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资源禀赋理论,提出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培育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但伴随着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逐步升级对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以重庆市铝产业为研究案例,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为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重庆;资源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16.5
  
  1 重庆铝产业发展现状
  
  1.1 已形成较完备的铝产业体系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重庆基本形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变形铝合金的塑性加工或铸造铝合金的铸造成型加工—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后加工的产业链,初步形成由铝土矿开采、铝冶炼、铝合金熔铸、铝加工、废铝回收、科研设计等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集群。
  重庆铝产业主要包括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铝压铸件、铝制品、铝线缆、再生铝等,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重庆铝业龙头企业——中铝西南铝,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品种规格最齐全、产品质量领先、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特大型铝加工企业,是我国航空航天铝材保障基地、高精铝板带箔生产基地、铝材出口加工基地。
  1.2 铝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产业链条较为完善。已形成矿产品、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铝铸件、铝质天花、铝电解用炭素制品等上下游及配套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铝加工业是重庆铝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具有全球竞争力。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铝西南铝形成了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家电、包装印刷、建筑装饰用铝材等6大系列支柱产品。
  企业结构趋向合理。形成了以中铝西南铝为核心,数十家大中型企业围绕铝加工上下游产品配套发展的格局。
  
  2 重庆铝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形势分析
  
  2.1 重庆铝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1)本地资源加工保障能力不足。
  重庆已探明可供开采利用的铝矿资源总量有限,原储量仅为2400万吨,经追加投资勘探,总储量约5700万吨;矿石品位不高,铝硅比为5∶9。铝土矿找矿探矿投入不足,矿业开发滞后,深部坑采成本较高。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合金不能满足本市铝加工需求,铝及铝合金等主要依靠市外资源,特别是电解铝产能不配套使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企业规模扩张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制约重庆铝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此外,重庆铝工业电价偏高,挤压了铝冶炼企业利润空间。
  (2)重庆铝材产品结构不够合理。
  如轧制材与挤压材,热轧坯和铸轧坯,一般铸件与压铸件,原铝与再生铝,铝材与深加工材,铝材品种与应用领域等的结构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差距大。大型精密模锻件、制罐用特薄板、高档PS版基、热敏CTP版、铝板幕墙、高级装饰板、镜面板、飞机蒙皮板、高压电容箔、车船用高精铝板、大型特种型材等高附加值、高技术、高品质和军民两用特殊用途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但重庆产能有限、新产品开发滞后;电子家电产品、食品饮料等包装对铝板、带、箔产品的深加工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除中铝西南铝外,重庆铝加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布局分散、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差,规模偏小,高新技术产品不多,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
  (3)统筹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铝加工行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支持行业快速发展的融资政策和能源政策力度不够,影响企业产能扩张和行业效益的发挥。行业深层次的发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行业间的上下游关系依然脆弱。跨省区间矿产资源和能源的统筹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跨行业间多层次的、互惠长效的利益政策机制不健全。科技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缺失,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应用研究的原创能力弱;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2.2 重庆铝产业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
  (1)我国对铝材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铝加工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铝的消费需求也同步快速增长。我国建筑、电力、交通、包装、机械等行业铝消费量分别约占40%、20%、16%、8%和8%。在产能不断提升、消费需求旺盛以及优惠政策促进下,全国铝板带箔快速增长,但我国人均铝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增长空间大,铝加工产品特别是高中档产品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2)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世界铝材生产能力主要控制在大型跨国铝业集团手中。新一轮全球铝工业结构调整已基本结束,形成美国铝业公司、加拿大铝业公司、俄罗斯铝业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海德鲁铝业公司五大企业主宰世界铝工业的格局,开始加快技术改造、企业改扩建、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市场开拓、新应用领域开辟步伐。1993年以来,美铝在我国累计投资数亿美元,成为我国铝工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和贸易伙伴、中铝股份境外股的最大认购者,销售的产品涉及航空航天、包装、汽车、建筑和商业运输等应用领域。
  (3)技术装备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目前,铝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向节能降耗、精简连续、高速高效、环保安全方向发展;铸锭向大型化和高纯净度方向发展;工艺装备更新换代向大型化、精密化、成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热轧和冷轧加工技术向高速、大压下量和高精度方向发展,并以“1+4”和“2+5”热连轧技术和冷连轧技术为典型代表。工模具设计与加工工艺不断优化,材质质量和使用寿命将极大提高。新型高档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
  (4)铝加工发展加速,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我国铝产业呈现加快资源整合、大力发展高精度铝板带材、节能型材与安全型工艺技术、逐步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低质产品等五大趋势。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近年来,针对我国高精度铝板带材需大量进口的现状,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扩建和新建现代铝板带加工项目,起点高、投入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工业型材产量不断增加;节能型建筑铝型材加快发展,出口量上升,新型隔热型材、幕墙板、隔热防潮铝箔将成为主流产品。
  (5)铝产业聚集态势明显,形成六大板块。
  我国加快发展“最优化铝产业链”,将生产原铝的要素——煤电、氧化铝、炭素等串联起来,形成煤(水)——电——铝——铝材深加工——再生铝产业链,尽可能多地将原铝转化为深加工产品。全国逐步形成了六大铝产业板块,即珠江三角洲铝建筑型材板块、中原地区民用铝板带加工板块、环渤海民用铝材加工板块、长三角铝箔加工及再生铝板块、西南军民两用铝加工板块、西北铝加工板块。
  
  3 重庆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实施
  
  3.1 改善政策环境,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强化政策支撑。充分用好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对口支援、产业结构調整、科技开发、循环经济等政策资源,支持符合规划的铝产业项目进入重庆各铝工业园区。加快推进重点铝加工项目前期工作,有关部门在规划用地指标、环保审批、进口设备减免税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市工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性资金给予倾斜支持。
  规范铝镁合金零部件工业市场竞争秩序,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有选择地扶持具有相当规模且在产品和技术上拥有一定实力的骨干铝镁合金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参股及控股等方式,联合其它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形成铝镁合金零部件大企业集团,提高铝镁合金零部件产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实力。
  3.2 强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铝土矿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确保铝土矿资源向重点氧化铝企业集中配置,按照规模经济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加强铝土矿的资源保护和市场监管,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打击私采乱挖、一证多坑、采富弃贫行为。
  制定“十一五”铝土矿资源勘查开发规划,进一步增加财政对铝土矿基础性地质勘查的投入,支持鼓励重点氧化铝企业积极参与市内铝土矿资源的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到省外境外建矿,提高资源保障程度。严格氧化铝项目布局和消耗铝土矿资源项目的管理,严禁规划外氧化铝项目建设和非重点氧化铝企业扩大规模,不再新建和改扩建增加铝土矿消耗的化工项目,促進氧化铝等行业的有序发展。鼓励市内氧化铝企业的新增产量优先供应重庆电解铝企业,并在签订长期合同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条件。
  3.3 注重产品、技术研发创新
  依托中铝西南铝技术中心、重庆大学国家轻金属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高性能铝合金成分优化和合金形成规律及控制技术;铝合金连铸液位精密程控技术装备研发;以织构控制为核心的高性能铝板带热连轧及冷轧技术;大规格高强铝合金铸锭及复杂截面型材加工技术;综合优化强度、塑韧性及耐蚀性能等的铝合金热处理关键技术。在铝合金材料的先进制备与加工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关键的核心技术,形成完备的铝合金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工艺及制备等产业化技术开发体系,为重庆铝合金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术支撑和持续发展动力,将重庆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铝合金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3.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新型工业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促进企业采用清洁工艺和节能降耗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大力推行“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治理”的清洁生产模式,拉长产品链,开发“三废”再生资源化、再商品化,形成多级循环。通过区域内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生态铝工业园区。实行“绿色”招商、产业链招商,使之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的标志性区域。
  
  参考文献
  [1] 曾玉成,李传林.西部高耗能工业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2,(2):111114.
  [2]韩道光.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J].企业活力,2005,(3).
  [3]强毅,韩冰.提升宁夏高耗能产业的战略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7,(6):93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广东省乳源县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支持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乳源县农信社支持“三农”的现状,剖析了农信社支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改善农信社的支农环境,加大农信社的支农力度,提升农信社服务“三农”的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信社;“三农”;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17102  
期刊
摘 要: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线建设集中地。在陕西省内部,其经济发展也处于较落后水平,在中部城市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其人口状态有其特殊性,人口预测也就需要有特殊的方法,以汉中为例,详细叙述针对此类城市的人口预测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人口预测;人口分析;汉中市;中部城市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而作为语文教学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换枢纽的初一年级来说,责任和作用则显得尤其重大。  关键词:教师自身要求;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F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21601    语文初一年级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
期刊
摘 要: 当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环境与理念,拓宽了企业管理的范围和内容,這一切影响并改变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表现特征,并给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建立和完善企业新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信息化对传统内部控制体系的影响,以期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革新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内部
期刊
摘 要:简单探讨了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初始跨阶段教法衔接问题。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小学阶段侧重兴趣的培养,初中初始阶段在兴趣的基础上,加强知识的系统传授。  关键词:教法 ;衔接;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21702    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交际工具的英语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许多城市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
期刊
摘 要:社会发展,学好英语迫在眉睫。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大学英语四级无疑是一只真老虎。教师可以通过联想法、歌咏比赛法、构词法、翻译法以及短期突破法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英语教师成为“差生”学英语的带路人。  关键词:“差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词汇教学法;英语教师;带路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2140
期刊
摘 要:意思自治原则由16世纪法国学者杜摩兰首先提出。他认为在契约关系中,应该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那一习惯法,即令当事人于契约中未作明示的选择,法院应推定其默示的意思,以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即根据整个案情的各种迹象来判断双方当事人意思之所在。杜摩兰的意思自治原则得到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华赫特、意大利法学家曼西尼、美国法学家斯托雷等人的支持,并且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各国司法实践和立法中,
期刊
摘 要:经典文本在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段后,会经历种种变迁,有的在历史变迁中逐渐淡弱、消逝,有的经历历史的考验后仍旧活跃在现实的舞台上。以《红岩》为例,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传播模式,来探讨这样一部红色经典是怎样在时代变迁中传承,并且逐渐辉煌的。  关键词:红色经典 《红岩》;议程设置;沉默螺旋理论;满足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
期刊
摘 要: 现行工程价款优先受偿制度的缺陷已导致制度失灵,为探寻制度优化的路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提出包括成本、法律和外围制度三方面的五个制度优化路径,这对制度的完善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93.31    1 制度缺陷导致制度失灵    第一,制度遵循的收益分配设置还无法使制度实现预期效益。对银行来说不遵循制度当然是
期刊
摘 要: 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研究,指出对软件企业研发人员进行考核,在指标的选择上,应以结果型指标为主、过程型指标为辅,以定性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为辅;在评价方式上,宜采用多角度评价法;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层次分析法较科学,也更适用于实践;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对具体软件企业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做了论述,并详述了层次分析法在确定考核指标权重当中的具体应用步驟。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