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宗旨决定了“做中学”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法,而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学习在小学科学中的重要性,我们从教材的编写中就能发现,整个小学阶段观察项目非常多,每个单元中都涉及观察要求。观察如此重要,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呢?心理学告诉我们,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在观察活动开始前,要提出目的,制订计划;在观察过程中,要自始至終伴随着思维和语言的活动;观察后还要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也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观察前、观察中和观察后。
一、观察前
在学生进入正式观察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为学生选择观察目标,明确观察目的,并指导学生制订观察计划。这样,学生的观察活动才能有序地、有意义地开展。
(一)为学生选择明确的观察目标
小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时,由于其认知特点,他们最先观察到的,一定是客观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因此,教师在课前就要为学生找到并为他们提供有显著特点的典型物体。例如说在观察树叶时,可以为学生提供香樟树叶、手掌型叶、枇杷树叶等大且完整的叶子,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通过观察,能掌握叶的外形特点和结构特点。
(二)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每次观察前,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这样才能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大树”时,我给学生看了照片上的大树,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想不想去看看真正的大树?学生会说想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树干粗不粗,有多粗?大树高不高,有多高?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大树树皮是怎么样的?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地看大树时,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学生只有把这些大树的明显特征找出来,才算是完成了对大树观察的基本任务。
(三)指导学生制订观察计划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往往会被事物中的强烈刺激或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从而忘记了观察内容和任务。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前制订好观察计划,要求他们按照计划系统地进行观察,使之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还是刚才“观察大树”这个内容。在去校园观察大树前,我先问学生,你们想观察哪些内容?然后将学生的问题有目的、有顺序地记录下来。再提问有什么观察方法?观察顺序是怎样的?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小组讨论,有顺序地填好他们的观察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观察活动。下表是观察大树的计划单,供参考。
二、观察中
在学生观察活动的进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观察思考、观察比较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例如在《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课中,学生要观察各种种子的外形、结构特点。在观察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蒲公英的种子小而轻,种子上还有绒毛,那么它可能是靠什么散播的?”“苍耳表面有刺,它能如何散播?”再如,《植物的叶》一课,需要学生观察比较各种不同的叶的形状、颜色、大小、叶的边缘、叶的结构等,从这几个方面来描述一片叶,才算是对树叶进行了完整的观察。他们也会从中发现,虽然不同树叶形状、大小、颜色可能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结构。这样,学生就不仅仅局限于他观察到了什么,而是通过观察,了解客观事物的结构特点之后,能够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思维力得到提升,并且能将其结构特点与它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指导他们的现实生活。
三、观察后
观察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认识活动的结束。观察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整理观察结果。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将观察结果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形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认识的深化过程,为他们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做铺垫。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天气”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观察天气,写天气日记,学期末组织学生将他们小组的天气日历汇总,通过画“日期—气温—云量—降雨量—风”等图表,看看这一学期天气的变化情况,然后讨论这些天气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就不仅仅学会了观察天气、写观察日记,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长期的观察记录中总结出了规律和原因,将对天气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拓展了思维。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担负着科学启蒙任务,而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让学生学会观察就如同掌握了揭示未知世界的金钥匙。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观察前
在学生进入正式观察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为学生选择观察目标,明确观察目的,并指导学生制订观察计划。这样,学生的观察活动才能有序地、有意义地开展。
(一)为学生选择明确的观察目标
小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时,由于其认知特点,他们最先观察到的,一定是客观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因此,教师在课前就要为学生找到并为他们提供有显著特点的典型物体。例如说在观察树叶时,可以为学生提供香樟树叶、手掌型叶、枇杷树叶等大且完整的叶子,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通过观察,能掌握叶的外形特点和结构特点。
(二)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每次观察前,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这样才能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大树”时,我给学生看了照片上的大树,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想不想去看看真正的大树?学生会说想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树干粗不粗,有多粗?大树高不高,有多高?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大树树皮是怎么样的?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地看大树时,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学生只有把这些大树的明显特征找出来,才算是完成了对大树观察的基本任务。
(三)指导学生制订观察计划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往往会被事物中的强烈刺激或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从而忘记了观察内容和任务。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前制订好观察计划,要求他们按照计划系统地进行观察,使之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还是刚才“观察大树”这个内容。在去校园观察大树前,我先问学生,你们想观察哪些内容?然后将学生的问题有目的、有顺序地记录下来。再提问有什么观察方法?观察顺序是怎样的?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小组讨论,有顺序地填好他们的观察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观察活动。下表是观察大树的计划单,供参考。
二、观察中
在学生观察活动的进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观察思考、观察比较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例如在《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课中,学生要观察各种种子的外形、结构特点。在观察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蒲公英的种子小而轻,种子上还有绒毛,那么它可能是靠什么散播的?”“苍耳表面有刺,它能如何散播?”再如,《植物的叶》一课,需要学生观察比较各种不同的叶的形状、颜色、大小、叶的边缘、叶的结构等,从这几个方面来描述一片叶,才算是对树叶进行了完整的观察。他们也会从中发现,虽然不同树叶形状、大小、颜色可能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结构。这样,学生就不仅仅局限于他观察到了什么,而是通过观察,了解客观事物的结构特点之后,能够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思维力得到提升,并且能将其结构特点与它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指导他们的现实生活。
三、观察后
观察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认识活动的结束。观察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整理观察结果。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将观察结果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形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认识的深化过程,为他们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做铺垫。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天气”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观察天气,写天气日记,学期末组织学生将他们小组的天气日历汇总,通过画“日期—气温—云量—降雨量—风”等图表,看看这一学期天气的变化情况,然后讨论这些天气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就不仅仅学会了观察天气、写观察日记,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长期的观察记录中总结出了规律和原因,将对天气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拓展了思维。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担负着科学启蒙任务,而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让学生学会观察就如同掌握了揭示未知世界的金钥匙。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