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是一位大学数学教授,严重的心脏病使他对生活失去信心与好感,然而一次成功的移植手术使他重获新生,他想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为他捐献心脏的那个家庭,与此同时,他与妻子的关系却走向末路。杰克曾经是一个酒鬼和罪犯,但在一位牧师的帮助和教导之下,他改头换面,艰难地开始重新做人,不仅成为青少年心理咨询顾问,而且成了一名绝对虔诚的基督徒,但他的妻子暗地里却希望他还能保留一点从前的性格。克里斯蒂娜曾经沉溺于毒品和派对,改过自新后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一起灾难性的事件却使她的生活发生了可怕的逆转,她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于是退守过去并拒绝未来。在人生和命运的交叉路口上,一起突发的交通事故使这三个陌路人走到了一起,令他们深深地陷入爱与恨、罪与罚、复仇与宽恕的人生漩涡之中。
《21克》的导演是墨西哥人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他的新作《鸟人》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大奖,他本人也获得最佳导演奖。10年前的他还是一个新人,《21克》是他闯荡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据说人将要死去时,体重会减轻21克,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影片的名字和寓意便来源于此。伊纳里图总是喜欢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些陌生、怪异并且具有某种诱惑力的名字,譬如他的处女作就叫做《爱情是狗娘》,再如在戛纳电影节有所斩获的《巴别塔》,以及在好莱坞大获成功的《鸟人》。在他不断努力而功成名就之际,回看—下他当年在好莱坞的成名作——《21克》,想必会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这部影片异常鲜明地展现了这位目前在美国乃至世界上最知名的拉美裔电影导演的特征和局限。
无论是故事情节、叙事方式还是基本的拍摄技法,《21克》都呈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模仿与综合的痕迹。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上,由一件事物或事故将原本互无关联的几条故事线索串联、纠结在一起的做法,便是对導演本人的作品《爱情是狗娘》的一次模仿。以生活中的一起巨大的意外打击,尤其是交通事故作为影片叙事的关键性因素,以及将死者生理器官的捐献作为叙事的出发点。该片的叙事方式显然是对昆汀·塔兰蒂诺的《低俗小说》,甚至是古斯·范·桑特的《大象》的一种模仿,有意打乱故事发展的时序线索,通过对情节的解构与重构使影片的主题表达及其艺术效果得以深化;而该片中的那几次值得注意的“黑幕”处理,则是效仿了《蓝色》的做法。从基本的拍摄技法上来看,毫无疑问,该片采用了Dogma95风格的写实与晃动镜头,其中的一些横摇镜头与拉尔斯·冯·特里尔在其《黑暗中的舞者》一片中所运用的镜头出奇地相像。
“模仿”其实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极为普遍、心照不宣的正当行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便将艺术直接等同于模仿,尽管他得出的结论是“反”艺术的;而且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那些通常被人们称之以“经典”或“典范”的东西,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将要被人模仿,否则便会成为一种对于经典的浪费。但另一个不容宽容的问题是,模仿却必须与创新同步而行,完全的模仿是毫无意义与价值的,最终将走进死胡同。
《21克》,如其片名,关注和表现的是人类“灵魂的重量”,“21克”的重量本身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人的生命来说则不可或缺,影片暗示我们丧失了这“21克”,人类也就丧失了生命。一如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所表达的,“轻”达到了一种无法承受的地步,远比“重”更令人难堪和恐惧。艺术作品要表现这种“轻”,就必须有“举重若轻”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举“轻”若“重”的功夫,否则就难以避免“失重”现象的出现,并最终导致作品缺乏力度和分量。这正是《21克》与它着意模仿的那几部经典影片之间的差距,它无以为意地滑进了“失重”的泥淖,而这种滑落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缺乏创新和个性的模仿,以及简单甚至有些紊乱的综合。
首先,这部影片的主题十分含糊。“灵魂的重量”看似该片的主题,但它在情节的设置和发展中又绝非主线;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显而易见架构在一起交通意外事故之上,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心理苦难又似乎不是该片的一条最重要的线索。“灵魂的重量”关乎死亡的话题,但是死亡在该片中却成为一种间断性的缺席,该片编导似乎对改过自新、重新生活这样现实和乐观一些的主题更有兴趣,比如器官捐献受害者遗孀和交通事故的主犯都有晦涩和不光彩的过去,那个受益者的情节线索也有类似的因素,而且编导又让受益者爱上了捐献器官的死者遗孀,并帮助这个遗孀实现她复仇的欲望;与此同时,在交通事故的主犯这条线索上,该片编导又不厌其烦地加入了另外一些话题,比如宗教和社会偏见等等。器官捐献受益者的这条线索需要格外注意,它增加了该片的故事性和某种传奇性,然而正是这条线索破坏或者说置换了整部影片的那种救赎性主题。伊纳里图俨然将它作为影片的叙事主线加以建构,这位受益者不仅是情节发展的推动性因素,而且有关“21克”的寓意也是由他在影片最后道出,可实际上这条受益者的线索与该片救赎性主题的关系最为遥远和隔膜。《21克》所采用的这种多线索的情节建构模式在很多当代影片中都有娴熟和充分的运用,但是多线索应该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这似乎也是一条普遍遵守的“规则”,惟其如此才可能在影片有限的篇幅内完成一次深入的思考和探讨。《21克》的失误在于,它的多线索兼容、综合了多个主题,但是没有一条线索或者一个主题达到了足以令人赞叹的、富有新意和深意的高度,看完整部影片也无法把握编导们对所谓“灵魂的重量”这个玄虚的主题有怎样独到而深入的解读。当叙事的精力被多个主题分散牵扯时,叙事的深度便难免产生匮乏,尤其是当这叙事本身缺乏原创性之时,它给人的印象就会更加淡薄。
其次,这部影片在叙事安排上屡有重复、杂沓和粗糙之处,叙事的时空线索及其转换被分离得过于散乱,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和核心化的因素来加以统摄,从而影响了它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一点可以通过与它模仿的《低俗小说》和《大象》的比较米加以说明。从一个现实的角度来说,在电影叙事的探索和表现中“适度”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低俗小说》,它有非常明显的类似于戏剧的场次化处理,情节的分置是以段落组合的形式实现的,看似无规则可寻实际上很有章法,其基本的叙事策略甚至采用了前后呼应这种非常传统的锁闭式模式。反观《21克》,它显然缺乏必要的叙事规则,导演好像无法控驭他对叙事创新的欲望,因此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零散的场景化镜头,这些镜头过分随意地出现在它们想要出现的地方,往往将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叙事段落打断,观众刚刚开始思考影片所提供的那个情境中的问题时,就被匆忙地引向了下一个场景。因此,这部影片的叙事缺乏的不是想象力,而是一种从容不迫、沉稳敏锐的气度。另一方面,由于该片的叙事分置策略,造成了不少镜头重复出现,对于这个问题导演既没有主动地避免,在处理上又显得相当单调,这些镜头毫无变化、缺乏新意的再次出现造成了叙事的冗余和拖沓,破坏了叙事的节奏和结构。这与《大象》中重复出现的场景大为不同,在那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镜头每一次都是从剧中人不同的视角进行拍摄,在时间的把握上也非常讲究,而且它们的每一次出现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对整体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有效的推进作用,形成了一个精彩的、与众不同的叙事结构。反观《21克》,它的大量镜头实际上对叙事毫无帮助,给人的感觉是,导演考虑的并不是如何推进情节以达到他的叙事目标,而是如何展示影片中那些大明星演员们的高超演技,为数众多的无效的“废”镜头使这部影片显得过于漫长,缺乏整体性和凝聚感。 也许是感觉到了影片本身的某些饱和与失重,伊纳里图在《21克》的后半部使用了几次“黑幕”的处理方式,影片画面中没有任何物体,完全隐人一片黑暗,这种方法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基亚罗斯塔米的《樱桃的滋味》和侯孝贤的《海上花》等影片中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作为一种心理调和与隐喻性的因素,“黑幕”在《21克》中的运用应该说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对影片过于张扬的人物情感和相应的过于饱和的叙事姿态,都达到了一种适度的调和效果。但是该片导演在运用这种需要主观承受力的方法时缺乏某种沉稳的气质和把控,比如其中有一次“黑幕”的运用,在画面隐入黑暗不久,便很快被手机的铃声打断,继而画面转入下一场景,这样的处理不仅再一次阻断了观众的思考,而且一不小心便将这种“黑幕”手法混同于电影中的一般性转场方式,继而取消、破坏了“黑幕”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的叙事功能。正因为这种功能被破坏了,所以“黑幕”在《21克》中的出现总是显得与它的整体风格缺乏和谐感,两者的综合也显得生硬、隔阂。
再看《21克》基本的镜头语言。前文说过,该片的镜头运用深受Dogma95的影响,画面几乎不加任何修饰,不讲究构图,但很着意于捕捉人物的情绪,镜头不稳定,几乎始终处在晃动的状态之中,很少或者不用对切的方法。这种镜头设计对于它所反映的故事来说是否合适呢?《21克》的大多数场景所展现的都是当今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他们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与化身,是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以一种“晃动”的镜头去再现他们的生活状态,是相当不和谐、不对称、不正确的,这是主流社会不能接受的。但同一个问题总有正反两面,《21克》的镜头设计也许相当充分地表现出了美国中产阶级社会的某种脆弱和危机,营造出了一个风雨飘摇的、缺乏安全感的现实图景,这与影片本身所讲述的那个故事又是相当合拍的,这也许是该片为数不多的、有分量的新意所在。
《21克》终于摆脱模仿痕迹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閃光点,我认为是几次音响的处理。譬如在影片中段,即将被撞死的父女三人走过社区园工的那个段落,镜头始终对准了这个园工,他在清扫落叶,吹叶机的声音很大,一辆车从前景快速驶过,这正是肇事者的车辆,接着从画外传来急刹车的声音,园工放下吹叶机向画外的事发地跑去,而影片的镜头则始终没有任何变化,这时,吹叶机的声音被着意地放大,整个画面都被它完全填塞、充满,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震动感。另一处成功的音响处理在将近结尾的段落,当车祸主犯闯入车祸受害者与受益者的房间时,三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斗,这个本该充满怒骂、恶嚎、悲鸣的刺激场面,被导演异常干脆地完全抹去了任何声响,这种出于抑制的表现方式却产生了极为动人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21克》宏伟的叙事目标在于衡量“灵魂的重量”,但是由于杂多的、缺乏新意的模仿和简单的综合,结果却产生了诸多“失重”的效果,制约了影片艺术表现的力度,使一部本该有分量的影片显得轻浮而散漫。显然,当年初出茅庐的伊纳里图还没有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叙事角度和方式,可谓雄心勃勃的《21克》没有从浩渺如汪洋一般的好莱坞影片中超越出米,相反却似乎陷得很深,对于影片的制作者和接受者米说,这是他们都所不愿意看到的。
《21克》的导演是墨西哥人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他的新作《鸟人》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大奖,他本人也获得最佳导演奖。10年前的他还是一个新人,《21克》是他闯荡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据说人将要死去时,体重会减轻21克,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影片的名字和寓意便来源于此。伊纳里图总是喜欢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些陌生、怪异并且具有某种诱惑力的名字,譬如他的处女作就叫做《爱情是狗娘》,再如在戛纳电影节有所斩获的《巴别塔》,以及在好莱坞大获成功的《鸟人》。在他不断努力而功成名就之际,回看—下他当年在好莱坞的成名作——《21克》,想必会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这部影片异常鲜明地展现了这位目前在美国乃至世界上最知名的拉美裔电影导演的特征和局限。
无论是故事情节、叙事方式还是基本的拍摄技法,《21克》都呈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模仿与综合的痕迹。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上,由一件事物或事故将原本互无关联的几条故事线索串联、纠结在一起的做法,便是对導演本人的作品《爱情是狗娘》的一次模仿。以生活中的一起巨大的意外打击,尤其是交通事故作为影片叙事的关键性因素,以及将死者生理器官的捐献作为叙事的出发点。该片的叙事方式显然是对昆汀·塔兰蒂诺的《低俗小说》,甚至是古斯·范·桑特的《大象》的一种模仿,有意打乱故事发展的时序线索,通过对情节的解构与重构使影片的主题表达及其艺术效果得以深化;而该片中的那几次值得注意的“黑幕”处理,则是效仿了《蓝色》的做法。从基本的拍摄技法上来看,毫无疑问,该片采用了Dogma95风格的写实与晃动镜头,其中的一些横摇镜头与拉尔斯·冯·特里尔在其《黑暗中的舞者》一片中所运用的镜头出奇地相像。
“模仿”其实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极为普遍、心照不宣的正当行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便将艺术直接等同于模仿,尽管他得出的结论是“反”艺术的;而且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那些通常被人们称之以“经典”或“典范”的东西,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将要被人模仿,否则便会成为一种对于经典的浪费。但另一个不容宽容的问题是,模仿却必须与创新同步而行,完全的模仿是毫无意义与价值的,最终将走进死胡同。
《21克》,如其片名,关注和表现的是人类“灵魂的重量”,“21克”的重量本身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人的生命来说则不可或缺,影片暗示我们丧失了这“21克”,人类也就丧失了生命。一如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所表达的,“轻”达到了一种无法承受的地步,远比“重”更令人难堪和恐惧。艺术作品要表现这种“轻”,就必须有“举重若轻”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举“轻”若“重”的功夫,否则就难以避免“失重”现象的出现,并最终导致作品缺乏力度和分量。这正是《21克》与它着意模仿的那几部经典影片之间的差距,它无以为意地滑进了“失重”的泥淖,而这种滑落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缺乏创新和个性的模仿,以及简单甚至有些紊乱的综合。
首先,这部影片的主题十分含糊。“灵魂的重量”看似该片的主题,但它在情节的设置和发展中又绝非主线;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显而易见架构在一起交通意外事故之上,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心理苦难又似乎不是该片的一条最重要的线索。“灵魂的重量”关乎死亡的话题,但是死亡在该片中却成为一种间断性的缺席,该片编导似乎对改过自新、重新生活这样现实和乐观一些的主题更有兴趣,比如器官捐献受害者遗孀和交通事故的主犯都有晦涩和不光彩的过去,那个受益者的情节线索也有类似的因素,而且编导又让受益者爱上了捐献器官的死者遗孀,并帮助这个遗孀实现她复仇的欲望;与此同时,在交通事故的主犯这条线索上,该片编导又不厌其烦地加入了另外一些话题,比如宗教和社会偏见等等。器官捐献受益者的这条线索需要格外注意,它增加了该片的故事性和某种传奇性,然而正是这条线索破坏或者说置换了整部影片的那种救赎性主题。伊纳里图俨然将它作为影片的叙事主线加以建构,这位受益者不仅是情节发展的推动性因素,而且有关“21克”的寓意也是由他在影片最后道出,可实际上这条受益者的线索与该片救赎性主题的关系最为遥远和隔膜。《21克》所采用的这种多线索的情节建构模式在很多当代影片中都有娴熟和充分的运用,但是多线索应该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这似乎也是一条普遍遵守的“规则”,惟其如此才可能在影片有限的篇幅内完成一次深入的思考和探讨。《21克》的失误在于,它的多线索兼容、综合了多个主题,但是没有一条线索或者一个主题达到了足以令人赞叹的、富有新意和深意的高度,看完整部影片也无法把握编导们对所谓“灵魂的重量”这个玄虚的主题有怎样独到而深入的解读。当叙事的精力被多个主题分散牵扯时,叙事的深度便难免产生匮乏,尤其是当这叙事本身缺乏原创性之时,它给人的印象就会更加淡薄。
其次,这部影片在叙事安排上屡有重复、杂沓和粗糙之处,叙事的时空线索及其转换被分离得过于散乱,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和核心化的因素来加以统摄,从而影响了它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一点可以通过与它模仿的《低俗小说》和《大象》的比较米加以说明。从一个现实的角度来说,在电影叙事的探索和表现中“适度”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低俗小说》,它有非常明显的类似于戏剧的场次化处理,情节的分置是以段落组合的形式实现的,看似无规则可寻实际上很有章法,其基本的叙事策略甚至采用了前后呼应这种非常传统的锁闭式模式。反观《21克》,它显然缺乏必要的叙事规则,导演好像无法控驭他对叙事创新的欲望,因此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零散的场景化镜头,这些镜头过分随意地出现在它们想要出现的地方,往往将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叙事段落打断,观众刚刚开始思考影片所提供的那个情境中的问题时,就被匆忙地引向了下一个场景。因此,这部影片的叙事缺乏的不是想象力,而是一种从容不迫、沉稳敏锐的气度。另一方面,由于该片的叙事分置策略,造成了不少镜头重复出现,对于这个问题导演既没有主动地避免,在处理上又显得相当单调,这些镜头毫无变化、缺乏新意的再次出现造成了叙事的冗余和拖沓,破坏了叙事的节奏和结构。这与《大象》中重复出现的场景大为不同,在那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镜头每一次都是从剧中人不同的视角进行拍摄,在时间的把握上也非常讲究,而且它们的每一次出现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对整体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有效的推进作用,形成了一个精彩的、与众不同的叙事结构。反观《21克》,它的大量镜头实际上对叙事毫无帮助,给人的感觉是,导演考虑的并不是如何推进情节以达到他的叙事目标,而是如何展示影片中那些大明星演员们的高超演技,为数众多的无效的“废”镜头使这部影片显得过于漫长,缺乏整体性和凝聚感。 也许是感觉到了影片本身的某些饱和与失重,伊纳里图在《21克》的后半部使用了几次“黑幕”的处理方式,影片画面中没有任何物体,完全隐人一片黑暗,这种方法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基亚罗斯塔米的《樱桃的滋味》和侯孝贤的《海上花》等影片中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作为一种心理调和与隐喻性的因素,“黑幕”在《21克》中的运用应该说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对影片过于张扬的人物情感和相应的过于饱和的叙事姿态,都达到了一种适度的调和效果。但是该片导演在运用这种需要主观承受力的方法时缺乏某种沉稳的气质和把控,比如其中有一次“黑幕”的运用,在画面隐入黑暗不久,便很快被手机的铃声打断,继而画面转入下一场景,这样的处理不仅再一次阻断了观众的思考,而且一不小心便将这种“黑幕”手法混同于电影中的一般性转场方式,继而取消、破坏了“黑幕”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的叙事功能。正因为这种功能被破坏了,所以“黑幕”在《21克》中的出现总是显得与它的整体风格缺乏和谐感,两者的综合也显得生硬、隔阂。
再看《21克》基本的镜头语言。前文说过,该片的镜头运用深受Dogma95的影响,画面几乎不加任何修饰,不讲究构图,但很着意于捕捉人物的情绪,镜头不稳定,几乎始终处在晃动的状态之中,很少或者不用对切的方法。这种镜头设计对于它所反映的故事来说是否合适呢?《21克》的大多数场景所展现的都是当今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他们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与化身,是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以一种“晃动”的镜头去再现他们的生活状态,是相当不和谐、不对称、不正确的,这是主流社会不能接受的。但同一个问题总有正反两面,《21克》的镜头设计也许相当充分地表现出了美国中产阶级社会的某种脆弱和危机,营造出了一个风雨飘摇的、缺乏安全感的现实图景,这与影片本身所讲述的那个故事又是相当合拍的,这也许是该片为数不多的、有分量的新意所在。
《21克》终于摆脱模仿痕迹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閃光点,我认为是几次音响的处理。譬如在影片中段,即将被撞死的父女三人走过社区园工的那个段落,镜头始终对准了这个园工,他在清扫落叶,吹叶机的声音很大,一辆车从前景快速驶过,这正是肇事者的车辆,接着从画外传来急刹车的声音,园工放下吹叶机向画外的事发地跑去,而影片的镜头则始终没有任何变化,这时,吹叶机的声音被着意地放大,整个画面都被它完全填塞、充满,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震动感。另一处成功的音响处理在将近结尾的段落,当车祸主犯闯入车祸受害者与受益者的房间时,三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斗,这个本该充满怒骂、恶嚎、悲鸣的刺激场面,被导演异常干脆地完全抹去了任何声响,这种出于抑制的表现方式却产生了极为动人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21克》宏伟的叙事目标在于衡量“灵魂的重量”,但是由于杂多的、缺乏新意的模仿和简单的综合,结果却产生了诸多“失重”的效果,制约了影片艺术表现的力度,使一部本该有分量的影片显得轻浮而散漫。显然,当年初出茅庐的伊纳里图还没有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叙事角度和方式,可谓雄心勃勃的《21克》没有从浩渺如汪洋一般的好莱坞影片中超越出米,相反却似乎陷得很深,对于影片的制作者和接受者米说,这是他们都所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