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开创了铜镜实名制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85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7~259:“五代中原屡经丧乱,民生凋弊,典章残阙,经济、文物,荟蔚於南唐??吴由极端残弊一变而为极盛,以行密能招抚流散,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行密初至,赐予将吏,帛不过数尺,钱不过数百,而能勤俭足用,非公宴未尝举乐,招抚流散,轻徭薄敛,未及数年,公私富庶,几复平之旧。遂奠定江南富庶繁荣之基础。南唐烈祖代吴,承吴富盛之基,以慈俭治民,故江南民生,日益丰阜。”
  五代都省(或都城)铜坊镜正是问世于这个既恢复民生又执行“铜禁”(详见《止水集·铜禁时期钱监铸镜》)的时代,并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因为“节俭”,既不能太厚太重(与唐镜相比既薄又轻),又省却镜背的工艺美术,而注重实际使用。因为严格执行统一官铸(镜背铸有“官”字),所有器物还一律标注工匠姓名。此类镜后期还加铸月份或铸造地“州”之内容。本文列举12面此类镜(见表一),并试对有关问题进行逐一研讨。
  持续百年
  统计可知,此12面镜m值(单位面积重量)的算术平均数为1.05克/平方厘米,与盛唐海兽葡萄镜的5.5克/平方厘米至7.5克/平方厘米相比,有5倍到7倍的差距。可知当时严格执行“铜禁”的“节俭”程度。
  此类镜完全没有任何的图案纹饰与多余铭文,因仍使用高锡青铜而使照容效果还算良好,保证了百姓生活之需。此类镜的存世量不算稀少,可知当时有一定的普及性。
  凡都省(都城)铜坊镜,皆铸有其铭文中最大的一个“官”字,强调了此类镜皆系官铸的身份与地位。《三槐堂藏镜》图158(直径21.8厘米,重量815克)仅铸突出的单独一个“官”字。根据存世实物可知,五代十国镜的形制基本相似,多为圆形,唇缘。其铭文内容多如表一,少见仅铸“官”字或仅铸“千秋万岁”(《三槐堂藏镜》图159)者,罕见加铸地名“州”者。金懋国际2010秋拍图1101(直径15.2厘米,重量290克)铭文:“省,州钱监,匠人蒯爱”。可以认为,北宋初之“州钱监”即为五代十国之“都省铜坊”。州即今之南京,其历史变迁由来:战国楚置金陵邑,秦称秣陵,三国吴称建业,晋称建康,唐称江宁。唐亡(907年),杨行密占据江宁府(即为南京)建立吴国以江宁府为都省(都城),南唐元元年(937年)改为金陵府,治上元、江宁,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为州,天禧二年(1018年)复称江宁府。可知署“州”者,当为北宋初年之器物。
  综上所述,五代都省铜坊镜之问世时间,持续了百年之久。
  都省铜坊
  在此类铭文的存世器物中,多见“都省”少见“都城”。“都省”有两种含义的释读:一是,汉代以仆射、总理、六尚书,谓之“都省”,后亦以指尚书省长官或尚书省政事堂;二是,称都察院。上述两种无论哪个含义皆是表示了一种“权威”,以现代用词似可理解成“中央直属企业”。铜坊的最重要功能,就是铸造钱币(其次铸造铜镜),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古今中外,造币厂皆归国家所有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社会生活的安定,“铜禁”政策逐步放开,民间作坊多有问世。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在铜镜背面出现一批署有作坊名称的阴刻铭文,如:江君坊、院前坊、光禄坊、光福坊、处士坊、安乐坊等,其主要功能应是服务于“中央直属造币厂”的建州“丰国监”,代为加工,代为管理。
  实名加铸
  唐末至五代初是一段乱世,各行各业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作为权威铸造机构的“都城铜坊”,在严格执行“铜禁”政策的前提下,为防粗制滥造并确保铜镜的照容功能,推行了“实名制”的管理办法,每一个工匠铸造每一面铜镜,都必须加铸自己的姓名,以方便检查与监督。在安徽、江苏、湖南等地陆续发现“都省铜坊镜”的出土器物,大致归纳如下,详见表二。除了表一、表二所列之15个工匠姓名外,还可知道,另有吴、谢修、孙福、陆颢、李元、李志、李遇、袁珀等人。有趣的是,这二十余名工匠皆为单名,这对中国(汉族)姓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舒省文物管理所收藏一面吴越国的年号镜(《六安出土铜镜》图183,直径13.2厘米),铭文:“天宝五年(912年),匠人李志”,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唐亡(907年)后仅6年的五代初,在江南地区就有了在铜镜上加署匠人姓名的做法。
  确凿资料
  唐末,杨行密等诸路军马,为夺扬州、广陵等地,“六、七年间,兵戈竞起,八州之内,鞠为荒榛,环幅数百里,人烟断绝。”(《旧五代史》)从此,闻名中外数百年的唐代扬州镜完全消失。在扬州镜绝唱以后,吴国、南唐直至北宋初的都省铜坊镜随即问世,虽其总体质量远不如唐镜,然终究还是及时地填补了百姓生活所需之空缺。保存至今的这些出土与传世文物,为我们提供了确凿资料。经初步研讨,可大致归纳如下:
  一、乱世时的铜资源紧张是“铜禁”政策的根源。
  二、“铜禁”必然致使“节俭”,铜镜只能是又轻又薄。
  三、显见当局加大了管理资源的力度与手段。
  四、可知当局强化了管理铸镜的规定与方法。
  五、在中国铜镜史上,都省铜坊镜开启了每镜必署工匠姓名的先河。
其他文献
1997年,朱汤生执掌香港苏富比已有24个年头。此时,朱汤生已成为苏富比亚洲区首位主席。  1997年在香港的历史上也值得大书特书。这一年7月1日,香港结束了145年的租界历史,回归祖国。而对于朱汤生来讲,香港的回归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内地新生代藏家涌入香港苏富比的拍场,而随着香港老一辈收藏家的逐渐淡出,新的收藏趣味和审美取向也将给瓷器拍卖的行情带来根本性的转变。  清瓷崛起  2011年4月7日晚,
期刊
朱汤生曾说,1980年至1981年的三场“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专拍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专拍,而这三场专拍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也可谓影响深远。同时,朱汤生与仇焱之祖孙三代之间的交往也成为收藏界的一段佳话。  “那是一场举世瞩目的拍卖,几乎吸引了所有全球重要媒体的关注,”说起1980年11月那场“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专拍,现任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国际主管仇国仕在接受本刊专访时显得
期刊
在做这组策划前,除了那几个分量十足的头衔外,我对朱汤生基本没有什么了解。然而,在经过了一系列地采访和查询资料后,我深深地被朱汤生所折服。  朱汤生有一句话被许多人所熟知——“可能我被生错了地方,我想我应该是一个中国人。”的确,这个英国人的一生不仅浓缩了一部精彩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史,而且他对中国艺术品、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真诚足以令许多国人汗颜。  就在做这组策划的时候,一些关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数据新鲜
期刊
我国著名美术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黄苗子先生于2012年1月8日驾鹤西去。斯人已逝,在缅怀黄苗子先生高尚的艺术修为与人文情怀之际,黄苗子先生与上海图书馆的一段书画姻缘也常为人所念及。  12年前,即2000年11月的时候,“黄苗子、郁风伉俪书画展”就在上海图书馆正式拉开了帷幕。在为期一周的展览上,展出了他们夫妇俩共105幅书画精品,得到了社会各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赞誉有加
期刊
以艳丽色彩和可爱主题备受喜爱的Alessi又推出了一款鲜红的Piattopanettone餐盘,喜庆的圣诞主题仿佛使餐桌都能再温暖几分。  奢侈品大牌“跨界”已成潮流,迪奥瞄准了电子设备,打造了Dior Phone Touch。这款触摸屏智能手机采用蓝宝石、水晶、钢、黄金、珍珠等珍贵材质;背板则用高级珠宝工艺镶嵌品牌标志性图案。  帝舵玫瑰系列女表散发着浓浓的柔美气息,玫瑰形的小秒针设置在表中央,
期刊
毕加索,这位曾经一度身为全球最贵的艺术家,在2011年也不得不让位给了齐白石和张大千。近日,法国著名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公布了2011年度全球最贵艺术品及最贵艺术家榜单。其中,张大千、齐白石的成交总额均超过毕加索,成为最贵艺术家。而最贵艺术单品也由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夺下。  据悉,Artprice每两周会对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品进行盘点,2011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最好的一年,
期刊
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丰富,体系完整。更为可贵的是,博物馆中还有一个单独的中国艺术品陈列室,那里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也有元明清以来的瓷器。年轻的朱汤生时常在这里徘徊,感受着那些美轮美奂的中国艺术品带给他的震撼。  1963年,对于朱汤生来讲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年份。当时苏富比拍卖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巴特维克曾是伊顿公学的老师,而朱汤生正好在伊顿公学受教于他。于是,巴特维克把朱汤生介绍到了苏富比
期刊
一本山水册页牵扯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一些在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事情,在当年却让程十发吃足了苦头。  在开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要感谢两个人:一位是程十发先生的儿子,画家程助先生,当他知道我准备为《程十发十二开山水精品册》写一篇文章的时候,给我寄来了新近出版的《程十发画录》,使我获益良多。另一位是汪大文,也是一位画家,并且是程十发先生的高足。汪大文对于这本册页有一层特殊的关系,正是因为她的传递,使这本
期刊
徐邦达出身于书画收藏之家,少年时师从苏州画家李醉石学画山水,同时又从赵叔儒学古书画鉴别,后又入书、画、鉴三者皆长的吴湖帆门下。他在鉴定书法的同时,不忽视对文献记载的传记与流派的研究,尤其重视书画作品的风格与形式。对风格形式的把握,除去视觉记忆之外,他主要是下苦功认真临摹。“临摹一遍,真比欣赏一百遍还要记得清楚,搞得明白。”这句话是徐邦达的名言之一。  徐邦达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贡献不仅在于充当“把关
期刊
玉器的作伪手法相对于其他门类的艺术品来说,是最为多样的,火烧、水煮、油炸、埋土、老改、后工??无所不用其极。除了现代的一些化学方法外,玉器的很多作伪技术其实是自古流传下来的。  现在我们常能见到一些玉器,包浆古旧,刀工也是老工,只是由表及里的色泽看上去并不那么自然,这很可能就是明清时期或更早的宋元时期玉匠的仿制之作,被称作“老仿件”。收藏忌伪,新仿之作自不必说,即使是几百年前的老仿件,过去在收藏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