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跃儿在她的文章《孩子是脚 教育是鞋》中指出:“教育像鞋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走在人生之路。鞋匠要做出合脚的鞋子,就需要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知道脚的需要和感受。”同样,教育者只有在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三先三后”;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66-01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只有充分观察幼儿的言行,尊重悦纳他们,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赢得他们的喜欢与信任,从而建立起良性的师幼关系。
一、先聆“听”,后应“理”
当我们成为一个良好的倾听者时,沟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当我们用心去倾听孩子,并且是用接纳的心态去听,当下就会与幼儿产生链接,心灵相通的感觉会让你更懂孩子,跟孩子贴得更近,就会一下子抓住他们最内在的需求和问题。
餐后活动中,小奕和小橙子专心致志地趴在花坛边抓蚂蚁,他俩抓到了两只蚂蚁,并将它放在一个透明的罐子里。两人正有说有笑地观察蚂蚁,小米了走过去,他突然抢了小奕的蚂蚁罐子撒腿就跑。小奕边追边喊:“你还给我,你还给我。”一会功夫,小奕追上了小米,可小米不愿把罐子还给小奕,他把罐子举得高高的。“哼,就是不还给你。”小米趁小奕不注意,飞快地往隔壁班跑去。一边跑一边把盖子扔了,把蚂蚁罐子也狠狠地摔在地上。这时,小奕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哭出。小橙子也哭着跑来告状:“小米把我们的蚂蚁扔掉了。”小米嘴巴噘得老高,仰着头:“哼,我就要扔,我再也不跟你们好了。”
是什么原因让小米情绪易失控,性情变化如此大?我跟小米进行了一次谈话,通过交流与聆听,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师:“小米,你为什么要去抢小奕的蚂蚁。”
米:“因为小奕不跟我好了,我气都气坏了。”
师:“你怎么知道他不跟你你好了?”
米:“因为他跟小橙子玩蚂蚁,不跟我玩。”
通过聆听,我发现:小米的破坏心理仅仅是因为他的“醋意”作祟。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对症下药也就简单了很多。我运用反馈式倾听,适时顺势利导,将他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从而帮助他管理自己的情绪。中立的语调、同理感受交流,使我顺利了解了小米的需求,并帮助他解决困境。
师:你生气所以才去搞破坏?
米:是的。
师:那你扔东西对不对?
米:我知道不对。
师:因为你很生气吗?
米:嗯。
师:那你还想不想跟他做朋友?
米:不做了,他肯定不跟我玩了。
师:可是小奕还愿意跟你玩呢?
米:真的吗?(声音有点轻)
师:嗯。我有办法。
米:“什么办法?”(声音稍微大点,有所怀疑)
师:“你看你手里的小汽车不是很好玩吗?”(老师观察到小米手里有辆小汽车。)
米:“是的呀,我的小汽车还会变形呢?(一说到小汽车,小米眼睛又亮了)
师:“你可以把你的小汽车给他们玩啊。”
“真的啊,”小米站起身,“小奕,你要不要玩我的小汽车……”他向小奕跑去,不一会,三个小伙伴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玩起了小汽车。
当我在用心倾听小米的时候,给予他的是全然的陪伴,这种陪伴的能量,就是爱的力量,它给幼儿更多的支持,会让其实现自我成长。因此当我在倾听小米的时候,他的自我修复功能也开始启动了。
二、先抒“情”,后梳“理”
理解與共情,是指幼儿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够为了他人而对自我的行为作出一定的调整,比如为了不对他人造成伤害,而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别人哭了,知道那是悲伤,别人笑了,知道那是快乐。理解与共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育儿方法。学会理解与共情,是孩子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言课上,悦悦和小米并排坐在一起。
突然,悦悦告状:“老师,小米掐我。”只见她手背上有一个指甲印,有血渗出来。
因为小米最近老是惹事,这次我的嗓门有点大:“小米你怎么把悦悦的手掐破了?”
米:“嗯,可是他也打我的。”(他没有一点后悔的神情。)
师:“她打你,你就掐了她?”米:“是的。”
师:“掐人是不对的。你把她手指掐破了,怎么办?”米:“哼”。
米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在胸前。没有一点要悔改的意思。
第一次与小米沟通失败告终,我换共情方式,从悦悦伤口找突破口,继续与小米交流。
师:“悦悦,伤口还疼吗?”悦悦点点头。
师:“怎么办?悦悦的手都破了,都流血了,肯定很疼,你帮她揉一揉,用冷水冲一冲,然后去消消毒吧。”(老师边说边打量着小米,只见小米不愿道歉的强硬态度有所转变。)
老师趁热打铁:“小米,你快去给悦悦的伤口消消毒。不然伤口发炎了,会更疼的。”(老师露出伤心的表情)
小米的小脸有点红了,他低下头,慢慢走向悦悦。……
通过共情,小米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慢慢转变了态度,并带悦悦去了保健医生那里。从保健室回来,小米略显惭愧,他主动跟悦悦道了歉……
先抒情后梳理的引导策略,使小米从中成长起来:他在与同伴相处中,变得和善了,跟小伙伴的矛盾越来越少。
三、先描“述”,后评“理”
师幼互动中,结论性的评价会让幼儿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因此多询问、少评论,多说“你”,少说“我”,帮助幼儿用正确方式处理问题。
午餐时间到了,小朋友们起身离开座位准备洗手用餐,丁丁还在玩一旁的积木。等其他幼儿都陆续坐下来吃饭了,丁丁还不愿过来。
老师提醒他:“丁丁,准备好吃饭了吗?”
丁丁还意犹未尽:“不吃,就不吃。”
大约又过了几分钟,老师再次提醒:“丁丁,还不吃饭,饭就冷了。”
丁丁走过来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在胸,一脸的不乐意。
突然他冲向和和,“啪啪”打了和和两下。这两下,不仅把和和打哭了,也让老师懵了。
我马上冷静下来,仔细搜索丁丁“发飙”的细节,分析事件的原委:丁丁玩兴未尽,心有情绪,看到和和笑,迁怒于和和。
师:“丁丁你为什么打人?”
丁:“因为她嘲笑我?”
师:“你觉得和和嘲笑你,所以才打人?”
丁:“是的。”
师:“你怎么知道他是嘲笑你呢?”
丁:“她刚才看我了,朝我笑。我爸爸说不能嘲笑别人。”
师:“你应该去问问和和,这样随便打人一点也不好。”
丁走到和和身边,和和委屈地说:“我没有嘲笑丁丁,我喜欢他才对他微笑。”
师:“丁丁你看,你冤枉和和了,下次你要问一问。”
此时的丁丁,情绪已经缓和了很多,他听后立马跟和和道歉。
在此事件中,我采用先描“述”,后评“理”的方法,帮助幼儿说出他们内心的感受,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师幼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只有掌握沟通技巧,学习聆听与表达,充分尊重,理解并接纳幼儿,才能化解冲突与对抗,才能走进孩子内心,收获良好的师幼关系。只要我们追随儿童脚步,就能走进童心世界,做适合儿童的真教育。
【关键词】“三先三后”;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66-01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只有充分观察幼儿的言行,尊重悦纳他们,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赢得他们的喜欢与信任,从而建立起良性的师幼关系。
一、先聆“听”,后应“理”
当我们成为一个良好的倾听者时,沟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当我们用心去倾听孩子,并且是用接纳的心态去听,当下就会与幼儿产生链接,心灵相通的感觉会让你更懂孩子,跟孩子贴得更近,就会一下子抓住他们最内在的需求和问题。
餐后活动中,小奕和小橙子专心致志地趴在花坛边抓蚂蚁,他俩抓到了两只蚂蚁,并将它放在一个透明的罐子里。两人正有说有笑地观察蚂蚁,小米了走过去,他突然抢了小奕的蚂蚁罐子撒腿就跑。小奕边追边喊:“你还给我,你还给我。”一会功夫,小奕追上了小米,可小米不愿把罐子还给小奕,他把罐子举得高高的。“哼,就是不还给你。”小米趁小奕不注意,飞快地往隔壁班跑去。一边跑一边把盖子扔了,把蚂蚁罐子也狠狠地摔在地上。这时,小奕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哭出。小橙子也哭着跑来告状:“小米把我们的蚂蚁扔掉了。”小米嘴巴噘得老高,仰着头:“哼,我就要扔,我再也不跟你们好了。”
是什么原因让小米情绪易失控,性情变化如此大?我跟小米进行了一次谈话,通过交流与聆听,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师:“小米,你为什么要去抢小奕的蚂蚁。”
米:“因为小奕不跟我好了,我气都气坏了。”
师:“你怎么知道他不跟你你好了?”
米:“因为他跟小橙子玩蚂蚁,不跟我玩。”
通过聆听,我发现:小米的破坏心理仅仅是因为他的“醋意”作祟。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对症下药也就简单了很多。我运用反馈式倾听,适时顺势利导,将他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从而帮助他管理自己的情绪。中立的语调、同理感受交流,使我顺利了解了小米的需求,并帮助他解决困境。
师:你生气所以才去搞破坏?
米:是的。
师:那你扔东西对不对?
米:我知道不对。
师:因为你很生气吗?
米:嗯。
师:那你还想不想跟他做朋友?
米:不做了,他肯定不跟我玩了。
师:可是小奕还愿意跟你玩呢?
米:真的吗?(声音有点轻)
师:嗯。我有办法。
米:“什么办法?”(声音稍微大点,有所怀疑)
师:“你看你手里的小汽车不是很好玩吗?”(老师观察到小米手里有辆小汽车。)
米:“是的呀,我的小汽车还会变形呢?(一说到小汽车,小米眼睛又亮了)
师:“你可以把你的小汽车给他们玩啊。”
“真的啊,”小米站起身,“小奕,你要不要玩我的小汽车……”他向小奕跑去,不一会,三个小伙伴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玩起了小汽车。
当我在用心倾听小米的时候,给予他的是全然的陪伴,这种陪伴的能量,就是爱的力量,它给幼儿更多的支持,会让其实现自我成长。因此当我在倾听小米的时候,他的自我修复功能也开始启动了。
二、先抒“情”,后梳“理”
理解與共情,是指幼儿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够为了他人而对自我的行为作出一定的调整,比如为了不对他人造成伤害,而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别人哭了,知道那是悲伤,别人笑了,知道那是快乐。理解与共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育儿方法。学会理解与共情,是孩子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言课上,悦悦和小米并排坐在一起。
突然,悦悦告状:“老师,小米掐我。”只见她手背上有一个指甲印,有血渗出来。
因为小米最近老是惹事,这次我的嗓门有点大:“小米你怎么把悦悦的手掐破了?”
米:“嗯,可是他也打我的。”(他没有一点后悔的神情。)
师:“她打你,你就掐了她?”米:“是的。”
师:“掐人是不对的。你把她手指掐破了,怎么办?”米:“哼”。
米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在胸前。没有一点要悔改的意思。
第一次与小米沟通失败告终,我换共情方式,从悦悦伤口找突破口,继续与小米交流。
师:“悦悦,伤口还疼吗?”悦悦点点头。
师:“怎么办?悦悦的手都破了,都流血了,肯定很疼,你帮她揉一揉,用冷水冲一冲,然后去消消毒吧。”(老师边说边打量着小米,只见小米不愿道歉的强硬态度有所转变。)
老师趁热打铁:“小米,你快去给悦悦的伤口消消毒。不然伤口发炎了,会更疼的。”(老师露出伤心的表情)
小米的小脸有点红了,他低下头,慢慢走向悦悦。……
通过共情,小米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慢慢转变了态度,并带悦悦去了保健医生那里。从保健室回来,小米略显惭愧,他主动跟悦悦道了歉……
先抒情后梳理的引导策略,使小米从中成长起来:他在与同伴相处中,变得和善了,跟小伙伴的矛盾越来越少。
三、先描“述”,后评“理”
师幼互动中,结论性的评价会让幼儿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因此多询问、少评论,多说“你”,少说“我”,帮助幼儿用正确方式处理问题。
午餐时间到了,小朋友们起身离开座位准备洗手用餐,丁丁还在玩一旁的积木。等其他幼儿都陆续坐下来吃饭了,丁丁还不愿过来。
老师提醒他:“丁丁,准备好吃饭了吗?”
丁丁还意犹未尽:“不吃,就不吃。”
大约又过了几分钟,老师再次提醒:“丁丁,还不吃饭,饭就冷了。”
丁丁走过来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在胸,一脸的不乐意。
突然他冲向和和,“啪啪”打了和和两下。这两下,不仅把和和打哭了,也让老师懵了。
我马上冷静下来,仔细搜索丁丁“发飙”的细节,分析事件的原委:丁丁玩兴未尽,心有情绪,看到和和笑,迁怒于和和。
师:“丁丁你为什么打人?”
丁:“因为她嘲笑我?”
师:“你觉得和和嘲笑你,所以才打人?”
丁:“是的。”
师:“你怎么知道他是嘲笑你呢?”
丁:“她刚才看我了,朝我笑。我爸爸说不能嘲笑别人。”
师:“你应该去问问和和,这样随便打人一点也不好。”
丁走到和和身边,和和委屈地说:“我没有嘲笑丁丁,我喜欢他才对他微笑。”
师:“丁丁你看,你冤枉和和了,下次你要问一问。”
此时的丁丁,情绪已经缓和了很多,他听后立马跟和和道歉。
在此事件中,我采用先描“述”,后评“理”的方法,帮助幼儿说出他们内心的感受,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师幼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只有掌握沟通技巧,学习聆听与表达,充分尊重,理解并接纳幼儿,才能化解冲突与对抗,才能走进孩子内心,收获良好的师幼关系。只要我们追随儿童脚步,就能走进童心世界,做适合儿童的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