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在这个时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从战略高度,审视党史国史,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的新起点接续奋斗的总动员。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础在于强化和深化党史教育。只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真正领悟党史所蕴含的党的奋斗史、探索史与自身建设史的重要特质,才能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基,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全面理解党的奋斗史、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的基本特质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多年历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践行初心与使命的伟大奋斗史、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始终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伟大真理和伟大奇迹,积淀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艰辛探索和坚持自身建设的伟大特质。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本立足点就是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更加坚定党和人民创新创造步伐、深度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始終沿着初心与使命的指向,领导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书写了90多年艰苦卓绝的不屈奋斗史。90多年党的历史,是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党的十八大对党的90多年历史作了精辟总结,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总结:“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年鉴》统计,我国经济总量从1949年位居世界第104位到1976年位居第8位,再到2010年以来稳居世界第2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35岁跃升到2018年77岁。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劳动硕果。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史,是一部由初心和使命驱使的艰难辉煌的创业史。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党90多年来的奋斗,归根结底就是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的创造和积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只有熟知党的历史,才能坚定“四个自信”,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初心与使命的定力,上下求索,创造了90多年与时俱进的不懈探索史。90多年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取得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继承和发展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精神和探索成果。“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进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保持战略定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新境界。集全党智慧和中华民族创造精神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传承初心与使命的红色基因,勇于自我革命,铸就了90多年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自身建设史。90多年党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党的纲领,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并把自身建设作为党的重要战略任务,以不断强化党的自身建设保障党的初心不改、使命勇担。特别是,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把一直“进行之中”的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得出了必须按照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来建设党的科学结论。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伟大的工程”的高度,表明了党对加强自身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自觉和深刻。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要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总目标和总任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建设不断完善、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从“伟大的工程”到“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性转变,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科学谋划和有效实施,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实际成效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对党的建设思路和布局的一个重大创新,充分彰显了致力于千秋伟业的百年大党所应有的勃勃生机和坚强领导力。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章 立
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全面理解党的奋斗史、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的基本特质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多年历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践行初心与使命的伟大奋斗史、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始终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伟大真理和伟大奇迹,积淀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艰辛探索和坚持自身建设的伟大特质。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本立足点就是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更加坚定党和人民创新创造步伐、深度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始終沿着初心与使命的指向,领导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书写了90多年艰苦卓绝的不屈奋斗史。90多年党的历史,是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党的十八大对党的90多年历史作了精辟总结,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总结:“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年鉴》统计,我国经济总量从1949年位居世界第104位到1976年位居第8位,再到2010年以来稳居世界第2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35岁跃升到2018年77岁。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劳动硕果。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史,是一部由初心和使命驱使的艰难辉煌的创业史。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党90多年来的奋斗,归根结底就是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的创造和积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只有熟知党的历史,才能坚定“四个自信”,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初心与使命的定力,上下求索,创造了90多年与时俱进的不懈探索史。90多年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取得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继承和发展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精神和探索成果。“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进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保持战略定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新境界。集全党智慧和中华民族创造精神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传承初心与使命的红色基因,勇于自我革命,铸就了90多年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自身建设史。90多年党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党的纲领,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并把自身建设作为党的重要战略任务,以不断强化党的自身建设保障党的初心不改、使命勇担。特别是,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把一直“进行之中”的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得出了必须按照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来建设党的科学结论。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伟大的工程”的高度,表明了党对加强自身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自觉和深刻。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要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总目标和总任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建设不断完善、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从“伟大的工程”到“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性转变,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科学谋划和有效实施,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实际成效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对党的建设思路和布局的一个重大创新,充分彰显了致力于千秋伟业的百年大党所应有的勃勃生机和坚强领导力。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章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