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并将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纲要》。这使得两个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再度成为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讨论焦点。
事实上,“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不是一个新命题。2008年前后,早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制定了一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归工程”。地方政府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政策支持、创业平台搭建等工作,筑好巢穴吸引雁归,向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乡亲温情喊话,颇具感染力。
一些有文化、有志向、懂技术、懂管理的农民工,特别是“70后”“80后”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拼较为成功的能人,在地方政策的鼓励下,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同时掌握了一定的营销渠道,具备了与市场对接的能力之后,开始返乡创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底,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累计约为800万户,不计入个体工商户的也有近200万户。
返乡创业难
然而,对于大多数靠苦力攒些积蓄的农民工来说,返乡创业虽美好,创业风险更不能忽视。
在“全国第一劳务大县”的重庆开县,年届不惑的廖玉国,2009年6月拿出了打工24年积攒下来的22万元,返村投建了一个养殖场。然而,22万元花光了,养殖场才建了一半。更糟的是,他后来都没能申请到银行贷款,规划中既养猪鸡又养鱼的养殖场,只收成了两批鱼,卖了1.2万元。
在劳务大省河南,来自周口的打工仔司向前再次坐上了开往广东珠海的送工车。5年前,司向前带着在广东打工淘到的“第一桶金”返乡创业,和姐姐一家凑钱在郑州北大学城附近,由于学校聚集,客流量充足,生意刚开始还算红火。“但是不当家不知道油盐贵。早上3点多就起床,一忙一天,这都不算啥。问题是看着生意不错,可到最后一算账,刨除工人的工资和房租水电费,挣的钱还不如打工哩。”司向前苦笑着说。而在这趟送工车上,有7个人曾经是他的工友,他们有着同样的创业失败经历。
农民工创业失败,究其根源无外乎三个因素。第一,自身的创业知识储备不够。不少创业者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跟风投资,要么跟“熟人”,要么跟“政策”,还有一些创业者观念保守,面对市场风险畏首畏尾,缺乏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第二,资金链脆弱。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创业资本,是通过在城市打拼多年积累的,一旦返乡创业失败,有可能血本无归,抗风险能力弱。第三,农村的创业环境成熟度不够。多数地区的产业生态成熟度不够,产业链条太过单一。
例如,农民工创业园区是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载体,许多地区已探索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多年,但是项目规划和布局同质化,政策扶持落地存在困难,效果不如人意。以四川省为例,全省各地共建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17个,但大部分处于入驻率低、空置率高的尴尬状态,其中宜宾、泸州、自贡、乐山和成都的8家创业(孵化)园入驻农民工创业企业均未达到设计容量的20%。
是画大饼还是给大肉?
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更切实的保障,《意见》提出了支持返乡创业的五方面政策措施:一是降低返乡创业门槛;二是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四是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五是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其基本导向是坚持普惠性的政策和扶持性的政策相结合原则,既保证返乡创业人员平等享受各种普惠性政策,还根据这一群体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弱的特点,部署落实和完善差别化扶持政策,努力促进这些群体成功创业。
“在以往国家关于创业的扶持政策中,也涉及支持农民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内容,但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真正能享受到的支持只有创业培训一项。此次《意见》出台的五项政策,旨在将用于支持城镇创业群体的政策普惠到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群体,这也是《意见》的最大亮点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邓宝山指出。
然而,顶层设计给力并不代表政策到位,利好的政策只有被真正落实,才是“大肉”而不是“大饼”。有了积极的政策信号,更要有地方政府在创业环境、产业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予以务实有效的改善,切实执行扶植政策。同时,还应该用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来帮助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降低风险,进一步提高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法律意识等,让广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能够自觉抵御各类风险,提前做好各类风险应对,为返乡创业成功增添一道屏障。
广大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土生土长,有乡土情怀,又外出闯荡过,如果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他们比外来资本,更适合充当农业现代化的急先锋,带领农村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只有真正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利益,创造利于返乡创业的良好环境,才是“给肉”而不是“画饼”,才能使返乡农民工回得来、留得住、富起来。
事实上,“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不是一个新命题。2008年前后,早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制定了一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归工程”。地方政府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政策支持、创业平台搭建等工作,筑好巢穴吸引雁归,向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乡亲温情喊话,颇具感染力。
一些有文化、有志向、懂技术、懂管理的农民工,特别是“70后”“80后”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拼较为成功的能人,在地方政策的鼓励下,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同时掌握了一定的营销渠道,具备了与市场对接的能力之后,开始返乡创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底,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累计约为800万户,不计入个体工商户的也有近200万户。
返乡创业难
然而,对于大多数靠苦力攒些积蓄的农民工来说,返乡创业虽美好,创业风险更不能忽视。
在“全国第一劳务大县”的重庆开县,年届不惑的廖玉国,2009年6月拿出了打工24年积攒下来的22万元,返村投建了一个养殖场。然而,22万元花光了,养殖场才建了一半。更糟的是,他后来都没能申请到银行贷款,规划中既养猪鸡又养鱼的养殖场,只收成了两批鱼,卖了1.2万元。
在劳务大省河南,来自周口的打工仔司向前再次坐上了开往广东珠海的送工车。5年前,司向前带着在广东打工淘到的“第一桶金”返乡创业,和姐姐一家凑钱在郑州北大学城附近,由于学校聚集,客流量充足,生意刚开始还算红火。“但是不当家不知道油盐贵。早上3点多就起床,一忙一天,这都不算啥。问题是看着生意不错,可到最后一算账,刨除工人的工资和房租水电费,挣的钱还不如打工哩。”司向前苦笑着说。而在这趟送工车上,有7个人曾经是他的工友,他们有着同样的创业失败经历。
农民工创业失败,究其根源无外乎三个因素。第一,自身的创业知识储备不够。不少创业者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跟风投资,要么跟“熟人”,要么跟“政策”,还有一些创业者观念保守,面对市场风险畏首畏尾,缺乏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第二,资金链脆弱。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创业资本,是通过在城市打拼多年积累的,一旦返乡创业失败,有可能血本无归,抗风险能力弱。第三,农村的创业环境成熟度不够。多数地区的产业生态成熟度不够,产业链条太过单一。
例如,农民工创业园区是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载体,许多地区已探索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多年,但是项目规划和布局同质化,政策扶持落地存在困难,效果不如人意。以四川省为例,全省各地共建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17个,但大部分处于入驻率低、空置率高的尴尬状态,其中宜宾、泸州、自贡、乐山和成都的8家创业(孵化)园入驻农民工创业企业均未达到设计容量的20%。
是画大饼还是给大肉?
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更切实的保障,《意见》提出了支持返乡创业的五方面政策措施:一是降低返乡创业门槛;二是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四是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五是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其基本导向是坚持普惠性的政策和扶持性的政策相结合原则,既保证返乡创业人员平等享受各种普惠性政策,还根据这一群体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弱的特点,部署落实和完善差别化扶持政策,努力促进这些群体成功创业。
“在以往国家关于创业的扶持政策中,也涉及支持农民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内容,但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真正能享受到的支持只有创业培训一项。此次《意见》出台的五项政策,旨在将用于支持城镇创业群体的政策普惠到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群体,这也是《意见》的最大亮点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邓宝山指出。
然而,顶层设计给力并不代表政策到位,利好的政策只有被真正落实,才是“大肉”而不是“大饼”。有了积极的政策信号,更要有地方政府在创业环境、产业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予以务实有效的改善,切实执行扶植政策。同时,还应该用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来帮助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降低风险,进一步提高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法律意识等,让广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能够自觉抵御各类风险,提前做好各类风险应对,为返乡创业成功增添一道屏障。
广大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土生土长,有乡土情怀,又外出闯荡过,如果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他们比外来资本,更适合充当农业现代化的急先锋,带领农村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只有真正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利益,创造利于返乡创业的良好环境,才是“给肉”而不是“画饼”,才能使返乡农民工回得来、留得住、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