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大局和教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牵涉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轻易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质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大局和教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牵涉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轻易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任重道远。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一、巧置悬念,以疑激趣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味,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林教头的心理变化是单一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不是单一的,那又是如何的呢?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课堂的定位要准,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之前,教师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教参中的有关提示,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此外,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而且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浓浓的人文气息,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每一篇文章的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本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总之,这个标高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了就没有吸引力,太高了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过犹不及嘛。课堂定位必须切合本班的学生实际,不能照搬“名师”经验,更不能照抄所谓的“优秀教案”。
三、完善与生活联系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要重视科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创设有趣的现实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将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因为,有效的情境促进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促进有效的学习。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联系。加强与生活相联系,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做到深入浅出,做到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和他们自身特点,才能有效地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读到“唉,天可真凉了——”这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这时“了”字应念高音,声音要拖长,同时通过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秋季特有的悲凉、萧瑟,能有效体会“了”字的情韵。
四、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彻底转变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归还给学生。愚以为,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最好不要做;凡是可讲可不讲的,教师千万不要讲,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到“自觉”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去,将外部需求转变为不可遏制的内驱力。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绕梁三日,余音不绝”!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呢?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意外”带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例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这节课授课中,当绝大部分同学都如我事先预设的那样评价文中主人公是一个“迂腐,可笑”的人时,这堂课还显得非常平常,但突然间,有一位男生出其不意地说自己有相反的意见,认为这个人很可怜,以致最终死亡。我假装一愣,显然,这就是课堂上的“意外”。“这个问题不正是给这位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吗?”不料,就在我尚没完全反映过来时,其余的学生已坐不住了,他们急于参与解决这个“意外”,于是,我灵机一动,示意学生踊跃发言,结果这个环节成了整堂课的亮点,获得了许多老师的高度评价。事实上,有时我们越是期待课上得顺,课就越会平淡无奇;反之,不拒绝“意外”,让“意外”出现在课堂上,课反倒会非常出彩。所以,这样的“意外”我们不能不要。
五、在课堂中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热情
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其实,课堂的活跃不只表现在外在的形式上,更表现在课堂的内涵上。一节课里或许没有学生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但只要他们的发言是有质量的,意即都是自己深入文本之后研讨的结果都是自己思索的结果,只要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这堂课就是活跃的。有一次在《哈姆雷特之死》的课外阅读课上,由于课堂上内容密度大、容量高,以致随机调节的余地不大,我本担心这样会被评为沉闷的课,但事实上听课老师在评课时,几乎同时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状态这一点,因为这堂课上教师本身关注生命的强烈意识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哈姆雷特的延宕其实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关怀,而不是像武松杀人那样一刀一个连眼都不眨;哈姆雷特是为了美好的东西而献身的……这些精彩的解读无疑都能引学生进行更高层面的思考。拥有热情,学生就会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拥有热情,就可以使自己富有创造性,学习富有情趣。因此,一旦学生拥有热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得到落实。而首先,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
总之,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势,结合日常教学有步骤的进行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并与家长们积极配合、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姜丽娜;;多读,让语文教学更精彩[J];新課程(综合版);2008年12期
2 吴碧霞;;情趣课堂:语文教学风景线[J];新课程(综合版);2007年12期
3 钟建英;;朗读,让语文教学高效[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质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大局和教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牵涉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轻易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任重道远。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一、巧置悬念,以疑激趣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味,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林教头的心理变化是单一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不是单一的,那又是如何的呢?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课堂的定位要准,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之前,教师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教参中的有关提示,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此外,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而且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浓浓的人文气息,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每一篇文章的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本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总之,这个标高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了就没有吸引力,太高了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过犹不及嘛。课堂定位必须切合本班的学生实际,不能照搬“名师”经验,更不能照抄所谓的“优秀教案”。
三、完善与生活联系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要重视科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创设有趣的现实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将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因为,有效的情境促进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促进有效的学习。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联系。加强与生活相联系,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做到深入浅出,做到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和他们自身特点,才能有效地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读到“唉,天可真凉了——”这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这时“了”字应念高音,声音要拖长,同时通过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秋季特有的悲凉、萧瑟,能有效体会“了”字的情韵。
四、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彻底转变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归还给学生。愚以为,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最好不要做;凡是可讲可不讲的,教师千万不要讲,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到“自觉”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去,将外部需求转变为不可遏制的内驱力。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绕梁三日,余音不绝”!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呢?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意外”带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例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这节课授课中,当绝大部分同学都如我事先预设的那样评价文中主人公是一个“迂腐,可笑”的人时,这堂课还显得非常平常,但突然间,有一位男生出其不意地说自己有相反的意见,认为这个人很可怜,以致最终死亡。我假装一愣,显然,这就是课堂上的“意外”。“这个问题不正是给这位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吗?”不料,就在我尚没完全反映过来时,其余的学生已坐不住了,他们急于参与解决这个“意外”,于是,我灵机一动,示意学生踊跃发言,结果这个环节成了整堂课的亮点,获得了许多老师的高度评价。事实上,有时我们越是期待课上得顺,课就越会平淡无奇;反之,不拒绝“意外”,让“意外”出现在课堂上,课反倒会非常出彩。所以,这样的“意外”我们不能不要。
五、在课堂中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热情
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其实,课堂的活跃不只表现在外在的形式上,更表现在课堂的内涵上。一节课里或许没有学生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但只要他们的发言是有质量的,意即都是自己深入文本之后研讨的结果都是自己思索的结果,只要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这堂课就是活跃的。有一次在《哈姆雷特之死》的课外阅读课上,由于课堂上内容密度大、容量高,以致随机调节的余地不大,我本担心这样会被评为沉闷的课,但事实上听课老师在评课时,几乎同时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状态这一点,因为这堂课上教师本身关注生命的强烈意识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哈姆雷特的延宕其实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关怀,而不是像武松杀人那样一刀一个连眼都不眨;哈姆雷特是为了美好的东西而献身的……这些精彩的解读无疑都能引学生进行更高层面的思考。拥有热情,学生就会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拥有热情,就可以使自己富有创造性,学习富有情趣。因此,一旦学生拥有热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得到落实。而首先,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
总之,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势,结合日常教学有步骤的进行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并与家长们积极配合、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姜丽娜;;多读,让语文教学更精彩[J];新課程(综合版);2008年12期
2 吴碧霞;;情趣课堂:语文教学风景线[J];新课程(综合版);2007年12期
3 钟建英;;朗读,让语文教学高效[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