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壹个村小”这个CPU高速运转的草根公益组织,以只有5人的微薄团队,撑起了资助边远山区教育的一片天;他们召集了众多企业、名人和普通人的庞大力量,四年来捐助了无数的学校和孩子。正如创始人刘成所言,“我们的初衷,就是想让那些落后地区的孩子们在求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这年头要依仗真啊、善啊的出来混有点傻。这些赤裸的让人们扭捏、都不好意思再说出口的字眼,在这个时代十分不合时宜。可就有人相信,那并没有消失,只是藏起来了,藏起来渡过正在来临的冬天。这样傻傻的家伙还不少,比如我们,比如你们。”
——摘自“村小公告”《十月,众愿》
2006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刘成顺利找到工作。和很多上班族一样,从大学活跃的氛围中跳脱出来的他并不满意办公室的闲散,于是某天从网上浏览到一条感人的支教信息后,他就毫不犹豫地辞去工作,远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成为一名朴实的“教书匠”。
在那里,他遇上了改变他人生安排的另一名支教者。两名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在体验了乡村教师的特殊身份后,共同决定“希望做些其他的事情来改善孩子们的生活”。结束了云南的支教,他们花了整整半年时间下乡调研走访。2008年初,“壹个村小”的官网正式上线,这个从未向政府提交注册的NGO就这样诞生了。
创立初期,团队只有3个人,其中包括一个负责提供经费的资助者,而刘成就和同事负责孩子以及捐助者的联系。为了确定“一对一资助”的学生名单,他们常常要奔波于各个乡镇,风雨兼程、不辞艰辛。走访中,他们已经习惯了干粮就水填饱肚子的生活方式。一根手杖,防野狗、爬陡山;一部相机,一本电脑,用来记录资料……
把公益当成生活的全部,乐此不疲地为了大山深处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眸忙碌着,这就是村小团队近四年的常态。为了让喝凉水止饿的小学生们吃顿饱饭,村小与“鼎盛中华论坛”达成捐助协议,在革新小学建立了雪中送炭的食堂。说起这番因为条件限制而断工数次的“折腾”,刘成如释重负地笑了:“不知会不会有路过的人觉得:这个学校真闷骚啊,就一个小小的厨房也敢起‘鼎盛中华’的名字,不过没关系,就当让孩子们为了中华鼎盛而吃饭吧!”
为了中华鼎盛而吃饭,之后便有了诸如“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一系列行动。由上海英孚英语捐献的图书室是贵州建立的第一个村小图书室,简陋的书架上摆放着林林总总的儿童书籍,孩子们即使晚上也会来这里翻阅一阵子,仿佛书里就有永恒的光明……除了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图书室,村小还有体育角。“捐助一个体育角是2500元,图书室是3500元”,刘成耐心地列出了详细数据,可当问及总共募集了多少捐款时,他却不好意思地笑了:“没有具体算过。其实最关键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通过公益能让大家相信这些单纯美好的事物。”
与村小结缘于支教经历的刘成对于支教这项工作可谓情有独钟。支教志愿者是他亲自招募的,第一批通过层层筛选最终定下来七个人,去了陕西省紫阳县瓦庙镇。因为农村没有集市,新来的老师买不上菜和米,几乎都是饱一顿饿一顿的。不过常有善良的孩子在听说老师伙食不好后会主动从家里拎来几个大土豆。这些看似寒酸的食物总会让支教者落泪,因为在那些孩子们的眼里,一个土豆就是一天的粮食。
说起这些志愿者,刘成有说不完的故事。嘉嘉,一个美国高中毕业的东北妞,在走访过后本应去美国接着读大学,却因为孩子们的热情,从捐助人变成了支教老师,从摩天大厦的世界中抽出一年来,在村里的泥巴和青草中留下淡淡的洋味儿。类似这样细小但是连碎片都熠熠生辉的故事,还有很多。迄今为止,村小总共招募了九期义务支教者,60名老师的团体在数量上可能并不让人震惊,但他们每一个人都为一座小小的学校带去了足以饱和心灵的关怀与温暖。
可因为政策调控,很多村里的小学都合并成条件较好的学校,那里没有支教者的用武之地;而仍然存留的村小学却因为需要老师自耕自种,超出了支教者所能承受的范围;于是,支教的工作在近期戛然而止了。
对于支教的终止,刘成有些遗憾,支教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学到更多书本之外的东西,潜移默化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于是,夏令营更好地完成了这个愿望。2008年创办的菁英夏令营现在已经是第四期了,每期村小都会挑选10名左右成绩拔尖、家庭贫困的孩子来成都,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会有义工为他们补习英语,周末带他们参观科技馆,等等。
“不管生在哪里,不管生活在他们的小肩膀还无力承担时给他们怎样的变故和不公,他们心中的梦想和天真依然美好。”在刘成的心中,不期待所有这些优秀的孩子能在看了一眼大城市后就成长为明日之星,但至少,他们应该得到拥有平等梦想的权利。
“让捐助不只是一笔钱,而是两个陌生人间的连接,连接一个心怀善良愿望的人,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因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村小的工作辐射面有些局限,但刘成相信,能坚持把一个孩子从小学供上大学,绝对比让100个孩子只读完小学更有意义。他希望捐助者们能在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之余,更多关注他们心灵的成长。贫困学生不是个抽象概念,“通过了解他们家庭的故事,体会孩子的心情”,在他看来,是一笔极为丰富的精神捕获。所以,捐助者和孩子没有谁是单纯受益的一方,他们是相互补给,相互资助的。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言语来打动那些愿意帮助他们的人群或个体,这是刘成眼中村小的核心力量。如果说“众愿助学金”是一缕泉水,滋润了他们干涸的知识领地;则“村小作文赛”就是孩子们脑海中被灌溉的绿苗,给城市里帮助他们的好心人送来了春风化雪的明媚。
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仿佛山区孩子们动人的晨读,脆亮的声音印刻着点滴成诗的记忆。刘成读了一些从作文赛中摘抄下来的句子,平平仄仄,都如落在玉盘里的珍珠那样悦耳悦心。“爸爸,你相信么,只要坐在你的自行车后座,无论在哪儿,我都像是在向天堂奔跑。”这是一个孩子在《单车上的幸福》中提到的父爱,那么简单美好,让人心醉。
可村小的孩子中,幸福仅仅是极少数人的拥有,更多的是无奈与渴望。很多初中毕业的孩子都会被迫辍学打工,在信息闭塞教育落后的乡村,对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来说,有挑选未来的机会是件很奢侈的事情。“高中或技校的费用是大多数家庭都不能承受的。初中毕业,是否继续读书,仿佛变成了一场艰辛的赌博。”这是刘成心中最大的痛,得到更多的资助或许不难,但是要说服他们的父母在教育上放长线却“难于上青天”,因为打工得到的好处是即刻兑现的,而读书所要经历的等待,让他们相当不安。
说起做村小的这些年,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让这些聪颖的孩子能走得更远。他说:“人放在心里总过不去的,是那些没做的事。”于是再难,他也打算往前冲。
而说起最满意的收获,他念出了这样一段话:“壹个村小完成了我的梦想,感谢你们,我也想与你们一起出发。”——这是贵阳被捐助的孩子石兴敏在村小网站上的留言。
“这年头要依仗真啊、善啊的出来混有点傻。这些赤裸的让人们扭捏、都不好意思再说出口的字眼,在这个时代十分不合时宜。可就有人相信,那并没有消失,只是藏起来了,藏起来渡过正在来临的冬天。这样傻傻的家伙还不少,比如我们,比如你们。”
——摘自“村小公告”《十月,众愿》
2006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刘成顺利找到工作。和很多上班族一样,从大学活跃的氛围中跳脱出来的他并不满意办公室的闲散,于是某天从网上浏览到一条感人的支教信息后,他就毫不犹豫地辞去工作,远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成为一名朴实的“教书匠”。
在那里,他遇上了改变他人生安排的另一名支教者。两名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在体验了乡村教师的特殊身份后,共同决定“希望做些其他的事情来改善孩子们的生活”。结束了云南的支教,他们花了整整半年时间下乡调研走访。2008年初,“壹个村小”的官网正式上线,这个从未向政府提交注册的NGO就这样诞生了。
创立初期,团队只有3个人,其中包括一个负责提供经费的资助者,而刘成就和同事负责孩子以及捐助者的联系。为了确定“一对一资助”的学生名单,他们常常要奔波于各个乡镇,风雨兼程、不辞艰辛。走访中,他们已经习惯了干粮就水填饱肚子的生活方式。一根手杖,防野狗、爬陡山;一部相机,一本电脑,用来记录资料……
把公益当成生活的全部,乐此不疲地为了大山深处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眸忙碌着,这就是村小团队近四年的常态。为了让喝凉水止饿的小学生们吃顿饱饭,村小与“鼎盛中华论坛”达成捐助协议,在革新小学建立了雪中送炭的食堂。说起这番因为条件限制而断工数次的“折腾”,刘成如释重负地笑了:“不知会不会有路过的人觉得:这个学校真闷骚啊,就一个小小的厨房也敢起‘鼎盛中华’的名字,不过没关系,就当让孩子们为了中华鼎盛而吃饭吧!”
为了中华鼎盛而吃饭,之后便有了诸如“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一系列行动。由上海英孚英语捐献的图书室是贵州建立的第一个村小图书室,简陋的书架上摆放着林林总总的儿童书籍,孩子们即使晚上也会来这里翻阅一阵子,仿佛书里就有永恒的光明……除了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图书室,村小还有体育角。“捐助一个体育角是2500元,图书室是3500元”,刘成耐心地列出了详细数据,可当问及总共募集了多少捐款时,他却不好意思地笑了:“没有具体算过。其实最关键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通过公益能让大家相信这些单纯美好的事物。”
与村小结缘于支教经历的刘成对于支教这项工作可谓情有独钟。支教志愿者是他亲自招募的,第一批通过层层筛选最终定下来七个人,去了陕西省紫阳县瓦庙镇。因为农村没有集市,新来的老师买不上菜和米,几乎都是饱一顿饿一顿的。不过常有善良的孩子在听说老师伙食不好后会主动从家里拎来几个大土豆。这些看似寒酸的食物总会让支教者落泪,因为在那些孩子们的眼里,一个土豆就是一天的粮食。
说起这些志愿者,刘成有说不完的故事。嘉嘉,一个美国高中毕业的东北妞,在走访过后本应去美国接着读大学,却因为孩子们的热情,从捐助人变成了支教老师,从摩天大厦的世界中抽出一年来,在村里的泥巴和青草中留下淡淡的洋味儿。类似这样细小但是连碎片都熠熠生辉的故事,还有很多。迄今为止,村小总共招募了九期义务支教者,60名老师的团体在数量上可能并不让人震惊,但他们每一个人都为一座小小的学校带去了足以饱和心灵的关怀与温暖。
可因为政策调控,很多村里的小学都合并成条件较好的学校,那里没有支教者的用武之地;而仍然存留的村小学却因为需要老师自耕自种,超出了支教者所能承受的范围;于是,支教的工作在近期戛然而止了。
对于支教的终止,刘成有些遗憾,支教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学到更多书本之外的东西,潜移默化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于是,夏令营更好地完成了这个愿望。2008年创办的菁英夏令营现在已经是第四期了,每期村小都会挑选10名左右成绩拔尖、家庭贫困的孩子来成都,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会有义工为他们补习英语,周末带他们参观科技馆,等等。
“不管生在哪里,不管生活在他们的小肩膀还无力承担时给他们怎样的变故和不公,他们心中的梦想和天真依然美好。”在刘成的心中,不期待所有这些优秀的孩子能在看了一眼大城市后就成长为明日之星,但至少,他们应该得到拥有平等梦想的权利。
“让捐助不只是一笔钱,而是两个陌生人间的连接,连接一个心怀善良愿望的人,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因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村小的工作辐射面有些局限,但刘成相信,能坚持把一个孩子从小学供上大学,绝对比让100个孩子只读完小学更有意义。他希望捐助者们能在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之余,更多关注他们心灵的成长。贫困学生不是个抽象概念,“通过了解他们家庭的故事,体会孩子的心情”,在他看来,是一笔极为丰富的精神捕获。所以,捐助者和孩子没有谁是单纯受益的一方,他们是相互补给,相互资助的。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言语来打动那些愿意帮助他们的人群或个体,这是刘成眼中村小的核心力量。如果说“众愿助学金”是一缕泉水,滋润了他们干涸的知识领地;则“村小作文赛”就是孩子们脑海中被灌溉的绿苗,给城市里帮助他们的好心人送来了春风化雪的明媚。
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仿佛山区孩子们动人的晨读,脆亮的声音印刻着点滴成诗的记忆。刘成读了一些从作文赛中摘抄下来的句子,平平仄仄,都如落在玉盘里的珍珠那样悦耳悦心。“爸爸,你相信么,只要坐在你的自行车后座,无论在哪儿,我都像是在向天堂奔跑。”这是一个孩子在《单车上的幸福》中提到的父爱,那么简单美好,让人心醉。
可村小的孩子中,幸福仅仅是极少数人的拥有,更多的是无奈与渴望。很多初中毕业的孩子都会被迫辍学打工,在信息闭塞教育落后的乡村,对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来说,有挑选未来的机会是件很奢侈的事情。“高中或技校的费用是大多数家庭都不能承受的。初中毕业,是否继续读书,仿佛变成了一场艰辛的赌博。”这是刘成心中最大的痛,得到更多的资助或许不难,但是要说服他们的父母在教育上放长线却“难于上青天”,因为打工得到的好处是即刻兑现的,而读书所要经历的等待,让他们相当不安。
说起做村小的这些年,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让这些聪颖的孩子能走得更远。他说:“人放在心里总过不去的,是那些没做的事。”于是再难,他也打算往前冲。
而说起最满意的收获,他念出了这样一段话:“壹个村小完成了我的梦想,感谢你们,我也想与你们一起出发。”——这是贵阳被捐助的孩子石兴敏在村小网站上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