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的双重文化逻辑:西藏林芝“米纳羌姆”的延续与新生

来源 :西藏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b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纳羌姆”是西藏林芝地区特有的仪式舞蹈,“米纳”在藏语中表示俗人,因此“米纳羌姆”也称为俗人金刚舞。相传该舞蹈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米纳羌姆”传承至今,表演形式并非一成不变。为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其表演时空、舞蹈结构,以及观众与舞者都表现出一定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消解传统舞蹈的特性,反而为其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新时期“米纳羌姆”表演的双重文化逻辑,使其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生。
其他文献
<正>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教学目标:1.认识“器、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会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2.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特点写清楚的。3.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体会语言的趣味。4.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
期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也明确提出要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的人文精神与核心理念,要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史传类文言文具有文史兼备的独特魅力,通过对史传类文言文的学习,不仅能了解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还能领悟时代变迁中的历史论断,学习写人叙事的技巧手法,汲取优秀传统文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要求为基本点,以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文章首先指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教学内容缺乏互动性、教学策略的创新性不足、教学评价维度单一等问题,其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实效提供参考与借鉴。
<正>口语交际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中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反映出其重要意义。本文在探索口语交际价值以及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基于课堂实践,思考如何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口语交际在课堂中自然发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减少了口语交际训练。实际上,“说”是非常重要的。部编版小学《语文》对这一点也非常重视,设立了独立的“口语交际”板块,以便有针对性地、层层递进地展开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期刊
PBL是英文“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汉语可译为“基于问题的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PBL教学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一套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所具备的实践性、综合性符合我们当下对改革教学模式的期待。研究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中学生的要求出发,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编入的小说为着眼点
<正>部编版小学《语文》依照口语交际的特点和逻辑体系,创编了自成体系的口语交际栏目,有力推进了口语交际目标的落实。纵观部编版小学《语文》中口语交际的编排体系,呈现出鲜明的交际性、活动性和层级性的特点。教师需要洞察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一、构建情境,凸显交际特质(一)教材特点:呈现出清晰鲜明的交际特质口语交际,顾名思义,就是运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当对其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从用好口语交际板块、挖掘课文中的口语交际资源、组织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对促进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将“口语交际”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作为单独的板块出现在教科书中,体现了 口语交际地位的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体现其听、说、读、写等综合素养,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本研究在言语交际学视野下深入分析口语交际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探究小学生口语交际各能力要素的学段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