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地域集中性和空间指向性。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占据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社会经济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大幅度、深层次流动现象随之发生,而人口流动反过来也影响到社会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阶段性的时空特性。
关键词: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空间效应;中国
就宏观空间格局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具有从乡村向城镇,从中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省份迁移流动的鲜明的流向特征,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新疆等边境地区为主的流入区域,以及以中西部、尤其是中部省份为主的主要流出区域。就微观区位特征而言,大量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或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是其集居的主要场所;流动人口还往往通过血缘、宗缘和地缘的纽带与同乡聚居,从而在特定的微观地域形成了独特的乡缘社区。相关研究还分析了上述宏观空间格局和微观区位特征的形成原因,揭示了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距离、投资等宏观因素,以及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水平、迁移流动人口所在家庭和社区、社会网络等微观因素对迁移流动人口流迁决策、流迁方向和流入地区位选择的影响。这些工作已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这一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空间特征的认识。
一、中国流动人口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地域集中性与空间指向性更趋明显
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超过4%的省区市在各大区域均有分布,具体包括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含重庆)。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除辽宁和四川两省外,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超过4%的省区市均集中到了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占本地总人口的比重也最高,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省内外流入人口总量高居全国前5位的省区市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4个属于东部地区。省外流入人口数量居全国前5位的省区市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和北京,全部属于东部地区。另外,从四大区域之间人口流向看,中部和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高达数千万人,成为大区间人口流动的主流东部地区之所以对流动人口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最关键的因素是这一地区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集聚。流动人口的职业构成中,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地区从事商业和服务业的流动人口比重非常高,为30%左右。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新兴工业化省份,流动人口中一般性工人比重较高,约占流动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其中广东省更是高达64.2%。
(二)近距离流动占主导地位,流动距离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强流动人口的迁移距离,可以分为近邻流动、中程流动和远程流动。近邻流动指人口在县内、市内各乡、镇、区之间的流动;中程流动是指省内跨县、跨市的流动;远程流动是指人口的省际流动。在全国14439万流动人口当中,属于近邻流动的人口达6563.4万人,占45.5%;中程流动人口为3633.8万人,占25.2%,两项合计占总流动人口的70.7%。其余29.3%的流动人口属于跨省区的远程流动,共4241.9万人,其中邻省流动人口1925.8万人,占45.4%,非邻省流动人口2316.1万人,占54.6%。流动人口的流动距离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吸引人口流动的范围越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主要以吸引县内、市内和省内人口流动。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近邻流动人口比重最低而远程流动人口比重最高。中部地区近邻流动人口比重四大区域中最高,远程流动人口比重最低。西部地区近邻流动人口比重高于东部地区而低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程流动人口比重低于东部地区而高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近邻人口比重也较高,远程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东部地区。
二、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区域效应
(一)优化劳动力空间配置,拉动市场扩张与产业结构升级
人口流动的根本动因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与就业环境,其结果必然是优化劳动力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产生大规模的消费品市场需求扩张,另一方面不断升级的商品与劳务市场又为新型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相应的市场基础,对促进全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比较显著。人口流出量较大的地区多为我国中西部人口大省或非农产业发展发育不足的省份。大量人口流出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另一方面流出人口在外工作的收入对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按各地区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计算,主要人口流出区流动人口外出工作所创造的收入达数百亿元。省外流动人口数量居前五位的省份,按各省第二、三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流动人口每年为其创造的第二、三产业产值达数千亿元。按各省份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计算,流动人口对其消费支出的拉动也达数百乃至上千亿元。主要人口流入区都是我国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流动人口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广东、江苏南部等是外向型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分布的地区,流动人口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流动人口不仅为流入区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同时其消费支出也拉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加速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
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城市化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产业发育不足,城市吸纳能力有限是制约其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大量流出有利于减轻当地的城市化压力。另外,在流动人口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情况下,他们会往返于现住地与户籍地之间,不仅能够带回一定的经济收入,对传播城市文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东部地区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区,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将进一步促进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和城市群的发育
(三)创业就业群体流失,进一步固化与加剧区域发展差异我国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中,85%左右的为青壮年和中年劳动力。而且前已述及,流动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说明年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在流动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上具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这些人员的大量外迁使流出区失去了良好的创业与从业群体,对其产业与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三、结语
迄今国际上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理论所解释的都是一种其时间过程已被高度简化的现象;在多阶段流迁的视角下,对比、分析不同流迁阶段迁移流动人口主要空间行为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揭示现有理论在此视角下的不足,进而发展适合不同阶段迁移流动人口主要空间行为及其演变的综合理论框架,无疑将是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在国际上能为相关理论的改进、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研究还必须打破将中国人口迁移流动过程“特例化”的倾向,加强国际合作和对比研究,在更为宽广的空间视野和更为深远的历史演变中概括和总结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的发展演变规律,并将中国所特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与在发展中国普遍发生作用的流动人口自身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家庭策略、以及其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二元分割等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获得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影响因素的全面认识,为人口迁移流动流动研究做出中国学者独树一帜的理论贡献。
參考文献:
[1] 林李月,朱宇.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2015(06)
(作者身份证号码:330802199103314015)
关键词: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空间效应;中国
就宏观空间格局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具有从乡村向城镇,从中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省份迁移流动的鲜明的流向特征,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新疆等边境地区为主的流入区域,以及以中西部、尤其是中部省份为主的主要流出区域。就微观区位特征而言,大量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或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是其集居的主要场所;流动人口还往往通过血缘、宗缘和地缘的纽带与同乡聚居,从而在特定的微观地域形成了独特的乡缘社区。相关研究还分析了上述宏观空间格局和微观区位特征的形成原因,揭示了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距离、投资等宏观因素,以及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水平、迁移流动人口所在家庭和社区、社会网络等微观因素对迁移流动人口流迁决策、流迁方向和流入地区位选择的影响。这些工作已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这一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空间特征的认识。
一、中国流动人口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地域集中性与空间指向性更趋明显
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超过4%的省区市在各大区域均有分布,具体包括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含重庆)。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除辽宁和四川两省外,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超过4%的省区市均集中到了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占本地总人口的比重也最高,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省内外流入人口总量高居全国前5位的省区市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4个属于东部地区。省外流入人口数量居全国前5位的省区市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和北京,全部属于东部地区。另外,从四大区域之间人口流向看,中部和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高达数千万人,成为大区间人口流动的主流东部地区之所以对流动人口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最关键的因素是这一地区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集聚。流动人口的职业构成中,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地区从事商业和服务业的流动人口比重非常高,为30%左右。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新兴工业化省份,流动人口中一般性工人比重较高,约占流动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其中广东省更是高达64.2%。
(二)近距离流动占主导地位,流动距离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强流动人口的迁移距离,可以分为近邻流动、中程流动和远程流动。近邻流动指人口在县内、市内各乡、镇、区之间的流动;中程流动是指省内跨县、跨市的流动;远程流动是指人口的省际流动。在全国14439万流动人口当中,属于近邻流动的人口达6563.4万人,占45.5%;中程流动人口为3633.8万人,占25.2%,两项合计占总流动人口的70.7%。其余29.3%的流动人口属于跨省区的远程流动,共4241.9万人,其中邻省流动人口1925.8万人,占45.4%,非邻省流动人口2316.1万人,占54.6%。流动人口的流动距离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吸引人口流动的范围越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主要以吸引县内、市内和省内人口流动。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近邻流动人口比重最低而远程流动人口比重最高。中部地区近邻流动人口比重四大区域中最高,远程流动人口比重最低。西部地区近邻流动人口比重高于东部地区而低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程流动人口比重低于东部地区而高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近邻人口比重也较高,远程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东部地区。
二、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区域效应
(一)优化劳动力空间配置,拉动市场扩张与产业结构升级
人口流动的根本动因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与就业环境,其结果必然是优化劳动力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产生大规模的消费品市场需求扩张,另一方面不断升级的商品与劳务市场又为新型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相应的市场基础,对促进全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比较显著。人口流出量较大的地区多为我国中西部人口大省或非农产业发展发育不足的省份。大量人口流出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另一方面流出人口在外工作的收入对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按各地区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计算,主要人口流出区流动人口外出工作所创造的收入达数百亿元。省外流动人口数量居前五位的省份,按各省第二、三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流动人口每年为其创造的第二、三产业产值达数千亿元。按各省份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计算,流动人口对其消费支出的拉动也达数百乃至上千亿元。主要人口流入区都是我国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流动人口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广东、江苏南部等是外向型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分布的地区,流动人口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流动人口不仅为流入区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同时其消费支出也拉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加速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
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城市化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产业发育不足,城市吸纳能力有限是制约其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大量流出有利于减轻当地的城市化压力。另外,在流动人口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情况下,他们会往返于现住地与户籍地之间,不仅能够带回一定的经济收入,对传播城市文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东部地区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区,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将进一步促进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和城市群的发育
(三)创业就业群体流失,进一步固化与加剧区域发展差异我国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中,85%左右的为青壮年和中年劳动力。而且前已述及,流动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说明年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在流动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上具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这些人员的大量外迁使流出区失去了良好的创业与从业群体,对其产业与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三、结语
迄今国际上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理论所解释的都是一种其时间过程已被高度简化的现象;在多阶段流迁的视角下,对比、分析不同流迁阶段迁移流动人口主要空间行为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揭示现有理论在此视角下的不足,进而发展适合不同阶段迁移流动人口主要空间行为及其演变的综合理论框架,无疑将是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在国际上能为相关理论的改进、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研究还必须打破将中国人口迁移流动过程“特例化”的倾向,加强国际合作和对比研究,在更为宽广的空间视野和更为深远的历史演变中概括和总结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的发展演变规律,并将中国所特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与在发展中国普遍发生作用的流动人口自身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家庭策略、以及其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二元分割等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获得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时间过程及其空间效应影响因素的全面认识,为人口迁移流动流动研究做出中国学者独树一帜的理论贡献。
參考文献:
[1] 林李月,朱宇.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2015(06)
(作者身份证号码:33080219910331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