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6
[课题: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DFA110216]
一、高考体育加分制度
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指教育部与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在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录取中根据考生的民族、思想政治表现、竞赛获奖情况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情形给考生一定的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的行为准则。
高考体育加分是指中央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在高考招生录取中根据考生在体育方面取得的竞赛成绩等情形,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统一测试,测试合格者给予一定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
二、高考体育加分的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考中的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所以,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真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使得具有体育专长,并能在高校中有发展价值的人,获得加分。考入理想的大学,实现人生的梦想。
三、高考体育加分制度改革的建议
本高考体育加分改革建议以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为出发点,构建新的加分政策。为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
规范高考体育加分,本质上是规范政府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决策方式。在我国统一高考、集中录取制度中,高考体育加分政策还会长期内存在,但是如何改革、保留多少、如何加分等等,应当有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改变由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决策的方式。
建议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程序。从符合教育规律、维护每个受教育者的平等权益出发,加分项目的设立、取消或者保留,应当有广泛的公众参与,首先应听取教师和家长的意见,通过讨论分析利弊、形成共识,奠定必要的民意基础。
建议提高高考加分政策的决策权力,加分政策的方案应提交省人大审议和决定。制订《考试法》,将考试招生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形式明确受教育者的考试权益,明确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加分考试、招生中的权利与责任,严厉打击加分考试作弊行为,追究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加分考试中弄虚作假、侵犯受教育者权益的法律责任。
2、严格把关,严格控制高考体育加分项目和规模
鉴于目前个别项目加分项目过多过滥,大幅度地减少加分项目和受益面势在必行。建议对目前实行的各种加分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对那些已经腐坏变质、明显有违考试公正,或者虽有小利但弊大于利的项目,予以坚决取消。体育加分政策关键在规范,而不是取消。这项政策并没有错,但一些人用作假、买卖的手段,把这个政策给破坏了,必须严厉打击,同时要对体育赛事组织、成绩证明发放等环节采取完善措施。
从源头把关,从比赛的组织,名次的认定、加分测试资格的取得、测试关节的严格把关、取消或减少个别与体能、运动技能关系不大、开展不够广泛、更多靠运用器材等运动项目的加分资格和规模。
3、赋予高校自主承认高考加分的权利
在各地对现行的加分项目尚来不及进行评估和清理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今年的考生有一个相对公平的高考竞争环境?建议可赋予高校自主承认高考加分的权利,即高校可以不承认在教育部14种加分之外的地方加分项目,在高考录取中,提出不考虑加分投档或录取的要求。
具体操作方法是,参加各地高考提前批、第一批录取的985高校、211高校,可不承认地方加分项目,按照原始分排序投档;学校在具体录取过程中,可适当考虑地方加分。也就是说,地方的高考加分,将不影响考生的正常投档,而只作为高校在录取时的一个参考因素。对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可保留“原始分+高考加分”的投档录取规则。
“按原始分投档、适当考虑高考加分”与“原始分+高考加分”进行排序投档,是完全不同的“加分效果”。例如,一名学生考分为560分,获得高考加分10分,按现行加分政策,将按570分排序投档和录取。而按原始分投档,则是用560分投档,只有投档进一所学校之后,这所学校再考虑加分进行具体专业的录取;当然,学校也可以自主决定不考虑加分因素。这样,地方加分项目将失去先前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清理减少,加大公开透明程度,高考加分就有可能走向规范。
这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现实可行的规范、治理高考加分项目的方法,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去年在我国内地提前批招生的香港中文大学,就宣布不承认内地的所有高考加分,按照考生原始分投档。这一举措同时有利于落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更为彻底的做法,教育部可规定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均为投档线加分(用于高校专业排序录取),不再加在原始分上(或者仅保留少数身份型、照顾性加分),这是对高考加分作用的全新定位,既承认高考加分的一定作用,但降低其在投檔、录取中的刚性地位。
4、将高考体育加分项目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设计的高考改革蓝图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基于多元评价体系的高校自主招生,将是未来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从长远看,加分项目应该纳入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即设定多个评价学生的指标,对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评价学生。这样,高校可以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减少了加分对高考成绩的重大影响,例如美国大学的评价制度,包含16个大项指标,涉及SAT考试、中学课程成绩、中学老师推荐、社区服务活动、特长、家庭因素、多元化因素等,供高校录取时参考。这是规范和清理高考加分政策的终极目标。
总之,调整和规范工作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为进一步完善高考体育加分政策,更好地发挥其对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课题: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DFA110216]
一、高考体育加分制度
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指教育部与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在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录取中根据考生的民族、思想政治表现、竞赛获奖情况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情形给考生一定的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的行为准则。
高考体育加分是指中央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在高考招生录取中根据考生在体育方面取得的竞赛成绩等情形,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统一测试,测试合格者给予一定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
二、高考体育加分的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考中的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所以,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真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使得具有体育专长,并能在高校中有发展价值的人,获得加分。考入理想的大学,实现人生的梦想。
三、高考体育加分制度改革的建议
本高考体育加分改革建议以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为出发点,构建新的加分政策。为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
规范高考体育加分,本质上是规范政府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决策方式。在我国统一高考、集中录取制度中,高考体育加分政策还会长期内存在,但是如何改革、保留多少、如何加分等等,应当有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改变由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决策的方式。
建议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程序。从符合教育规律、维护每个受教育者的平等权益出发,加分项目的设立、取消或者保留,应当有广泛的公众参与,首先应听取教师和家长的意见,通过讨论分析利弊、形成共识,奠定必要的民意基础。
建议提高高考加分政策的决策权力,加分政策的方案应提交省人大审议和决定。制订《考试法》,将考试招生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形式明确受教育者的考试权益,明确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加分考试、招生中的权利与责任,严厉打击加分考试作弊行为,追究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加分考试中弄虚作假、侵犯受教育者权益的法律责任。
2、严格把关,严格控制高考体育加分项目和规模
鉴于目前个别项目加分项目过多过滥,大幅度地减少加分项目和受益面势在必行。建议对目前实行的各种加分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对那些已经腐坏变质、明显有违考试公正,或者虽有小利但弊大于利的项目,予以坚决取消。体育加分政策关键在规范,而不是取消。这项政策并没有错,但一些人用作假、买卖的手段,把这个政策给破坏了,必须严厉打击,同时要对体育赛事组织、成绩证明发放等环节采取完善措施。
从源头把关,从比赛的组织,名次的认定、加分测试资格的取得、测试关节的严格把关、取消或减少个别与体能、运动技能关系不大、开展不够广泛、更多靠运用器材等运动项目的加分资格和规模。
3、赋予高校自主承认高考加分的权利
在各地对现行的加分项目尚来不及进行评估和清理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今年的考生有一个相对公平的高考竞争环境?建议可赋予高校自主承认高考加分的权利,即高校可以不承认在教育部14种加分之外的地方加分项目,在高考录取中,提出不考虑加分投档或录取的要求。
具体操作方法是,参加各地高考提前批、第一批录取的985高校、211高校,可不承认地方加分项目,按照原始分排序投档;学校在具体录取过程中,可适当考虑地方加分。也就是说,地方的高考加分,将不影响考生的正常投档,而只作为高校在录取时的一个参考因素。对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可保留“原始分+高考加分”的投档录取规则。
“按原始分投档、适当考虑高考加分”与“原始分+高考加分”进行排序投档,是完全不同的“加分效果”。例如,一名学生考分为560分,获得高考加分10分,按现行加分政策,将按570分排序投档和录取。而按原始分投档,则是用560分投档,只有投档进一所学校之后,这所学校再考虑加分进行具体专业的录取;当然,学校也可以自主决定不考虑加分因素。这样,地方加分项目将失去先前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清理减少,加大公开透明程度,高考加分就有可能走向规范。
这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现实可行的规范、治理高考加分项目的方法,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去年在我国内地提前批招生的香港中文大学,就宣布不承认内地的所有高考加分,按照考生原始分投档。这一举措同时有利于落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更为彻底的做法,教育部可规定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均为投档线加分(用于高校专业排序录取),不再加在原始分上(或者仅保留少数身份型、照顾性加分),这是对高考加分作用的全新定位,既承认高考加分的一定作用,但降低其在投檔、录取中的刚性地位。
4、将高考体育加分项目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设计的高考改革蓝图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基于多元评价体系的高校自主招生,将是未来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从长远看,加分项目应该纳入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即设定多个评价学生的指标,对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评价学生。这样,高校可以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减少了加分对高考成绩的重大影响,例如美国大学的评价制度,包含16个大项指标,涉及SAT考试、中学课程成绩、中学老师推荐、社区服务活动、特长、家庭因素、多元化因素等,供高校录取时参考。这是规范和清理高考加分政策的终极目标。
总之,调整和规范工作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为进一步完善高考体育加分政策,更好地发挥其对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