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IPA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5例IPA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5例IPAS病灶均位于胰腺尾部,3例呈实质性肿块,2例伴表皮样囊肿形成。5例病灶实质性部分密度或信号与脾脏相似,1例实质性肿块IPAS动态增强MRI扫描各期病灶强化方式及程度均与脾脏相似;2例实质性肿块及2例伴表皮样囊肿形成,病灶实质性部分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匀强化且强化程度高于胰腺,门静脉期均匀强化且与脾脏强化程度一致。结论准确诊断IPAS可避免因误诊而进行不必要的手术干预。
【机 构】
: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
:
浙江省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802KY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IPA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5例IPA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5例IPAS病灶均位于胰腺尾部,3例呈实质性肿块,2例伴表皮样囊肿形成。5例病灶实质性部分密度或信号与脾脏相似,1例实质性肿块IPAS动态增强MRI扫描各期病灶强化方式及程度均与脾脏相似;2例实质性肿块及2例伴表皮样囊肿形成,病灶实质性部分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匀强化且强化程度高于胰腺,门静脉期均匀强化且与脾脏强化程度一致。结论准确诊断IPAS可避免因误诊而进行不必要的手术干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测量胰腺癌放射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及ADC值的变化,探讨ADC值定量研究在胰腺癌放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后接受放射治疗的29例胰腺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行MRI检查,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通过测量各个时间点病灶最大径的变化将其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ADC值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差异。结果29例患者放疗后的ADC值较放疗前均有明显升高,放疗前为(1.45±0.21)×10-3mm2/s,放疗后分别为(1.7
患者男,59岁。5月前左上肢感觉异常,伴持重后无力,近3月症状加重伴左侧肩背部疼痛及左上肢肌萎缩。查体:左上肢手肌、前臂前群肌明显萎缩,前上臂、前臂及手部痛温觉及触觉减退;左手屈肌及伸展肌力减退,左上肢肌力4级。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检查:平扫显示左侧后上纵隔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5.5 cm×6.0 cm×10.0 cm,边缘欠规整,可见分叶征,密度均匀,中心CT值42 HU(图1),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图2),静脉期及延迟期病变边缘持续轻度强化,CT值63 HU,中心大部分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2D-STI)和三维斑点追踪(3D-STI)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LVR)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间于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03例AMI患者为观察对象,PCI后随访1年,均行2D-STI、3D-STI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重构组(39例)及未重构组(64例)。检测两组患者的二维、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左心室重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D-STI、3D-STI技术在预测AMI患
家训指某一家庭或家族中父祖辈对子孙辈、兄辈对弟辈、夫辈对妻辈所作出的某种训示、教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一个特色文化。其内涵主要指“孝悌忠信、尚中贵和、励志勉学、崇尚勤俭,力戒骄奢、清正廉洁”等。近年来,传统家训在学前儿童教育的传承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家庭功能弱化;传承方式式微;传承意识淡薄等问题,弱化了优秀传统家训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因此,家庭及幼儿园应该增强传统家风传承意识、创新传统家风传承方式,构建家庭、幼儿园、社区、网络、社会五位一体的传承共同体,对传统家训取其精华、去其糟
美育发展几经波折,21世纪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强调未来要发展美育,实现以“美”育人。但在实践过程中,美育仍处于弱势地位,常常会被忽视。为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将美育纳入中考的建议,并表示试点结束后,全国会统一采取计分的方式加入中考成绩衡量中。但美育采取考试的评价方式若实施不当将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扩大教育不公、造成美育异化。究其根本原因是美育理念与实践相脱节、美育效果难以测量以及社会功利倾向过盛。而实行美育纳入中考这一措施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因此可以通过明
从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高校为研究对象,以政府会计制度及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为切入点,全面阐述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并探讨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MRI对单角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分析77例单角子宫畸形患者的MRI和三维超声(3DUS)资料,以ESHRE-ESGE共识为分类依据,以内镜及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与3DUS对单角子宫畸形分型及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内镜及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MRI及3DUS的Kappa值分别为0.76、0.62,两种检查方法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对单角子宫畸形分型的诊断符合率MRI为88.24%,3DUS为81.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
目的探讨儿童肠重复畸形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对28例肠重复畸形患者行CT检查,分析CT表现。结果28例肠重复畸形中病灶位于胃囊2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8例,回盲部12例,结肠2例;其中肠外囊肿型21例,肠内囊肿型3例,肠外管状型4例;28例患儿CT表现均呈圆形、类圆形或管状型低密度灶,CT值-3~13 HU,其中厚壁23例(>2 mm),薄壁5例。结论肠重复畸形的CT检查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作为首选,有利于提高本病术前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后期恢复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0例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顺产组(n=79)与剖宫产组(n=41),所有患者均于盆底康复治疗前后接受常规MRI扫描、DTI扫描和超声检查,比较DTI和超声检查结果,分析DTI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DTI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率和准确率均高于超声检查(P<0.05);顺产组患者的宫颈下降距离、膀胱颈下降距离和
目的采用3.0T MR IDEAL-IQ序列测量不同年龄组成年女性的脊旁肌肌肉脂肪含量,并探讨其与年龄相关性,进而间接反映腰椎退行性变程度。方法对60例成年女性进行腰椎MRI常规序列及IDEAL-IQ序列横轴位扫描,测量脊旁肌脂肪分数,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脊旁肌肌肉脂肪分数与年龄具有相关性(r=0.72、0.74、0.7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腰椎脊旁肌脂肪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后脊旁肌脂肪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段各肌肉脂肪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