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指出,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并将其作为教学目标要求落实到各科的教学实践中。本文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在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方案。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参与;教学方案
一、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主动参与度,充分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完善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视角下,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参与度极低。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针对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方案也进行了多次的实践。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一是教师过度运用参与式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许多教师盲目地减少教师讲授在课堂中的占比,使用各种方法来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课堂从表面上来看变得十分的热闹和愉悦。例如在小组合作式教学的运用上,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不去进行细节的观察和掌控,造成少部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将自己作为旁观者,少参与或者完全不参与到交流中;二是课堂提问不恰当,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在问题的创设上,教师往往提供大量的闭合性的问题,缺少开放性。甚至出现了部分教师整堂课都在发问的现象。学生往往是一个问题还没来得及思考,下个问题就接踵而至,学生极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与我们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的初衷是相悖的。
三、 初中历史教学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方案分析
(一)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设平等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能够提升其参与课堂的兴趣。小组以4人组最佳。课堂时间有限,组员过多会造成组内讨论时间分布不均,有的学生不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分组要做到协调搭配,强弱互助,性格互补,使每个人都在组内有合适的分工。小组设立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组内成员,组内各分工不固定,可适当轮换,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环节之中。
小组合作式学习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例如八年级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教师可以创设4个讨论问题,例如洋务运动的含义,从“夷务”到“洋务”的转变说明了些什么问题?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让小组成员分别作为中心发言人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当中心发言人阐述结束后,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二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课堂预习成果或者课堂实战练习。以七年级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例,第八课结束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并就第九课的重点内容“岳飞”“擅渊之盟”作为讨论题布置下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查阅,并在课堂上以PPT、短剧等形式進行成果展示。学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进行换位思考和发散思维。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将具有更强的带入感,对于历史问题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二) 运用情境式教学改进新教学过程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而问题引领的核心是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例。针对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出现这个复杂难理解的问题,可以以邓小平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材料向学生提问:“改革开放就好比打开一扇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是会飞进来的。开窗的目的是为了室内更有生机,而不是为了接纳苍蝇。”
——邓小平
这里的“苍蝇蚊子”指什么?如何才能够隔绝这些“苍蝇蚊子”?
这就将原本枯燥的问题生动化,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并且更深刻地理解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 采用积极方式正面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
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表达自己,并获得尊重和认可。因此正面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极大,免于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以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为例,将班内的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别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策划旅游路线,并让其在课堂上,向同学展示。对本次活动的评价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班内的每位同学发放评价单,评价的内容包括导游词的精准性,资料收集的完整性,讲述过程中的表现,组内成员的配合度,路线设计是否有特色等等。全班同学采取公正公平的态度进行评价,一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肯定,二来让学生学会如何公正地评价他人的表现。
四、 结束语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它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参与到教学之中。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采用情境教学进行问题创设,提升提问和解答的有效性。并使用正面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建兵.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互动性的方法[J].学周刊,2014,(08):112.
[2] 王玉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149 223.
作者简介:张乃国,江苏省淮安市朱坝中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参与;教学方案
一、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主动参与度,充分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完善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视角下,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参与度极低。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针对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方案也进行了多次的实践。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一是教师过度运用参与式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许多教师盲目地减少教师讲授在课堂中的占比,使用各种方法来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课堂从表面上来看变得十分的热闹和愉悦。例如在小组合作式教学的运用上,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不去进行细节的观察和掌控,造成少部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将自己作为旁观者,少参与或者完全不参与到交流中;二是课堂提问不恰当,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在问题的创设上,教师往往提供大量的闭合性的问题,缺少开放性。甚至出现了部分教师整堂课都在发问的现象。学生往往是一个问题还没来得及思考,下个问题就接踵而至,学生极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与我们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的初衷是相悖的。
三、 初中历史教学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方案分析
(一)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设平等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能够提升其参与课堂的兴趣。小组以4人组最佳。课堂时间有限,组员过多会造成组内讨论时间分布不均,有的学生不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分组要做到协调搭配,强弱互助,性格互补,使每个人都在组内有合适的分工。小组设立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组内成员,组内各分工不固定,可适当轮换,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环节之中。
小组合作式学习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例如八年级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教师可以创设4个讨论问题,例如洋务运动的含义,从“夷务”到“洋务”的转变说明了些什么问题?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让小组成员分别作为中心发言人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当中心发言人阐述结束后,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二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课堂预习成果或者课堂实战练习。以七年级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例,第八课结束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并就第九课的重点内容“岳飞”“擅渊之盟”作为讨论题布置下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查阅,并在课堂上以PPT、短剧等形式進行成果展示。学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进行换位思考和发散思维。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将具有更强的带入感,对于历史问题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二) 运用情境式教学改进新教学过程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而问题引领的核心是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例。针对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出现这个复杂难理解的问题,可以以邓小平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材料向学生提问:“改革开放就好比打开一扇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是会飞进来的。开窗的目的是为了室内更有生机,而不是为了接纳苍蝇。”
——邓小平
这里的“苍蝇蚊子”指什么?如何才能够隔绝这些“苍蝇蚊子”?
这就将原本枯燥的问题生动化,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并且更深刻地理解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 采用积极方式正面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
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表达自己,并获得尊重和认可。因此正面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极大,免于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以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为例,将班内的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别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策划旅游路线,并让其在课堂上,向同学展示。对本次活动的评价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班内的每位同学发放评价单,评价的内容包括导游词的精准性,资料收集的完整性,讲述过程中的表现,组内成员的配合度,路线设计是否有特色等等。全班同学采取公正公平的态度进行评价,一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肯定,二来让学生学会如何公正地评价他人的表现。
四、 结束语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它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参与到教学之中。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采用情境教学进行问题创设,提升提问和解答的有效性。并使用正面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建兵.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互动性的方法[J].学周刊,2014,(08):112.
[2] 王玉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149 223.
作者简介:张乃国,江苏省淮安市朱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