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信朋友圈的印象管理是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建立的朋友圈中,个体与朋友圈好友进行情感表露和互动倾诉的过程。在微信互动的大背景下,朋友圈自我印象管理呈现出理想性、偏差性、虚拟性和私密性的特点,并有着正负两个方面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印象管理
微信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社交媒介,促使人们在网络社会建立了新的社会交往场域。在这个以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建立的朋友圈中,形形色色的人们都用着自己的方式进行着自我形象的整饰。如果将微信朋友圈看作是一个虚拟的舞台剧场,那么每个个体在该舞台上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演,其目的也是希望能在朋友圈构建出理想的自我形象。
一、朋友圈自我印象管理的特征
自我整饰是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建立的朋友圈中,个体与朋友圈好友进行情感表露和互动倾诉的过程。个体所选择的表露内容、表露方式和心理动机的不同,个体在微信中通过语音、视频等即时的联系方式与好友进行联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循环性;个体在朋友圈中通过微信头像、个性签名、动态发布、朋友圈好友的互动、发布信息等方式塑造个人的理想形象。
朋友圈的自我印象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特点:第一,理想性。个体理想的形象整饰可以理解为掩饰自己形象的不足,或者是掩饰与社会的理想形象相悖的方面。这是朋友圈最常见的一种印象呈现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集中展现自己理想的形象。个体在朋友圈发布内容前,个体往往会认真思考自己所发布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并且会评估自己所发布内容是否会获得好友的肯定和关注,并且大部分发布者都是希望获得朋友圈好友的回复和点赞。第二,偏差性。个体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未能够达到自己的理想化目标,朋友圈好友对所发布的内容产生了与自己预期不符的态度。例如一个学识不高或者没有相关主题学识的人,常常发布与自己的认知和学识不符合的内容和观点,或者炫耀与自己实际生活不符合的日常内容,还有过度PS发布的自拍照片等,这些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使朋友圈好友产生反感的感觉。第三,虚拟性。朋友圈的互动双方大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互动双方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具有虚拟化的特点。网络的接触形式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交流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朋友圈的互动情感不一定能够很好的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依靠文字、图片、声频为主要互动方式的朋友圈与现实生活中依靠语言、肢体行为的实际互动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第四,私密性。微信朋友圈具有大部分社交平台所不具有私密性,微信好友一般来源于通讯录好友和QQ好友,都是建立在自己原有的好友的基础之上,朋友圈的动态也都只有共同好友和自己所设置可见的分组好友能够看到。所以朋友圈的发布的动态会按照自己的意愿传达给自己想要传达的好友,较好的保护自己的隐私。
总之,个体在朋友圈的自我印象管理是出于一定的动机、选择性的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表露,构建自我形象和状态的过程。
二、微信朋友圈自我印象管理的社会影响
(一)微信朋友圈自我印象管理的正功能
第一,有学者认为人们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是施加人际关系的影响力,构建个人身份和维持自尊;同时影响他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获得称赞、友谊、工作等。由于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印象管理需要发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大部分的用户都会产生在别人的心目中树立美好形象的愿望。基于此种动机,用户在朋友圈互动的时候也就倾向于构建理想的朋友圈互动策略。例如使朋友圈的人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给他人留下好的形象。第二,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个体在微信的进行自我印象管理的过程,有利于自我的心理满足,自我感情的倾诉和促进社会交往。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个体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印象管理,在与他人的交流情感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同时促进自我的健康人格的发展。第三,在微信朋友圈的印象管理与现实生活中的印象管理有一定的关联性,用户在网络空间所呈现的自我印象所生产的作用也会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现。例如在微信朋友圈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信息与微信好友的互动,也会加深与互动者的关系,互动双方在现实生活再进行交往时,也会受到微信互动频率的影响,在互动双方的行为和亲密度方面都会有所体现。从这方面看,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的过程,也会维持、加强或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进而反作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互动行为。
(二)微信朋友圈自我印象管理的负功能
随着人们对微信依赖加重,却忽略现实的人际圈。随着人们对微信的青睐加剧,用户也会在印象管理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第一,只要朋友圈的“红点”亮起,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冲动会频繁刷新朋友圈。花费较长时间沉迷于朋友圈的信息使用,所以会减少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而且当不能使用手机或者没有登微信时,可能會产生一定程度的精神不适的特征。微信朋友圈的使用者看似拥有强大的朋友圈,但是几乎找不到几个可以真正沟通的真朋友,这促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感到更加强烈的孤独感和产生大量的无效交流。第二,对微信朋友圈的动态变化十分关注,不愿意错过任何的一条信息,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浏览朋友圈,并且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变化,使用户产生可怕的依赖性,沉迷于其中。第三,信息超载过量,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微信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异化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在微信朋友圈的使用中,用户大部分习惯于“浏览式阅读”模式,微信用户每天产生大量的复杂信息,很多没有价值的信息干扰着用户的注意力,导致大部分的用户没有时间和能力对微信内容进行阅读、消化,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跳跃式的阅读,浅层次的接收信息。然而当人们无意识的养成了这种阅读习惯的时候,当他们阅读纸质的经典书刊时,也就自然选择了这种浏览式的阅读方式。这样人们的深度阅读的习惯被替换,最终只能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浅显的理解。第四,微信谣言、微信犯罪等现象日益泛滥,破坏社会秩序。微信谣言遍布朋友圈,微信谣言是网络谣言的一种,是指某些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借助微信平台发布和传播各类虚假信息。微信谣言可以分为这些主题:增进健康与养生类、安全类、政治经济发展类、爱情救助类、猎奇猎艳类、推销类及其他。例如很多朋友圈的谣言要求转发,或者“转发XX人就会有好运,不转发就倒大霉”等。第五,微信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过度的印象管理现象。微信朋友圈是现实社会朋友圈的缩影,部分使用者在朋友圈传递负能量的消息、虚假消息、刷屏信息、微商广告等各类信息,导致自我形象在他人心中受损。或者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过度夸大与自我实际不符合的信息,例如过分PS图片,导致图片失真,这也会在他人心中产生反感情绪。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201701/t20170122_66448.htm.
[3]曹畅.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发帖特点及原因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5,(4).
[4]陈浩.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探新,2013,(6).
[5]魏泉.网络时代的“谣言体”[J].民俗研究,2016,(3).
[6]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7]蒋建国.微信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
[8]王慧博.微信消费异化的社会学透视[J].江西社会科学,2016,(11).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印象管理
微信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社交媒介,促使人们在网络社会建立了新的社会交往场域。在这个以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建立的朋友圈中,形形色色的人们都用着自己的方式进行着自我形象的整饰。如果将微信朋友圈看作是一个虚拟的舞台剧场,那么每个个体在该舞台上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演,其目的也是希望能在朋友圈构建出理想的自我形象。
一、朋友圈自我印象管理的特征
自我整饰是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建立的朋友圈中,个体与朋友圈好友进行情感表露和互动倾诉的过程。个体所选择的表露内容、表露方式和心理动机的不同,个体在微信中通过语音、视频等即时的联系方式与好友进行联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循环性;个体在朋友圈中通过微信头像、个性签名、动态发布、朋友圈好友的互动、发布信息等方式塑造个人的理想形象。
朋友圈的自我印象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特点:第一,理想性。个体理想的形象整饰可以理解为掩饰自己形象的不足,或者是掩饰与社会的理想形象相悖的方面。这是朋友圈最常见的一种印象呈现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集中展现自己理想的形象。个体在朋友圈发布内容前,个体往往会认真思考自己所发布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并且会评估自己所发布内容是否会获得好友的肯定和关注,并且大部分发布者都是希望获得朋友圈好友的回复和点赞。第二,偏差性。个体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未能够达到自己的理想化目标,朋友圈好友对所发布的内容产生了与自己预期不符的态度。例如一个学识不高或者没有相关主题学识的人,常常发布与自己的认知和学识不符合的内容和观点,或者炫耀与自己实际生活不符合的日常内容,还有过度PS发布的自拍照片等,这些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使朋友圈好友产生反感的感觉。第三,虚拟性。朋友圈的互动双方大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互动双方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具有虚拟化的特点。网络的接触形式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交流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朋友圈的互动情感不一定能够很好的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依靠文字、图片、声频为主要互动方式的朋友圈与现实生活中依靠语言、肢体行为的实际互动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第四,私密性。微信朋友圈具有大部分社交平台所不具有私密性,微信好友一般来源于通讯录好友和QQ好友,都是建立在自己原有的好友的基础之上,朋友圈的动态也都只有共同好友和自己所设置可见的分组好友能够看到。所以朋友圈的发布的动态会按照自己的意愿传达给自己想要传达的好友,较好的保护自己的隐私。
总之,个体在朋友圈的自我印象管理是出于一定的动机、选择性的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表露,构建自我形象和状态的过程。
二、微信朋友圈自我印象管理的社会影响
(一)微信朋友圈自我印象管理的正功能
第一,有学者认为人们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是施加人际关系的影响力,构建个人身份和维持自尊;同时影响他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获得称赞、友谊、工作等。由于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印象管理需要发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大部分的用户都会产生在别人的心目中树立美好形象的愿望。基于此种动机,用户在朋友圈互动的时候也就倾向于构建理想的朋友圈互动策略。例如使朋友圈的人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给他人留下好的形象。第二,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个体在微信的进行自我印象管理的过程,有利于自我的心理满足,自我感情的倾诉和促进社会交往。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个体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印象管理,在与他人的交流情感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同时促进自我的健康人格的发展。第三,在微信朋友圈的印象管理与现实生活中的印象管理有一定的关联性,用户在网络空间所呈现的自我印象所生产的作用也会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现。例如在微信朋友圈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信息与微信好友的互动,也会加深与互动者的关系,互动双方在现实生活再进行交往时,也会受到微信互动频率的影响,在互动双方的行为和亲密度方面都会有所体现。从这方面看,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的过程,也会维持、加强或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进而反作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互动行为。
(二)微信朋友圈自我印象管理的负功能
随着人们对微信依赖加重,却忽略现实的人际圈。随着人们对微信的青睐加剧,用户也会在印象管理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第一,只要朋友圈的“红点”亮起,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冲动会频繁刷新朋友圈。花费较长时间沉迷于朋友圈的信息使用,所以会减少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而且当不能使用手机或者没有登微信时,可能會产生一定程度的精神不适的特征。微信朋友圈的使用者看似拥有强大的朋友圈,但是几乎找不到几个可以真正沟通的真朋友,这促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感到更加强烈的孤独感和产生大量的无效交流。第二,对微信朋友圈的动态变化十分关注,不愿意错过任何的一条信息,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浏览朋友圈,并且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变化,使用户产生可怕的依赖性,沉迷于其中。第三,信息超载过量,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微信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异化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在微信朋友圈的使用中,用户大部分习惯于“浏览式阅读”模式,微信用户每天产生大量的复杂信息,很多没有价值的信息干扰着用户的注意力,导致大部分的用户没有时间和能力对微信内容进行阅读、消化,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跳跃式的阅读,浅层次的接收信息。然而当人们无意识的养成了这种阅读习惯的时候,当他们阅读纸质的经典书刊时,也就自然选择了这种浏览式的阅读方式。这样人们的深度阅读的习惯被替换,最终只能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浅显的理解。第四,微信谣言、微信犯罪等现象日益泛滥,破坏社会秩序。微信谣言遍布朋友圈,微信谣言是网络谣言的一种,是指某些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借助微信平台发布和传播各类虚假信息。微信谣言可以分为这些主题:增进健康与养生类、安全类、政治经济发展类、爱情救助类、猎奇猎艳类、推销类及其他。例如很多朋友圈的谣言要求转发,或者“转发XX人就会有好运,不转发就倒大霉”等。第五,微信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过度的印象管理现象。微信朋友圈是现实社会朋友圈的缩影,部分使用者在朋友圈传递负能量的消息、虚假消息、刷屏信息、微商广告等各类信息,导致自我形象在他人心中受损。或者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过度夸大与自我实际不符合的信息,例如过分PS图片,导致图片失真,这也会在他人心中产生反感情绪。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201701/t20170122_66448.htm.
[3]曹畅.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发帖特点及原因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5,(4).
[4]陈浩.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探新,2013,(6).
[5]魏泉.网络时代的“谣言体”[J].民俗研究,2016,(3).
[6]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7]蒋建国.微信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
[8]王慧博.微信消费异化的社会学透视[J].江西社会科学,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