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指向写作。对于教材来说,也许它不是最优美的,但却是最适合学生阅读借鉴的,文本留白也是如此。通过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想象,丰富文本情感体验,而且还能通过随文练笔的方式让学生从中借鉴,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笔者结合实际,说说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利用留白推促随文练笔的策略。
一、结合课题留白,激发表达兴趣
课题是文眼,是文章精华所在。研读苏教版文本标题,就会发现,有的课题凝聚着作者的情感,有的课题统领全文,有的课题点出文本人物……但无论哪种课题,从留白角度分析,都或多或少留有想象空间。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题留白特点,巧妙设问,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精准把握文本主题的同时,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继而有效提升其命题能力,为习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比如《云雀的心愿》,从题目来看,其关键词是“心愿”,但题目中也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心愿”是什么。从写作技巧角度考虑,这也算留白。对此教师可以围绕课题进行提问:“心愿”是什么意思?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文本阅读。在该课总结云雀心愿时,教师可以组织随文练笔,引导学生在命题中设置悬念,进行留白。比如写小河污染问题,可以用“小河的梦想”为题;写作业太多的问题,可以用“眼睛的渴望”为题,等等。
二、结合插图留白,推促思维想象
相对而言,教材篇幅比较紧凑,每一处内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包括插图也是如此。研读苏教版教材发现,不少课文都是图文并茂。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直观想象的思维特征,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继而主动探索课文内容;而从留白理论思考,插图也属于留白的一種。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插图,尽可能借助插图,引导学生思考,继而引导他们说说插图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推促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内容共鸣,而且还能引导他们发挥想象,提升表达水平。
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徐悲鸿绘画的样子,一幅是他的作品《奔马图》。教师在适当介绍后,便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呈现徐悲鸿的《奔马图》。接着让他们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大多数学生会找到“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奔马……”这一句,接着结合文本,让学生结合插图发挥想象,徐悲鸿在临摹学画中是怎么刻苦用功的,白天他怎样做,晚上他怎样做,夏天他怎样做,冬天他怎样做。经过引导与想象,让学生进行系统表达。
三、结合语句留白,丰富情感体验
相对而言,东方文化追求含蓄,讲究意境。体现在文学中,最常用的就是留白。在阅读过程中,应充分调动思维,发挥想象,并结合留白进行揣摩、品析,并对其留白语段进行艺术加工,在“填补”的过程中,在使文本内容更具体、更形象的同时,也能从中品析遣词造句的精妙。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想象写话的方式,对文本留白进行解读,在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引导他们去思考、想象、理解,继而有效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
比如《三顾茅庐》这一课,文本内容从艺术角度进行处理,详写了第三次拜访,而忽略了前两次。这前两次拜访,就是文本留白。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想象前两次分别是怎样拜访的,遇到了谁,结果怎样。在这一过程中,刘关张三兄弟具体是怎么做的,怎样想的。经过这一系列引导与想象,不仅可以丰富文本情节,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诱发编故事来提高其习作水平。
对于文本留白来说,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补充情节,而这还需要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理解,并在编说过程中能结合上下文进行。
四、结合结尾留白,提升表达水平
对于写作指导来说,结尾也是指导重点,因而常有“凤头豹尾”的说法。的确,好的结尾,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这对于苏教版中的一些课文来说,也是如此。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结尾“留白”,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思路,或者结合文本情境,进行续写。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写作形式,而且还能推促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在拓展其广度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
比如《爱之链》这一课,从文章构思来看,非常精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他的妻子,继而构成了一条完美的链条。但是从结尾来看,却好像意犹未尽。其结尾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乔依……”,这是女主人所说的话。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近的方面来看,当乔依得知老妇人帮助了他妻子,他会怎么想?怎么做?从长远来看,乔依一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续写的过程中,在强化学生习作训练的同时,也让其思想得到了洗礼。
也许,对于文本来说,结尾意味着结束,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结尾却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利用得好,照样可以成为学生发挥想象、探究新知识的起点。
总而言之,针对文本留白,教师要充分利用,适时借此启迪学生想象,在丰富他们理解的同时,也能开启随文练笔,引导他们发挥想象,为学生习作走向精彩作好铺垫。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师能够重视留白,并把留白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在赋予教学生命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小学语文教师。
一、结合课题留白,激发表达兴趣
课题是文眼,是文章精华所在。研读苏教版文本标题,就会发现,有的课题凝聚着作者的情感,有的课题统领全文,有的课题点出文本人物……但无论哪种课题,从留白角度分析,都或多或少留有想象空间。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题留白特点,巧妙设问,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精准把握文本主题的同时,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继而有效提升其命题能力,为习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比如《云雀的心愿》,从题目来看,其关键词是“心愿”,但题目中也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心愿”是什么。从写作技巧角度考虑,这也算留白。对此教师可以围绕课题进行提问:“心愿”是什么意思?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文本阅读。在该课总结云雀心愿时,教师可以组织随文练笔,引导学生在命题中设置悬念,进行留白。比如写小河污染问题,可以用“小河的梦想”为题;写作业太多的问题,可以用“眼睛的渴望”为题,等等。
二、结合插图留白,推促思维想象
相对而言,教材篇幅比较紧凑,每一处内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包括插图也是如此。研读苏教版教材发现,不少课文都是图文并茂。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直观想象的思维特征,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继而主动探索课文内容;而从留白理论思考,插图也属于留白的一種。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插图,尽可能借助插图,引导学生思考,继而引导他们说说插图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推促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内容共鸣,而且还能引导他们发挥想象,提升表达水平。
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徐悲鸿绘画的样子,一幅是他的作品《奔马图》。教师在适当介绍后,便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呈现徐悲鸿的《奔马图》。接着让他们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大多数学生会找到“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奔马……”这一句,接着结合文本,让学生结合插图发挥想象,徐悲鸿在临摹学画中是怎么刻苦用功的,白天他怎样做,晚上他怎样做,夏天他怎样做,冬天他怎样做。经过引导与想象,让学生进行系统表达。
三、结合语句留白,丰富情感体验
相对而言,东方文化追求含蓄,讲究意境。体现在文学中,最常用的就是留白。在阅读过程中,应充分调动思维,发挥想象,并结合留白进行揣摩、品析,并对其留白语段进行艺术加工,在“填补”的过程中,在使文本内容更具体、更形象的同时,也能从中品析遣词造句的精妙。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想象写话的方式,对文本留白进行解读,在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引导他们去思考、想象、理解,继而有效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
比如《三顾茅庐》这一课,文本内容从艺术角度进行处理,详写了第三次拜访,而忽略了前两次。这前两次拜访,就是文本留白。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想象前两次分别是怎样拜访的,遇到了谁,结果怎样。在这一过程中,刘关张三兄弟具体是怎么做的,怎样想的。经过这一系列引导与想象,不仅可以丰富文本情节,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诱发编故事来提高其习作水平。
对于文本留白来说,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补充情节,而这还需要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理解,并在编说过程中能结合上下文进行。
四、结合结尾留白,提升表达水平
对于写作指导来说,结尾也是指导重点,因而常有“凤头豹尾”的说法。的确,好的结尾,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这对于苏教版中的一些课文来说,也是如此。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结尾“留白”,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思路,或者结合文本情境,进行续写。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写作形式,而且还能推促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在拓展其广度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
比如《爱之链》这一课,从文章构思来看,非常精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他的妻子,继而构成了一条完美的链条。但是从结尾来看,却好像意犹未尽。其结尾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乔依……”,这是女主人所说的话。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近的方面来看,当乔依得知老妇人帮助了他妻子,他会怎么想?怎么做?从长远来看,乔依一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续写的过程中,在强化学生习作训练的同时,也让其思想得到了洗礼。
也许,对于文本来说,结尾意味着结束,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结尾却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利用得好,照样可以成为学生发挥想象、探究新知识的起点。
总而言之,针对文本留白,教师要充分利用,适时借此启迪学生想象,在丰富他们理解的同时,也能开启随文练笔,引导他们发挥想象,为学生习作走向精彩作好铺垫。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师能够重视留白,并把留白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在赋予教学生命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