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尝试在这充满“异想·质变”的石头新时代,萃取艺术的灵魂和精髓以及自然哲学深厚的底蕴。这是一门极为精深至广、永无止境的学涯,也是我们这一代所面临的一个值得挑战的石头艺文开创的新世界。致力研究“石头造型(形)”的思维形式,衍生石头创意、石头艺术,进而突显出个人石头玩赏特有的风格,意图打破传统、颠覆形制或是固有传统,开创新的展演契机所衍生出的“新石头艺术主义”,正在进行中蔓延。但是,要如何革新展演、创新创艺呢?探讨此议题之声浪不断高涨,当然,一切都没有绝对定论,然而异想犹如是创造者的“上帝之手”。
上次我的作品“宇宙结构”在《中华奇石》杂志2015年3月《海峡两岸》131页刊出,那次探讨的是宇宙源起转灭,以极简造型(形)的石头组件主体,融入当代艺术观点来加以表述呈现。这次则是以“后现代艺术”极简的模式共通,承袭自室内设计、居家美学的实践概念,并运用天雕造型的石头,以杜象“现成物·前卫艺术”的理论表述为艺术理念基调和元素,导引至对生命的自然演绎历程探讨,为核心创作之灵源。将异曲同工的艺思,与生活融于一体、融于一室,以更平易的方式,来展现所谓的“石头新艺术主义”的艺创表达。
就让我们一同来无限想象与开发,彰显无遗地表露石头玩赏、收藏列项年鉴,途往艺术路径,期待也能蕴藏如艺术一般的绝佳创造性,凭借着由此熏陶的延伸,去启迪人心,增长视野,丰富自身内涵,升华至窥见环境无处不在的灵性感动,更深层地去净化每一位爱石者的生命灵魂。这也是创作者此次创展欲努力的目标,以及实践传达的一次具体呈现。然而,艺术具有无限的可能和未知,且多元到无法可数的想象空间——过去、未来、当下,皆在变化中。每一次,每一位的创造展演,形式各异,或互通联结,每一件作品的呈现产生,都是一思、一维、一人、一石、一艺、一境界。皆有其无边际的创思、寓意、哲理、史观,以及个人丰富情感的艺术表达。
作品“蝴蝶的前世”的灵感来源皆为生活中的经历。创作者从对微渺生命的关怀,至对自然生命的过程,油然而生出对生命的一种怜悯、渴望、哲悟。藉由异物白色长方形格框的表达构成,几何切割出空间点、线、面、体的画面视觉,运用高低复层叠砌的层次设计,似远似近的空间安排,精密计算出最佳视觉的摆放位置,穿透视觉映象的灵魂,着重细节安排,开放式的白色长方形格框的镂空面与封闭式白色长方形、方形格框的白墙,搭配斜放的长方形白板和灰白圆点,形成空间上纯粹“几何抽象”的相互呼应。再运用“东方之美”——虚实相合的底蕴,遮蔽与通透交叠的流转、虚实的转向绵延和隐现,架构出设计主体,空间演绎最基本的骨构造台。
展品最左方造型的几何白框,上下两座,复层叠砌,一体直矗,镂空的白色长方形格框,虚实转向的刻意排列组合、位置及虚实的对比,自有幽玄巧妙之处。中空的几何白框,中间下置,南田石凿雕的石器圆钵容器,注水七分,再放入水生蕨类植物浮萍,遍布八九。浮萍漂于水面,隐含着无限绿意和生机,以及“生命- 随流- 无常”生灭奥妙这另一层哲理。最后,再植以两朵水芙蓉之水生风物造境,有点睛之妙,漪漾空灵的灵境之美。上处层架格框,转向设计摆放,兼具隐藏兰花盆钵半遮掩蔽的效能视觉,再于花色与盆钵及整体颜色的搭配基调上,也是经过一番试验、筛选配对,然后脱颖而出的。“意象”打造山水之境,细微而充盈的表述,意图将赏者带进一种空间萦绕、透露一点点神秘窥探的“东方·现代禅”的舒活雅韵里。配局的美学创造,则是以花艺设计的概念,设计出微缩形式的景观造境空间,雅致人心的自然氛围。独构中的山水意境:一花、一萍、一草、一水、一世界,让静观者感受到无比空灵的梦幻沉淀张力,让洁净的空间转为境化之境,恬淡的雅致转为静心之心。此时,景与情的交织汇聚,更加具境外之意,拉近人与空间、自然雅趣、静观同下的无声共鸣,缀点出最佳的配局烘托。
展品整体色调采用明亮纯粹的白色,用以创造出更大的空间延伸,纯化一致,极尽“极简几净”的视野舒适感和现代特质。运用黑色底垫铺地,将整局连为一体,底垫的形状同系长方形,来达到“几何形方”造型的混搭和谐。用色则是以最沉稳的纯黑,来优化整个白色格框的骨架结构,运用出黑与白绝对色调的强烈对比,精炼、简约、利落,辅以空间打造的纯粹,界域分明,视观:大器又不失雅俗共赏,散发无尽人文自然的汇集气息和现代感给予人一种既舒适自然、返璞归真,又森列万象的视觉享受。
作品动线的流畅性,营造出视觉的开阔感, 结合简约造型的现成物主体——石头,诠释生命串联的布演,自然而质朴,且具深远的隐喻,多元素材的架构,其境质感的讲究注重,跨领域的极致创合,赋予物象石头新的生命哲思,让整个作品组合成一个分明的独立群体,在形塑创造中,凝结、聚焦其作品表述意念的效能精要到位。犹如将世外桃源切割入景于居所,在文明暴冲快速的时代巨轮下,人我紧迫压力的生活不断压缩着人性、灵性,在逐渐失能的环境里,此创作的创造性展出,欲求寻得另一处心灵暂歇休憩、静思生命的幽静之微境。
“蝴蝶的前世”作品本质的力量来源,足以沉淀絮乱的尘世心灵。让我们一同欣赏,参见拙作。
【 赏 析 】
主题意念:
生命的精粹,在于生命中的“蜕变”再“蜕变”。从爬行的“毛虫”,到吐丝的“牢茧”,至羽化成“蝶”。以自然界中蝴蝶短暂生命的自然过程,隐喻、涵盖至一切物种无穷生命演化史——生存真理的本质,皆来自不断地阶段性考验、淘汰、余存、蜕变。只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不变哲理,才能成就不完美中的完美生命。
创作动机:
创作者的追求创作,通过石头的视观来造化万物,在抽化造型中,窥见物象本质深处的意涵。是要观赏者看到不只是石头外形、造型的变化,以及表象的意指,而是要将物体的展现如何进入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来更深层去思考生命本质的内观及其核心价值所在。
创作过程:
将三个抽象组合的石头原件,连结成“一体”,以白色格台、长板来加强其空间造境,区分出(视层)高、中、低,前、中、后,欲使展件起始视觉圈串的正视面更为流畅、活化,意图加强全面性透观的完善,随兴洒落,铺地的小圆点石子则是增添一处“神秘”的聚焦视觉效果,盛放喜悦生命源的缀饰。
“蝴蝶的前世”故事的前因后果的连贯性,艺术地开创展现,运用前方量体表述“毛毛虫”意象,左方量体表述“虫茧”意象,右方量体表述“蝴蝶”意象,组成演绎蝴蝶生命中每一个关键性蜕变的过程。
上次我的作品“宇宙结构”在《中华奇石》杂志2015年3月《海峡两岸》131页刊出,那次探讨的是宇宙源起转灭,以极简造型(形)的石头组件主体,融入当代艺术观点来加以表述呈现。这次则是以“后现代艺术”极简的模式共通,承袭自室内设计、居家美学的实践概念,并运用天雕造型的石头,以杜象“现成物·前卫艺术”的理论表述为艺术理念基调和元素,导引至对生命的自然演绎历程探讨,为核心创作之灵源。将异曲同工的艺思,与生活融于一体、融于一室,以更平易的方式,来展现所谓的“石头新艺术主义”的艺创表达。
就让我们一同来无限想象与开发,彰显无遗地表露石头玩赏、收藏列项年鉴,途往艺术路径,期待也能蕴藏如艺术一般的绝佳创造性,凭借着由此熏陶的延伸,去启迪人心,增长视野,丰富自身内涵,升华至窥见环境无处不在的灵性感动,更深层地去净化每一位爱石者的生命灵魂。这也是创作者此次创展欲努力的目标,以及实践传达的一次具体呈现。然而,艺术具有无限的可能和未知,且多元到无法可数的想象空间——过去、未来、当下,皆在变化中。每一次,每一位的创造展演,形式各异,或互通联结,每一件作品的呈现产生,都是一思、一维、一人、一石、一艺、一境界。皆有其无边际的创思、寓意、哲理、史观,以及个人丰富情感的艺术表达。
作品“蝴蝶的前世”的灵感来源皆为生活中的经历。创作者从对微渺生命的关怀,至对自然生命的过程,油然而生出对生命的一种怜悯、渴望、哲悟。藉由异物白色长方形格框的表达构成,几何切割出空间点、线、面、体的画面视觉,运用高低复层叠砌的层次设计,似远似近的空间安排,精密计算出最佳视觉的摆放位置,穿透视觉映象的灵魂,着重细节安排,开放式的白色长方形格框的镂空面与封闭式白色长方形、方形格框的白墙,搭配斜放的长方形白板和灰白圆点,形成空间上纯粹“几何抽象”的相互呼应。再运用“东方之美”——虚实相合的底蕴,遮蔽与通透交叠的流转、虚实的转向绵延和隐现,架构出设计主体,空间演绎最基本的骨构造台。
展品最左方造型的几何白框,上下两座,复层叠砌,一体直矗,镂空的白色长方形格框,虚实转向的刻意排列组合、位置及虚实的对比,自有幽玄巧妙之处。中空的几何白框,中间下置,南田石凿雕的石器圆钵容器,注水七分,再放入水生蕨类植物浮萍,遍布八九。浮萍漂于水面,隐含着无限绿意和生机,以及“生命- 随流- 无常”生灭奥妙这另一层哲理。最后,再植以两朵水芙蓉之水生风物造境,有点睛之妙,漪漾空灵的灵境之美。上处层架格框,转向设计摆放,兼具隐藏兰花盆钵半遮掩蔽的效能视觉,再于花色与盆钵及整体颜色的搭配基调上,也是经过一番试验、筛选配对,然后脱颖而出的。“意象”打造山水之境,细微而充盈的表述,意图将赏者带进一种空间萦绕、透露一点点神秘窥探的“东方·现代禅”的舒活雅韵里。配局的美学创造,则是以花艺设计的概念,设计出微缩形式的景观造境空间,雅致人心的自然氛围。独构中的山水意境:一花、一萍、一草、一水、一世界,让静观者感受到无比空灵的梦幻沉淀张力,让洁净的空间转为境化之境,恬淡的雅致转为静心之心。此时,景与情的交织汇聚,更加具境外之意,拉近人与空间、自然雅趣、静观同下的无声共鸣,缀点出最佳的配局烘托。
展品整体色调采用明亮纯粹的白色,用以创造出更大的空间延伸,纯化一致,极尽“极简几净”的视野舒适感和现代特质。运用黑色底垫铺地,将整局连为一体,底垫的形状同系长方形,来达到“几何形方”造型的混搭和谐。用色则是以最沉稳的纯黑,来优化整个白色格框的骨架结构,运用出黑与白绝对色调的强烈对比,精炼、简约、利落,辅以空间打造的纯粹,界域分明,视观:大器又不失雅俗共赏,散发无尽人文自然的汇集气息和现代感给予人一种既舒适自然、返璞归真,又森列万象的视觉享受。
作品动线的流畅性,营造出视觉的开阔感, 结合简约造型的现成物主体——石头,诠释生命串联的布演,自然而质朴,且具深远的隐喻,多元素材的架构,其境质感的讲究注重,跨领域的极致创合,赋予物象石头新的生命哲思,让整个作品组合成一个分明的独立群体,在形塑创造中,凝结、聚焦其作品表述意念的效能精要到位。犹如将世外桃源切割入景于居所,在文明暴冲快速的时代巨轮下,人我紧迫压力的生活不断压缩着人性、灵性,在逐渐失能的环境里,此创作的创造性展出,欲求寻得另一处心灵暂歇休憩、静思生命的幽静之微境。
“蝴蝶的前世”作品本质的力量来源,足以沉淀絮乱的尘世心灵。让我们一同欣赏,参见拙作。
【 赏 析 】
主题意念:
生命的精粹,在于生命中的“蜕变”再“蜕变”。从爬行的“毛虫”,到吐丝的“牢茧”,至羽化成“蝶”。以自然界中蝴蝶短暂生命的自然过程,隐喻、涵盖至一切物种无穷生命演化史——生存真理的本质,皆来自不断地阶段性考验、淘汰、余存、蜕变。只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不变哲理,才能成就不完美中的完美生命。
创作动机:
创作者的追求创作,通过石头的视观来造化万物,在抽化造型中,窥见物象本质深处的意涵。是要观赏者看到不只是石头外形、造型的变化,以及表象的意指,而是要将物体的展现如何进入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来更深层去思考生命本质的内观及其核心价值所在。
创作过程:
将三个抽象组合的石头原件,连结成“一体”,以白色格台、长板来加强其空间造境,区分出(视层)高、中、低,前、中、后,欲使展件起始视觉圈串的正视面更为流畅、活化,意图加强全面性透观的完善,随兴洒落,铺地的小圆点石子则是增添一处“神秘”的聚焦视觉效果,盛放喜悦生命源的缀饰。
“蝴蝶的前世”故事的前因后果的连贯性,艺术地开创展现,运用前方量体表述“毛毛虫”意象,左方量体表述“虫茧”意象,右方量体表述“蝴蝶”意象,组成演绎蝴蝶生命中每一个关键性蜕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