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述标题,“变革时代”是一个名词还是动词词组,代表了两重含义。不论是哪一种,都隐含了丰富的内涵。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青春不仅指向个人的成长,还指向时代与家国的参与。年轻不仅是自我炫耀的资本,还是荣誉与担当的孵化器。
别人家的孩子与辍学坏孩子
今年年初,一股朋友圈晒18岁照片的热潮席卷而来。
那些青葱岁月,伴随多少人历经风雨来到此刻?
18岁,是一种情结,是永不再来的风景。在文学领域,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冯唐的《十八岁给我个姑娘》代表了这个年龄的两个方向,一个是远方,一个是姑娘,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我的人在此处,我的心在远方。谁给我一个姑娘,我送他一片牧场。”
在此,选一个特定的时间——2000年,来考察一种关于时间流逝和18岁青春的特殊关系。
2000年,还没有淘宝,马云的阿里巴巴刚刚在美国设立国际总部,并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人物。互联网只有两个主要商业模式:新闻门户和搜索引擎。中国经济形势出现转型,王健林召开了万达内部的“遵义会议”,决定由住宅向商业地产转型。
相较于前两位首富,荣毅仁,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十分陌生。可他却是1999-2000年连续两年的内地首富,中信集团的缔造者,曾任国家副主席。
2000年,被誉为中国电影的巅峰年。姜文的《鬼子来了》和李安的《卧虎藏龙》代表了华语电影的两座高峰。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播出了一档对话韩寒的栏目,特意邀请了一位受着良好中国教育的全才钢琴少女黄思路,这是一场关于“别人家的孩子”与“辍学坏孩子”的对比式谈话。
许多80后能想到的18岁,大都与韩寒和与他有关的大讨论有关。
而今,连90后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中年危机”的时候,当卖萌、装嫩、二次元成了人们向“年轻”靠拢的最佳方式时,当整个社会都在感叹“再不XX就老了”的时候……年轻,真的就是这个社会的全部内涵吗?
王朔曾说过一句酸溜溜的话:谁没年轻过,可你们老过吗?
这几天,微博上在疯传一段话:“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马辞职;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人到中年,渾身软肋,还是回忆更让人伤心落泪。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遥远的过去是一口井,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命运流动。
10年前,第一波90后步入成年。伴随着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舆论惊喜地发现,被宠溺和批判了多年的80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担当。关于年轻人的正面评价越来越多,他们正式成为时代发展的推动者。
而今,最早的80后距离18岁已经过去了20年,最早的90后的18岁也已经过去了10年。历史在不断向前,新的技术涵盖了旧有的诸多模式,那些老气横秋的人们,最终成为新的老气横秋的代名词,新的年轻人已经将他们拍在沙滩上。
然而,青春的含义终究没有变化,不同代际承担的相同的社会担当没有变化。
独立精神与随波逐流
与回忆杀不同,另一种青春激荡历史,令人动容。
1835年秋天,17岁的马克思即将中学毕业,写了一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当时,他们面临升学和就业,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有的人希望成为诗人、科学家或哲学家,献身文艺和学术事业;有的人打算当教士或牧师,幻想天堂的幸福;有的人则羡慕资产者的豪华生活,把舒适享乐作为自己的理想。
马克思与其他同学的想法不同,他没有考虑选择哪种具体职业,而是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态度上加以考虑和回答。在这篇不到三千字的文章中,他写道:“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他最后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人的命运向何处去?谁来代表我们个人,谁来拯救这个世界?年轻的灵魂该往何处安放?
1903年,18岁的邹容出版《革命军》一书,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章太炎作序。《革命军》一书风行海内外,畅销一百余万册,是清末革命书刊中流传最广的,对散播革命思想有很大贡献。这本书虽然只有两万多字,但它却是第一部系统阐述革命理论的巨著,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
两年后,邹容死于狱中,年仅20岁。
马克思教给了我们一种职业和人生规划的走向,邹容教给了我们对于个人权利和时代之间的综合关照。个体的青春不只是向个体负责,还有更多的命题。18岁,是人生的分水岭,它不仅分开了少年和青年,还分开了小我和大我,自我和本我。
一个过路人问三个正在凿石的石匠正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挣钱过日子。”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在做国内最好的凿石工作。”第三个石匠仰起头来,眼中充满光芒地说,“我在建筑一座大教堂。”
对于第一个石匠来说,工作是为了挣钱,至于工作的内容,无关紧要。第二个石匠就不同了,他有更高的目标:他要在他的领域中做到最好,他要成为一流。但是,第三个石匠的境界比第二个石匠更高,因为他看到了凿石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建筑一座宏大的建筑物。
心灵鸡汤教会我们如何鉴别鸡汤的新鲜度,三个石匠并无优劣之分,有的只是对自身的未来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成为第一种人,也可以成为第二种、第三种人,没有人反对一个挣钱过日子的人,没有人反对一个人的远大理想。
如今,那些逐渐步入大学的年轻人,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的历史使命?在这个时代,大学的教育者们已经在越来越深入地思考,如何让培养的学生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成为有坚守、有思考、有追求的人才;高校的年轻人可以有机会将“独立精神”与“随波逐流”的博弈,作为成长的第一课。
别人家的孩子与辍学坏孩子
今年年初,一股朋友圈晒18岁照片的热潮席卷而来。
那些青葱岁月,伴随多少人历经风雨来到此刻?
18岁,是一种情结,是永不再来的风景。在文学领域,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冯唐的《十八岁给我个姑娘》代表了这个年龄的两个方向,一个是远方,一个是姑娘,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我的人在此处,我的心在远方。谁给我一个姑娘,我送他一片牧场。”
在此,选一个特定的时间——2000年,来考察一种关于时间流逝和18岁青春的特殊关系。
2000年,还没有淘宝,马云的阿里巴巴刚刚在美国设立国际总部,并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人物。互联网只有两个主要商业模式:新闻门户和搜索引擎。中国经济形势出现转型,王健林召开了万达内部的“遵义会议”,决定由住宅向商业地产转型。
相较于前两位首富,荣毅仁,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十分陌生。可他却是1999-2000年连续两年的内地首富,中信集团的缔造者,曾任国家副主席。
2000年,被誉为中国电影的巅峰年。姜文的《鬼子来了》和李安的《卧虎藏龙》代表了华语电影的两座高峰。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播出了一档对话韩寒的栏目,特意邀请了一位受着良好中国教育的全才钢琴少女黄思路,这是一场关于“别人家的孩子”与“辍学坏孩子”的对比式谈话。
许多80后能想到的18岁,大都与韩寒和与他有关的大讨论有关。
而今,连90后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中年危机”的时候,当卖萌、装嫩、二次元成了人们向“年轻”靠拢的最佳方式时,当整个社会都在感叹“再不XX就老了”的时候……年轻,真的就是这个社会的全部内涵吗?
王朔曾说过一句酸溜溜的话:谁没年轻过,可你们老过吗?
这几天,微博上在疯传一段话:“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马辞职;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人到中年,渾身软肋,还是回忆更让人伤心落泪。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遥远的过去是一口井,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命运流动。
10年前,第一波90后步入成年。伴随着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舆论惊喜地发现,被宠溺和批判了多年的80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担当。关于年轻人的正面评价越来越多,他们正式成为时代发展的推动者。
而今,最早的80后距离18岁已经过去了20年,最早的90后的18岁也已经过去了10年。历史在不断向前,新的技术涵盖了旧有的诸多模式,那些老气横秋的人们,最终成为新的老气横秋的代名词,新的年轻人已经将他们拍在沙滩上。
然而,青春的含义终究没有变化,不同代际承担的相同的社会担当没有变化。
独立精神与随波逐流
与回忆杀不同,另一种青春激荡历史,令人动容。
1835年秋天,17岁的马克思即将中学毕业,写了一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当时,他们面临升学和就业,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有的人希望成为诗人、科学家或哲学家,献身文艺和学术事业;有的人打算当教士或牧师,幻想天堂的幸福;有的人则羡慕资产者的豪华生活,把舒适享乐作为自己的理想。
马克思与其他同学的想法不同,他没有考虑选择哪种具体职业,而是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态度上加以考虑和回答。在这篇不到三千字的文章中,他写道:“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他最后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人的命运向何处去?谁来代表我们个人,谁来拯救这个世界?年轻的灵魂该往何处安放?
1903年,18岁的邹容出版《革命军》一书,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章太炎作序。《革命军》一书风行海内外,畅销一百余万册,是清末革命书刊中流传最广的,对散播革命思想有很大贡献。这本书虽然只有两万多字,但它却是第一部系统阐述革命理论的巨著,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
两年后,邹容死于狱中,年仅20岁。
马克思教给了我们一种职业和人生规划的走向,邹容教给了我们对于个人权利和时代之间的综合关照。个体的青春不只是向个体负责,还有更多的命题。18岁,是人生的分水岭,它不仅分开了少年和青年,还分开了小我和大我,自我和本我。
一个过路人问三个正在凿石的石匠正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挣钱过日子。”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在做国内最好的凿石工作。”第三个石匠仰起头来,眼中充满光芒地说,“我在建筑一座大教堂。”
对于第一个石匠来说,工作是为了挣钱,至于工作的内容,无关紧要。第二个石匠就不同了,他有更高的目标:他要在他的领域中做到最好,他要成为一流。但是,第三个石匠的境界比第二个石匠更高,因为他看到了凿石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建筑一座宏大的建筑物。
心灵鸡汤教会我们如何鉴别鸡汤的新鲜度,三个石匠并无优劣之分,有的只是对自身的未来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成为第一种人,也可以成为第二种、第三种人,没有人反对一个挣钱过日子的人,没有人反对一个人的远大理想。
如今,那些逐渐步入大学的年轻人,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的历史使命?在这个时代,大学的教育者们已经在越来越深入地思考,如何让培养的学生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成为有坚守、有思考、有追求的人才;高校的年轻人可以有机会将“独立精神”与“随波逐流”的博弈,作为成长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