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陈静撰写了《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的报告,与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等委员负责撰写的另外4篇咨询报告一起报送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这份文件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并下发给了国家有关部门参阅。
“在完成这份报告的过程中,专家委组织委员们开会讨论了10余次,反复研究、修改。有些委员甚至牺牲休息时间、熬夜审视观点和核对相关数据。”陈静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仍然非常感慨。
2011 年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成立10 周年,也是中国“十二五”开局元年。回想专家委10年的工作与贡献,陈静用了“成绩卓著”4个字来形容:“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了从上向下的整体规划。专家委作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咨询机构,在这10年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行业研究为基础
“没有金融信息化就没有现代金融服务,金融信息化在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陈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金融信息化对现代金融服务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运营最基本的生存支撑环境。”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的陈静在金融信息化领域拥有深刻的见解和多年工作经验,并且主持过人民银行多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其中,人民银行现代支付系统最让他印象深刻,该系统前后建设花费了11年。
“虽然我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看,我国金融业信息化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网上银行的服务及信息化在全世界已经处于领先水平,包括信息风险的防范能力等。”陈静表示。
陈静认为,金融业务连续性管理和信息安全是现阶段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关注的两个关键点。目前,我国各金融机构已经基本实现数据大集中,这为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金融创新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是同时也产生了技术风险高度集中的新问题。
截止至2010年底,我国已经有13家全国性银行建成了同城灾难备份中心,9家银行建成异地灾难备份中心。但是,金融数据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金融行业业务持续性还有很大压力,信息安全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全国超大数据中心的管理、灾难备份机制还缺乏足够经验。陈静认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重视金融监管信息化建设,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现代化手段;要进一步重视防范数据处理集中后的技术风险,切实加强银行信息化治理工作,探索金融服务外包,积极为金融的混业经营提前做准备。
充分发挥
专家委咨询作用
作为专家委委员,在金融信息化领域多年的工作,让陈静对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如数家珍。同时,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也给陈静的专家咨询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采访中,陈静多次强调,专家委的建议不是干预,而是咨询。“专家委的优势是从国家、全局的高度提出建议,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我国信息化建设要想少走弯路,就要充分发挥咨询的作用,从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角度认真提出建议。”
除了立足本行业的调查研究,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的专家委委员们也在不同的学科交叉中获益匪浅。在一次参观国家电网的研讨活动中,智能电网监控中心和信息系统监控中心的建设就给陈静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来讲,金融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更高,信息化系统建设也更完善,但是那次参观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创新,对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对于专家委今后的工作开展,陈静认为,“专家委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但是仍旧要在提高咨询质量上下功夫。要敢于带头说真话、实事求是,开展不同意见的讨论。专家委要进一步为国家和各个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对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趋势进行研究,例如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陈静的建议言辞恳切、字字珠玑。
委员简介
陈静,原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任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全国银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等职。长期负责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标准化、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主持金融信息化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负责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金融信息化的编制工作。
“在完成这份报告的过程中,专家委组织委员们开会讨论了10余次,反复研究、修改。有些委员甚至牺牲休息时间、熬夜审视观点和核对相关数据。”陈静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仍然非常感慨。
2011 年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成立10 周年,也是中国“十二五”开局元年。回想专家委10年的工作与贡献,陈静用了“成绩卓著”4个字来形容:“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了从上向下的整体规划。专家委作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咨询机构,在这10年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行业研究为基础
“没有金融信息化就没有现代金融服务,金融信息化在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陈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金融信息化对现代金融服务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运营最基本的生存支撑环境。”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的陈静在金融信息化领域拥有深刻的见解和多年工作经验,并且主持过人民银行多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其中,人民银行现代支付系统最让他印象深刻,该系统前后建设花费了11年。
“虽然我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看,我国金融业信息化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网上银行的服务及信息化在全世界已经处于领先水平,包括信息风险的防范能力等。”陈静表示。
陈静认为,金融业务连续性管理和信息安全是现阶段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关注的两个关键点。目前,我国各金融机构已经基本实现数据大集中,这为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金融创新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是同时也产生了技术风险高度集中的新问题。
截止至2010年底,我国已经有13家全国性银行建成了同城灾难备份中心,9家银行建成异地灾难备份中心。但是,金融数据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金融行业业务持续性还有很大压力,信息安全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全国超大数据中心的管理、灾难备份机制还缺乏足够经验。陈静认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重视金融监管信息化建设,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现代化手段;要进一步重视防范数据处理集中后的技术风险,切实加强银行信息化治理工作,探索金融服务外包,积极为金融的混业经营提前做准备。
充分发挥
专家委咨询作用
作为专家委委员,在金融信息化领域多年的工作,让陈静对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如数家珍。同时,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也给陈静的专家咨询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采访中,陈静多次强调,专家委的建议不是干预,而是咨询。“专家委的优势是从国家、全局的高度提出建议,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我国信息化建设要想少走弯路,就要充分发挥咨询的作用,从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角度认真提出建议。”
除了立足本行业的调查研究,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的专家委委员们也在不同的学科交叉中获益匪浅。在一次参观国家电网的研讨活动中,智能电网监控中心和信息系统监控中心的建设就给陈静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来讲,金融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更高,信息化系统建设也更完善,但是那次参观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创新,对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对于专家委今后的工作开展,陈静认为,“专家委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但是仍旧要在提高咨询质量上下功夫。要敢于带头说真话、实事求是,开展不同意见的讨论。专家委要进一步为国家和各个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对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趋势进行研究,例如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陈静的建议言辞恳切、字字珠玑。
委员简介
陈静,原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任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全国银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等职。长期负责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标准化、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主持金融信息化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负责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金融信息化的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