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下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构建自主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本文从历史课堂教学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应坚持的原则、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具体措施等方面,阐释如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优化
课堂教学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的手段,课堂教学效益如何直接决定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高中历史课程是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的课程。要实现此目标,必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和人文精神为指导,落实新课程理念
(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了解学情,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际和个性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二)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随着课堂教学中学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教育的有利时机,促进知识的生成。
(三)历史教学方式要多样,形式要丰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性,组织并实现师生、学生之间多维有效互动。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二、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应坚持的原则
(一)学生要真正掌握该节课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的掌握是教学目标中的基本要求,能够让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历史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史料解读和历史感悟的基础和知识平台。
(二)学生要学会该节课重要知识点的推理过程和得出结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的过程,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等。
(三)教师对该节课做到收放自如。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教师的是否有效决定课堂是否有效,一个有效的教师取决于教师能在教学中习惯地表现出“清楚地界定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和策略、具备有效教学沟通能力、善用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了解学习者的特质、拟定认知反省策略、兼重高低层次的目标、评鉴学习者的理解以作适时的反馈”等有效教学行为。只有具备这些能力者才能做到课堂上收放自如。
三、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应注重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性。课程改革追求过翟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因此而淡化了“双基”的目标。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教师不能顾此失彼。“双基”是教育教学的基础目标,没有“双基”的落实,其它目标的实现都是空话。
(二)教师应重视历史教学的规范性。教学效益来自于平时的课堂,而保证其效益的根本就在于常规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规范意识,要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期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三)教师应有历史教学的效益意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没有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益,就没有整个教学效益的提高。每一位教师应在如何实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检测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如何调整对策等下大力气研究。
(四)教师应向优化过程要效益。1、要做好每一节课准备工作。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课前对教具、学具要作充分准备;要充分分析学情,努力把教学设计落实到每一类学生上。2、要抓好教学设计。要认真解读课标,制定具体、明确、可测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教學内容、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要研读名、特、优秀教师的经典案例,促进自己教学设计科学有效。3、应有练习、检测、反馈、矫正环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精选作业,优化作业结构;每一节课都要有当堂的必要的检测、反馈,最好是讲练结合,以便及时矫正。教学检测以必要、适度、科学为原则,重视过程性、多样化、个性化检测,发挥检测的发展性功能;重视命题、考试研究,考试要为改进教学服务。
(五)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态是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也是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教师应从目标实现度、学生主体参与度、师生交融互动度、师生行为有效度、学生主动发展度等作为教学自我评价的基本依据和指标。
(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没有好习惯、好方法,就不可能有高质量。教师要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如认真预习、专心听课、积极思考、做好笔记、大胆发问、乐于合作、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课后反思、课外阅读、处理信息、细致观察、联系实际、总结归纳等。
[参考文献]
[1]林进才.教学理论与方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7
[2J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13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优化
课堂教学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的手段,课堂教学效益如何直接决定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高中历史课程是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的课程。要实现此目标,必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和人文精神为指导,落实新课程理念
(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了解学情,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际和个性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二)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随着课堂教学中学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教育的有利时机,促进知识的生成。
(三)历史教学方式要多样,形式要丰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性,组织并实现师生、学生之间多维有效互动。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二、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应坚持的原则
(一)学生要真正掌握该节课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的掌握是教学目标中的基本要求,能够让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历史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史料解读和历史感悟的基础和知识平台。
(二)学生要学会该节课重要知识点的推理过程和得出结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的过程,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等。
(三)教师对该节课做到收放自如。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教师的是否有效决定课堂是否有效,一个有效的教师取决于教师能在教学中习惯地表现出“清楚地界定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和策略、具备有效教学沟通能力、善用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了解学习者的特质、拟定认知反省策略、兼重高低层次的目标、评鉴学习者的理解以作适时的反馈”等有效教学行为。只有具备这些能力者才能做到课堂上收放自如。
三、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应注重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性。课程改革追求过翟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因此而淡化了“双基”的目标。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教师不能顾此失彼。“双基”是教育教学的基础目标,没有“双基”的落实,其它目标的实现都是空话。
(二)教师应重视历史教学的规范性。教学效益来自于平时的课堂,而保证其效益的根本就在于常规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规范意识,要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期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三)教师应有历史教学的效益意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没有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益,就没有整个教学效益的提高。每一位教师应在如何实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检测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如何调整对策等下大力气研究。
(四)教师应向优化过程要效益。1、要做好每一节课准备工作。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课前对教具、学具要作充分准备;要充分分析学情,努力把教学设计落实到每一类学生上。2、要抓好教学设计。要认真解读课标,制定具体、明确、可测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教學内容、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要研读名、特、优秀教师的经典案例,促进自己教学设计科学有效。3、应有练习、检测、反馈、矫正环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精选作业,优化作业结构;每一节课都要有当堂的必要的检测、反馈,最好是讲练结合,以便及时矫正。教学检测以必要、适度、科学为原则,重视过程性、多样化、个性化检测,发挥检测的发展性功能;重视命题、考试研究,考试要为改进教学服务。
(五)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态是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也是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教师应从目标实现度、学生主体参与度、师生交融互动度、师生行为有效度、学生主动发展度等作为教学自我评价的基本依据和指标。
(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没有好习惯、好方法,就不可能有高质量。教师要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如认真预习、专心听课、积极思考、做好笔记、大胆发问、乐于合作、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课后反思、课外阅读、处理信息、细致观察、联系实际、总结归纳等。
[参考文献]
[1]林进才.教学理论与方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7
[2J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