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书写奋斗的人生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_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干劲,不枉活一辈子,在短暂的岁月当中要有这么几个点:美好的童年时代;充满幻想的少年时代;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时代;敢闯敢干的中年时代;安享晚年的老年时代。
  ——题 记
  初秋时节的固阳县怀朔镇怀朔新村,桃花吐蕊,杨柳垂青,惠风和畅。清晨的阳光洒在余秋雨题写的牌楼上,在袅袅的炊烟中,村民们开展了一天的劳作,村落东边不时发出 “咩咩”羊叫的情切呼唤。
  金色的党徽在怀朔新村党支部楼顶熠熠生辉,在楼门口见到了早已等候的党支部书记、主任曹柱小。他中等身材,古铜色的脸颊,凸起的颧骨晒斑明显,握手片刻,被风吹的手指蜕皮、结实有力的手掌布满老茧,瞬间,一股淳朴、厚道的暖流由手入心。
  面对镜头,曹柱小表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带领乡亲们脱贫这项工作是一种压力,也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具体体现,作为村支部,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全力协助第一书记做好脱贫工作,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以奋斗书写历史,用实干推动发展,让全体村民在2020年脱贫以后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话语间,“滴滴滴”他的电话响了,歉意地笑容,在电话里“李俊、武埃宝、王根存、武有根、张秉胜”一连串名字,挂了电话,细问,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和两户下午打水井的进行沟通。
  时光拉回到1985年春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初生牛犊不怕虎”。24岁的曹柱小创办了怀朔镇第一家地毯厂,成为当时的十里八村的个体户,从购置织地毯的机梁、毛线到村里的村民进城学徒后返回他的地毯厂,这中间很多村民省去了县城吃住,回到村里守家在地,在后期织工达到80人左右,说到这,曹柱小满是欣慰,他肯定地说,当时的确是穷,待业青年一大批,无法就业,也就是这个地毯厂解决了当时村民吃饭问题,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虽然收入不比进城务工高,但省去了食宿、交通等费用,既学了手艺,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直到后来,部分人员到市里,凭借一技之长在市区有了生存的本领。工夫不负有心人,铁棒磨成针,十几年如一日的奋斗也让他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思想有了根基,行动就有了方向。1998年即将达到不惑之年的曹柱小毅然回归农业,率先开始了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新式的收割机、四轮拖拉机提高了劳动效率,村里的人看到机械生产带来的好处,争相筹资购买了农机器械,一时间成为附近乡村有名的先进村。
  1999年的那个3月对于他来说是不平凡的年月,是转折?还是重打锣鼓重唱戏?已经是39岁的他入选村委班子,时间给与了答案,2000年经过海选,村民选择了曹柱小,当即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随之便走马上任,马不停蹄赶赴每个村落,开始了他辛勤的耕作,走村入户,房前院后,老百姓的田间地头,群众的锅前灶边,一腔热情带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进行访贫问苦、掌握实情、访民情、查民意、履行他的职责。
  三年后“一肩挑”,曹柱小再次担任书记、主任。时间没有止步,一晃13年后的2016年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士以弘道,任重道远,这期间他主动搞投资、抓项目、解矛盾。推动2个自然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标准滴灌5000亩;引进骑士集团流转土地4000余亩;协调驻村企业解决贫困劳力10余人,每月工资达到4200元;多次协调县水务局给北ト塔亥、满洞渠、点不市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该项目现正在立项,打深井一眼、水塔一处,彻底解决了村民及牲畜用水饮水。曹柱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种植业的成功并不能让他就此止步,种粮的同时他也在养羊上刻苦钻研,自家养羊数量高达70多只,年收入也将近数万。经验的积累让他在为村民开展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方便,2019年曹柱小帮助怀朔新村建立村集体经济——怀朔镇肉羊养殖基地,该项目通过财政拨款,村干部投资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年收益高达6万元并用于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和脱贫攻坚。此外他还注册成立了朔兴保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共计五万元,年收益达3万元以上,不仅是群众的好书记,也是怀朔新村经济建设的助力者,在实现个人富裕的同时也带动大家一起创造财富,是群众的服务者也是群众的引路人。1999年38岁的曹柱小毅然放弃自己的个人事业,投身于怀朔新村的村委工作中。作为村委书记他爱岗敬业,为民办事,是群众生活的跑腿人,群众眼中的好书记。
  “十个全覆盖”期间,在进村入户的走访当中,面对着朴实憨厚的庄稼人,他把市县扶贫的政策向群众宣传,说实话,说白话,用群众听懂的话,把全覆盖工程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懂,学透,让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他和群众的沟通交流。每到一处,他和群众拉家常,围坐老乡的炕头上,耐心细致解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让村民充分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鼓舞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多年来,他始终牢记“我的岗位我负责,尽心尽责为人民”的宗旨,把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无论平时工作多忙,都会挤出时间来努力学习,储备新知识,以此增强个人的理论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增强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增强把握全局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经过他个人的不断努力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中级农业技师资格证,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学习强国等互联网学习,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工作质量与效果十分显著,经常得到村民的欣赏与赞扬。
  作为村委书记的他,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村里的数据就在我的脑子里”。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对村民的关怀,怀朔新村的大街小巷他都熟悉,村里的每个居民他都了如指掌。庚子年新春爆发新冠肺炎后,59岁的他挑起了“战疫”大旗,逆行出征。人人是战士,个个都出力,在他的带领下,村委、村民上下迅速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构筑起护佑家园的铁壁铜墙。疫情期间,不仅要完成镇里布置的工作,还要每天到疫情防控站点进行值班值守。繁重的工作让他喘不过气来,84岁的母亲突患脑瘫犹如泰山压顶。就这样,他每天从家、站点、村委三点一线的忙碌,有时累到打电话的时候就会睡着,面对繁重的工作他没有放弃,依旧坚守,在群众眼里他是好书记,人民的好干部。
  在交谈中,曹柱小强调,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下步,组织村民单独圈养或新建养殖场,发展壮大养殖业,为村民增收创效,例如按照适龄母羊50只测算,年内有望收入10万元左右。
  起早贪黑,夙夜在公。对他这样评价一点也不为过,村里每天最早起来的肯定是他,张家的耕地有多少,李家养羊多少,他能如数家珍。在乡间、在村头可以看见他的身影,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了,脸黑了,人瘦了,脚上一层一层磨破的血泡形成了硬痂,但看着庄稼的长势、畜种改良的成功,旧房子变成了新村,他欣慰地露出了微笑,或许是痛并快乐着,痛并收获着。
  如今,放眼望去,景色宜人美丽宁静的怀朔村,新村错落,绿树红墙,禾苗茁壮,滴灌喷洒,平坦的乡村水泥路四通八达,村民一片繁忙景象。从“十个全覆盖”到“精准脱贫”,当初他房前屋后传信息,院内炕头话发展,村里村外忙协调,实现了“精准”脫贫,让党的富民政策到千家进万户,怀朔新村前景美好,道路明了,只有不分昼夜的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坚韧,城乡统筹的画卷才不会是空中楼阁。一个更美好的怀朔新村,正在追赶跨越中逐渐呈现。
  古铜色的脸颊,凸起的颧骨晒斑明显,眼角的皱纹就是岁月留下的年轮,生命测量人生长度,精神诠释人生高度。曹柱小与村民手握在一起、心贴在一处、劲使在一起,他身上散发出的精神之光,照亮了那条扶贫路,照亮了奋斗的新时代。
  在专访即将结束时,我冒昧地问了曹柱小一个问题,您耕耘半辈子,最大的愿望?他长叹一声说,我辛苦不算是耕耘,我就希望村里的乡亲们过的好,彻底脱贫,我心里就舒服啦。话语间,几只羊过来,曹柱小摸着一只羊的头揽在怀里。眼前画面定格在我面前,心也温暖。
  在全面脱贫攻坚进程中,曹柱小带领乡亲脱贫摘帽奔小康。在新时代脱贫最后“决战”中,怀朔新村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怀朔新村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怀朔新村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他文献
从多伦诺尔的一座大院里,走出来我和大宝。我七岁,大宝八岁,他长我一岁。我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我们的书包是花布做的,我的是白地红花,他的是白地蓝花,我们走在五十七年前清澈的晨光里,身上开着绚丽的花。  和大宝的相识或者说熟悉,也可能比这还要早,也可能是在我们大院门口那个小铺里。那个小铺是一个姓林的老头开的,我们就管它叫老林小铺。老林小铺先经历公私合营,又经过公家独营,后来就成了国家的,没老林什么事了,
期刊
1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在中游的风沙之区流过时,也许心疼这块儿风沙肆虐、干冷贫瘠的不毛之地上的生灵,因此给予特别眷顾,馈赠给他们河套平原,而后大套又是河套平原的掌上明珠。河套文明依傍着黄河走来,黄河之于河套儿女,恩泽深厚。  河套,又俗称“后大套”,她是黄河的“宠儿”。大自然以神奇的伟力,造就了后大套这块儿膏腴、豐美、厚实的“塞上江南”。  自古以来后大套以她独有的黄天厚土,养育了一代
期刊
雪后的冬天屋沿边结上了冰凌,长长短短,晶莹透亮。可兴奋了我和表姐凌子,我们在屋外打闹着,完全不顾肆无忌惮扫荡的寒风,搭着凳子摘冰凌。“这可比冰棒还美味,还不用花钱呢。”凌子说道。  奶奶则把房门关得紧紧的,但风把一块块的木板墙壁吹得啪啪直响,逮着机会从木缝里钻进来,连厨房里的灶台和锅、碗、瓢、盆都透着寒气。里间房里供奉的观音菩萨坐像前的香火,升起细细袅袅的烟缕。奶奶完全没有心思管屋外的我们两个小孙
期刊
我妻子有三个表哥居住在固阳县白灵淖乡瓦窑壕村,弟兄三人只有老大娶妻生子,老二老三都是光棍,原因是他俩腿部都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在那个僻远的乡下,正常人都很难找到媳妇,更何况是身有残疾的人。据说二表兄和三表兄的残疾都不是先天的,老二是小的时候家穷,加上父母性格颟顸,寒冬季节没有合适的鞋袜穿,冻坏了腿脚。三表兄是小时候在村场面玩耍被碾场的石碌碡碾伤了脚腕骨,长大后赶大车又被侧翻的大车砸了股骨一次,这
期刊
我小的时候,其实固阳县城也很小。仅靠一条不宽的老街,把小县城从寂寞的南门外,引向风口浪尖的南大坡,然后冲浪般快速滑向街底繁华似锦的电影院、联营商场、车站……渐行渐远中又趋于平静的北门,一直延伸到破衣烂衫的旧城以外,望见静悄悄的田野……   老街两边那些低矮老旧的店铺和居民房,像黑黢黢的乌篷船,搁浅在暮色苍茫之中,蚂蚁般时而密集,时而稀疏的行人,随细长的胡同枝枝叉叉地向四周静静地漫展、弯弯曲曲向无止
期刊
还差一米太阳就下山了。晚霞涂红了半边天空。村子周围的大树和野草都停止了摇晃,像是要提前进入睡眠。树上猛然飞起几只乌鸦,盘旋着清点没有回家的幼鸟。村子里灯光昏暗,静悄悄的,偶尔几声狗叫在村子上面空荡荡的飘。  村子最清楚自己管辖的几座梁,几滩草,几棵树,几户人家。尽管冬天满梁满梁的荒芜茫茫一片,但是赵钱孙李,村庄能将它剖析得一清二楚。谁家今年的收成不错,是哪块地里长出的收成。谁家今年的地接错了茬,那
期刊
1  走出兰都大厦的大门后,黑夜在他面前蓊然绽开,轻而易举地吞没了这座城市。他身上只剩一件被撕破的蓝色衬衣,那是他特地为马上要开始的秋招准备的衣服。这会,他的上衣已经被撕破,领口的纽扣脱了好几颗,裤子的大腿根部也被扯开了一道不规则的口子。在背后这座钢筋与玻璃组成的庞然巨兽前,他还没有意识到羞耻,因为他的大脑此时一片空白,只有身体上的疼痛提醒着他,刚才可能发生了什么。  他坐在路边的石凳上缓了一会,
期刊
八月的固阳大地,绿色如织。  一眼望不透的绿在清风的吹拂下,摇曳着令人心动的波纹。尤其是东河槽这一大片甜菜地,叶片挨挨挤挤,抢着想冒出一点点的头来,终是互相牵制着遮蔽了脚下的这片土地。王大爷悠闲地穿梭在绿色之中,用手拨开几条缝,刚下过脚,所过之处便又密密的合上了。  “需要再浇浇水了,喝足了,甜菜会长得更稠实,地下的个头会更大!”王大爷对着晒在太阳下的叶片言语着。如今,王大爷操心的不再是侍弄了大半
期刊
这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约莫七点钟的光景,姓沈的一家三口已经出门了。他们走在通往小区大门的林荫道上,儿子像一匹跳跃的小马,跑在前面,男的居中,女的殿后,远远看过去,像一支小规模的急行军。在经过路边一爿早点铺时,他们停下来,和往常那样,买了这家的煎饼果子和豆浆,又风驰电掣地向远处的公交站台奔去。这时候,他们的儿子眼尖,指着不远处叫道,18路来了!  一大堆人挤在站牌下,听到男孩的叫嚷,头像风向标那样转
期刊
阴山北麓的四季永远是那么宁静,那么明亮。  在山北的每个季节,三五好友结伴同行,长城踏雪、春坤寻春、青山避暑、怀朔秋行。行走在山北的沟沟洼洼、村前梁后,寻遗址,探古迹,访旧事,解读塞外风土人情,梳理山北文化脉络,那份情致是最惬意不过了。  阴山北麓,大漠南沿,自古便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错融合之地。清季民初,晋陕冀农耕人群大批涌入山北地区,与当地原住蒙古族同胞共同生产、生活。既而,村落星布,商道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