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7~259:“五代中原屡经丧乱,民生凋弊,典章残阙,经济、文物,荟蔚於南唐??吴由极端残弊一变而为极盛,以行密能招抚流散,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行密初至,赐予将吏,帛不过数尺,钱不过数百,而能勤俭足用,非公宴未尝举乐,招抚流散,轻徭薄敛,未及数年,公私富庶,几复平之旧。遂奠定江南富庶繁荣之基础。南唐烈祖代吴,承吴富盛之基,以慈俭治民,故江南民生,日益丰阜。”
五代都省(或都城)铜坊镜正是问世于这个既恢复民生又执行“铜禁”(详见《止水集·铜禁时期钱监铸镜》)的时代,并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因为“节俭”,既不能太厚太重(与唐镜相比既薄又轻),又省却镜背的工艺美术,而注重实际使用。因为严格执行统一官铸(镜背铸有“官”字),所有器物还一律标注工匠姓名。此类镜后期还加铸月份或铸造地“州”之内容。本文列举12面此类镜(见表一),并试对有关问题进行逐一研讨。
持续百年
统计可知,此12面镜m值(单位面积重量)的算术平均数为1.05克/平方厘米,与盛唐海兽葡萄镜的5.5克/平方厘米至7.5克/平方厘米相比,有5倍到7倍的差距。可知当时严格执行“铜禁”的“节俭”程度。
此类镜完全没有任何的图案纹饰与多余铭文,因仍使用高锡青铜而使照容效果还算良好,保证了百姓生活之需。此类镜的存世量不算稀少,可知当时有一定的普及性。
凡都省(都城)铜坊镜,皆铸有其铭文中最大的一个“官”字,强调了此类镜皆系官铸的身份与地位。《三槐堂藏镜》图158(直径21.8厘米,重量815克)仅铸突出的单独一个“官”字。根据存世实物可知,五代十国镜的形制基本相似,多为圆形,唇缘。其铭文内容多如表一,少见仅铸“官”字或仅铸“千秋万岁”(《三槐堂藏镜》图159)者,罕见加铸地名“州”者。金懋国际2010秋拍图1101(直径15.2厘米,重量290克)铭文:“省,州钱监,匠人蒯爱”。可以认为,北宋初之“州钱监”即为五代十国之“都省铜坊”。州即今之南京,其历史变迁由来:战国楚置金陵邑,秦称秣陵,三国吴称建业,晋称建康,唐称江宁。唐亡(907年),杨行密占据江宁府(即为南京)建立吴国以江宁府为都省(都城),南唐元元年(937年)改为金陵府,治上元、江宁,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为州,天禧二年(1018年)复称江宁府。可知署“州”者,当为北宋初年之器物。
综上所述,五代都省铜坊镜之问世时间,持续了百年之久。
都省铜坊
在此类铭文的存世器物中,多见“都省”少见“都城”。“都省”有两种含义的释读:一是,汉代以仆射、总理、六尚书,谓之“都省”,后亦以指尚书省长官或尚书省政事堂;二是,称都察院。上述两种无论哪个含义皆是表示了一种“权威”,以现代用词似可理解成“中央直属企业”。铜坊的最重要功能,就是铸造钱币(其次铸造铜镜),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古今中外,造币厂皆归国家所有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社会生活的安定,“铜禁”政策逐步放开,民间作坊多有问世。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在铜镜背面出现一批署有作坊名称的阴刻铭文,如:江君坊、院前坊、光禄坊、光福坊、处士坊、安乐坊等,其主要功能应是服务于“中央直属造币厂”的建州“丰国监”,代为加工,代为管理。
实名加铸
唐末至五代初是一段乱世,各行各业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作为权威铸造机构的“都城铜坊”,在严格执行“铜禁”政策的前提下,为防粗制滥造并确保铜镜的照容功能,推行了“实名制”的管理办法,每一个工匠铸造每一面铜镜,都必须加铸自己的姓名,以方便检查与监督。在安徽、江苏、湖南等地陆续发现“都省铜坊镜”的出土器物,大致归纳如下,详见表二。除了表一、表二所列之15个工匠姓名外,还可知道,另有吴、谢修、孙福、陆颢、李元、李志、李遇、袁珀等人。有趣的是,这二十余名工匠皆为单名,这对中国(汉族)姓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舒省文物管理所收藏一面吴越国的年号镜(《六安出土铜镜》图183,直径13.2厘米),铭文:“天宝五年(912年),匠人李志”,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唐亡(907年)后仅6年的五代初,在江南地区就有了在铜镜上加署匠人姓名的做法。
确凿资料
唐末,杨行密等诸路军马,为夺扬州、广陵等地,“六、七年间,兵戈竞起,八州之内,鞠为荒榛,环幅数百里,人烟断绝。”(《旧五代史》)从此,闻名中外数百年的唐代扬州镜完全消失。在扬州镜绝唱以后,吴国、南唐直至北宋初的都省铜坊镜随即问世,虽其总体质量远不如唐镜,然终究还是及时地填补了百姓生活所需之空缺。保存至今的这些出土与传世文物,为我们提供了确凿资料。经初步研讨,可大致归纳如下:
一、乱世时的铜资源紧张是“铜禁”政策的根源。
二、“铜禁”必然致使“节俭”,铜镜只能是又轻又薄。
三、显见当局加大了管理资源的力度与手段。
四、可知当局强化了管理铸镜的规定与方法。
五、在中国铜镜史上,都省铜坊镜开启了每镜必署工匠姓名的先河。
五代都省(或都城)铜坊镜正是问世于这个既恢复民生又执行“铜禁”(详见《止水集·铜禁时期钱监铸镜》)的时代,并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因为“节俭”,既不能太厚太重(与唐镜相比既薄又轻),又省却镜背的工艺美术,而注重实际使用。因为严格执行统一官铸(镜背铸有“官”字),所有器物还一律标注工匠姓名。此类镜后期还加铸月份或铸造地“州”之内容。本文列举12面此类镜(见表一),并试对有关问题进行逐一研讨。
持续百年
统计可知,此12面镜m值(单位面积重量)的算术平均数为1.05克/平方厘米,与盛唐海兽葡萄镜的5.5克/平方厘米至7.5克/平方厘米相比,有5倍到7倍的差距。可知当时严格执行“铜禁”的“节俭”程度。
此类镜完全没有任何的图案纹饰与多余铭文,因仍使用高锡青铜而使照容效果还算良好,保证了百姓生活之需。此类镜的存世量不算稀少,可知当时有一定的普及性。
凡都省(都城)铜坊镜,皆铸有其铭文中最大的一个“官”字,强调了此类镜皆系官铸的身份与地位。《三槐堂藏镜》图158(直径21.8厘米,重量815克)仅铸突出的单独一个“官”字。根据存世实物可知,五代十国镜的形制基本相似,多为圆形,唇缘。其铭文内容多如表一,少见仅铸“官”字或仅铸“千秋万岁”(《三槐堂藏镜》图159)者,罕见加铸地名“州”者。金懋国际2010秋拍图1101(直径15.2厘米,重量290克)铭文:“省,州钱监,匠人蒯爱”。可以认为,北宋初之“州钱监”即为五代十国之“都省铜坊”。州即今之南京,其历史变迁由来:战国楚置金陵邑,秦称秣陵,三国吴称建业,晋称建康,唐称江宁。唐亡(907年),杨行密占据江宁府(即为南京)建立吴国以江宁府为都省(都城),南唐元元年(937年)改为金陵府,治上元、江宁,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为州,天禧二年(1018年)复称江宁府。可知署“州”者,当为北宋初年之器物。
综上所述,五代都省铜坊镜之问世时间,持续了百年之久。
都省铜坊
在此类铭文的存世器物中,多见“都省”少见“都城”。“都省”有两种含义的释读:一是,汉代以仆射、总理、六尚书,谓之“都省”,后亦以指尚书省长官或尚书省政事堂;二是,称都察院。上述两种无论哪个含义皆是表示了一种“权威”,以现代用词似可理解成“中央直属企业”。铜坊的最重要功能,就是铸造钱币(其次铸造铜镜),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古今中外,造币厂皆归国家所有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社会生活的安定,“铜禁”政策逐步放开,民间作坊多有问世。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在铜镜背面出现一批署有作坊名称的阴刻铭文,如:江君坊、院前坊、光禄坊、光福坊、处士坊、安乐坊等,其主要功能应是服务于“中央直属造币厂”的建州“丰国监”,代为加工,代为管理。
实名加铸
唐末至五代初是一段乱世,各行各业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作为权威铸造机构的“都城铜坊”,在严格执行“铜禁”政策的前提下,为防粗制滥造并确保铜镜的照容功能,推行了“实名制”的管理办法,每一个工匠铸造每一面铜镜,都必须加铸自己的姓名,以方便检查与监督。在安徽、江苏、湖南等地陆续发现“都省铜坊镜”的出土器物,大致归纳如下,详见表二。除了表一、表二所列之15个工匠姓名外,还可知道,另有吴、谢修、孙福、陆颢、李元、李志、李遇、袁珀等人。有趣的是,这二十余名工匠皆为单名,这对中国(汉族)姓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舒省文物管理所收藏一面吴越国的年号镜(《六安出土铜镜》图183,直径13.2厘米),铭文:“天宝五年(912年),匠人李志”,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唐亡(907年)后仅6年的五代初,在江南地区就有了在铜镜上加署匠人姓名的做法。
确凿资料
唐末,杨行密等诸路军马,为夺扬州、广陵等地,“六、七年间,兵戈竞起,八州之内,鞠为荒榛,环幅数百里,人烟断绝。”(《旧五代史》)从此,闻名中外数百年的唐代扬州镜完全消失。在扬州镜绝唱以后,吴国、南唐直至北宋初的都省铜坊镜随即问世,虽其总体质量远不如唐镜,然终究还是及时地填补了百姓生活所需之空缺。保存至今的这些出土与传世文物,为我们提供了确凿资料。经初步研讨,可大致归纳如下:
一、乱世时的铜资源紧张是“铜禁”政策的根源。
二、“铜禁”必然致使“节俭”,铜镜只能是又轻又薄。
三、显见当局加大了管理资源的力度与手段。
四、可知当局强化了管理铸镜的规定与方法。
五、在中国铜镜史上,都省铜坊镜开启了每镜必署工匠姓名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