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懒,是O2O惯得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六到了,美美地睡个懒觉,起床后打开家门把昨天通过一亩田微信账号预订的新鲜蔬菜收回来,和老婆一起动手做了顿健康午餐。饭后,心满意足地靠在沙发上,听着音乐喝着茶。老婆说,家里要打扫一下。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打开云家政预订了下午3点家政阿姨上门服务2个小时,两个小时的服务很快结束了,阿姨很认真很职业,必须在服务号里给个好评赞一下。很快傍晚时分,老婆通过点我吧APP预订了WAGES的套餐,30分钟后热情的外卖员把新鲜可口的套餐送到家。晚饭结束了,简单收拾了一下餐厅,老婆抱着iPad浏览着心爱的淘宝收藏宝贝,准备随时下单,而我则一边看着精彩的英超比赛,一边和懂球帝上的陌生的球友们互动聊天。不知不觉到了睡觉时分,临睡前,老婆打了个包,把要洗的衣服外套收拾在一起,在手机上通过E袋洗微信服务号预订了明天上门取件的洗衣服务。这就是一个“懒人”完美的一天,相信类似的场景已经在千千万万个社区和家庭中发生着。而且不久的将来,这些服务形态注定成为我们生活再稀疏平常的生活状态。
  “懒人”是被需求升级的表现
  “懒”,也许不是坏事,从某种角度看,也许我们可以给“偷懒”找点理由——例如拥有伟大梦想的人们总不希望将时间花在琐碎的事情上。“懒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这种说法未必客观,但人类历史上的诸多伟大发明,都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舒服些。
  是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真的不能说我懒,这都怪O2O惯出来的。一切改变都是从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移动设备出现后开始的,特别是当A P P和微信为代表社交媒体被注入智能移动设备后,这种改变的浪潮注定是不可阻挡的。因为,一边是用户巨大而又多元的消费需求,一边是各个品牌商储备的海量的内容和价值。当供需的两端通过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产生了亲密接触后,巨大的火花碰撞出来:这一头,消费者发现竟然有这么多的选择,谁让我感觉爽就选谁,万一选错了就来个差评,出出怨气,这就是更深层满足需求的消费体验;另外一头,品牌商意识到仅仅提供产品是不行的,产品必须是精品,要让消费者感到开心,要让消费者感到满足,如果能够刺激消费者把开心分享出来,还能带来不少新的消费者,结束了还要动脑子琢磨怎么让消费者不断回头消费,这就是需求倒逼出来的经营提升。“懒人”,其实就是在这种消费体验和经营升级的互相驱动中诞生的。消费者发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可以通过极为方便和有效率的渠道被满足和实现,而付出的成本(这包括金钱和时间)极低,更关键的在于这一过程中消费者有极为主动的选择权和话语权,这种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绝对让每个消费者欲罢不能。因为这种消费形态给予了用户极大的满足体验:
  1.刚需。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需求,可能是衣食住行中的某个细节。
  2.随时随地。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3.便利性。便捷的支付,便捷的消费。4.高效率。打开移动设备即可采购各种产品和服务。
  5.低成本。时间成本和金钱付出相对低。
  6.有惊喜。超出消费者的预期。
  7.互动性。通过了解其他用户的点评来做出消费决策,还可以随时反馈和分享自己的消费感受。
  要“懒”出逼格,才有动力
  “懒人经济”下消费特征为当下的消费者树立了极高的需求标准:高效便捷、随时随地、体验有惊喜,谁能让我有满足感就选谁。更为关键的在于,这种需求标准不是静态的,而是在持续的消费体验中不断被拔高的。这种不断被拔高的需求标准又给予O2O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提供了不断商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促使O2O模式的创新人员和品牌商一道从用户思维出发,如何挖掘消费者的需求痛点,不断通过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来解决这种痛点。这就是消费互联网时代不断被提及的“迭代”。当前的产品/服务从beta版,到1.0、1.1、1.2……直至所谓的2.0、3.0,正是这种“迭代”的力量不断推动品牌商和创新者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去满足用户的不断升级的需求,而由此又引发出了另外一种力量——“跨界”。“懒”仅仅体现的是消费者对于生活便利性和效率的追求,这是起点但远远不够,在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状态才是消费者内心不断需要被满足的,而这种要求在不同背景、不同个性化的个人或家庭中的具体要求又是完全不同的,巨大且源源不断的商业价值就蕴藏其中。
  走心最关键
  但是,必须正视在O2O创新模式繁华的背后,消费体验正在被曲解。效率、速度、低成本这是可被衡量和感知的指标要素被无限地放大,而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最本质和朴素的需求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配送速度越快,更容易比价,产品/服务更便宜就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真相似乎并非如此。如果说前几年电商大战比拼的是更低的价格、更多的优惠、更快的配送速度,那么放到当下的消费体验中,这些标准似乎都遇到了挑战。比如,在物流快递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收费更贵的顺丰快递,因为顺丰快递更为职业和标准的服务让我们感到更安全放心;在购买餐饮消费中,我们对于过于低成本的餐饮团购券反而充满犹豫,往往更愿意选择有优惠让价、有更好品牌背书的餐饮代金券,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便宜,而是愉悦的就餐体验和性价比高的菜品。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消费者的体验绝不是简单的指标数据可以满足的,“你可以得90分,但就是不美,因为你没有打动我的心”。放眼如今的O2O创新模式已经覆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种旗号的O2O服务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就是同质化的竞争,而一味比拼速度和成本似乎是每个O2O模式的必然之选,以至于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无从分辨。这也就是很多O2O模式爆发到一定程度后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缺乏与消费者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无法更为深入的把握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和体验,进而找不到深度满足用户内心需求的创新之路,造成自身的产品/服务很难与竞争对手区隔开来。这往往就是商业最难但也最具魅力的地方,如何走进消费者的心灵花园,让消费者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追随。
  更懂你的用户
  如今,很多的创业者都加入O2O模式为框架的创业大军中,也曾和一些创业者一起深入交流。但在与他们激情互动后,不禁有几点担忧:
  1.这个痛点是刚需吗?
  2.痛点的背后反映用户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3.用户为什么需要你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其他人的?
  创业者不能仅仅从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这个层面去思考,更需要深度去观察和剖析目标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心理,更要站在“人”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创业设想中的价值点与合理性。因为这才是商业的本质。所以一个真正优秀的创业者要想打动投资人,不仅仅是能够把商业设想描述清楚,更为关键的在于让投资人认识到你比消费者自己还懂他们要什么。因此,一个真正落地的O2O项目必定具备这么三个特征:
  1.满足刚需,只有刚需才有聚合价值和规模效益;
  2.有同理心,理解消费者痛点的背后,让消费者感到被关注;
  3.展示性感,让消费者得到全方位的需求满足和价值体验。
  懒,仅仅是表象,选择和追求让自己满意的生活状态才是消费者需求的源泉所在,只是当下的消费者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O2O的最大价值在于,彻底促使消费者的觉醒,但这只是开始。
其他文献
在我的《谈判兵法》课堂上,有一个学员分享了他自己的谈判案例:一天晚上,他在10点55分走进了一家时常光顾的某著名饮食连锁机构买一份小吃,他发现服务员给他的热豆浆已经凉了,要求换一杯烫嘴的热豆浆,服务员却不耐烦地回答说:“再过五分钟我们就要关门了!现在已经不能再做新鲜的豆浆了!”这名学生平静地走到了柜台的另一边,拿起了这家饮食连锁机构印制的保证食物新鲜的宣传单,然后走到服务员那里。  “这是你们店发
期刊
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便民缴费为每个家庭日常所需,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新华网携手中国光大银行启动的《2015中国便民缴费产业白皮书》调研显示,目前年度总体缴费及充值金额达2.75万亿,占据2014年全国GDP总量的4.32%。其中,年度网络缴费充值金额为1.18万亿,占总体缴费金额的42.91%。从区域上看,华东地区的年度缴费充值金额最高,达0.86万亿元,西北、东北地区最低;而一线、二线城市
期刊
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行业的范畴,正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而其背后的这个“+”,则可以简单地解读为传统的各行各业:互联网+服装行业、互联网+生鲜食品业、互联网+家居建材业等。  O2O模式这一概念出现得较晚,这种模式与传统电子商务的概念有较大差别,它主要通过线上推广带动线下交易,以加大商户的参与度和用户的体验感。也就是网民可以在网上查找信息、对比服务和价格、线上下订单并付款,在线下消费产品或服务
期刊
中国零售银行业在过去十几年内发展迅猛。银行不仅进行了大规模的股权结构改革,其专业程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环顾当今市场,竞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状态,新挑战也不断涌现,这些挑战不仅来自民营银行、海外金融机构,甚至是非金融行业的跨界竞争者。无论是对现有的银行还是新挑战者而言,只有将创新进行到底,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在过去,银行首先关注转型,其次是客户细分。在转型过程中,它们设立了规
期刊
互联网金融热火朝天,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之一,诺亚财富也瞄准了互联网金融这块市场。  带来互联网思维  在加入诺亚之前,黄俊鹏告别了老东家腾讯出来自主创业,2013年他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做了一个微信公共账户,因为以前负责QQ团购,创业之初做的也是公司团购类的业务。只是那时他并没有把这个当作事业性的方向,也做好了要在创业路上长期战斗的准备。  得益于在腾讯的积累,黄俊鹏在创业之初即顺利找到
期刊
每次演讲时,我都会做个小实验:  首先,我请在推特上关注了演员阿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的听众举手。不出所料,大部分听众都举了手。最近几年,库彻一直在大肆搜罗粉丝,甚至不惜租用广告牌宣传自己的推特。2009年,他成为第一位粉丝数破千万的推特用户;2013年初,这一数字攀升到1370万。库彻俨然是社交媒体“影响者”的化身。  不过,当我再问:他的推文直接影响过你的行动吗?大部分时候
期刊
回到2004年,达美航空(Delta)当时正处于破产保护,其他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联合航空、美国航空和西北航空,境遇也大致相同。几十年来,航空业目光短浅,很多决策带来灾难性后果,企业与员工关系非常恶劣。2007年,达美航空走出破产保护,我们决定重振旗鼓,做出改变。  前西部航空C E O杰拉尔德·格林斯坦(Gerald Grinstein)本已退休,但他临危受命出任达美航空董事会主席,负责重组事宜
期刊
团体在决策中很容易误入歧途,美国心理学家欧文·詹尼斯(Irving Janis)把这种现象称为“团体迷思(groupthink)”。詹尼斯通过实验发现,封闭的团体讨论会产生简单化和模式化思想。具体到一个团队在做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使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会使决策参与者不能进行客观分析,结果造成团体决策缺乏智慧。  团体犯错有两大原因:一是与信息信号有关。人们具有互相学习的本能,团体的错误往往源
期刊
营销人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品牌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近期,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新发现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反思,传统的营销概念是否还适用于目前的商业环境?  Roku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却占据了电视机顶盒市场重要的市场份额。在平板电脑市场(除了iPad),一些报告显示“用户并不在乎生产厂家。”我们将这些现象归因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
期刊
人类追求幸福,有什么方式呢?我总结就两种方式,一种你要自己幸福,你首先要让别人幸福;另一个方式,你通过使别人不幸福而自己变幸福。我们就定义前一种方式为市场的逻辑,后一种方式就是强盗的逻辑。这两种逻辑是人类有史以来就存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当中基本是强盗逻辑主导,只是到了近代,市场的逻辑才超越强盗的逻辑,作为人类追求幸福的主要方式。  到近代以后,尽管市场的逻辑占主导,但我们仍然看到不时有强盗的逻辑,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