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体现普及性和发展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学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关键,对小学生的日后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也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创新教学设计,开展兴趣教学
小学数学老师应深入研究数学各个知识点内容,用兴趣来引导学生来进行学习,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以及问题,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带着问题来学习,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中进行思考、质疑,以此来促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如《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老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什么是小数?中级阶段:小数存在的意义?高级阶段:我们如何利用小数来进行加减法?然后找到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如人的身高、书的厚度,等等,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思考生活中存在的小数,开始“找小数的游戏”,以此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去思考生活中存在的小数;接着,老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小数的概念,即什么是小数?对于0.35、0.666、1.68这样的小数怎么样去读?将这些数学问题设计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去探究相关的问题,让学习的主体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小数的定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然后,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试着去写出小数,并引导学生去关注不同位数的小数,如0.235、0.2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了解小数点位移,以此来为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做准备。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开展比较小数大小的游戏,让学生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概念来进行比较,如0.839和0.9、7.217和7.22等,促使学生在对比小数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概念,促使学生步步高升,呈阶梯式进步。同时,做好相关教学环节的设计,如当堂训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深入圆的相关问题,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小数的意义;最后,老师再在课堂中结合整数的加减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运算,如小数对应位置的加减,如十分位对应十分位进行加减、百分位对应百分位进行加减,让学生在课堂中总结以及分析,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的关系,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问题教学中掌握运算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二、关注学生层次,减少空洞讲解
在中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数学基础知识,能够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解答。如果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来讲解一些非常易懂的知识,学生就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认为听课的过程并不能为自己带来知识上的增加,继而在课堂上出现走神、发呆的现象,导致课堂效率与质量下降。因此,学生所处水平层次值得教师加以关注,教师应当将中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段的学生区别开来,看到学生在思维、知识等水平上的发展,合理安排课堂,设计启发式问题,减少空洞的讲解。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相关部分的知识时,向学生一再强调对称的概念、对称的类型就容易导致课堂变得机械化,学生课堂学习兴趣遭到消磨。这时,教师就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减少机械化讲解图形对称知识的时间,增加启发式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展示风筝、剪纸、脸谱等具有对称元素的物品,并引导学生找出对称的部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何为“对称的”。而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同学们,大家看一看,脸谱是不是左右两边对称?我们将这种图形叫做‘左右对称’。那我们自己的脸呢?是哪种对称图形?你能举出其他左右对称的例子吗?”这时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问题中对“对称”进行思考与分析,然后列举出生活中的对称事物,再进行讨论、辨别,从而加深概念,最终对“对称”这一教学内容就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种启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方式能最大化地构建高效课堂。
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会配合教师主动进行学习,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千克与克》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创建智慧课堂,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一包薯片重32克,一包饼干重500克,一桶水泥重20千克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合理的题目,结合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使数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又如,在“混合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跳蚤市场”的交易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模拟买卖交易的情境,在“讨价还价”中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结论
总之,教师应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充分掌握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段军军.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1(07):29-30.
[2]陈新鸣.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數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53):59-60.
[3]马娟.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26):61.
[4]黎诗佳.小学数学课堂开展“说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