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工作的平台是一个神秘而耀眼的国际型大舞台;他的工作很体面,曾去过世界上40多个国家,经常与联合国和各国的高级官员打交道,多次参与国家首脑出席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发展的会议;他的工作很辛苦,去年6月,他作为国际劳工组织派出的专家组成员亲赴四川灾区一线考察灾后重建工作……他就是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张国庆先生,一个笃信“细节决定成败、学习永无止境、工作要埋头苦干”的人。
在祖国60年华诞到来之际,《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张国庆先生,与读者共同分享一位高级国际官员的职场之旅。因为出生在十月份,所以他也有着一个与祖国同庆的名字。
“祖国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高级国际官员不是与生俱来的。作为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张国庆毕业后到一家三线工厂做外语教员。这位曾经做过知青、当过工人的天津二中老高三毕业生,经过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从基层成长为今天的国际劳工组织官员。
张国庆的职业生涯呈波浪型,他置个人和家庭的安逸生活于脑后,常年奔波在海外和国内的工作岗位上。
他有着多年的海外工作经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曾在中国冶金建设公司驻关岛和曼谷分公司工作,1996年被派往国际劳工组织下属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亚太地区办事处驻地马尼拉工作,2002年作为劳工参赞在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机构代表团工作……艰苦而紧张的海外生活,锤炼了张国庆为祖国奉献的坚定信念,打造了他国际性的大视野,积累了丰富的与国际机构打交道的工作经验。
在国内,张国庆也先后在各个岗位经受了考验和磨练。1986年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参加由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政府执行的第一个技术合作项目,在上海和天津两地建立高级职业培训中心;1989年开始在当时的国家劳动部外事司工作……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张国庆一直负责实施与国际劳工组织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技术合作项目,并在该领域不断获得工作成就。2005年4月,张国庆重新进入国际劳工组织,被任命为北京局副局长。
“我的工作职责是推动体面劳动国别计划为成员国提供良好的服务”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是做什么的?究竟担负着哪些职责?处于一个怎样的工作状态?很多职场人士对此备感好奇。
张国庆告诉记者,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作为副局长,张国庆的工作目标是在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以及蒙古国,推动国际劳工组织提倡的体面劳动理念和今年6月在日内瓦通过的“全球就业协议”,开展国际劳工标准、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对话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具体说首先是协助北京局局长康妮女士做好办公室的管理工作。日常负责与中国三方合作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企业家联合会)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推动劳动保障立法、国际劳工公约等一系列技术合作项目。同时协助在华执行的多边合作项目,以及西班牙政府资助、联合国在华机构联合执行的技术合作项目,包括青年人就业、农民工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气候变化。
同时,还负责协调国际劳工组织在华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高级官员访华的活动安排。另外,国际劳工组织主办的《劳动世界》杂志,最后的中文版的审校也由张国庆负责。
此外,张国庆还负责办公室里职员的培训计划,支持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谈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张国庆说:身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官员,必须熟谙该机构的章程,遵守其游戏规则;但做为中国人,在合作与工作中又要兼顾国家的需要和利益,两者之间关系微妙,分寸的拿捏都要耗尽心血。
张国庆的工作多而重。他的每一项工作都推动着国际劳工组织在中国的合作与发展,执行的每一个合作项目都关系着中国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每日脚步匆匆。
“我最大的震撼来自亲赴四川看到的灾后情景”
张国庆并不是永远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和世界各国的高级官员打交道。他更多时候还需要穿上战袍,亲临一线,倾听普通劳动者的心声,调查基层劳动者的真实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
去年5.12地震之后,国际劳工组织及时筹备向灾区提供国际援助,6月12号,国际劳工组织派出专家组亲赴四川,张国庆就在其中。他和几位专家先后奔赴成都、绵阳、北川、安县等几个地区,询问灾情,慰问灾区劳动部门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国际劳工组织很快筹集了近100万美元的资金,挑选了六个受灾县城,支持当地灾民的灾后重建,主要是用于开展灾民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新技能,获得就业机会。项目至今已经开展了一年多,通过参加切实可行的创业培训项目,灾民们提高了职业技能,找到了自救的渠道,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我的工作必须注重细节”
张国庆告诉记者,不管你是从事国际性质的工作还是一线基层工作,细节决定成败。
聊到印象深刻的职场故事时,张国庆讲了三件事。
第一个是时间。
1994年,张国庆在伊朗参加亚太地区劳工部长会议期间,接到伊朗总统要单独接见中国代表团的通知。这是一个高规格的会见。当时,全程接见的流程安排必须非常仔细。总统的汽车几点几分到会见所在地,中国代表团团长及其陪同几点几分到达预定的贵宾室,中间步行通过总统护卫队的所需时间都要以分钟来计算,以保证准确无误,按时抵达。
张国庆担任劳工参赞期间,每年都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为中国代表团安排活动日程。代表团团长有时一天要参加七八场的会议或双边活动,地点不同、时间紧凑,全程愈发需要最为精细的布置,包括事先踩点和最佳行车路线的确定。
第二个是数字。
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数字动辄几亿几千万人,社会保险金额动辄几千亿几百亿元,在编写国际劳工组织的各类报告中,这些数字的使用必须非常谨慎。为了一个新增就业岗位的数字,为了一个失业率的百分比,为了一个参保农民工的人数,张国庆都要亲自拜访相关的政府部门,电话联系相关的研究机构,反复核对求证,以期得到准确可信的数据。
第三个是从细节上做好会前准备。
2009年是国际劳工组织成立90周年,国际劳工组织总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国的办事处组织90周年的纪念活动,邀请所在国三方领导人出席发表主旨讲话。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确定由张国庆负责该活动的组织工作,为了做好安排,他在三个月前就开始与三方协调,商定4月22日在北京召开“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促进体面劳动,纪念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九十周年座谈会”,并从细节上制定会议筹备方案。他举轻若重,统筹考虑,慎密布置会议关键环节,包括主席台、代表席座次、会标、会徽、图片展台等。他还对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特别发给中国的视频祝词,从英文翻译成中文,逐字校对润色。由于细节安排到位,所以整个活动非常圆满。
谈到自己佩服的职场榜样,张国庆说他最佩服的人是现任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在谈到如何培养高级国际官员并发挥其作用时,张国庆认为,中国现在需要一批能够适应世界各种场合,在国际组织里工作游刃有余的高级人才。他们不仅仅要有丰富的国内劳动社会保障领域的工作经验,而且对于国际劳工标准、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社会保障的发展也要非常熟悉,当然最基本的是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驾驭外语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联合国系统里出现更多来自中国的高级官员,更好地为中国和世界的劳动者提供服务。
在祖国60年华诞到来之际,《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张国庆先生,与读者共同分享一位高级国际官员的职场之旅。因为出生在十月份,所以他也有着一个与祖国同庆的名字。
“祖国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高级国际官员不是与生俱来的。作为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张国庆毕业后到一家三线工厂做外语教员。这位曾经做过知青、当过工人的天津二中老高三毕业生,经过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从基层成长为今天的国际劳工组织官员。
张国庆的职业生涯呈波浪型,他置个人和家庭的安逸生活于脑后,常年奔波在海外和国内的工作岗位上。
他有着多年的海外工作经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曾在中国冶金建设公司驻关岛和曼谷分公司工作,1996年被派往国际劳工组织下属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亚太地区办事处驻地马尼拉工作,2002年作为劳工参赞在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机构代表团工作……艰苦而紧张的海外生活,锤炼了张国庆为祖国奉献的坚定信念,打造了他国际性的大视野,积累了丰富的与国际机构打交道的工作经验。
在国内,张国庆也先后在各个岗位经受了考验和磨练。1986年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参加由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政府执行的第一个技术合作项目,在上海和天津两地建立高级职业培训中心;1989年开始在当时的国家劳动部外事司工作……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张国庆一直负责实施与国际劳工组织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技术合作项目,并在该领域不断获得工作成就。2005年4月,张国庆重新进入国际劳工组织,被任命为北京局副局长。
“我的工作职责是推动体面劳动国别计划为成员国提供良好的服务”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是做什么的?究竟担负着哪些职责?处于一个怎样的工作状态?很多职场人士对此备感好奇。
张国庆告诉记者,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作为副局长,张国庆的工作目标是在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以及蒙古国,推动国际劳工组织提倡的体面劳动理念和今年6月在日内瓦通过的“全球就业协议”,开展国际劳工标准、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对话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具体说首先是协助北京局局长康妮女士做好办公室的管理工作。日常负责与中国三方合作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企业家联合会)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推动劳动保障立法、国际劳工公约等一系列技术合作项目。同时协助在华执行的多边合作项目,以及西班牙政府资助、联合国在华机构联合执行的技术合作项目,包括青年人就业、农民工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气候变化。
同时,还负责协调国际劳工组织在华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高级官员访华的活动安排。另外,国际劳工组织主办的《劳动世界》杂志,最后的中文版的审校也由张国庆负责。
此外,张国庆还负责办公室里职员的培训计划,支持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谈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张国庆说:身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官员,必须熟谙该机构的章程,遵守其游戏规则;但做为中国人,在合作与工作中又要兼顾国家的需要和利益,两者之间关系微妙,分寸的拿捏都要耗尽心血。
张国庆的工作多而重。他的每一项工作都推动着国际劳工组织在中国的合作与发展,执行的每一个合作项目都关系着中国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每日脚步匆匆。
“我最大的震撼来自亲赴四川看到的灾后情景”
张国庆并不是永远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和世界各国的高级官员打交道。他更多时候还需要穿上战袍,亲临一线,倾听普通劳动者的心声,调查基层劳动者的真实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
去年5.12地震之后,国际劳工组织及时筹备向灾区提供国际援助,6月12号,国际劳工组织派出专家组亲赴四川,张国庆就在其中。他和几位专家先后奔赴成都、绵阳、北川、安县等几个地区,询问灾情,慰问灾区劳动部门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国际劳工组织很快筹集了近100万美元的资金,挑选了六个受灾县城,支持当地灾民的灾后重建,主要是用于开展灾民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新技能,获得就业机会。项目至今已经开展了一年多,通过参加切实可行的创业培训项目,灾民们提高了职业技能,找到了自救的渠道,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我的工作必须注重细节”
张国庆告诉记者,不管你是从事国际性质的工作还是一线基层工作,细节决定成败。
聊到印象深刻的职场故事时,张国庆讲了三件事。
第一个是时间。
1994年,张国庆在伊朗参加亚太地区劳工部长会议期间,接到伊朗总统要单独接见中国代表团的通知。这是一个高规格的会见。当时,全程接见的流程安排必须非常仔细。总统的汽车几点几分到会见所在地,中国代表团团长及其陪同几点几分到达预定的贵宾室,中间步行通过总统护卫队的所需时间都要以分钟来计算,以保证准确无误,按时抵达。
张国庆担任劳工参赞期间,每年都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为中国代表团安排活动日程。代表团团长有时一天要参加七八场的会议或双边活动,地点不同、时间紧凑,全程愈发需要最为精细的布置,包括事先踩点和最佳行车路线的确定。
第二个是数字。
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数字动辄几亿几千万人,社会保险金额动辄几千亿几百亿元,在编写国际劳工组织的各类报告中,这些数字的使用必须非常谨慎。为了一个新增就业岗位的数字,为了一个失业率的百分比,为了一个参保农民工的人数,张国庆都要亲自拜访相关的政府部门,电话联系相关的研究机构,反复核对求证,以期得到准确可信的数据。
第三个是从细节上做好会前准备。
2009年是国际劳工组织成立90周年,国际劳工组织总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国的办事处组织90周年的纪念活动,邀请所在国三方领导人出席发表主旨讲话。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确定由张国庆负责该活动的组织工作,为了做好安排,他在三个月前就开始与三方协调,商定4月22日在北京召开“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促进体面劳动,纪念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九十周年座谈会”,并从细节上制定会议筹备方案。他举轻若重,统筹考虑,慎密布置会议关键环节,包括主席台、代表席座次、会标、会徽、图片展台等。他还对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特别发给中国的视频祝词,从英文翻译成中文,逐字校对润色。由于细节安排到位,所以整个活动非常圆满。
谈到自己佩服的职场榜样,张国庆说他最佩服的人是现任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在谈到如何培养高级国际官员并发挥其作用时,张国庆认为,中国现在需要一批能够适应世界各种场合,在国际组织里工作游刃有余的高级人才。他们不仅仅要有丰富的国内劳动社会保障领域的工作经验,而且对于国际劳工标准、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社会保障的发展也要非常熟悉,当然最基本的是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驾驭外语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联合国系统里出现更多来自中国的高级官员,更好地为中国和世界的劳动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