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的作者理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_19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者理论是西方文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福柯的作者理论受后结构主义影响,他基于自己的哲学理论提出了以作者功能为核心的作者理论。福柯的作者理论是基于他的权力-话语体系下提出的,作者作为话语的一种特殊功能丧失了先前的主体创造性,这为福柯后来的话语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作者理论同时也批判了主体,使文学的开放成为可能。书写由此摆脱被控制的状态,成为通往审美的一条途径。
  关键词:作者理论;作者-功能;福柯的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2
  前言:
  艾布拉姆斯曾在《镜与灯》中提出来艺术批评的四个标准,即“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作者理论作为西方文论中重要的一种理论范畴,经历了古典时代以作者为中心到现代去作者的变迁,而这是伴随着主体性哲学的建立与消亡;本文是对福柯作者理论思想的研究,作者理论的提出基于福柯的基本思想:没什么可以逃离话语,一切均在话语之中,话语是权力的表现;所谓的主体也不过是被话语控制和塑造出来的。作者功能可以揭示基于社会关系的话语表达方式,作者功能是一个话语中的位置,不等于具体个人。福柯以话语取代作者,作者不过是社会文化语境中话语规则的产物,作者不再是创造者,他只是一种话语的功能。福柯借探讨作者在话语的功能来探索话语的社会基本功能从而达到批判主体的目的。作者理论的提出为文学的开放提供了一种可能,使我们把文学视为自我审美的书写成为可能。
  一、作者理论在西方的变迁
  1、作者中心论与主体性哲学
  作者具有多重属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存在意义是不同的。作者一词author源于拉丁词autentim意为“权威”,古希腊时期最初把作者视为文学作品的源头;柏拉图时期,诗人作为神的代言人,在创作中陷入迷狂而创造文学作品,由此作者作为创造者为后来的浪漫主义奠定基础;十八世纪的康德则是更进一步,他调和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确立了一个先验主体,主体哲学经历了费希特和谢林的绝对化之后,黑格尔以绝对精神把理性主体本体化,由此,主体被提升到世界本体的地位。作者中心化正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读者阅读文本必须通过研究作者来把握作者的意图。浪漫主义文学强调诗人的表现情感说,而实证主义批评则是基于搜集与作者有关的一切资料来猜测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在圣伯夫的批评中达到极致,产生了传记批评的研究范式。到了十九世纪后期,随着人的主体性的无限膨胀,作者的权威也开始逐渐没落。
  2、作者之死与后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的现代作者理论伴随着生存哲学的提出和语言论的转向诞生。生存哲学主张通过身体来体验世界,以感性的,敏感的,反理智的方式体验人生,叔本华提出权力意志,尼采则提出上帝之死。生存哲学主张取消所谓的理性本体,因为它压制了人的本真存在。由此,便消解了以理性为中心的主体哲学基础。而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则表明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结构体系,不受人的控制,不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可改变的。之后出现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流派都主张以文本为研究中心,探索文本内部的构成。六十年代,随着德里达针对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的逻格斯中心主义提出质疑,后结构主义开始诞生,罗兰巴特将语言符号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提出作者已死,作为文本最终的所指的作者已经消失,文本不再有固定的意义所指,变成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嬉戏,文本意义的决定权由作者转交给读者,文本变成了读者无限任意阐述的狂欢场所。
  二、福柯的作者理论
  1、福柯的哲学思想概述
  福柯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主体性批判,所谓主体是被权力用知识通过话语的方式塑造出来的,福柯通过考古学和谱系学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话语方式的运作,揭示人的主体性是如何被塑造的,这最终都指向一点:人如何摆脱权力为我们塑造的个体,如何成为真正的自我?在作者理论中,福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书写是通向自我的一种可能,是审美生活的一种方式。时间上,福柯作者理论的提出介于《词与物》和《知识考古学》之间,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两本书的核心内容以考察对作者理论的影响。《词与物》通过不同时期语言和事物关系的不同探讨了三个认识型:文艺复兴时期的相似性,古典时期的表征型和现代时期的本质型。这对福柯的作者理论产生了影响,即:作者只是认识型的产物,是断裂的概念,并不具有创造性和连续性。而《知识考古学》则探讨了话语在社会中的运作方式,话语是怎样产生制度并影响我们的行为,话语是怎么为权力服务。作者理论的提出为福柯的话语理论扫清了障碍,消除了作者的主体性,作者既然已经降格为一种功能,他也不可能成为话语的主导者。话语体系淹没了人的主体性。
  2、作者功能论
  福柯在1969年的演讲《什么是作者》探讨了作者的问题。开始的时候福柯批判了“作者已死”的論调,他通过详细考察作品和书写两个概念,发现作品界限的模糊性,而书写则是一种将经验性的作者转换成匿名的先验,并没有真的取消作者的主体性。福柯说到“仅仅重复那种作者消失了的空洞论调,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定位那在作者失踪之后空出来的空间……留意随着作者的消失所释放出来的那些功能”,由于作者与文本密切相联系,接下来福柯区分了作者名字与一般人名字的不同,即一般名字不会因为所指对象外在变化而改变,如我们不会因为“宋美龄”变老变胖而认为她不是同一个人了,但是作者名字并不是这样,一个作者的名字是与特定的一些文本相联系,并指明了这些文本之间的关系与统一的风格,这都是由作者的名字所决定,如:张爱玲这个名字联系了《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一系列文本,这些文本的共同性取决于张爱玲这个名字,但是一旦这些文本的作者名字发生了改变,张爱玲这个作者名字的含义也会发生改变。在区分了作者名字之后,福柯提出来“作者-功能”论,也就是:作者的名字依存于文本之中,作者名字可以划定文本的类别,文本通过作者名字确立自己在社会话语体系中的地位;作者是一种特殊的话语功能,不再是创作的主体,而是受话语塑造,在权力的支配下发挥自己的特殊功能。作者-功能有四种特点:首先,它是被占有的对象,是一种所有权体制的特殊类型,话语的发出者必须要对其所发出的话语负责任,如果越界话语发出者还需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由此可见,作者-功能是被权力掌控的一种话语方式。其次就是,作者不具有连续性和永恒性,它是断裂的,它对话语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文本的流通是没有作者的,作者是匿名的;而在中世纪科学话语则必须依赖于权威性作者而被相信为真实可靠的。第三,福柯探讨了作者是如何在话语中产生的:作者-功能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运作被建构起来的,这种建构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它取决于时代和话语类型的差异而变化。好比十八世纪的人构建不出今天的小说作者一样,我们也构建不出一种“哲学作者”。福柯以圣罗杰姆提出的判断话语是否属于同一个作者的四个标准1.作者被定义为一种稳定的价值体2.作者观念理论的统一3.风格的统一4.历史统一体来说明作者-功能是如何被建构的。第四,作者-功能并不是真实生活中的一种简单的指称,即单一明确的生物体,它会引起多重自我,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使用第一人称,里面有两个状态的“我”,亦即清醒的我写下的日记和日记中处于疯癫状态的“我”,另外还有一个现实中的鲁迅之“我”,这三层自我并不指向同一个人。具有作者-功能的文本,会出现文本之外的作者,文本之中的“我”和作为叙述者的“我”,但这种情况不局限于文学作品,福柯还分析了论文中的三重自我:前言中的“我”,论文证明过程中的“我”,以及作为讲述者的“我”。作者功能在数学话语中发挥作用,影响三个自我的同时的在文本中的存在。   之后,福柯探讨了“作者-功能”的几种不同的应用情况即:文学话语中的“作者”,科学话语中的“作者”以及十九世纪的“话语开创者”。三者存在明显区别,文学话语中,福柯以安拉德里科夫开创哥特式恐怖小说举例,意味着他确立了一些基本的叙事模式,这些主题和模式之后被不断的重复;而科学话语中,后面的话语与开创的话语地位等同都是依据于一定的不变的科学真理;但是“话语开创者”如弗洛伊德,他的理论是很多精神分析的理论话语的源头,是后世精神分析的话语母体。在演讲的最后,福柯提出话语类型学的概念,指明自己的作者理论可以用在什么样的话語类型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话语的属性或者关系去识别话语范畴,其次,引入了对话语历史的研究,这为他后来的《知识考古学》奠定了基础。
  三、作者理论的意义
  批判主体的作者理论。不同于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福柯改变了问题的发问方式,他将关注的焦点由结果转向过程,也就是他不关心作者是否还存在,因为在福柯看来,一切都在话语中,作者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名字,它在或不在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作者在社会话语中承担了一种什么作用,它是如何产生的?福柯整个的哲学都是建立在对主体的解构之上,而探索主体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便成为福柯的主要工作。作者作为一种被建构出来的主体在福柯这里降格成为一种话语的功能。通过作者的解构,福柯得以窥见权力-话语的运作方式。作者理论也为接下来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一书扫清了障碍,这本书围绕话语探讨了话语和领域,话语和事件,话语的构成以及制度在话语的影响下是如何运作的。在这本书中,作者变为一种功能,话语不再被作者创作,话语在权力的支配下掌控人,塑造人,向人灌输价值观并于无形中强制人的行为。
  四、审美的自我书写
  福柯的一生,都是在探讨人如何能摆脱被主体化的被规训的状态,成为真正的自我,他用生存美学替代形而上的道德,把自我当做艺术品来制造。福柯曾说:“在我们的社会,艺术变成了一种只和对象有关,而和个体或生活均无关系的东西……为什么一盏灯或一座房子可以成为艺术品,而我们的生活就不可以成为艺术品呢?”
  福柯关注古希腊的写作方式,那时候没有所谓的“作者”概念,人们的书写纯属是自我生存的一种方式,书写作为自我的生命体验过程而存在。福柯的作者理论使主体消亡,从而使文学开放,文学书写成为自我自由选择和自我塑造的方式,不再是权力-话语下被规训的写作。福柯推崇萨德、布朗肖和巴塔耶。萨德是十八世纪的色情文学作家,他的文学作品里有大量的色情描写和超越了色欲的极端体验,而巴塔耶则提出了“色欲越界”的概念,福柯十分欣赏那种超越了善恶的酒神精神。从福柯自身的人生经历看,从吸毒到旧金山的同性恋的肉欲极限体验,无不体现了他一直在追寻如何成为真正的自我的途径,写作也是他极限体验追寻自我的方式之一。人的真正自我存在于非理性的体验之中,书写成为获得自由的审美存在方式之一。福柯关注审美,他说“写作像游戏,不断超越自身的规则又违反界限并展示自己”,这就是在说写作是审美的:审美具有愉悦性——写作像游戏;具有超越性——写作不断打破自己的规则与界限;具有价值性——自我书写,展示生命内在的需要。福柯渴望回归到古希腊的那种本真的自我状态,他以一种审美的方式成为自我,写作便是通往自我的审美状态的方式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著名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之一。自出版以来,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主要从哥特式写作风格、象征手法、人物形象以及女性主义等角度探讨这篇小说,而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人格构造理论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从中揭露造成艾米丽从天使沦为杀人凶手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艾米丽的性格以及小说的主旨,为后来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精神分析法;
摘 要: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复调”,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艺术探索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她的代表作《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则充分体现了复调书写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S.A.阿列克谢耶维奇;复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死魂灵》这部作品中,果戈理用犀利的言语刻画了马尼洛夫、科罗博奇卡、诺兹德廖夫、索巴凯维奇和泼留希金五个栩栩如生的地主形象。五个性格各异、秉性各不相同的地主被果戈理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关键词:果戈理;死魂灵;五个地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2  果戈理他是一位极具责任感的作家。《死魂灵》一出版立
作者简介:王星(1996.2-),男,湖北襄阳人,大学本科学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2  在著名小说《飘》中,美国作家玛格丽特以美国内战作为写作背景,刻画了诸多鲜明的女性人物,她们无一不是敢爱敢恨、无畏无惧,勇于追求自由以及自我价值的形象。在玛格丽特的笔下,《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形象。作者借
期刊
摘 要:《青年艺术家画像》作为一部公认的成长小说,展现了主人公斯蒂芬·德达罗斯从童年到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讲述了在天主教家庭成长的斯蒂芬如何摆脱家庭、社会和宗教束缚,走上追求艺术的道路,然而在他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也逐渐沦为了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局外人”。  关键词:斯蒂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局外人”  作者简介:薛义(1991-),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文学硕士,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
摘 要:文学作品的创作总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或其创作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会将自己的思想,甚至是一部分的自己寄托在作品中,以此抒发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夏目漱石[1]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其创作的作品被广为流传。本文以其中的一部作品《哥儿》[2]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其中主人公且即哥儿的性格并结合小说的创作背景及漱石的个人经历,从中探讨夏目漱石的性格特征以及其所想要表达的自我意识。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