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国家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内涵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义,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笔者认为:家访虽然不是扶贫,但是两者之间也有相似之处,特别是“精准扶贫”的先进理念,可以给广大一线教师进行精准家访提供有益的启示。
精准家访的目的与任务
扶贫目的是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家访的目的总体上讲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了解家庭,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但就不同对象、不同的主题而言,应该是有具体的、不同的目的。如调查近期孩子为什么上课精力不集中的原因,家访中则重点咨询孩子作息时间如何安排的、睡眠时间足不足、课外作业多不多、参与校外培训机构辅导的任务重不重等;调查学生不乘校车而选择步行上下学的原因,家访中则侧重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孩子步行安全系数、安全保障措施等。通过家访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从而达到家访的目的。每次家访的任务都应该是清晰的、精确的、可行的,而不是空洞的、模糊的、不切合实际的。
精准家访的对象
“精准扶贫”,首先要对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同样,家访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访问的对象。一般来说,特殊学生、特殊家庭是家访的重点对象。情况比较严重的先行先访,情况一般的晚行晚访,情况根本不严重的放在最后去访。家长提出需求的及时访,家长反对家访、拒绝家访的尽量不访。监护人有多个。核心人物,能起主要作用的,多访;反之,要少访。这是精准家访对象的基本要求。此外,要根据学校活动主题确定家访对象。如:学校要求围绕“减负提质”的主题做好一次家访。在选择对象时,则要从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习基础的好、中、差上分类确定合适的人选,以获取各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最真实最全面的信息,为做好调整和改进减负策略掌握第一手资料。
精准家访的时机与方式
家校之间的沟通要讲究时机成熟、方式合适,这样才能使得双方拉近情感的距离,心情舒畅,形成和谐的氛围,提高谈话的效果。因此,学校教师要先预约,征求家长意见后,再确定双方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方法。千万不要突然袭击,让家长措手不及。可以直接通过孩子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择机而行。如父母在不在家,上什么班,近期心境如何等。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家访通常安排在周一教师例会结束并在食堂吃过晚饭后这段时间。这样,教师不需要回家买菜煮饭,可以腾出时间安心家访,同时又与家庭同步,晚饭后家长可以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打理好家务迎接教师来访。家访地点不一定要在家庭,还可以另约在某个茶座或休闲幽静的地方,可以营造更加温馨的氛围,使沟通更加有效。精准家访时机和方式能使家访事半功倍。
精准家访的方法与策略
教师上门家访应以教师为主导,家长为主体。教师要在预约单上明确本次家访的目的和任务,引导家长预先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案,进而发挥家长的能动作用。孩子的教育缺不了家长的参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是终身老师。因此,家访中要克服和消除家长那些不正确的思想与心理,如“成绩第一”的思想、崇拜学校依赖教师的心理、“望子成龙”急于求成的心态、与同伴或邻居攀比的想法等。教师要针对不同家长的不同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启发和引导家长科学育儿。家访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回访,了解家访后的效果,然后针对新的情况实施新的方法、策略。其目的就是精准引导家庭科学培育子女,这是精准家访提高实效的重点和关键。
精准家访的记录与评价
家访应做好书面记录,把基本情况和特别有价值的信息记载下来,以作为个案研究、教育档案或学校教育宣传的重要材料。其主要信息包括活动的目的、任务、时间、地点、人物、谈话内容、活动照片、初步效果、自我评价等。精准记录就是要摄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保存下来,收入班级教育资源库。家访评价主要指教师家访后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家长对此活动的总体评价。精准家访评价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总结此次家访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纠正细微的错误或偏差,提高精确率,就是要关注学生、家长的观点和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是满意还是反感,是赞同还是基本一致。这有利于冷静反思,进而在反思中提升新一轮家访的能力,促进家访工作水平“再上一层楼”。
家访工作不该粗放,应该精准,它关系到家校沟通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教育的成败得失。教师在制订家访方案时,一定要精细预约、筛查、定员、访问、反馈等环节,具体行动时还需捕捉契机、讲究方式、精选策略、及时记录、考量效果等,要做到既能预设程序、按部就班,又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总之,精准化理念应该始终贯穿于家访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家校之间的沟通,凝聚家校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
精准家访的目的与任务
扶贫目的是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家访的目的总体上讲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了解家庭,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但就不同对象、不同的主题而言,应该是有具体的、不同的目的。如调查近期孩子为什么上课精力不集中的原因,家访中则重点咨询孩子作息时间如何安排的、睡眠时间足不足、课外作业多不多、参与校外培训机构辅导的任务重不重等;调查学生不乘校车而选择步行上下学的原因,家访中则侧重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孩子步行安全系数、安全保障措施等。通过家访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从而达到家访的目的。每次家访的任务都应该是清晰的、精确的、可行的,而不是空洞的、模糊的、不切合实际的。
精准家访的对象
“精准扶贫”,首先要对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同样,家访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访问的对象。一般来说,特殊学生、特殊家庭是家访的重点对象。情况比较严重的先行先访,情况一般的晚行晚访,情况根本不严重的放在最后去访。家长提出需求的及时访,家长反对家访、拒绝家访的尽量不访。监护人有多个。核心人物,能起主要作用的,多访;反之,要少访。这是精准家访对象的基本要求。此外,要根据学校活动主题确定家访对象。如:学校要求围绕“减负提质”的主题做好一次家访。在选择对象时,则要从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习基础的好、中、差上分类确定合适的人选,以获取各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最真实最全面的信息,为做好调整和改进减负策略掌握第一手资料。
精准家访的时机与方式
家校之间的沟通要讲究时机成熟、方式合适,这样才能使得双方拉近情感的距离,心情舒畅,形成和谐的氛围,提高谈话的效果。因此,学校教师要先预约,征求家长意见后,再确定双方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方法。千万不要突然袭击,让家长措手不及。可以直接通过孩子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择机而行。如父母在不在家,上什么班,近期心境如何等。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家访通常安排在周一教师例会结束并在食堂吃过晚饭后这段时间。这样,教师不需要回家买菜煮饭,可以腾出时间安心家访,同时又与家庭同步,晚饭后家长可以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打理好家务迎接教师来访。家访地点不一定要在家庭,还可以另约在某个茶座或休闲幽静的地方,可以营造更加温馨的氛围,使沟通更加有效。精准家访时机和方式能使家访事半功倍。
精准家访的方法与策略
教师上门家访应以教师为主导,家长为主体。教师要在预约单上明确本次家访的目的和任务,引导家长预先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案,进而发挥家长的能动作用。孩子的教育缺不了家长的参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是终身老师。因此,家访中要克服和消除家长那些不正确的思想与心理,如“成绩第一”的思想、崇拜学校依赖教师的心理、“望子成龙”急于求成的心态、与同伴或邻居攀比的想法等。教师要针对不同家长的不同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启发和引导家长科学育儿。家访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回访,了解家访后的效果,然后针对新的情况实施新的方法、策略。其目的就是精准引导家庭科学培育子女,这是精准家访提高实效的重点和关键。
精准家访的记录与评价
家访应做好书面记录,把基本情况和特别有价值的信息记载下来,以作为个案研究、教育档案或学校教育宣传的重要材料。其主要信息包括活动的目的、任务、时间、地点、人物、谈话内容、活动照片、初步效果、自我评价等。精准记录就是要摄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保存下来,收入班级教育资源库。家访评价主要指教师家访后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家长对此活动的总体评价。精准家访评价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总结此次家访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纠正细微的错误或偏差,提高精确率,就是要关注学生、家长的观点和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是满意还是反感,是赞同还是基本一致。这有利于冷静反思,进而在反思中提升新一轮家访的能力,促进家访工作水平“再上一层楼”。
家访工作不该粗放,应该精准,它关系到家校沟通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教育的成败得失。教师在制订家访方案时,一定要精细预约、筛查、定员、访问、反馈等环节,具体行动时还需捕捉契机、讲究方式、精选策略、及时记录、考量效果等,要做到既能预设程序、按部就班,又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总之,精准化理念应该始终贯穿于家访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家校之间的沟通,凝聚家校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