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67-01
引言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学生的这种积极性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我在实际教学中一直致力于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我认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备,让学生亲近数学。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天鹅头饰,并且请班里的九个小朋友戴着头饰表演天鹅飞来飞去的情景。下面的小朋友一看到这道活动的“例题”,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数学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去体验、去感受,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知识的作用,不会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例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拿五元钱去商店买学习用品,第二天在课上交流购买经历,有了亲身体验,学生们就会体会到学数学是为了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甲乙两人来到卖葱的李大爷跟前问:“葱多少钱一斤?”李大爷:“1元一斤。”甲说:“我喜欢吃葱叶,只有一半,应按0.5元一斤算。”乙说:“我喜欢吃葱白,也应按0.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葱分开来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请你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学生被这一情境激起了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乘法分配率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三、让数学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今后的生存发展打好基础,而这就要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开始,在练习质疑这一环节中,教材中的许多练习就是实际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他们的视角来解答问题。如有一题是讲幼儿园买面包,一个班15个学生买哪两盒合适,有三盒供学生选择:6个、8个、9个,有的孩子就提出要多买两个给老师吃。而在计算连减时,有学生依生活实景,想出了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去减这个和的办法。其实这些孩子能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足见,练习中的那些实际问题对学生学会生存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进一步的了解与考核,并通过积极的鼓励与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于教师来讲,在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不应一味的追求评价的选拔性功能,还应该充分重视起其发展性功能。而在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不能仅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重视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科学全面的评价与指导。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还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评价,教师可以将学生学习、探究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并对学生探究学习中采用的方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此外,在考核方面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应对学生学习水平进行综合考核,并对学生的实践解决、应用能力做出重点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而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如果将鲜活的生活实例引进我们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数学将变得多姿多彩。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参考文献
[1]夏建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J].新课程(教师版),2010,(4):191-192.
[2]陈龙华.浅谈如何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J].速读,2015,(10):220-221.
[3]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04-105.
[4]张海莲.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J].考试(教研),2007,(8):103.
[5]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67-01
引言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学生的这种积极性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我在实际教学中一直致力于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我认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备,让学生亲近数学。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天鹅头饰,并且请班里的九个小朋友戴着头饰表演天鹅飞来飞去的情景。下面的小朋友一看到这道活动的“例题”,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数学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去体验、去感受,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知识的作用,不会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例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拿五元钱去商店买学习用品,第二天在课上交流购买经历,有了亲身体验,学生们就会体会到学数学是为了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甲乙两人来到卖葱的李大爷跟前问:“葱多少钱一斤?”李大爷:“1元一斤。”甲说:“我喜欢吃葱叶,只有一半,应按0.5元一斤算。”乙说:“我喜欢吃葱白,也应按0.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葱分开来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请你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学生被这一情境激起了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乘法分配率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三、让数学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今后的生存发展打好基础,而这就要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开始,在练习质疑这一环节中,教材中的许多练习就是实际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他们的视角来解答问题。如有一题是讲幼儿园买面包,一个班15个学生买哪两盒合适,有三盒供学生选择:6个、8个、9个,有的孩子就提出要多买两个给老师吃。而在计算连减时,有学生依生活实景,想出了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去减这个和的办法。其实这些孩子能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足见,练习中的那些实际问题对学生学会生存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进一步的了解与考核,并通过积极的鼓励与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于教师来讲,在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不应一味的追求评价的选拔性功能,还应该充分重视起其发展性功能。而在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不能仅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重视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科学全面的评价与指导。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还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评价,教师可以将学生学习、探究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并对学生探究学习中采用的方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此外,在考核方面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应对学生学习水平进行综合考核,并对学生的实践解决、应用能力做出重点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而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如果将鲜活的生活实例引进我们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数学将变得多姿多彩。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参考文献
[1]夏建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J].新课程(教师版),2010,(4):191-192.
[2]陈龙华.浅谈如何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J].速读,2015,(10):220-221.
[3]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04-105.
[4]张海莲.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J].考试(教研),2007,(8):103.
[5]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