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真菌性角膜炎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49岁.因左眼红、疼、视力下降7个月,于2011年5月31日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患者曾在外院被先后诊断为左眼细菌性角膜炎、左眼真菌性角膜炎(刮片细胞学检查可见真菌菌丝),并于5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结膜瓣覆盖手术及碘伏烧灼治疗.既往身体健康.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手动.矫正视力不提高.裂隙灯检查法可见右眼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其他文献
原发性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失明人群中约8%是由于青光眼所致[1].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体征.目前研究证实,能阻止病情进展保存视功能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降低眼压[2]。
期刊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双城市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致病原因.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2006年9至12月对黑龙江省双城市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8个调查点,共检录5 481人.正式现场调查之前先进行预试验,并进行保证调查质量的重复性检验.根据村户口本逐户检录调查对象.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别计算受检者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
踏过一季寒冬,大地传递着早春的信息,2014年朝着我们走来.回顾握手辞行的2013年,本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各项期刊指标继续提升,在眼科学类期刊中名列榜首;在1994种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排名中,总分位从第90名提升至第30名,最值得高兴的是,本刊再次荣获了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全体眼科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我们为之自豪!在未来的办刊岁月中,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发扬优势,坚持尊重科学、求真务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14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国际高峰论坛,将于2014年6月13至1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本次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斜视、弱视、儿童视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儿童眼外伤、儿童遗传性眼病及其他儿童眼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学术讲座。
以信息学为决策依据的循证医学是当今世界医学的主要模式。传统眼科信息学的核心课题包括了电子病历(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 EMR)与图像处理系统,我国已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很多医院的建设与国际接轨,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和最新硬件设施,建立了相对满意的EMR系统[2]。然而,至今却未有学者或研发人员开发应用针对我国眼科专科
期刊
目的 探讨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VMD)患者临床表型特征和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5例AVMD患者进行详尽的眼科检查及Best1和peripherin/RDS基因突变筛查.采用相同方法对50名对照者进行筛查以便比较.结果 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28~59岁).2例为双眼发病,3例为单眼发病,其中1例患者对侧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泪阜径路行眶内侧壁骨折整复术治疗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的可行性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并接受鼻内镜下经泪阜径路行眶内侧壁骨折整复术的21例患者(21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患者眼球内陷、复视、眼球运动、视力等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8 ~ 20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Medpor外科种植体的
患者女性,31岁.因角膜外伤上皮植入,于2014年3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患者2008年曾行双眼LASIK手术,2010年被幼儿抓伤右眼,角膜瓣下上皮植入,曾两次行瓣下上皮刮除手术.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1.0;右眼角膜瓣下上皮植入(精粹图片1),双眼前节及眼底均未见异常.诊断:双眼LASIK术后;右眼角膜瓣下上皮植入。
期刊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二届全国神经眼科学术会议(CNOS)、第二届海峡两岸神经眼科论坛(CNOF)暨第三届全国神经眼科骨干培训班于2013年7月25至29日在大连召开。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正式成立。
已有大量研究支持泪液渗透压升高是干眼病理生理过程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有学者提出泪液渗透压升高可以作为干眼诊断的“金标准”.然而,近年一些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认为泪液渗透压在干眼的诊断和评价中作用有限.泪液渗透压检测的临床意义成为干眼研究的一个争论焦点.在此,笔者对泪液渗透压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了回顾,对争议背后可能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除为客观评价该指标的临床意义提供参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