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职业中,一定是百分之百的理性。而在生活当中我却刻意地放纵自己,逼迫自己能够有一些感性这样的成分在里面。
对于很多人来说,投资银行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有人认为投资银行是外包的CFO,也有人认为是企业的“化妆师”或者“媒婆”。但王冉认为,中国本土的投资银行还要承担更多的职责,“很多时候我们不仅是投行,还是‘麦肯锡’和‘普华永道’。”
王冉被誉为“中国民营投行第一人”。他自然深谙投行对于中国企业的效用和重要性。这个行业本身就是需要理性和平衡的,而人生往往最难达到的境界就是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欲望与道德的平衡等等。而一贯给外界以热情、感性的王冉又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
“我一直说做投行要耐得住寂寞,要给自己也给客户足够的耐性。”王冉评价自己从来不是一个结果驱动型的人,他明白很多事情有太多不确定性,并不是你努力去实现就一定能达成的,在投行这个领域浸淫十余年的他得出这样的感悟。当然,这些感悟也必然是在失败中不断修炼而来。
失败不算什么,要在专注中找到平衡
直到第一次回国创业之前,王冉的经历只能用“顺风顺水”来形容:高中就作为交换生到美国读书,那所在夏威夷的高中他有两个非常知名的校友:孙中山和奥巴马。之后在哈佛的几年时间活拓展了他的视野,而高盛的经历让他的职业生涯完美起步。
不过在1995年,已经在美国待了近10年的王冉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创业。当时他怀揣的梦想是“做中国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做一家顶级的投资银行”,于是,他和含伙人成立了一家名为“东方华尔”的公司,为国内中小企业做私募融资和并购的财务顾问业务。
“应该说是当时中金公司的成立让我兴奋了一把,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内地投资银行业的真正开始。但现在看来,我们那时对国情还不是很了解。”多年后,王冉认识到自己当年的冲动,因为他忽略了一点——中金公司之所以当时能够做下去。是因为有大量的大型国企需要海外上市、融资,这是特殊的政府资源,这是他当时所不具备的。作为私人投行生命线的民营、外资公司,在那时还远未成熟。整体上看,当时在中国开展投行业务整体的客户基础还没有形成,这是致命的。
东方华尔在成立一年多后才拿到第一笔业务。一家名叫“新大陆”的冰淇凌厂找到王冉,希望能帮助这个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企业融一大笔资金,而这一单的佣金才30万元。最终这单生意没有做成,不过王冉带着新大陆的老板到内蒙见到了当时还在伊利的牛根生。当时的中国民营企业都如伊利、巨人、三株一样,充斥一股草莽气,这与投资银行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1998年东方华尔撑不下去了,业务总收入竟然连100万元都不到。为了发工资,王冉甚至还带着一帮做投行的同事去编书卖。当时这本叫《项目融资》的书竟然卖到了180元,可能是当时市面上最贵的书。
东方华尔的失败却没让王冉后悔当初回国的举动,“为什么要后悔呢>人生的路是一快砖一块砖地码出来的,那一次的经历起码让我认清了什么是梦想、什么是现实。只要你善于总结和学习,教训就是比经验还要宝贵的财富。”
当年选择了错误的时间回国,碰了钉子,所以王冉在2000年选择回国二次创业建立易凯投资时对时机的把握就更加谨慎,也更加准确。哪怕是最艰难的2002年,当时几乎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合伙人全年不拿一分钱工资。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尤其是在互联网和传媒娱乐等领域中建立了自己的巨大优势。
二次创业让王冉最满意的事情就是最终坚持了下来,而同时也打破了天秤座的人没有长-性的、很感性的偏见,“我在最重要的这件事情上反而是有长性的,而且从中找到了欢乐。”王冉表示。
“现在我始终是觉得,如果你真正想要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的话,不仅仅是能够拿下一个订单,或者拿下一个客户的委托、多挣点钱。确实,也许你做第一单的时候,它可能给你带来一些快乐,但当你做第十单时,基本上不会又什么快乐了。这个时候,你的快乐一定来自于你做了一些别人没做到的事情,譬如看着—个优秀的企业在你的帮助下从优秀成为卓越。”
天秤座永远不会最勤奋
王冉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分裂”的人,“人啊,让自己稍微分裂一点挺好的。比如说在我的职业中,一定是百分之百的理性。而在生活当中我却刻意地放纵自己,逼迫自己能够有一些感性这样的成分在里面。如果人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闭眼睡觉都是理性的话,其实是挺没劲的一件事。”王冉在一次接受电视节目访谈时如是说。
王冉的“分裂”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工作中他必须严谨起来,—艘来说,早8点他会准时起床,g点到公司,开始一天“激烈甚至有些渗烈”的“商业厮杀”,开会、谈判、见客户、写案子、申话会议……“我现在大概是40%的时间用来发展新的大客户,20%的时间用来维护重要客户关系,2。%的时间用来寻找新的合伙人和高级董事,20%的时间用来参与项目执行。”
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王冉还是要见缝插针抽出时间放松一下,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也不可能每天都这么忙吧”。如果哪天得闲,能够下午早些结束工作,他会选择去健身房里健身。“其实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周顶多也就去一两次,因为实在没有时间。运动是件好事情,但如果成了负担就没必要了。不过我身体素质还不错,一小时能在跑步机上跑8.5公里左右,中间只快走10分钟。”
而晚上和朋友去酒吧喝喝咖啡或者红酒、周末去KTV和一群娱乐圈的歌手朋友K最新的歌、开车去一个不知名的小剧场看一场不知名的话剧等等,这都是王冉放松自己的方式。他在美国留学时的好友、巨鲸网CEO陈戈认为王冉然是哈佛高才生,却意外的喜欢传媒。“当时他跟我们讲过他的志向是当专业的播音员和电视主持人,做一次特牛的春晚导演。有一次大家结伴去卫尔斯利看女篮比赛,王冉就拿着一台小录音机从头到尾解说比赛,不知说给谁听。”
在工作中,王冉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他从2005年年底开始写博客,第一篇博客是在上海虹桥机场休息室写的,到了2007年,在投行圈里就已经有很多人知道王冉这个博客。很快,他博客的访问量竟然突破了1000万。一举成为新浪博客排名前列的明星级博主。王冉表示:“只有真正关注了这个领域或者这个话题,你才会言之有物。”
不过,王冉博客涉猎的内容非常之广,除了自己关注的投资领域,“两性、爱情、时事”都是他笔下的对象。甚至郭德纲被某电视台封杀都被他仔细地点评了一番,事后有网友表示,王冉的评论是整个郭德纲事件中分析得最透彻的。当然,等到微博兴起后,他又成为微博名人,每天有近百万的粉丝等着他对投资和时事的嬉笑怒骂。
记者问他:对未来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设想呢?王冉回答说:“短期内的,我的 这种生活节奏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可能就是会继续这样忙碌下去。我其实不属于那种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的人,还有一些平衡,包括写博客,偶尔去唱个歌,和朋友出来一起吃饭,陪父母。这是天秤座人的特点,天秤座永远不会是最勤奋的人。”
选创业者更多是看对方的灵魂
当年在东方华尔时期,王冉曾经和同事编的那本《项目融资》的书一是为了卖书给员工发工资。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当时绝大多数国内民营企业不懂得何为投融资。因此王冉当了很多年给创业者做“投资传道授业”的工作,一直到现在。
不过,很多初级的、重复的问题经常会“毫不留情”砸向他。一次他应邀去给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的一个班讲课在课问休息的时候,一位创业者过来提问:“我有一家影视娱乐公司,但规模还很小。我该怎么办?”王冉回答:“尽快长大。”当王冉追问对方的业务类型和特点时,对方回答是“什么都做,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
这是王冉面对创业者最怕听到的答案,连时代华纳、通用汽车、联想这样的大象都在纷纷放弃价值链延伸的战略而在向主业回归,更不用说一只普通的蚂蚁了。
他告诉对方:“你永远会有10。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但是很有可能其中没有一个是你应该去抓的。如果你能从中找到一个机会适台你去抓,你已经很幸运了。在某种程度上说,做企业不是关于学会抓住机会。而是关于学会放弃机会,至少要学会放弃99%的机会。”
王冉选择合作的创业者有自己的标准,就是看对方对所做之事是否有宗教般的痴迷,如果他“善于看大图、善于分享、使投资人赚钱”,那么会重点关注。所以王冉一般会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家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包括商业计划、业界口碑,甚至接受过的媒体采访和公开讲话等等。用王冉的话说就是“希望看到对方的灵魂”。
作为投资银行家,除了创业者外,王冉还要一手托两家,和众多投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由于工作原因,他平均每周至少会见十到十五个投资人,大到只投两亿美元以上项目的私募股本基金、并购基金和主权基金,小到三五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
但是如今热钱遍地,投资人这个队伍迅速扩大起来,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样一个局面:至少有一半的投资人独立判断能力趋近于零。他们对今天这种形势下该不该投、该投哪些产业和企业、什么样的价格既能称之为台理又不属于趁火打劫欺负人并没有真正独立并愿意为之坚守的判断。“在更多的时候,他们更习惯人云亦云,追涨杀跌,一哄而上后又一哄而下;总的来说,他们通常都知道什么热什么冷,却不一定知道什么好什么坏。”对此王冉表示了无奈。
“我一直说做投行要耐得住寂寞,要给自己也给客户足够的耐性。因为往往一个交易有可能在历尽艰辛之后。到最后一刻就没了,出现了问题。如果过分注重结果、过于功利的话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行专家,王冉坦言:“除了技术层面的东西,还需要灵敏嗅觉,要有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还要有一些对于人的判断能力。需要去判定这个人不仅仅能够带来今天的交易,而且能带来未来30年的交易机会,而另外一个人只是能带来今年的交易,明年却会让我失去那个带来30年交易的人,那么我要做取舍。”
对于很多人来说,投资银行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有人认为投资银行是外包的CFO,也有人认为是企业的“化妆师”或者“媒婆”。但王冉认为,中国本土的投资银行还要承担更多的职责,“很多时候我们不仅是投行,还是‘麦肯锡’和‘普华永道’。”
王冉被誉为“中国民营投行第一人”。他自然深谙投行对于中国企业的效用和重要性。这个行业本身就是需要理性和平衡的,而人生往往最难达到的境界就是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欲望与道德的平衡等等。而一贯给外界以热情、感性的王冉又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
“我一直说做投行要耐得住寂寞,要给自己也给客户足够的耐性。”王冉评价自己从来不是一个结果驱动型的人,他明白很多事情有太多不确定性,并不是你努力去实现就一定能达成的,在投行这个领域浸淫十余年的他得出这样的感悟。当然,这些感悟也必然是在失败中不断修炼而来。
失败不算什么,要在专注中找到平衡
直到第一次回国创业之前,王冉的经历只能用“顺风顺水”来形容:高中就作为交换生到美国读书,那所在夏威夷的高中他有两个非常知名的校友:孙中山和奥巴马。之后在哈佛的几年时间活拓展了他的视野,而高盛的经历让他的职业生涯完美起步。
不过在1995年,已经在美国待了近10年的王冉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创业。当时他怀揣的梦想是“做中国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做一家顶级的投资银行”,于是,他和含伙人成立了一家名为“东方华尔”的公司,为国内中小企业做私募融资和并购的财务顾问业务。
“应该说是当时中金公司的成立让我兴奋了一把,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内地投资银行业的真正开始。但现在看来,我们那时对国情还不是很了解。”多年后,王冉认识到自己当年的冲动,因为他忽略了一点——中金公司之所以当时能够做下去。是因为有大量的大型国企需要海外上市、融资,这是特殊的政府资源,这是他当时所不具备的。作为私人投行生命线的民营、外资公司,在那时还远未成熟。整体上看,当时在中国开展投行业务整体的客户基础还没有形成,这是致命的。
东方华尔在成立一年多后才拿到第一笔业务。一家名叫“新大陆”的冰淇凌厂找到王冉,希望能帮助这个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企业融一大笔资金,而这一单的佣金才30万元。最终这单生意没有做成,不过王冉带着新大陆的老板到内蒙见到了当时还在伊利的牛根生。当时的中国民营企业都如伊利、巨人、三株一样,充斥一股草莽气,这与投资银行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1998年东方华尔撑不下去了,业务总收入竟然连100万元都不到。为了发工资,王冉甚至还带着一帮做投行的同事去编书卖。当时这本叫《项目融资》的书竟然卖到了180元,可能是当时市面上最贵的书。
东方华尔的失败却没让王冉后悔当初回国的举动,“为什么要后悔呢>人生的路是一快砖一块砖地码出来的,那一次的经历起码让我认清了什么是梦想、什么是现实。只要你善于总结和学习,教训就是比经验还要宝贵的财富。”
当年选择了错误的时间回国,碰了钉子,所以王冉在2000年选择回国二次创业建立易凯投资时对时机的把握就更加谨慎,也更加准确。哪怕是最艰难的2002年,当时几乎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合伙人全年不拿一分钱工资。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尤其是在互联网和传媒娱乐等领域中建立了自己的巨大优势。
二次创业让王冉最满意的事情就是最终坚持了下来,而同时也打破了天秤座的人没有长-性的、很感性的偏见,“我在最重要的这件事情上反而是有长性的,而且从中找到了欢乐。”王冉表示。
“现在我始终是觉得,如果你真正想要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的话,不仅仅是能够拿下一个订单,或者拿下一个客户的委托、多挣点钱。确实,也许你做第一单的时候,它可能给你带来一些快乐,但当你做第十单时,基本上不会又什么快乐了。这个时候,你的快乐一定来自于你做了一些别人没做到的事情,譬如看着—个优秀的企业在你的帮助下从优秀成为卓越。”
天秤座永远不会最勤奋
王冉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分裂”的人,“人啊,让自己稍微分裂一点挺好的。比如说在我的职业中,一定是百分之百的理性。而在生活当中我却刻意地放纵自己,逼迫自己能够有一些感性这样的成分在里面。如果人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闭眼睡觉都是理性的话,其实是挺没劲的一件事。”王冉在一次接受电视节目访谈时如是说。
王冉的“分裂”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工作中他必须严谨起来,—艘来说,早8点他会准时起床,g点到公司,开始一天“激烈甚至有些渗烈”的“商业厮杀”,开会、谈判、见客户、写案子、申话会议……“我现在大概是40%的时间用来发展新的大客户,20%的时间用来维护重要客户关系,2。%的时间用来寻找新的合伙人和高级董事,20%的时间用来参与项目执行。”
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王冉还是要见缝插针抽出时间放松一下,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也不可能每天都这么忙吧”。如果哪天得闲,能够下午早些结束工作,他会选择去健身房里健身。“其实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周顶多也就去一两次,因为实在没有时间。运动是件好事情,但如果成了负担就没必要了。不过我身体素质还不错,一小时能在跑步机上跑8.5公里左右,中间只快走10分钟。”
而晚上和朋友去酒吧喝喝咖啡或者红酒、周末去KTV和一群娱乐圈的歌手朋友K最新的歌、开车去一个不知名的小剧场看一场不知名的话剧等等,这都是王冉放松自己的方式。他在美国留学时的好友、巨鲸网CEO陈戈认为王冉然是哈佛高才生,却意外的喜欢传媒。“当时他跟我们讲过他的志向是当专业的播音员和电视主持人,做一次特牛的春晚导演。有一次大家结伴去卫尔斯利看女篮比赛,王冉就拿着一台小录音机从头到尾解说比赛,不知说给谁听。”
在工作中,王冉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他从2005年年底开始写博客,第一篇博客是在上海虹桥机场休息室写的,到了2007年,在投行圈里就已经有很多人知道王冉这个博客。很快,他博客的访问量竟然突破了1000万。一举成为新浪博客排名前列的明星级博主。王冉表示:“只有真正关注了这个领域或者这个话题,你才会言之有物。”
不过,王冉博客涉猎的内容非常之广,除了自己关注的投资领域,“两性、爱情、时事”都是他笔下的对象。甚至郭德纲被某电视台封杀都被他仔细地点评了一番,事后有网友表示,王冉的评论是整个郭德纲事件中分析得最透彻的。当然,等到微博兴起后,他又成为微博名人,每天有近百万的粉丝等着他对投资和时事的嬉笑怒骂。
记者问他:对未来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设想呢?王冉回答说:“短期内的,我的 这种生活节奏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可能就是会继续这样忙碌下去。我其实不属于那种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的人,还有一些平衡,包括写博客,偶尔去唱个歌,和朋友出来一起吃饭,陪父母。这是天秤座人的特点,天秤座永远不会是最勤奋的人。”
选创业者更多是看对方的灵魂
当年在东方华尔时期,王冉曾经和同事编的那本《项目融资》的书一是为了卖书给员工发工资。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当时绝大多数国内民营企业不懂得何为投融资。因此王冉当了很多年给创业者做“投资传道授业”的工作,一直到现在。
不过,很多初级的、重复的问题经常会“毫不留情”砸向他。一次他应邀去给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的一个班讲课在课问休息的时候,一位创业者过来提问:“我有一家影视娱乐公司,但规模还很小。我该怎么办?”王冉回答:“尽快长大。”当王冉追问对方的业务类型和特点时,对方回答是“什么都做,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
这是王冉面对创业者最怕听到的答案,连时代华纳、通用汽车、联想这样的大象都在纷纷放弃价值链延伸的战略而在向主业回归,更不用说一只普通的蚂蚁了。
他告诉对方:“你永远会有10。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但是很有可能其中没有一个是你应该去抓的。如果你能从中找到一个机会适台你去抓,你已经很幸运了。在某种程度上说,做企业不是关于学会抓住机会。而是关于学会放弃机会,至少要学会放弃99%的机会。”
王冉选择合作的创业者有自己的标准,就是看对方对所做之事是否有宗教般的痴迷,如果他“善于看大图、善于分享、使投资人赚钱”,那么会重点关注。所以王冉一般会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家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包括商业计划、业界口碑,甚至接受过的媒体采访和公开讲话等等。用王冉的话说就是“希望看到对方的灵魂”。
作为投资银行家,除了创业者外,王冉还要一手托两家,和众多投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由于工作原因,他平均每周至少会见十到十五个投资人,大到只投两亿美元以上项目的私募股本基金、并购基金和主权基金,小到三五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
但是如今热钱遍地,投资人这个队伍迅速扩大起来,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样一个局面:至少有一半的投资人独立判断能力趋近于零。他们对今天这种形势下该不该投、该投哪些产业和企业、什么样的价格既能称之为台理又不属于趁火打劫欺负人并没有真正独立并愿意为之坚守的判断。“在更多的时候,他们更习惯人云亦云,追涨杀跌,一哄而上后又一哄而下;总的来说,他们通常都知道什么热什么冷,却不一定知道什么好什么坏。”对此王冉表示了无奈。
“我一直说做投行要耐得住寂寞,要给自己也给客户足够的耐性。因为往往一个交易有可能在历尽艰辛之后。到最后一刻就没了,出现了问题。如果过分注重结果、过于功利的话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行专家,王冉坦言:“除了技术层面的东西,还需要灵敏嗅觉,要有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还要有一些对于人的判断能力。需要去判定这个人不仅仅能够带来今天的交易,而且能带来未来30年的交易机会,而另外一个人只是能带来今年的交易,明年却会让我失去那个带来30年交易的人,那么我要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