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蛋白C和蛋白S联合检测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

来源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i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浆蛋白C(PC)和蛋白S(PS)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VT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组(n=59)和肺血栓栓塞症(PTE)组(n=23),选取同期住院的非VTE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PC、PS活性与DVT、PTE的关系,评估两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DVT、PTE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患者PC、PS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VT组、PTE组患者PC、PS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PS活性与DVT、PTE的发生均呈负相关(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PS两者联合诊断DVT、PTE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单项指标。结论 PC、PS活性在VTE患者机体血浆中呈下降趋势,其活性与VTE的发生率均呈负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DVT、PTE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正>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于太行山腰绝壁穿石修建而成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林县历史上就属于严重干旱地区。县志里“大旱、连旱、凶旱、亢旱”等字眼比比皆是,林县人民代代缺水盼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终于迎来命运的转机。从1 960年2月到1969年7月,林县人民历时近10年修成了干渠、支渠和斗渠总长达1520余公里的“生命长渠”。在
期刊
以新景煤矿3107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沿空留巷后不同充填体宽度下的巷道围岩变形情况,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对充填墙体的承载能力进行了验算,最终确定出合理的充填体宽度为1.2 m。根据现场条件设计了沿空留巷的支护方案,其中,巷旁充填体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形成,并用“锚栓+钢筋网+钢带”联合支护的形式进行加强控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留巷期间,该技术方案下的巷道围
叶颀教授在海外学习研究多年,一直心系祖国,作为急需人才,在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号召下,于2016年回国任教,一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在深耕机器学习方法与逼近论数学理论基础研究的同时,叶颀团队也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数学理论与算法在医疗和教育等领域中的应用。作为国际原创性研究课题“稀疏机器学习方法”的开创者之一,叶颀教授以深厚的专业底蕴,将理论与应用相互融合,运用稀疏机器学习方法和广义数据分析技术在
期刊
<正>"海鸟御羊角,飘然凌紫清。"海鸟,能够适应海洋的险恶环境,一般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中国拥有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广阔海洋,有1.8万公里海岸线、7600多个近海岛屿、1.4万公里岛屿岸线。在中国的碧海蓝天之间,有大约80种海鸟在御风疾飞。
期刊
临汾宏大煤矿8302工作面采用选充一体化工艺开采,分析矸石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围岩变形规律,确定采空区81.5%矸石充实率,结合锚带网+锚索巷内基本支护、单体支柱挡板与夯实胶结体联合两种沿空留巷支护方案,进行围岩稳定控制技术研究。经过两个月围岩变形量数据监测,围岩位移变形量大幅降低。
为了安全经济地解决煤矿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空巷充填难题,提出采用超高水材料充填技术进行空巷充填,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表明该技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快速的充填技术。
物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运筹学的知识来解决物流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运筹学在物流管理中运输规划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