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塑复合管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学者KITI申请专利,历经10年的工业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德国和英国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铝塑复合管最大的优势是结合了金属和塑料的长处,具有耐高低温、耐压、耐腐蚀、质轻、高强、抗气体渗透等优点,而且延展性好,还可弯曲不反弹,因此,产品一经问世,即获得迅速的推广运用,自1992年开始,这种新型管材在国外的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广泛应用于冷热水输送、地板辐射采暖、燃气输送和医用氧气输送等多种民用和工业用途。
1995年国内以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4家企业先后从德国全套引进设备和技术,生产出符合欧洲标准的铝塑复合管,1997年建设部下文推荐使用铝塑复合管等新型管材以后,铝塑复合管在国内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其应用增加非常迅速,一度有20多家设备生产厂、600家铝塑管生产厂、约700多条生产线、30多家配套管件生产厂。
1 铝塑管的性能特点
铝塑复合管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风靡全球,这与其特有的5层复合结构和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分不开的。它由5层结构组成,包括内、外层塑料层、中间铝层及将塑料与铝粘结在一起的热熔胶层。其中的内外层塑料是所有塑料中应用量最大的聚乙烯,其优点是易于成型、耐腐蚀性好、在常温下不溶于任何一种已知溶剂;耐低温性能好(其脆化点为-70℃)、抗冲击性能、特别是低温抗冲性能优异,管材级聚乙烯还具有高的长期耐压性能和耐环境应力开裂,经过共聚(如辛烯共聚耐热增强聚乙烯)和交联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其耐热性。其最大的缺点是强度和模量较低,通过与强度和模量较高的金属材料复合正好可以弥补其缺陷,并增加了气体耐阻隔性能。为什么是选择铝金属而不是其他金属材料呢?这是因为铝合金的密度小(2.7gcm3)、比强度高(σt=110MPa~20MPa)、铝合金延展性好(断裂伸长率≥20%)、铝塑管可以随意弯曲不反弹。铝合金强度衰减温度在250℃以上,在铝塑管实际使用温度(100℃)以内,铝合金强度保持不变,这就使铝塑管的长期耐热性能有了可靠的保障。另外,铝合金在轧制成带材过程中,其表面会形成一层稳定且致密的氧化层(Al2O3),这使其与热熔胶的粘结不会因氧化层与基体的脱落而失去粘结效果,这种与塑料的长期粘结性也是其他表面呈疏松氧化层(如钢、铜)的金属所不具备的。
由于铝塑管属于多层复合材料,其内外塑料层分别由两台挤出机挤出,可以比较方便地调整其内外层塑料种类和配比以适应不同使用场合。例如对冷水(包括纯净水)用管(Tmax≤60℃),一般选用PE63级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中密度聚乙烯,热水用管(Tmax≤95℃)选用耐热增强聚乙烯(PE-RT)或硅烷交联聚乙烯(XPE)。燃气用管用PE80级聚乙烯。另外,饮用水管强调卫生性,因此,内层添加剂必须是无毒的,而燃气管内层则要具备抗静电性和耐气体腐蚀性能。所有用途的铝塑管外层均需要一定的耐光老化能力,以抵抗室内斜射或折射光的老化(明装时),这可以通过在外层塑料中加入耐光性好的色母和一定量的光稳定剂来解决,若要在户外直射阳光下使用,则外层塑料需添加光屏蔽剂(碳黑)、复合光稳定剂和抗氧剂。如日丰公司2001年推出的设计使用寿命20年的户外黑色铝塑管。
2 铝塑管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铝塑管最早在德国和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1990年),经过约2年的推广期,很快在德国、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推广开来,2000年全欧洲的用量约1.2亿米,目前已发展到约20家生产厂,约150条生产线。
经过10年的发展,无论从产销量、技术进步、质量、品种、行业标准、应用规范和行业管理等,欧洲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欧洲的厂家主要集中在德国、比利时和瑞士,但在意大利和波兰有迅猛发展之势,生产厂家和能力不断提高,而且主要厂家均能保持满负荷生产。


据德国KWD塑料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从1992年开始,铝塑管在欧洲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0%(图1:Globalpipe.2001.03)。相对于其它用于自来水系统的管材(图2:Globalpipe.2001.04),其增长率是最高的。尽管如此,其绝对量仍然比铜管和PEX管小,但已超过钢管、PPR、PB和PVC-C管。由于PPR进入中国市场较晚,很多人误以为PPR是取代铝塑管的新一代管材,但事实上,PPR在欧洲的应用比铝塑管更早,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其用量远远大于铝塑管,一直到2000年,铝塑管用量才超过PPR管,与钢管持平。
铝塑管在欧洲的应用增长主要集中在建筑给水和传统散热器采暖。而在地板辐射采暖的增长不大。2000年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应用量分别是6200万米、5800万米和2000万米(图3:Globalpipe.2001.04)

在整个管系中,铝塑管作为小口径户内用管(dn≤32)具有明显的性能和价格优势,首先dn32以下小管可以盘卷供应,减少运输成本和昂贵的管件,其次因其线膨胀系数小(同铝相当),且柔性管可自动伸缩补偿,小管在用做热水输送时亦无须作冷热补偿措施。图4为欧洲不同口径铝塑管的应用分布图。
3 铝塑管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我国对铝塑复合管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国内自1992年即有人在一些高档别墅中使用欧洲进口的铝塑管,1995年以后先后有广东、上海等4家企业引进欧洲生产线和检测设备,按欧洲标准生产铝塑管,因其性能一时还未被人们所认识,加之价格高出镀锌钢管几倍,很难推广开,最早引进的四家企业举步维艰。直到1997年建设部经过调研、认证以后正式下文,在新建住宅中限制使用镀锌管,推荐使用铝塑管等新型管材以后,铝塑管市场一下子热起来,并在以后几年内成为国内一个新的投资热点。短短几年,国内铝塑管行业已有了显著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我国已能生产与国外设备水平不相上下的铝塑复合管生产线;(2)铝塑复合管(搭接焊)国家行业标准(CJT108-1999)已于2000年6月1日正式实施,CECS标准《建筑给水铝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也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就使得铝塑管从生产到设计、安装和验收都有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3)铝塑管原料的国产化,使得铝塑管成本降低到与镀锌钢管相当的水平,目前国内已有几大铝加工厂能生产合格的8011合金(σt≥110Mpa,ε≥20%);目前国内已有几大铝加工厂能生产高拉伸强度(σt≥110Mpa),高断裂伸长率(ε≥20%)的铝塑管的专用铝带,价格为进口铝带的一半;(4)行业内出现了像日丰这样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对一个新兴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市场的拓展和规范、行业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的制定、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原料的国产化、配套技术的进步等。
据估计,2000年国内铝塑管的使用量约2亿米左右,比1999年的约7000万米增长1倍多,主要应用于建筑给水、传统采暖和地板采暖、室内燃气用管和太阳能热水器用管、空调用管等。
铝塑管行业投资在2000年初达到最高峰,一度有20多家设备生产厂、300多家铝塑管生产厂、500多条生产线、30多家配套管件生产厂,从2000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经过一轮市场整合后,尚余100多家管材生产厂,不到300条线,而且大多数开工不足。

4 日丰的发展概况
谈到国内铝塑管行业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提到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因为日丰管已成为铝塑管的代名词。
日丰在1994年国内首家引进德国生产线和技术,并配套引进德国测试仪器包括测试方法,按德国标准组织生产;1996年自行研制出专用配件及安装工具,实现铝塑复合管管件和安装工具国产化;1998年自主开发大口径铝塑复合管(3240~6075),填补了国内空白。领先国际水平。1998年作为新材料领域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粤科高字199855号),得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后很快做大,至2000年已建成47条生产线,生产能力70万米日,配套管件20万套日,成为亚洲最大的铝塑复合管生产基地;1999年主编铝塑管的行业标准(CJT108-1999),并参与<铝塑复合管管道技术规程>(CECS 105:2000)的编制工作;2000年日丰商标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并获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双认证和国家环境标志产品认证;2001年与政府合作组建佛山日丰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至今已获20多项专利。
日丰目前已经构建成200多家总代理,2000万多个经销点的全国营销网络,已先后通过德国SKZ,英国WRAS,美国IAPMO,波兰PZH,捷克ITC,斯洛伐克SNAS的检测认证,产品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业在近几年一直保持60%以上的速度增长。
5 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短短4、5年的高速发展,铝塑复合管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淘汰传统镀锌钢管,引领健康新生活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也暴露出不少严重问题:
(1)由于前几年行业内对铝塑管性能和国内外市场前景过于夸大其词的宣传,加上国内外部分设备厂家的推波助澜,导致该行业过急、过滥的投资。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行业投资达到最高潮时,一度有600家生产厂,生产线规模超过700条,全部产能超过20亿米年。而当年国内的实际使用量还不到2亿米,导致大量的设备和厂房闲置,有些厂花数千万元进口的设备甚至连1米管都没有生产过。以目前的市场容量,铝塑管行业100条~150条线的规模已经足够。因此,500多条生产线将被闲置,至少损失几十亿元的投资,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2)全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装备水平、成材率、原料配比、质量管理水平及管件配套技术等方面不同厂家之间相去甚远,只有个别厂家配有专职研发队伍,行业内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通过ISO质量认证。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甚至连基本的检测测试设备都没有,由于其不合格管材流向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铝塑管的声誉。
(3)铝塑管专用管件技术整体质量水平不高,除行业内极少数龙头企业能自行设计、加工、供应配套管件外,绝大多数厂家是用别人的管件配套安装,管件质量无法保障,且与管材尺寸公差配合不好而造成漏水或渗水。
国外已于1997年开始大量使用结构更合理、密封性更好的钳压式管件。而国内除极少数大企业在2000年推出钳压式管件外,绝大多数使用的仍然是卡套式管件,另外对管件技术细节重视不够,如对长期密封性能起决定作用的管件O型密封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O形圈的压缩永久变形率,国外标准要求20%,而国内则没有要求,绝大多数厂家忽略了这个指标,也无能力监控,国外早已广泛使用耐候性更好的三元乙丙橡胶,而国内仍在大量使用传统的丁腈橡胶密封圈,丁腈是很难保证50年使用寿命的。还有,卡套式管件中使用的C型环要求有很好的回弹性,以保证密封效果,这就需要用含铜量较高的62铜制造(管件本体一般用59铜),但是否所有厂家都能保证其材质则很难讲。各级技监部门对管材的监控测试是有力的,但对管件的监控力度尚有待加强。
(4)应该说各级政府,尤其是行业主管部门对推动铝塑管行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像铝塑管这样一个新产品新技术在几年时间即完成了产业化过程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市场缺乏应有的监管和调控手段,才造成今天过多泛滥的局面,对行业内的重点企业和名优产品缺乏应有的支持,不能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和技术质量优势,例如行业龙头佛山日丰公司的知名品牌"日丰管",目前明目张胆的假冒不多,尽管日丰公司一再申明未设任何分厂,但全国还是有十几家分别打着上海日丰、苏州日丰、诸暨日丰、杭州日丰等的厂家在浑水摸鱼,像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打击。另外,行业主管部门在推广新型管道材料时,系统性和计划性不够。例如1997年推广铝塑管时,各种媒体、行业杂志过分夸大铝塑管市场,导致过热过急的投资,造成大量设备、厂房闲置,1999年开始推PPR管时,又把PPR管吹得十全十美,人为造成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其后果是造成又一轮盲目投资,又一轮资源浪费。今年开始推PE管,又有不少文章把PE管及其市场夸大其词,也许明年又是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后年又该是供大于求了。
6 铝塑管的市场前景
尽管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但铝塑管的市场总体前景看好,理由是:
(1)相对于其他管材,铝塑管用做室内小口径供水管、辐射采暖和地板采暖、室内低压燃气用管等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而且作为一种成熟产品,经过2001年的一轮整合以后,铝塑复合管行业不会再有前几年那种大起大落的局面,行业利润相当于国内平均工业利润的水平,规模和技术质量水平低的厂家将被逐渐淘汰,新的竞争者进入机会很小,今后几年将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2)一度困绕铝塑管在采暖应用的接头漏水问题,随着第2代钳压式管件的应用和O形密封圈质量的提高,已从根本上解决。
(3)"十五"期间,我国住宅建筑仍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塑料管道在国内管道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以上(2005年),到2010年将达到80%,建设部于今年7月发布的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公告(第27号)中,铝塑管(G11)和交联铝塑管(G12)列为建筑给水塑料管(G1)中的优选产品,交联铝塑管列为建筑供暖塑料管(G3)的优选产品,随着人们对各种新型管材认识的深入,那些有完善的产品标准和应用规范的成熟产品,将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
(4)从铝塑管在国外的发展来看,直到2004年,铝塑管以高于其他管材的速度增长(图1),从产品生命周期来分析,在今后几年内,铝塑管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5)行业内已出现龙头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他们对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规范市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李白千,男,工学博士
中塑协塑料管道专委会(PPIA)副理事长
全国铝塑复合管及PEX管工作组组长
佛山日丰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95年国内以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4家企业先后从德国全套引进设备和技术,生产出符合欧洲标准的铝塑复合管,1997年建设部下文推荐使用铝塑复合管等新型管材以后,铝塑复合管在国内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其应用增加非常迅速,一度有20多家设备生产厂、600家铝塑管生产厂、约700多条生产线、30多家配套管件生产厂。
1 铝塑管的性能特点
铝塑复合管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风靡全球,这与其特有的5层复合结构和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分不开的。它由5层结构组成,包括内、外层塑料层、中间铝层及将塑料与铝粘结在一起的热熔胶层。其中的内外层塑料是所有塑料中应用量最大的聚乙烯,其优点是易于成型、耐腐蚀性好、在常温下不溶于任何一种已知溶剂;耐低温性能好(其脆化点为-70℃)、抗冲击性能、特别是低温抗冲性能优异,管材级聚乙烯还具有高的长期耐压性能和耐环境应力开裂,经过共聚(如辛烯共聚耐热增强聚乙烯)和交联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其耐热性。其最大的缺点是强度和模量较低,通过与强度和模量较高的金属材料复合正好可以弥补其缺陷,并增加了气体耐阻隔性能。为什么是选择铝金属而不是其他金属材料呢?这是因为铝合金的密度小(2.7gcm3)、比强度高(σt=110MPa~20MPa)、铝合金延展性好(断裂伸长率≥20%)、铝塑管可以随意弯曲不反弹。铝合金强度衰减温度在250℃以上,在铝塑管实际使用温度(100℃)以内,铝合金强度保持不变,这就使铝塑管的长期耐热性能有了可靠的保障。另外,铝合金在轧制成带材过程中,其表面会形成一层稳定且致密的氧化层(Al2O3),这使其与热熔胶的粘结不会因氧化层与基体的脱落而失去粘结效果,这种与塑料的长期粘结性也是其他表面呈疏松氧化层(如钢、铜)的金属所不具备的。
由于铝塑管属于多层复合材料,其内外塑料层分别由两台挤出机挤出,可以比较方便地调整其内外层塑料种类和配比以适应不同使用场合。例如对冷水(包括纯净水)用管(Tmax≤60℃),一般选用PE63级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中密度聚乙烯,热水用管(Tmax≤95℃)选用耐热增强聚乙烯(PE-RT)或硅烷交联聚乙烯(XPE)。燃气用管用PE80级聚乙烯。另外,饮用水管强调卫生性,因此,内层添加剂必须是无毒的,而燃气管内层则要具备抗静电性和耐气体腐蚀性能。所有用途的铝塑管外层均需要一定的耐光老化能力,以抵抗室内斜射或折射光的老化(明装时),这可以通过在外层塑料中加入耐光性好的色母和一定量的光稳定剂来解决,若要在户外直射阳光下使用,则外层塑料需添加光屏蔽剂(碳黑)、复合光稳定剂和抗氧剂。如日丰公司2001年推出的设计使用寿命20年的户外黑色铝塑管。
2 铝塑管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铝塑管最早在德国和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1990年),经过约2年的推广期,很快在德国、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推广开来,2000年全欧洲的用量约1.2亿米,目前已发展到约20家生产厂,约150条生产线。
经过10年的发展,无论从产销量、技术进步、质量、品种、行业标准、应用规范和行业管理等,欧洲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欧洲的厂家主要集中在德国、比利时和瑞士,但在意大利和波兰有迅猛发展之势,生产厂家和能力不断提高,而且主要厂家均能保持满负荷生产。


据德国KWD塑料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从1992年开始,铝塑管在欧洲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0%(图1:Globalpipe.2001.03)。相对于其它用于自来水系统的管材(图2:Globalpipe.2001.04),其增长率是最高的。尽管如此,其绝对量仍然比铜管和PEX管小,但已超过钢管、PPR、PB和PVC-C管。由于PPR进入中国市场较晚,很多人误以为PPR是取代铝塑管的新一代管材,但事实上,PPR在欧洲的应用比铝塑管更早,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其用量远远大于铝塑管,一直到2000年,铝塑管用量才超过PPR管,与钢管持平。
铝塑管在欧洲的应用增长主要集中在建筑给水和传统散热器采暖。而在地板辐射采暖的增长不大。2000年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应用量分别是6200万米、5800万米和2000万米(图3:Globalpipe.2001.04)

在整个管系中,铝塑管作为小口径户内用管(dn≤32)具有明显的性能和价格优势,首先dn32以下小管可以盘卷供应,减少运输成本和昂贵的管件,其次因其线膨胀系数小(同铝相当),且柔性管可自动伸缩补偿,小管在用做热水输送时亦无须作冷热补偿措施。图4为欧洲不同口径铝塑管的应用分布图。
3 铝塑管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我国对铝塑复合管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国内自1992年即有人在一些高档别墅中使用欧洲进口的铝塑管,1995年以后先后有广东、上海等4家企业引进欧洲生产线和检测设备,按欧洲标准生产铝塑管,因其性能一时还未被人们所认识,加之价格高出镀锌钢管几倍,很难推广开,最早引进的四家企业举步维艰。直到1997年建设部经过调研、认证以后正式下文,在新建住宅中限制使用镀锌管,推荐使用铝塑管等新型管材以后,铝塑管市场一下子热起来,并在以后几年内成为国内一个新的投资热点。短短几年,国内铝塑管行业已有了显著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我国已能生产与国外设备水平不相上下的铝塑复合管生产线;(2)铝塑复合管(搭接焊)国家行业标准(CJT108-1999)已于2000年6月1日正式实施,CECS标准《建筑给水铝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也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就使得铝塑管从生产到设计、安装和验收都有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3)铝塑管原料的国产化,使得铝塑管成本降低到与镀锌钢管相当的水平,目前国内已有几大铝加工厂能生产合格的8011合金(σt≥110Mpa,ε≥20%);目前国内已有几大铝加工厂能生产高拉伸强度(σt≥110Mpa),高断裂伸长率(ε≥20%)的铝塑管的专用铝带,价格为进口铝带的一半;(4)行业内出现了像日丰这样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对一个新兴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市场的拓展和规范、行业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的制定、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原料的国产化、配套技术的进步等。
据估计,2000年国内铝塑管的使用量约2亿米左右,比1999年的约7000万米增长1倍多,主要应用于建筑给水、传统采暖和地板采暖、室内燃气用管和太阳能热水器用管、空调用管等。
铝塑管行业投资在2000年初达到最高峰,一度有20多家设备生产厂、300多家铝塑管生产厂、500多条生产线、30多家配套管件生产厂,从2000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经过一轮市场整合后,尚余100多家管材生产厂,不到300条线,而且大多数开工不足。

4 日丰的发展概况
谈到国内铝塑管行业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提到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因为日丰管已成为铝塑管的代名词。
日丰在1994年国内首家引进德国生产线和技术,并配套引进德国测试仪器包括测试方法,按德国标准组织生产;1996年自行研制出专用配件及安装工具,实现铝塑复合管管件和安装工具国产化;1998年自主开发大口径铝塑复合管(3240~6075),填补了国内空白。领先国际水平。1998年作为新材料领域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粤科高字199855号),得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后很快做大,至2000年已建成47条生产线,生产能力70万米日,配套管件20万套日,成为亚洲最大的铝塑复合管生产基地;1999年主编铝塑管的行业标准(CJT108-1999),并参与<铝塑复合管管道技术规程>(CECS 105:2000)的编制工作;2000年日丰商标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并获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双认证和国家环境标志产品认证;2001年与政府合作组建佛山日丰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至今已获20多项专利。
日丰目前已经构建成200多家总代理,2000万多个经销点的全国营销网络,已先后通过德国SKZ,英国WRAS,美国IAPMO,波兰PZH,捷克ITC,斯洛伐克SNAS的检测认证,产品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业在近几年一直保持60%以上的速度增长。
5 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短短4、5年的高速发展,铝塑复合管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淘汰传统镀锌钢管,引领健康新生活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也暴露出不少严重问题:
(1)由于前几年行业内对铝塑管性能和国内外市场前景过于夸大其词的宣传,加上国内外部分设备厂家的推波助澜,导致该行业过急、过滥的投资。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行业投资达到最高潮时,一度有600家生产厂,生产线规模超过700条,全部产能超过20亿米年。而当年国内的实际使用量还不到2亿米,导致大量的设备和厂房闲置,有些厂花数千万元进口的设备甚至连1米管都没有生产过。以目前的市场容量,铝塑管行业100条~150条线的规模已经足够。因此,500多条生产线将被闲置,至少损失几十亿元的投资,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2)全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装备水平、成材率、原料配比、质量管理水平及管件配套技术等方面不同厂家之间相去甚远,只有个别厂家配有专职研发队伍,行业内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通过ISO质量认证。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甚至连基本的检测测试设备都没有,由于其不合格管材流向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铝塑管的声誉。
(3)铝塑管专用管件技术整体质量水平不高,除行业内极少数龙头企业能自行设计、加工、供应配套管件外,绝大多数厂家是用别人的管件配套安装,管件质量无法保障,且与管材尺寸公差配合不好而造成漏水或渗水。
国外已于1997年开始大量使用结构更合理、密封性更好的钳压式管件。而国内除极少数大企业在2000年推出钳压式管件外,绝大多数使用的仍然是卡套式管件,另外对管件技术细节重视不够,如对长期密封性能起决定作用的管件O型密封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O形圈的压缩永久变形率,国外标准要求20%,而国内则没有要求,绝大多数厂家忽略了这个指标,也无能力监控,国外早已广泛使用耐候性更好的三元乙丙橡胶,而国内仍在大量使用传统的丁腈橡胶密封圈,丁腈是很难保证50年使用寿命的。还有,卡套式管件中使用的C型环要求有很好的回弹性,以保证密封效果,这就需要用含铜量较高的62铜制造(管件本体一般用59铜),但是否所有厂家都能保证其材质则很难讲。各级技监部门对管材的监控测试是有力的,但对管件的监控力度尚有待加强。
(4)应该说各级政府,尤其是行业主管部门对推动铝塑管行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像铝塑管这样一个新产品新技术在几年时间即完成了产业化过程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市场缺乏应有的监管和调控手段,才造成今天过多泛滥的局面,对行业内的重点企业和名优产品缺乏应有的支持,不能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和技术质量优势,例如行业龙头佛山日丰公司的知名品牌"日丰管",目前明目张胆的假冒不多,尽管日丰公司一再申明未设任何分厂,但全国还是有十几家分别打着上海日丰、苏州日丰、诸暨日丰、杭州日丰等的厂家在浑水摸鱼,像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打击。另外,行业主管部门在推广新型管道材料时,系统性和计划性不够。例如1997年推广铝塑管时,各种媒体、行业杂志过分夸大铝塑管市场,导致过热过急的投资,造成大量设备、厂房闲置,1999年开始推PPR管时,又把PPR管吹得十全十美,人为造成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其后果是造成又一轮盲目投资,又一轮资源浪费。今年开始推PE管,又有不少文章把PE管及其市场夸大其词,也许明年又是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后年又该是供大于求了。
6 铝塑管的市场前景
尽管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但铝塑管的市场总体前景看好,理由是:
(1)相对于其他管材,铝塑管用做室内小口径供水管、辐射采暖和地板采暖、室内低压燃气用管等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而且作为一种成熟产品,经过2001年的一轮整合以后,铝塑复合管行业不会再有前几年那种大起大落的局面,行业利润相当于国内平均工业利润的水平,规模和技术质量水平低的厂家将被逐渐淘汰,新的竞争者进入机会很小,今后几年将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2)一度困绕铝塑管在采暖应用的接头漏水问题,随着第2代钳压式管件的应用和O形密封圈质量的提高,已从根本上解决。
(3)"十五"期间,我国住宅建筑仍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塑料管道在国内管道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以上(2005年),到2010年将达到80%,建设部于今年7月发布的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公告(第27号)中,铝塑管(G11)和交联铝塑管(G12)列为建筑给水塑料管(G1)中的优选产品,交联铝塑管列为建筑供暖塑料管(G3)的优选产品,随着人们对各种新型管材认识的深入,那些有完善的产品标准和应用规范的成熟产品,将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
(4)从铝塑管在国外的发展来看,直到2004年,铝塑管以高于其他管材的速度增长(图1),从产品生命周期来分析,在今后几年内,铝塑管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5)行业内已出现龙头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他们对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规范市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李白千,男,工学博士
中塑协塑料管道专委会(PPIA)副理事长
全国铝塑复合管及PEX管工作组组长
佛山日丰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