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阶梯性问题设计的探究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mk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一门语言是为了交流,而交流就离不开互动。小学英语课堂就要求师生互动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师生间的对话是完成任务的重要手段,而教师的课堂提问作为对话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输入与输出信息的重要方式。教师的提问直接影响语言交流的质量和教与学的效果。经过多年的观察与实践,笔者发现有些教师的提问存在很大的问题。譬如,提出的问题不用思考就可以说出答案,或提出的问题与目标偏离,或问题难度过于高无法回答等,这些由于提问存在的问题导致不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发生了障碍性的困难。注意到这些问题后,我们进入了专题研究与探讨,把课堂提问作为课堂研究落实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多年的研究表明: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还能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积极思考,通过语言组织、整理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问往往能使各个环节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相反,无效的提问则会阻碍课堂环节的顺利展开,使得课堂环节停滞不前,学生对语言的习得与运用效果更是令人堪忧。下面笔者就课堂各个环节该如何提问谈谈自己的想法。
  导入:聚焦主题,促进思维发展
  以译林出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4 Where’s the bird?”为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教室里突然飞来一只鸟,描述了小鸟在教室的相应位置逗留后,最后又飞回到树上的场景。我们可以抓住小朋友心情的变化来朗读课文,从一开始的惊喜兴奋(教室里出现小鸟),到紧张(怕吓飞小鸟),最后轻松(小鸟飞回树上)。在一次校级青年教师课堂评估活动中,其中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进行简单的free talk,谈论学生的学习用品,比如“What’s this/that?Is this a/your...?Yes,it is./No,it isn’t...”,但是这位教师始终没能与本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没能很好地过度到本课所将学习的新知识中来。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对于缺乏语境的小学生来说,积累、巩固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在导入环节做到承前启后,既能复习巩固旧知,又能巧妙地引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环节将直接影响整堂课,能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精心挑选谈话内容,不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对话上,不偏离教学目标。为此,笔者认为在导入环节的提问需要聚焦主题,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目标明确,提问具有方向性。我们如何向这有限的40分钟时间要效率,目标定位很重要。目标过低,教学内容机械重复“炒冷饭”,会导致课堂容量小、节奏慢;目标过高,环节蜻蜓点水,走过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导航。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5 Signs”为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一些公共场所的标志,并且了解看到这些标志后要注意什么。基于这样的目标,教师在导入环节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切入,屏幕上可以出现一些比较常见的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餐馆、电影院等,同时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Where is/are…?”(根据图片信息作答)“What can you see?”等。二是以旧带新,提问具有针对性。课堂的导入环节是不容小觑的。导入既能起到有效的复习作用,又能很好引出新课的内容。继续承接上面的例子,当学生大概了解图片信息后,接着继续追问“What does it mean?”“Can they…?”“What can they do?”等。接下来,就可以逐步呈现所要学习的重点,为后续阅读做铺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导入环节要适当留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一些难点,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新授:紧扣主题,提升交流空间
  在一次课堂观察活动中,笔者的观察任务是记录上课老师在新授环节所提出的问题。该教师执教的是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4 Road safety”。通过记录结果发现:在这个环节中,这位教师一共提出32个问题,其中28个是只需要回答yes或no的问题,如“There are many busy roads in the city. Right?”“You must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Yes?”等。这样的问题,稍有常识的学生都知道该怎么回答,根本无需理解问题的意思,更不需要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提问,仅仅流于形式,对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毫无意义。除了一些空洞无意义的问题之外,该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过于复杂,不能用三言两语就能回答清楚,如“How can you cross the road safely?”等。这个课文用了整个语篇来解决,又岂是学生能用三言两语回答清楚的呢?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在整个新授环节中,该教师没有引导,师生之间没有实质性的交流。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在新授环节要紧扣主题,提升交流空间,并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不喧宾夺主,防止提问缺乏广度。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我们要把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切不可喧宾夺主。课堂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课堂的进度与实效,广大教师也一直在探索与思考。提问不难,但要提出有意义、有内涵的问题,那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把握好故事的重点与难点;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生的整体水平,做到难易适中。成功的教师,一般都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为避免问题过于简单且带有导向性,我们还可以出示简单示意图或者简笔画来进行提问,可以将抽象事物具体化,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真实的语言交际。二是不忽视过程,防止提问缺乏深度。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导航,課堂提问要一步步紧扣主题,层层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学生带入一个思考的王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应该有积极的思考意识,渴望主动寻求并期待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从正确的提问方式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能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针对上述“Road safety”案例,可以开门见山提出问题:“The roads in the city are very busy.How can we cross them safely?”提出这个问题后,不直接要答案。接着,可以分几个部分来进行细节阅读,如“Before crossing,what should we do?”这里面涉及的问题较多,此时我们不是寻求答案的精准化和完整性,而要鼓励学生说起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思考并参与到问题中来。   操练:深化主题,加强语言运用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课堂操练环节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3 Our animal friends”为例,文中以相同结构呈现了4种动物,主要是通过颜色(What colour is it?)、外形(What is it like?)、会做什么(What can it do?)三方面对其进行描述。在一次课堂大检阅中,有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她能够抓住重点,介绍完4种小动物后对如何描述动物进行提问,因为是4段结构相同的文本,所以她对主题的归纳总结显得滞后,导致学生在语言操练中缺乏信息,未能起到理想的操练效果。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在如何深化主题并切实有效地加强语言训练上,要做到两点:
  一是发现规律,防止提问停滞反复。在上述课例中,从介绍第一个小动物开始到最后第四个,教师反复提问相同的问题,致使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文本主题得不到深化。在学习了前两种小动物后,学生对如何介绍动物已有一定的认识,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趁胜追击,先让学生根据一些单词来总结提炼出介绍动物的“What colour is it?”“What is it like?”“What can it do?”三个方面,接着再让学生根据这个思维导图,试着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描述故事中即将呈现的另外两种动物。不必要求学生输出的信息与文本一字不差,主要是旨在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来操练语言。二是尊重规律,防止提问难易失控。一节课不是几个支离破碎的片段,它应该是一个整体,每个环节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所以,教师要注意各个课堂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若是提问比较突兀,就容易使学生思维混乱,摸不着头脑。在操练环节,更是如此,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对文本信息有了感知的过程后,就高难度地让学生输出信息。在操练环节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循序渐进,从简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深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与运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既能对前面所学的新知进行有效输出,也为在下一个运用环节中提出更难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巩固:升华主题,促进能力提升
  以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7 Summer holiday plans”为例,有位年轻教师在处理这个内容时,前面几个部分可谓无可挑剔,但在最后巩固运用环节,让学生说说书中人物的暑假计划后,再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的假期计划。看似无可厚非,但是深入思考一下,这样的设计还是存在问题的。首先问题浮于表面,学生受课文内容制约,思维停滞,没能表达出自己内在的东西;所以得到的答案未能得到预期效果,学生的回答无非都是与文中雷同,包括“要去哪里,要待几天啊”等。这样的问题形式非常陈旧,学生之间的讨论过于形式化,思维得不到碰撞,讨论缺乏张力。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在巩固运用环节提问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角色互换,避免讨论缺乏张力。英语作为我国学生的第二语言,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英语课堂中要想设计一些“大问题”,而非是简单地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是什么”“在哪里”等可以不加思考的问题。所谓的“大问题”,就是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题。由于受语言的限制,有时候面对这样的问题可能准备举手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致使课堂出现冷场;这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根据需要来变换角色。通过提问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总结归纳,把知识系统化,从被动状态调整为主动状态,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正使英语成为交际性语言。二是调整角度,重拾语言训练点。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变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上述案例中,在课文巩固环节,何不跳出文本,改变一下形式将主题升华呢?继续上述话题,笔者认为可以在结尾将话题进一步升华。针对一些旅游景点的卫生状况、文物保护等问题,可让学生讨论完自己的暑假计划后,再用本单元所学的重要知识“Will you…?”讨论一下游玩一个景点之后,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比如,提出问题“Will you leave the rubbish there?”等,这样既可以换一个角度运用语言,避免照搬书本,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将主题进一步升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堂提问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装饰,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大脑,只有当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他产生需要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提问让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思考,力求在教材的内容本身里去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食粮”,从而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和释疑,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其他文献
本刊讯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会议结束后,北大厅“部长通道”开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这里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农业部将按照这次大会的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继续推进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韩长赋介绍,我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
刚刚过去不久的二十世纪,是科学大爆炸的世纪。科学所向披靡,一手缔造了工业时代的辉煌。走进二十一世纪,科学的迅猛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一度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种种蓝图,正在这个时代迅速成为现实。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脑科学,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  萌芽于1999年的新教育实验,从诞生之初就置身于科学造就的时代漩涡之中。一方面,科学的巨大力量不由分说地摧毁着既往的秩序,人们
对理想状态下的房间空调器采用卡诺循环进行分析,得出了理想空调器能效比的表达式和理论极限值,并采用简单模型分析了导致空调器能效比远低于理论极限值的原因,针对实际工况
为了获得能在极端环境下降解原油的微生物,以江汉油田地下高温储水为样品成功分离出一株嗜热原油降解菌YBW1.根据生理生化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该菌鉴定为Geobacillus kaust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高二年级组的实验班进行了数学分层教学实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名负责走班教学的教师,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开始数学教师都很不适应,但
介绍运用三维软件UG NX7.5运动仿真模块,模拟其模型的分离与接合,并对离合器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给出从离合器片的受力、位移和速度曲线的简便直观的方法,为作结构设计及优化设
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除了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需要关注创新思维、思想价值等要素。在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优化小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也是当前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从强化语言积累,引导自主学习,增强情感体验,促进综合提升等方面就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优化提出了建议。  强化学生语言积累  阅读教材的不同
运用反求设计的思想对刚性四连杆变幅机构的运动学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导出了系列的方程式,方便了设计和改进四连杆变幅机构,并用MATLAB工具实现.
办学校就是办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力,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是教育之“力”,是学校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俗话说: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