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生态城市的建设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人们所有的生存资源都需要从环境中汲取,另外,城市环境也对城市发展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优质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发展,反之,劣质的生态环境阻碍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建设项目必须和城市资源的分布做到有效结合,有效实现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和谐相处。作为公民,也必须时刻秉承环境保护的观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生态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路径
1导言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系统性的工程,这也是将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综合考虑的重要发展战略。当前的能源资源的消耗量逐渐增大的发展形势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需求就比较大,通过从理论层面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进行研究,就能有助于实际发展策略的实施。
2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现状以及考虑的要点
2.1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现状
从当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现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贫困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就形成了很大阻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需要技术以及资金支持的,但是实际的经济发展条件就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有着很大的矛盾。由于我国的地理格局比较特殊,区域间的差异也比较大,整体的发展不平衡等,这就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能采取统一的方式进行规划建设。以及受到了多种体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政策的主导,消费文化的盛行等,这些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2.2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要点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要注重要点的把握,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规划建设目标的实现,要充分注重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做到因地制宜的规划建设,不同的区域在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措施上也要能有区别,不能不切实际的进行规划建设。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各部门间的协调,政府的职能在规划建设当中要能充分有效的发挥,积极扭转城市发展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目标的实现。再者,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好引导消费的工作,注重文化的传承,注重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这些都有助于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顺利进行。要充分重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安全,并能将返璞归真的理念与之相结合,注重生态化理念的融入,倡导节俭的精神等,这样才能有助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目标的实现。
3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路径分析
3.1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城市进程的加快离不开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规划。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解决城市开发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人口密集的问题,难点就是建立和管理好公共设施。在城区内部,停止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化项目,清楚违章建筑,防止对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另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秉承节能环保的原则,尽可能降低民用燃料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交通线路,尽可能使公共交通系统成為城市最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凭借现代化通信技术对公共交通给予调度,大力推进城市交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水平。
3.2培育市民的生态观念,凝聚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向心力
生态城市是以城市生态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存在状态,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建立。第一,培养生态价值观。在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内在独立性,建立起生态导向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培育市民的绿色环保理念,提升其环境素质、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将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等主流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将绿色生活方式根植于市民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细节之中,力争用“生态思维”、“绣花精神”勾勒出一张张“绿色之区、智慧之区、文旅之区”的城市名片。第二,培养生态认知观。遵循我国传统“天人合一”、“平衡和谐”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突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通过宣讲、媒体报道、评优选先等方式增强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知;同时,建立各种高质量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以及学校等满足市民生态文化需求的场所,引导公众在城市生态系统“阈值”范围内进行各项城市活动,不断转变城市经济发展观念,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和市场福利”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转变,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大量的精神财富。
3.3低碳交通规划
城市规划的另外一个基本系统就是道路交通系统。在进行城市固话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具体城市的车流量、断面类型以及道路布局。交通系统属于能源消耗较大的部分,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十分有必要。在具体规划的过程中,以交通适用性为基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线路的规划和道路等级的划分。另外,在道路交通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预测,旨在使道路规划和建设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最后,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城市未来交通的需求量,建立具有长远意识的道路交通系统。
3.4完善生态制度,强化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组织协调制度。建立专门的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生态城市建设任务,如制定《生态城市条例》、《生态城市建设指导方针》、《生态城市促进的停车设施指南》,引导各部门在城市开发、园林建筑绿化、交通规划等方面实施评估并且提出具体措施;在统筹城市的水源、管廊、空间布局等多方面要素时,各部门按照“多规融合”的思路,借助先进的BIM技术互相衔接各类专项规划,形成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共同协商、稳定和谐的制度体系。第二,制定奖惩和监督机制。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项目如城市规划、土地规划、资源开发项目等,实施政府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贷款利率优惠、资质评优活动中加分等激励措施;对绿色建筑实施“家庭能源贷款计划”的经济鼓励政策,对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考核中,增设生态环保目标完成奖和生态事业重大贡献奖;遵循“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补贴机制;完善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舆论监督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把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督查范围。第三,完善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加强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土地构成的变化等监测反馈工作,完善生态监管体系;通过环保网站及时发布环境污染信息和环境政务信息,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依法对土地建设各类项目实施环评监测。
4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世界各国的所谓“生态城市”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从生态城市的理念提出到城市规划,以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都会对未来生态城市的发展起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学者和政府等人员一起研究、探讨来解决,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贾妍,于楠楠.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路径及其发展模式[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38(02):324-330.
[2]席仁义.生态城市建设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5):247-248.
[3]罗艺.生态城市的建设困境与法律对策[J].理论月刊,2017(07):164-170.
[4]王传玲,王静.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7(06):110-111.
(作者身份证号码:41272719870906657x)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路径
1导言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系统性的工程,这也是将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综合考虑的重要发展战略。当前的能源资源的消耗量逐渐增大的发展形势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需求就比较大,通过从理论层面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进行研究,就能有助于实际发展策略的实施。
2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现状以及考虑的要点
2.1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现状
从当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现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贫困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就形成了很大阻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需要技术以及资金支持的,但是实际的经济发展条件就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有着很大的矛盾。由于我国的地理格局比较特殊,区域间的差异也比较大,整体的发展不平衡等,这就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能采取统一的方式进行规划建设。以及受到了多种体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政策的主导,消费文化的盛行等,这些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2.2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要点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要注重要点的把握,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规划建设目标的实现,要充分注重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做到因地制宜的规划建设,不同的区域在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措施上也要能有区别,不能不切实际的进行规划建设。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各部门间的协调,政府的职能在规划建设当中要能充分有效的发挥,积极扭转城市发展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目标的实现。再者,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好引导消费的工作,注重文化的传承,注重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这些都有助于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顺利进行。要充分重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安全,并能将返璞归真的理念与之相结合,注重生态化理念的融入,倡导节俭的精神等,这样才能有助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目标的实现。
3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路径分析
3.1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城市进程的加快离不开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规划。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解决城市开发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人口密集的问题,难点就是建立和管理好公共设施。在城区内部,停止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化项目,清楚违章建筑,防止对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另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秉承节能环保的原则,尽可能降低民用燃料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交通线路,尽可能使公共交通系统成為城市最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凭借现代化通信技术对公共交通给予调度,大力推进城市交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水平。
3.2培育市民的生态观念,凝聚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向心力
生态城市是以城市生态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存在状态,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建立。第一,培养生态价值观。在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内在独立性,建立起生态导向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培育市民的绿色环保理念,提升其环境素质、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将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等主流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将绿色生活方式根植于市民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细节之中,力争用“生态思维”、“绣花精神”勾勒出一张张“绿色之区、智慧之区、文旅之区”的城市名片。第二,培养生态认知观。遵循我国传统“天人合一”、“平衡和谐”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突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通过宣讲、媒体报道、评优选先等方式增强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知;同时,建立各种高质量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以及学校等满足市民生态文化需求的场所,引导公众在城市生态系统“阈值”范围内进行各项城市活动,不断转变城市经济发展观念,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和市场福利”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转变,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大量的精神财富。
3.3低碳交通规划
城市规划的另外一个基本系统就是道路交通系统。在进行城市固话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具体城市的车流量、断面类型以及道路布局。交通系统属于能源消耗较大的部分,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十分有必要。在具体规划的过程中,以交通适用性为基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线路的规划和道路等级的划分。另外,在道路交通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预测,旨在使道路规划和建设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最后,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城市未来交通的需求量,建立具有长远意识的道路交通系统。
3.4完善生态制度,强化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组织协调制度。建立专门的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生态城市建设任务,如制定《生态城市条例》、《生态城市建设指导方针》、《生态城市促进的停车设施指南》,引导各部门在城市开发、园林建筑绿化、交通规划等方面实施评估并且提出具体措施;在统筹城市的水源、管廊、空间布局等多方面要素时,各部门按照“多规融合”的思路,借助先进的BIM技术互相衔接各类专项规划,形成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共同协商、稳定和谐的制度体系。第二,制定奖惩和监督机制。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项目如城市规划、土地规划、资源开发项目等,实施政府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贷款利率优惠、资质评优活动中加分等激励措施;对绿色建筑实施“家庭能源贷款计划”的经济鼓励政策,对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考核中,增设生态环保目标完成奖和生态事业重大贡献奖;遵循“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补贴机制;完善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舆论监督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把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督查范围。第三,完善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加强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土地构成的变化等监测反馈工作,完善生态监管体系;通过环保网站及时发布环境污染信息和环境政务信息,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依法对土地建设各类项目实施环评监测。
4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世界各国的所谓“生态城市”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从生态城市的理念提出到城市规划,以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都会对未来生态城市的发展起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学者和政府等人员一起研究、探讨来解决,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贾妍,于楠楠.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路径及其发展模式[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38(02):324-330.
[2]席仁义.生态城市建设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5):247-248.
[3]罗艺.生态城市的建设困境与法律对策[J].理论月刊,2017(07):164-170.
[4]王传玲,王静.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7(06):110-111.
(作者身份证号码:4127271987090665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