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北下—中泥盆统介形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来源 :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pzl_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广西东北部的泥盆纪地层,在东岗岭组以下,多为陆相及滨、浅海相的碎屑岩,已发现的化石数量不多,类别较少,只零星的报导有植物、鱼和腕足类,研究程度甚差,因此,地层的划分对比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我院古生物教研室广西泥盆纪地层研究队,于1976—1978年先后在荔蒲、钟山、昭平、贺县及苍梧等地,测制了一些东岗岭组以下的泥盆纪地层剖面,采集了较多的腕足类、瓣鳃类、苔藓虫、植物,轮藻及介形虫化石。根据对地层及化石
其他文献
江苏省测绘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综合性学术年会于1982年6月22日至26日在南京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82人。省地质学会、地理学会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新华日报社、江苏省广播电台、南京市电视台的记者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得到了省科协、省测绘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会议首先由副理事长马强同志致开幕词,由省测绘学会理事长崔凤岗同志代表上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
期刊
编写一部科学专著颇不容易,创作一部优秀的科学专著更是难上难。所谓“优秀”,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并且最好能全部满足:(1)科学内容丰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基本数据;(2)在方法上和理论上有所创新和提高;(3)在生产实践上或其他方面有较大
期刊
石英硬度大,化学稳定性强,其微粒形成的机理、搬运沉积的过程及其沉积后的变化在颗粒表面上均有记录,而且这些表面特征比较稳定,不易消失。所以近年来,不少地学工作者,利用沉积物中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特征分析讨论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变过程。黄土矿物中石英含量高,分析研究石英颗粒的表面结构,对阐明黄土的成因很有意义。
期刊
一、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在现有的普通地理图上反映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增强各地区地理景观的特点,借以提高地图的科学性、地理性和实用性,已成为当今地图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期刊
青藏高原是一系列巨大的山系、高原面、镶嵌以宽谷和盆地的组合体,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构成地球上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这样一个大高原,它是晚新生代以来大幅度、分阶段强烈断块隆起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构造地貌单元。以板块构造学说作为基本观点,地质时期多次构造运动的反复作用,奠定了高原地貌的基础;而强烈的新构造隆起直接造就着高原的本身,隆起的性质及其所获得的巨大高度,使高原
期刊
本刊编委会于1981年9月19日至20日在南宁召开了新编委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到会的编委成员外,还有学会秘书长瞿宁淑同志,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和科学出版社期刊室及学报编辑部的有关同志,会议由周廷儒、吴传钧、王乃樑三位副主编主持。中国测绘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最近在郑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地图编制与地图复制学术会议。出席会议代表共160人,来自中央和27个省、市、自治区制图生产部门、地图科研
期刊
第三次世界地理学术交流会议于1981年9月11—16日在厦门举行,出席代表近70名,来自全国44个单位(除高等院校地理系及世界地理研究机构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外,还有相邻学科的世界地区研究所的同志们),提交论文约70篇。会议交流了从1978年春第二次世界地理学术交流与工作会议以来各单位世界地理工作的情况,着重就世界地理如1981年10月5日至10日在西德的曼海姆举行了德国第43届地理年会。这一届刚好是
期刊
期刊
本文描述了广西东北部早、中泥盆世的轮藻7种2亚种1型和1未定种,分别属于Sycidium和Trochiliscus这两个古老的轮藻属。Sycidium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早、中泥盆世地层中广泛分布,先后由卢衍豪(1948),王水和张善桢(1956)、王振(1976)、王振和卢辉楠(1980)及中南、西南地区的其他古生物工作者作过研究和报导(1978),并初步建立了我国南方泥盆系直立轮藻序列。王振和
期刊
一、前言我国虫颚(Scolecodonts)迄今极少报导,是国内古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个空白薄弱类别,有待补充。蠕虫的化石颚在古生物文献上最早报导的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学者C.H.Pander,其后W.Ehlers对德国,G.J.Hinde对加拿大等地发表了一些文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G.Croneis和H.W.Scott建议给这些化石颚以“Scolecodonts”的名称,立刻和普遍地为古生物学界所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