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基层党组织尤其是社区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协同治理的目标定位体现在强化政治引领、强化能力引领、强化组织引领、强化机制引领。针对目前区域化党建存在的问题,应从三方面发力:以党组织优化调整构建区域大党建格局,实现基层党组织与社会治理单元的高度契合;以党内民主引领社区民主,推行“一核多元、协商共治”的党建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的工作机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社区服务项目化、社会化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大党委;互联网+;社区治理;协同治理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工作的基础,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联系社区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地引导街道社区推动区域化党建创新发展,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区群众的构成、就业方式和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原有条块分割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难以整合、优势难以互补,制约了社区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城市区域“大统筹、大社区、大党建”的党建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适应区域化党建格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社区党组织“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社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影响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影响和谐社区建设的步伐。建立社区“大党委”就是要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方式,突破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传统模式,适应社区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推进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抓、和谐共建,构建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有效的社区党建新机制。
一、社区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协同治理的目标定位
(一)强化政治引领,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
通过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架构,采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管理”体系,实现以党组织为核心的“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情况全掌握、服务无遗漏”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服务管理目标。
(二)强化能力引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推进
建立健全网格联系制度,确保党员居住在网格、服务为民在网格、监督考评在网格,不断激发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服务群众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三)强化组织引领,各种社会治理和服务力量得到有效整合
形成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带动、社会单位协同、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把居民的参与热情转化为治理服务活力,把社会资源转化为治理服务实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强化机制引领,形成社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互动机制
探索推行以党建引领、多元协商、社会融合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党建和社会治理相融合工作新机制,依托街道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网格党组织等整合基层党建资源,强化社区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社区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协同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化党建未引起足够认同和重视
一是部分党员对社区“大党委”认识不足,不同层面上对社区党建的一些滞后思想认识还存在,并与不断推进的城镇化社区党建工作发生着冲突和碰撞。二是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动力不足,有些单位认为社区党建应当由社区党组织承担,对他们来说是“份外事”,参与社区党建工作过程中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没有真正形成共建合力。三是在职党员自觉参与社区党建的思想淡薄,在调研中发现有相当一批在职党员,“单位党员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没有认识到身居社区参与社区建设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二)区域化党建横向协调力度还不够大
目前,大部分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较多的停留在临时性工作这一层面,在发掘自身优势,为社区提供活动场所、带头宣传社区党建工作、督促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尚未实现全面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尚未形成持久的推动力。
(三)区域化党建辖区在职党员参与面不够广
尽管通过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和党员网络化有关制度,要求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但由于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与社区双重管理和监督制度尚未完善,在职党员到社区登记报到这一制度尚未全面推开,即使已经登记报到的在职党员,由于其单位对此未作相关硬性的要求,致使在职党员的管理难以到位。
三、社区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协同治理的机制创新
(一)以党组织优化调整构建区域大党建格局,实现基层党组织与社会治理单元的高度契合
一是健全街道党建联席会议。街道党建联席会议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将辖区内影响较大的單位、国企和学校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定期研究辖区内党的建设、区域发展、社会治理、服务群众、公益性等工作。
二是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把有代表性的辖区单位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注意吸收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负责人参加,解决辖区单位在参与区域共驻共建、服务管理、协调监督中的问题,切实把区域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党组织连接起来、统领起来。
三是优化网格党支部(党小组)设置。按照“人居为主、划地为格、责任到人”的设置模式,依托现有的党建网格,在城市社区健全完善网格党组织设置。根据网格辖区党员数量及居住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按照“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能”的原则,每个网格党支部(党小组)设置书记(党小组长)兼网格长1名,并设置网格警员、安全监管员、综治维稳员、城市管理员、民政救助员、卫计管理员和宣传文化员等七类工作人员。每类工作人员的数量、来源由社区根据工作实际,统筹各方资源自行确定。每个网格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1+X+Y”模式,带领X个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居民骨干、热心群众、志愿者队伍,联系Y个重点社会单位,协助参与本网格内的社会治理工作。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是社区党组织的末端神经,要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负责网格内党建工作。重点负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采集和更新网格内党员基本信息;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及时解决或协助解决网格内居民及社会单位反映的问题等。 (二)以党内民主引领社区民主,推行“一核多元、协商共治”的党建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的工作机制
一是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内民主引领社区民主。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件或紧急情况,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发起召开临时会议。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件或紧急情况,可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发起召开临时会议,“一事一议”。网格党支部每三年改选一次,由网格党支部党员民主投票产生,网格党支部定期召开网格党支部委员会议、网格工作例会等,商议网格事项,统揽网格内社会治理工作。居民党小组结合院坝会、楼栋会、党小组会议、居民议事会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诉求,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和反映情况。
二是健全多元协商机制,增强社会协同共建意识。牢固树立融合理念,着力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1],依托“两委”联席会议,发挥社区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讨论、协商、解决重点党建工作和重大社区事项;依托居民会议,开展基层民主选举,决策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依托居民民主评议会,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开展民主评议;依托居民议事会、社区听证会议、民情恳谈会议,搭建多元化的社区协商平台,形成“自下而上”的协商议题产生机制,协商解决社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民意的“催化师”、利益博弈的“调解员”作用。
三是深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筑牢社会治理稳定基石。充分整合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资源,探索建立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优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功能,承载转接组织关系,教育培训党员、开展党的活动、展示党的形象等功能,并为区域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等各类组织开展活动提供阵地,搭建服务周边群众的有效平台。通过部门、街镇、社区联动的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及“经济帮扶、民生帮扶、矛盾纠纷化解”三支专业化队伍,进一步实现对辖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帮扶的全覆盖。在普遍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上,重点联系服务“三老三户三留守”,解决孤寡老人、贫困户实际困难,推动专业户带头致富,疏解信访户矛盾焦点,促进老干部、老党员作用发挥。重点管理流动人口以及刑满释放、社区矫正、有过激言行、严重精神障碍、涉毒、涉邪教、重点关注青少年等人员。通过对重点人群的常态化服务,实现“抓两头带中间”,努力构建区域稳定、发展的格局。
四是培育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在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楼宇、商业区、园区、居民区,积极发展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地域性、兴趣型、行业型社会组织,有针对性地吸纳负责人作为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利用党建带群建,推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以党员志愿服务培育居民志愿服务,聚集优秀人才,通过设定岗位、岗位认领等方式助推志愿者参与政策宣传、文化娱乐、帮扶救助和文明劝导等工作,以各类居民志愿服务为抓手,引导带动社区户籍人员和外来人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三)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社区服务项目化、社会化
在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领导下,借助“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三方互动”等多个服务群众平台,通过“居民点单、社区交单、承诺接单、共同议单、完成结单”项目化运作模式[2],采取党员、群众个人认领和驻区单位、社会组织认领相结合的方式,与社区党组织签订项目申领协议,激发辖区居民与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为网格内的服务对象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专业服务。
一是形成《需求清单》。利用网格党组织、居民党小组等平台,广泛征求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在医疗健康、环境卫生、文化娱乐、安全治理等各方面的需求,提交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审核,制定《需求清单》。
二是形成《资源清单》。通过主动邀约、上门拜访、电话沟通等方式,与驻区单位、结对共建单位沟通,详细了解各方的优势资源和合作意向,并将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提供的服务制定成详细的《资源清单》。
三是形成《项目清单》。街道、社区对“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进行配对,借助“党建联席会议”“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三方互动”等多个服务群众平台,采取驻区单位、社会组织认领和党员、群众个人认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需求和资源对接,形成《项目清单》。明确项目的时间步骤、推进方式、组织措施,促进社区事务项目化运作、常态化推进。
参考文献:
[1]陈鹏军.构建区域党建共同体 夯实党的执政根基[J].唯实,2018(5):58-59.
[2]黄伦宽.关于推行社区大党委制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7(1):78-79.
作者简介:
张大勇(1963- ),男,汉族,重庆忠县人,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研究;王超(1991- ),男,汉族,湖北荆州人,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教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校級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大党委协同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主持人:张大勇)和“‘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精准化机制创新研究”(主持人:王超)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大党委;互联网+;社区治理;协同治理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工作的基础,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联系社区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地引导街道社区推动区域化党建创新发展,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区群众的构成、就业方式和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原有条块分割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难以整合、优势难以互补,制约了社区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城市区域“大统筹、大社区、大党建”的党建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适应区域化党建格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社区党组织“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社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影响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影响和谐社区建设的步伐。建立社区“大党委”就是要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方式,突破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传统模式,适应社区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推进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抓、和谐共建,构建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有效的社区党建新机制。
一、社区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协同治理的目标定位
(一)强化政治引领,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
通过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架构,采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管理”体系,实现以党组织为核心的“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情况全掌握、服务无遗漏”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服务管理目标。
(二)强化能力引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推进
建立健全网格联系制度,确保党员居住在网格、服务为民在网格、监督考评在网格,不断激发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服务群众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三)强化组织引领,各种社会治理和服务力量得到有效整合
形成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带动、社会单位协同、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把居民的参与热情转化为治理服务活力,把社会资源转化为治理服务实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强化机制引领,形成社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互动机制
探索推行以党建引领、多元协商、社会融合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党建和社会治理相融合工作新机制,依托街道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网格党组织等整合基层党建资源,强化社区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社区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协同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化党建未引起足够认同和重视
一是部分党员对社区“大党委”认识不足,不同层面上对社区党建的一些滞后思想认识还存在,并与不断推进的城镇化社区党建工作发生着冲突和碰撞。二是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动力不足,有些单位认为社区党建应当由社区党组织承担,对他们来说是“份外事”,参与社区党建工作过程中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没有真正形成共建合力。三是在职党员自觉参与社区党建的思想淡薄,在调研中发现有相当一批在职党员,“单位党员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没有认识到身居社区参与社区建设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二)区域化党建横向协调力度还不够大
目前,大部分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较多的停留在临时性工作这一层面,在发掘自身优势,为社区提供活动场所、带头宣传社区党建工作、督促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尚未实现全面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尚未形成持久的推动力。
(三)区域化党建辖区在职党员参与面不够广
尽管通过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和党员网络化有关制度,要求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但由于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与社区双重管理和监督制度尚未完善,在职党员到社区登记报到这一制度尚未全面推开,即使已经登记报到的在职党员,由于其单位对此未作相关硬性的要求,致使在职党员的管理难以到位。
三、社区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协同治理的机制创新
(一)以党组织优化调整构建区域大党建格局,实现基层党组织与社会治理单元的高度契合
一是健全街道党建联席会议。街道党建联席会议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将辖区内影响较大的單位、国企和学校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定期研究辖区内党的建设、区域发展、社会治理、服务群众、公益性等工作。
二是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把有代表性的辖区单位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注意吸收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负责人参加,解决辖区单位在参与区域共驻共建、服务管理、协调监督中的问题,切实把区域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党组织连接起来、统领起来。
三是优化网格党支部(党小组)设置。按照“人居为主、划地为格、责任到人”的设置模式,依托现有的党建网格,在城市社区健全完善网格党组织设置。根据网格辖区党员数量及居住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按照“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能”的原则,每个网格党支部(党小组)设置书记(党小组长)兼网格长1名,并设置网格警员、安全监管员、综治维稳员、城市管理员、民政救助员、卫计管理员和宣传文化员等七类工作人员。每类工作人员的数量、来源由社区根据工作实际,统筹各方资源自行确定。每个网格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1+X+Y”模式,带领X个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居民骨干、热心群众、志愿者队伍,联系Y个重点社会单位,协助参与本网格内的社会治理工作。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是社区党组织的末端神经,要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负责网格内党建工作。重点负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采集和更新网格内党员基本信息;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及时解决或协助解决网格内居民及社会单位反映的问题等。 (二)以党内民主引领社区民主,推行“一核多元、协商共治”的党建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的工作机制
一是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内民主引领社区民主。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件或紧急情况,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发起召开临时会议。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件或紧急情况,可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发起召开临时会议,“一事一议”。网格党支部每三年改选一次,由网格党支部党员民主投票产生,网格党支部定期召开网格党支部委员会议、网格工作例会等,商议网格事项,统揽网格内社会治理工作。居民党小组结合院坝会、楼栋会、党小组会议、居民议事会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诉求,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和反映情况。
二是健全多元协商机制,增强社会协同共建意识。牢固树立融合理念,着力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1],依托“两委”联席会议,发挥社区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讨论、协商、解决重点党建工作和重大社区事项;依托居民会议,开展基层民主选举,决策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依托居民民主评议会,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开展民主评议;依托居民议事会、社区听证会议、民情恳谈会议,搭建多元化的社区协商平台,形成“自下而上”的协商议题产生机制,协商解决社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民意的“催化师”、利益博弈的“调解员”作用。
三是深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筑牢社会治理稳定基石。充分整合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资源,探索建立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优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功能,承载转接组织关系,教育培训党员、开展党的活动、展示党的形象等功能,并为区域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等各类组织开展活动提供阵地,搭建服务周边群众的有效平台。通过部门、街镇、社区联动的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及“经济帮扶、民生帮扶、矛盾纠纷化解”三支专业化队伍,进一步实现对辖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帮扶的全覆盖。在普遍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上,重点联系服务“三老三户三留守”,解决孤寡老人、贫困户实际困难,推动专业户带头致富,疏解信访户矛盾焦点,促进老干部、老党员作用发挥。重点管理流动人口以及刑满释放、社区矫正、有过激言行、严重精神障碍、涉毒、涉邪教、重点关注青少年等人员。通过对重点人群的常态化服务,实现“抓两头带中间”,努力构建区域稳定、发展的格局。
四是培育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在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楼宇、商业区、园区、居民区,积极发展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地域性、兴趣型、行业型社会组织,有针对性地吸纳负责人作为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利用党建带群建,推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以党员志愿服务培育居民志愿服务,聚集优秀人才,通过设定岗位、岗位认领等方式助推志愿者参与政策宣传、文化娱乐、帮扶救助和文明劝导等工作,以各类居民志愿服务为抓手,引导带动社区户籍人员和外来人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三)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社区服务项目化、社会化
在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领导下,借助“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三方互动”等多个服务群众平台,通过“居民点单、社区交单、承诺接单、共同议单、完成结单”项目化运作模式[2],采取党员、群众个人认领和驻区单位、社会组织认领相结合的方式,与社区党组织签订项目申领协议,激发辖区居民与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为网格内的服务对象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专业服务。
一是形成《需求清单》。利用网格党组织、居民党小组等平台,广泛征求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在医疗健康、环境卫生、文化娱乐、安全治理等各方面的需求,提交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审核,制定《需求清单》。
二是形成《资源清单》。通过主动邀约、上门拜访、电话沟通等方式,与驻区单位、结对共建单位沟通,详细了解各方的优势资源和合作意向,并将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提供的服务制定成详细的《资源清单》。
三是形成《项目清单》。街道、社区对“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进行配对,借助“党建联席会议”“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三方互动”等多个服务群众平台,采取驻区单位、社会组织认领和党员、群众个人认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需求和资源对接,形成《项目清单》。明确项目的时间步骤、推进方式、组织措施,促进社区事务项目化运作、常态化推进。
参考文献:
[1]陈鹏军.构建区域党建共同体 夯实党的执政根基[J].唯实,2018(5):58-59.
[2]黄伦宽.关于推行社区大党委制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7(1):78-79.
作者简介:
张大勇(1963- ),男,汉族,重庆忠县人,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研究;王超(1991- ),男,汉族,湖北荆州人,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教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校級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大党委协同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主持人:张大勇)和“‘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精准化机制创新研究”(主持人:王超)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