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口述史 口述非遗 非遗传承
在非遗文化研究领域,非遗口述史、传承人口述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被学者应用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等领域。“口述非遗”研究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如何合理运用口述史方法助力非遗文化研究,厘清非遗口述史的理论基准,正视传承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是我们在研究中须关注的问题。
口述非遗的理论向度
从历史继承的角度来看,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和价值更多体现在其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上。因此,“口述非遗”的核心是“人”,即创造历史、见证历史,通过毕生努力将非遗文化接续传承的人。通过非遗传承人探索非遗传承史,是“口述非遗”研究的目的所在,更是对非遗文化深入探索、深度还原的有效途径。
口述:佐证史实的鲜活历史。相较于传统模式的历史记述方式而言,口述史具有生动、鲜活、质朴的特点,每一位受访者的口述文本中都真切地记载着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历史记忆,刻录着被遗落在往事尘埃里的真实情感与人生故事,是有温度的历史记述方法。口述史表述方式的口语化特征弥补了书面语言的严肃、单一,使历史中的人物与事件从口述者的语言中自然流淌而出,变得立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是活态的历史诉说。历史讲述者的第一视角也弥补了他者或第三方叙述的空间限制,从宏观视角转向微观视角,从集体视角转向个体视角,使研究者从无数个个案中发现历史,站在历史当事人的立场上重新思考历史的构成。更重要的是,通过口述访谈获取的珍贵史料可为佐证史实提供重要的帮助,更是还原历史真貌的有效途径。
人物:个体视角的集体记忆。非遗传承人是非遗的亲历者,更是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传承人的身份属性决定了其对历史的贡献和价值,也从某种意义上推动历史发展,见证历史。没有传承人,就没有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的载体,就无法构成非遗文化生存的空间。因此,有关非遗的历史、文化、形态、技艺等研究都脱离不了对传承人的研究,人物之于非遗的价值,是不可取代的。正是在传承人的代代接力下,非遗文化才能以生动的形态流传至今。围绕非遗传承人展开研究,以“人”为线索,探求以人为媒介的变迁史,将人物置于社会、历史及其家族或师承谱系的背景中,由点及面,廓清传承的脉络,才能真实地展现非遗文化的传承轨迹和历史面貌。
传承:非遗文化的民间生态。非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這一主体,而传承人的生存境况也直接影响着非遗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国家通过立法立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给予相关部门和传承者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物质资助,使得非遗文化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切,减少因经济困窘等问题带来的阻碍,为非遗文化的接续传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通过家传、师承等传统方式将非遗文化和非遗技艺直接传承给子女或徒弟,或通过非遗进校园、数字非遗等现代方式将非遗文化间接推广至青少年群体及广大群众,培养非遗传承的后备力量,使非遗文化后继有人、持续发展。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传承人群体仍面临着诸多考验:青年面孔的缺失、原生文化空间的消融、受众基础的锐减等。因此,保护非遗的根本在于保护传承人及其传承路径,把研究的视线转向传承人所面临的困境。传承人口述史便是给予传承人话语权,以正视非遗传承的民间生态,推进非遗文化的正向发展。
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方法探析
开展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工作,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拥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并有能力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研究队伍。更重要的是,能够遵循历史规律、体现史学精神、尊重访谈对象,客观、理性地梳理、看待非遗历史,有准则、有方向地开展研究工作。
前期:史料搜集。搜集与受访者密切相关的史料,是开展口述史研究的第一步。前期资料准备及研读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访谈对象的确定、访谈提纲的撰写和访谈工作的进度。因此,在进行口述史访谈前,我们要足够了解受访人,大量阅读与受访人相关的资料,包括文章、书籍、作品、影像等内容,寻找关键信息。在资料检索中,搜集、梳理与传承人从艺生涯相关的每一份史料,并在自述、他评等众多信息中发掘受访者的个性特征,找到具有历史价值的问题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口述历史不仅是个人的经验及情感的记录,同时也是一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的生动记载。因此,在查询资料时,要对受访对象的相关历史背景作深入调查。只有前期史料搜集工作做足、做实,研究者才能具备客观看待历史的基本素养,与受访者进行顺畅的交流,推动访谈工作的开展。此外,前期搜集的历史资料也可与后期梳理的口述文本互证,使研究内容更准确、更贴近历史事实,实现口述文本与文字文本的双向补充。
中期:口述访谈。口述访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采访,它的设问范围广、内容设置细、访谈时间长,是对受访者人生记忆的历史性梳理。在口述访谈中,首先要基于材料撰写详细的访谈提纲,从受访者的人生经历到家族背景、时代背景,再到其对特定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述,口述访谈的提纲须针对受访者展开细致入微的设问,在访谈过程中获取最全面的口述史料。其次是设定具体的访谈计划,根据访谈对象的情况,设置准确的时间、次数、地点等,以保障访谈的顺利进行。尤其是面对平均年龄居高的非遗传承人,需要酌情考虑其身心状态,采取合适的访谈方案,使得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身体舒适、内心放松,使其以自然的受访状态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再次是准备充足的访谈设备,在访谈过程中以录音、录像等方式留存影像档案,以文字速记、图文扫描等手段记录受访者提供的历史资料,通过数字媒体存档传承人的史料资源。最后,在访谈进行时,要充分考虑受访者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因素,尊重受访者的人格与习惯,使用亲切、流畅、自然的交流方式,实时关照传承人的受访状态,正确引导访谈的话题方向。
后期:辨伪考证。第一,口述文本的整理者要遵照访谈的真实过程,还原访谈内容,涉及方言、人名、地名等信息时需要确认内容的准确性,书写流畅,保持原有的口语化风格。第二,口述文本的校对者应通过对访谈和文献的分析、筛选、比照,辩证地看待和整理口述史料,其重点在于如何以客观的态度辨别口述内容的真实性,还原历史真相,在多位受访者中总结其历史共性。第三,口述文本的研究者要严格遵守史学研究的基本精神,实事求是、公正敢言,客观看待历史问题,确保历史事实的高度还原,合理利用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对非遗文化及非遗传承人的信息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 口述非遗的研究特性
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文化的核心,彰显着其特有的文化魅力,体现着“人”之于历史的特殊性:
身份:传承人的属性。千百年来,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依托无数传承人的自然传承而留存至今,传承人不限于单纯的某个人,而是为历史作出贡献的一类人。因此,在口述非遗的研究中,对于传承人的身份属性,我们应重新审视与思考:直接传承与间接传承、显性传承与隐性传承、谱系传承与民间传承,不同身份视角下会带来怎样的历史传承与形态演进,这是延续非遗精神文化内核的关键。
色彩:个性化的叙述。传承人口述史从“人”的角度记述非遗的历史痕迹,决定了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个性特征和叙事语言的个体风格。从内在因素看,传承人来自民间,生长于乡土,其口述历史的观点中包含着自我成长的诸多方面,传承人受个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人生经历、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形成自身独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作出相应的人生选择,确定人生方向,构成独有的个体视角和历史评价標准。从外在因素看,不同代系、门派传承人受生长年代、时代背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建立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的文化追求和审美取向,形成自身的技艺派别与演绎风格。内外双重因素构成传承人独特的话语记忆与叙述方式,赋予口述文本个性、鲜活的历史描述。传承人个性化的表达虽不能代替宏观的集体记忆,却能够为集体记忆贡献崭新的历史视角。
记录:多维度的历史。作为一种真实还原历史的手段,口述史不是传统文化研究和历史史料的补充,而是呈现历史多重维度的有效途径,是研究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与活态记忆的关键方法。具体而言,其活态记述的多重维度主要体现在三点:首先是传承人的维度,我们可从传承人个体经历带来的人生经验和历史在场,探查个体之于历史的价值,以全新的立场再度审视历史轨迹。其次是时代的维度,我们可从非遗技艺某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态了解非遗文化与传承者的生存境况,思考非遗文化历史推演中的种种现象。最后是文化的维度,由不同民间风俗和民族习惯生发出的非遗文化来解读非遗传承人的精神图谱与理想信念。传承人口述史用多重视角记载了人类非遗的历史痕迹,谱写出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历史篇章。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传承人的代代接力,他们用毕生的奋斗将鲜活、生动的民间技艺以言传身教的形态传承至今。虽然其在传承过程中因不同派系或支系的影响在呈现形式上会突出一些个性化特征,但这恰好证实了非遗文化的发展受个体因素影响较多的问题。“口述非遗”正是以传承人的个体视线出发,以人为核心,通过人物的历史记忆和亲口述说的活态历史,探求以人为媒介的非遗文化发展史,从而保护真实、鲜活的非遗史料资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出学术贡献。
在非遗文化研究领域,非遗口述史、传承人口述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被学者应用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等领域。“口述非遗”研究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与此同时,如何合理运用口述史方法助力非遗文化研究,厘清非遗口述史的理论基准,正视传承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是我们在研究中须关注的问题。
口述非遗的理论向度
从历史继承的角度来看,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和价值更多体现在其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上。因此,“口述非遗”的核心是“人”,即创造历史、见证历史,通过毕生努力将非遗文化接续传承的人。通过非遗传承人探索非遗传承史,是“口述非遗”研究的目的所在,更是对非遗文化深入探索、深度还原的有效途径。
口述:佐证史实的鲜活历史。相较于传统模式的历史记述方式而言,口述史具有生动、鲜活、质朴的特点,每一位受访者的口述文本中都真切地记载着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历史记忆,刻录着被遗落在往事尘埃里的真实情感与人生故事,是有温度的历史记述方法。口述史表述方式的口语化特征弥补了书面语言的严肃、单一,使历史中的人物与事件从口述者的语言中自然流淌而出,变得立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是活态的历史诉说。历史讲述者的第一视角也弥补了他者或第三方叙述的空间限制,从宏观视角转向微观视角,从集体视角转向个体视角,使研究者从无数个个案中发现历史,站在历史当事人的立场上重新思考历史的构成。更重要的是,通过口述访谈获取的珍贵史料可为佐证史实提供重要的帮助,更是还原历史真貌的有效途径。
人物:个体视角的集体记忆。非遗传承人是非遗的亲历者,更是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传承人的身份属性决定了其对历史的贡献和价值,也从某种意义上推动历史发展,见证历史。没有传承人,就没有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的载体,就无法构成非遗文化生存的空间。因此,有关非遗的历史、文化、形态、技艺等研究都脱离不了对传承人的研究,人物之于非遗的价值,是不可取代的。正是在传承人的代代接力下,非遗文化才能以生动的形态流传至今。围绕非遗传承人展开研究,以“人”为线索,探求以人为媒介的变迁史,将人物置于社会、历史及其家族或师承谱系的背景中,由点及面,廓清传承的脉络,才能真实地展现非遗文化的传承轨迹和历史面貌。
传承:非遗文化的民间生态。非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這一主体,而传承人的生存境况也直接影响着非遗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国家通过立法立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给予相关部门和传承者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物质资助,使得非遗文化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切,减少因经济困窘等问题带来的阻碍,为非遗文化的接续传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通过家传、师承等传统方式将非遗文化和非遗技艺直接传承给子女或徒弟,或通过非遗进校园、数字非遗等现代方式将非遗文化间接推广至青少年群体及广大群众,培养非遗传承的后备力量,使非遗文化后继有人、持续发展。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传承人群体仍面临着诸多考验:青年面孔的缺失、原生文化空间的消融、受众基础的锐减等。因此,保护非遗的根本在于保护传承人及其传承路径,把研究的视线转向传承人所面临的困境。传承人口述史便是给予传承人话语权,以正视非遗传承的民间生态,推进非遗文化的正向发展。
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方法探析
开展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工作,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拥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并有能力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研究队伍。更重要的是,能够遵循历史规律、体现史学精神、尊重访谈对象,客观、理性地梳理、看待非遗历史,有准则、有方向地开展研究工作。
前期:史料搜集。搜集与受访者密切相关的史料,是开展口述史研究的第一步。前期资料准备及研读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访谈对象的确定、访谈提纲的撰写和访谈工作的进度。因此,在进行口述史访谈前,我们要足够了解受访人,大量阅读与受访人相关的资料,包括文章、书籍、作品、影像等内容,寻找关键信息。在资料检索中,搜集、梳理与传承人从艺生涯相关的每一份史料,并在自述、他评等众多信息中发掘受访者的个性特征,找到具有历史价值的问题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口述历史不仅是个人的经验及情感的记录,同时也是一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的生动记载。因此,在查询资料时,要对受访对象的相关历史背景作深入调查。只有前期史料搜集工作做足、做实,研究者才能具备客观看待历史的基本素养,与受访者进行顺畅的交流,推动访谈工作的开展。此外,前期搜集的历史资料也可与后期梳理的口述文本互证,使研究内容更准确、更贴近历史事实,实现口述文本与文字文本的双向补充。
中期:口述访谈。口述访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采访,它的设问范围广、内容设置细、访谈时间长,是对受访者人生记忆的历史性梳理。在口述访谈中,首先要基于材料撰写详细的访谈提纲,从受访者的人生经历到家族背景、时代背景,再到其对特定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述,口述访谈的提纲须针对受访者展开细致入微的设问,在访谈过程中获取最全面的口述史料。其次是设定具体的访谈计划,根据访谈对象的情况,设置准确的时间、次数、地点等,以保障访谈的顺利进行。尤其是面对平均年龄居高的非遗传承人,需要酌情考虑其身心状态,采取合适的访谈方案,使得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身体舒适、内心放松,使其以自然的受访状态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再次是准备充足的访谈设备,在访谈过程中以录音、录像等方式留存影像档案,以文字速记、图文扫描等手段记录受访者提供的历史资料,通过数字媒体存档传承人的史料资源。最后,在访谈进行时,要充分考虑受访者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因素,尊重受访者的人格与习惯,使用亲切、流畅、自然的交流方式,实时关照传承人的受访状态,正确引导访谈的话题方向。
后期:辨伪考证。第一,口述文本的整理者要遵照访谈的真实过程,还原访谈内容,涉及方言、人名、地名等信息时需要确认内容的准确性,书写流畅,保持原有的口语化风格。第二,口述文本的校对者应通过对访谈和文献的分析、筛选、比照,辩证地看待和整理口述史料,其重点在于如何以客观的态度辨别口述内容的真实性,还原历史真相,在多位受访者中总结其历史共性。第三,口述文本的研究者要严格遵守史学研究的基本精神,实事求是、公正敢言,客观看待历史问题,确保历史事实的高度还原,合理利用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对非遗文化及非遗传承人的信息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 口述非遗的研究特性
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文化的核心,彰显着其特有的文化魅力,体现着“人”之于历史的特殊性:
身份:传承人的属性。千百年来,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依托无数传承人的自然传承而留存至今,传承人不限于单纯的某个人,而是为历史作出贡献的一类人。因此,在口述非遗的研究中,对于传承人的身份属性,我们应重新审视与思考:直接传承与间接传承、显性传承与隐性传承、谱系传承与民间传承,不同身份视角下会带来怎样的历史传承与形态演进,这是延续非遗精神文化内核的关键。
色彩:个性化的叙述。传承人口述史从“人”的角度记述非遗的历史痕迹,决定了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个性特征和叙事语言的个体风格。从内在因素看,传承人来自民间,生长于乡土,其口述历史的观点中包含着自我成长的诸多方面,传承人受个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人生经历、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形成自身独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作出相应的人生选择,确定人生方向,构成独有的个体视角和历史评价標准。从外在因素看,不同代系、门派传承人受生长年代、时代背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建立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的文化追求和审美取向,形成自身的技艺派别与演绎风格。内外双重因素构成传承人独特的话语记忆与叙述方式,赋予口述文本个性、鲜活的历史描述。传承人个性化的表达虽不能代替宏观的集体记忆,却能够为集体记忆贡献崭新的历史视角。
记录:多维度的历史。作为一种真实还原历史的手段,口述史不是传统文化研究和历史史料的补充,而是呈现历史多重维度的有效途径,是研究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与活态记忆的关键方法。具体而言,其活态记述的多重维度主要体现在三点:首先是传承人的维度,我们可从传承人个体经历带来的人生经验和历史在场,探查个体之于历史的价值,以全新的立场再度审视历史轨迹。其次是时代的维度,我们可从非遗技艺某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态了解非遗文化与传承者的生存境况,思考非遗文化历史推演中的种种现象。最后是文化的维度,由不同民间风俗和民族习惯生发出的非遗文化来解读非遗传承人的精神图谱与理想信念。传承人口述史用多重视角记载了人类非遗的历史痕迹,谱写出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历史篇章。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传承人的代代接力,他们用毕生的奋斗将鲜活、生动的民间技艺以言传身教的形态传承至今。虽然其在传承过程中因不同派系或支系的影响在呈现形式上会突出一些个性化特征,但这恰好证实了非遗文化的发展受个体因素影响较多的问题。“口述非遗”正是以传承人的个体视线出发,以人为核心,通过人物的历史记忆和亲口述说的活态历史,探求以人为媒介的非遗文化发展史,从而保护真实、鲜活的非遗史料资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出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