有的账单核算也都以工作人员的手工核算为准,可复查性差,出现异常后修复困难;
第二阶段为会计电算化阶段。从上世纪末开始,高校及科研机构逐渐引入台式计算机,高校也不断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开始不断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中间普及,在该阶段,囿于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水平,此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财务部门的工作还仅仅在于将科研经费的计算功能转到计算机中,复杂的报表类设计及多单位联网结算能力还不具备。
第三阶段则是在第二阶段初步电算化的基础上相关财务软件的功能得到很大的丰富,能够承接更多原先手工记账阶段的相关工作,在该阶段,在该阶段科研经费的管理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第四阶段则是通过网络的发展,科研经费管理逐步实现高校或科研机构财务部门的内部信息共享。一般来说,相关财务流程也慢慢实现了局域网内的无纸化信息流转。
而在最近的第五阶段,借助于互联网的急速发展,科研经费信息化有了长足的进度,已基本能够实现跨部门多系统间数据共享。该阶段也是“互联网+”的一部分,此时,财务会计的原始功能早已实现,人们则更关注财务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便捷性、互通性等更为高层次的问题。
2“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问题剖析及对策
通过对科研经费信息化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的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已基本实现了其会计属性的相关功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则在相关工作实践中发现以下问题:
(1) “信息孤岛”现象掣肘相关系统的进一步拓展
在科研经费信息化早期,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实现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一般作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内部独立系统,很少会与外部系统进行交互,在此背景下“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各种EDI交互技术不断涌现,各种“信息孤岛”不断被打破,互联网也正在朝着万物互联的方面发展,但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相对较为闭合的系统,其科研经费相比于其他企业机构的账务也较为特殊,以及其他各种历史原因杂糅在一起,就导致了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系统一直相对独立,很少与机构内或机构外其他系统进行EDI交互,而这也进一步促使其形成更为封闭的“信息孤岛”这一循环圈中。
打破“信息孤岛”的一条有效路径就是促使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管理人员从更高层面对内部的各个系统进行整合,打通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与科研工作管理系统间的阻隔,实现机构内的数据共享。再进一步则是实现机构内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与政府的财务拨款机构间的互联互通。
(2) 系统“条块化”现象严重
目前一些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还局限于系统的会计功能,对于系统长时间运行以来形成的各类数据并不能实现有效的分析,亦不能通过数据分析促进科研经费更为合理且高效的为科研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其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相关系统的各个模块由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条块化管理现象严重,缺乏整体的全局观。如由于条块化管理,当科研人员在报账时,可能需要在报账流程的不同环节需要对接不同的财务工作人员,同时若在报账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科研人员可能再次与各个环节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反复核对确认,另外,由于同一科研人员可能同时参与多个科研项目,一个科研项目也会有多个科研人员参与,梳理其中的报账流程差异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科研人员的宝贵科研时间。
解决系统條块化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首先,梳理并简化报账流程,精简流程不仅能够减少科研人员在报账上所花费的时间,以便于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置于科研工作相关的活动中,而且还能提高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能够更为高效为科研人员服务;其次,设立横向化服务人员,为科研人员进行一条龙服务,科研人员只需与指定的服务人员对接,即可完成所有的报账工作,相关疑问也可以有专人全程式解答。
(3) 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建设科研经费信息化系统时,其侧重点在与该系统所要实现的业务本身,从而忽略了系统本身的安全。
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相较于其他系统,由于其对科研人员的持续性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方面一旦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系统数据出现异常其影响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各种计算机病毒,一旦系统被病毒所影响,其影响则是致命的。
提升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应当在建设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时就提高到与业务功能实现同等的地位上来,一方面要求系统设计时提供丰富的防呆功能,另一方面预设包括安装防火墙在内的各种防病毒机制,只有这样才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安全隐患尽可能消除于未然。
(4) 部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相对薄弱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着一些新技术新概念的涌现,但高校及科研机构中财务管理人员却不总走在前沿。由于各种原因,有一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还停留在Excel等办公软件处理账务数据阶段,对信息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于“互联网+”的理解还处与通过邮件在各相关部门见传递Excel形式的财务信息,着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经费信息化的推进有着很大的阻滞作用。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新信息化科研经费信息化技术是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剖析“互联网+”下各种新技术的优势以及能对其管理工作带来的各种益处,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促使形成正循环,实现其积极主动使用“互联网+”下的各种新技术去强化对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认为“互联网+”作为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值得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深入探索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同时对“互联网+”背景下当前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剖析,阐明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的本质但是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的增强,应该主动去拥抱“互联网+”大环境中的各种新技术,积极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和“条块化”现象,并应当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建凯."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022(010):49-51.
[2] 郭娟."互联网+"时代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J].会计之友,2018,000(003):90-94.
关键词:互联网+;科研经费信息化
1科研经费信息化历史发展脉络及现状分析
科研经费设立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并促进高校及科研机构积极进行科学技术的探索,其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以下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手工记账阶段。该阶段的科研经费管理主要特征为所有科研经费进入记录及结算以直至记账本为主,所有的账单核算也都以工作人员的手工核算为准,可复查性差,出现异常后修复困难;
第二阶段为会计电算化阶段。从上世纪末开始,高校及科研机构逐渐引入台式计算机,高校也不断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开始不断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中间普及,在该阶段,囿于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水平,此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财务部门的工作还仅仅在于将科研经费的计算功能转到计算机中,复杂的报表类设计及多单位联网结算能力还不具备。
第三阶段则是在第二阶段初步电算化的基础上相关财务软件的功能得到很大的丰富,能够承接更多原先手工记账阶段的相关工作,在该阶段,在该阶段科研经费的管理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第四阶段则是通过网络的发展,科研经费管理逐步实现高校或科研机构财务部门的内部信息共享。一般来说,相关财务流程也慢慢实现了局域网内的无纸化信息流转。
而在最近的第五阶段,借助于互联网的急速发展,科研经费信息化有了长足的进度,已基本能够实现跨部门多系统间数据共享。该阶段也是“互联网+”的一部分,此时,财务会计的原始功能早已实现,人们则更关注财务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便捷性、互通性等更为高层次的问题。
2“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问题剖析及对策
通过对科研经费信息化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的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已基本实现了其会计属性的相关功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则在相关工作实践中发现以下问题:
(1) “信息孤岛”现象掣肘相关系统的进一步拓展
在科研经费信息化早期,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实现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一般作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内部独立系统,很少会与外部系统进行交互,在此背景下“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各种EDI交互技术不断涌现,各种“信息孤岛”不断被打破,互联网也正在朝着万物互联的方面发展,但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相对较为闭合的系统,其科研经费相比于其他企业机构的账务也较为特殊,以及其他各种历史原因杂糅在一起,就导致了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系统一直相对独立,很少与机构内或机构外其他系统进行EDI交互,而这也进一步促使其形成更为封闭的“信息孤岛”这一循环圈中。
打破“信息孤岛”的一条有效路径就是促使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管理人员从更高层面对内部的各个系统进行整合,打通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与科研工作管理系统间的阻隔,实现机构内的数据共享。再进一步则是实现机构内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与政府的财务拨款机构间的互联互通。
(2) 系统“条块化”现象严重
目前一些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还局限于系统的会计功能,对于系统长时间运行以来形成的各类数据并不能实现有效的分析,亦不能通过数据分析促进科研经费更为合理且高效的为科研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其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相关系统的各个模块由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条块化管理现象严重,缺乏整体的全局观。如由于条块化管理,当科研人员在报账时,可能需要在报账流程的不同环节需要对接不同的财务工作人员,同时若在报账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科研人员可能再次与各个环节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反复核对确认,另外,由于同一科研人员可能同时参与多个科研项目,一个科研项目也会有多个科研人员参与,梳理其中的报账流程差异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科研人员的宝贵科研时间。
解决系统條块化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首先,梳理并简化报账流程,精简流程不仅能够减少科研人员在报账上所花费的时间,以便于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置于科研工作相关的活动中,而且还能提高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能够更为高效为科研人员服务;其次,设立横向化服务人员,为科研人员进行一条龙服务,科研人员只需与指定的服务人员对接,即可完成所有的报账工作,相关疑问也可以有专人全程式解答。
(3) 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建设科研经费信息化系统时,其侧重点在与该系统所要实现的业务本身,从而忽略了系统本身的安全。
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相较于其他系统,由于其对科研人员的持续性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方面一旦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系统数据出现异常其影响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各种计算机病毒,一旦系统被病毒所影响,其影响则是致命的。
提升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应当在建设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时就提高到与业务功能实现同等的地位上来,一方面要求系统设计时提供丰富的防呆功能,另一方面预设包括安装防火墙在内的各种防病毒机制,只有这样才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安全隐患尽可能消除于未然。
(4) 部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相对薄弱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着一些新技术新概念的涌现,但高校及科研机构中财务管理人员却不总走在前沿。由于各种原因,有一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还停留在Excel等办公软件处理账务数据阶段,对信息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于“互联网+”的理解还处与通过邮件在各相关部门见传递Excel形式的财务信息,着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经费信息化的推进有着很大的阻滞作用。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新信息化科研经费信息化技术是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剖析“互联网+”下各种新技术的优势以及能对其管理工作带来的各种益处,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促使形成正循环,实现其积极主动使用“互联网+”下的各种新技术去强化对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认为“互联网+”作为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值得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深入探索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同时对“互联网+”背景下当前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剖析,阐明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的本质但是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的增强,应该主动去拥抱“互联网+”大环境中的各种新技术,积极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和“条块化”现象,并应当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建凯."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022(010):49-51.
[2] 郭娟."互联网+"时代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J].会计之友,2018,000(00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