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渡边淳一(1933年—2014年),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渡边淳一擅长于在文学作品中借鉴传统文化中“物哀”的表现形式,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以达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最终目的,其代表作品有《失乐园》、《一片雪》、《魂归阿寒》、《泡沫》、《不分手的理由》、《红花》等。本文通过对渡边淳一的部分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物哀”的表达方式,以及作品中对于作者生命的价值观的界定和具体表现、表达,展示渡边淳一在文学创作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其为文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渡边淳一;文学作品;物哀;生命价值观的界定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57-01
渡边淳一(1933年—2014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被誉为日本情爱文学大师。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擅长于运用其自成一派的文学语言在营造浪漫又凄美的艺术氛围和语言意境时,对于男女之间的各个形式的恋情进行了详尽、生动的表述,其中,以《失乐园》、《一片雪》、《泡沫》、《不分手的理由》等为代表作品。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除了对于爱情故事本身进行富有感情的叙述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中心主旨外,还通过日本传统文学中“物哀”的表现形式来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进行抒发,对于生命价值观的看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表达,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一、渡边淳一文学作品中“物哀”文学理念的具体表现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提出的一种与其世界观相互呼应的一种文学理念,其认为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以自己的本心接触来感受世界,从而达到触景生情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事物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以物抒情。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渡边淳一将“物哀”文学理念的运用表现为作品中以不同事物为意象,对于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形象、生动且深刻的表达。例如,在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中,渡边淳一以“樱花”为意象对于书中男女主人公之间不为世人接受的婚外情进行淋漓尽致的描写。当二人沉浸在爱情中,樱花在阳春四月灿烂绽放,成为花中魁首,而当二人的爱情达到巅峰点时反倒是樱花凋谢的时间,女主人公伸手去接飘落下的樱花花瓣,却发现很多片花瓣都从树上飘落下来,不由内心生出抹不开的哀伤。而这样的感情变化,也正是作者对于爱情的感悟。在渡边淳一的眼中爱情像是最为圣洁的樱花,开放时灿烂明媚,让人流连忘返,而当感情消失殆尽时,就像是漫天飘零的樱花,让人不由叹息。又例如,在小说《泡沫》中,渡边淳一在作品中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相识、相知、相恋,甚至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的家庭,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平淡生活的打磨,二人才逐渐明白激情退去之后剩下的仅仅是一地的哀伤,就像是渡边淳一在小说尾声部分所表述的那样“充满阳光的一天,染红雪面的落日,覆盖大地的厚厚的白雪,终于如同泡沫般消失”。
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除了以“樱花”、“泡沫”为意象,对于“物哀”的文学理论进行合理应用,还借以“雪”的意象来表现瞬间即逝的美好。可以说,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渡边淳一将具有日本特色的景物作为表现“物哀”之美的重要表现手法,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进行表达,同时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进行抒发。
二、渡边淳一文学作品中的生命价值观的界定
或许是源于作者渡边淳一作品中“物哀”文学理念的灵活运用和深刻的表达方式与情感渗透,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弥漫着“生与死”的凝重气息。而这样的凄美和凝重恰恰凝聚着作者自身对于生死的看法。也就是说,渡边淳一在文学作品中除了对于爱情故事本身进行叙述,还将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在作品中进行了阐释,使文学作品在中心主旨上得到了深层次的凝练和升华。
例如,在小说《一片雪》中,作者用凄美的語言对于雪花的美好进行描绘,然而再美好的事物也有消逝的一刻,“几乎在落地的时候便立刻消融不见了。雪为消融而降,只有在落下的那一瞬间才拥有生命。”。又例如,在小说《魂归阿寒》中,纯子死在阿寒山,山间白雪皑皑。从以上两个例子来看,作者渡边淳一以“雪”为意象,将自己对于生命的看法进行阐述,他认为在时间的长河中,生与死可以在瞬间相互转换。生命犹如雪花般足够美好却又十分脆弱。而世间的美好事物也都是这样子的美好和脆弱,在最美丽的时刻之后便是充满寂寥的死亡,很多时候死亡要比出生还要让人惊艳,历历在目,永生难忘。这就是渡边淳一对于生命的价值观的界定,它的产生与确定或许和日本传统文化对渡边淳一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除了“雪花”还有“樱花”、“泡沫”等意象作为生命开始与终结的表现,作者还通过“物哀”的表现手法借助这些美好却又易逝的事物来比喻生命,认为生命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应该是最为美丽动人的瞬间,并且生生死死不断轮回,就像樱花总会花开花落,白雪融化后也总会重新覆盖在山顶等等。由此可见,渡边淳一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对于生命的价值观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有些相通,“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当然在文学作品中,渡边淳一所用的类似“樱花”、“泡沫”、“白雪”等意象表达,是作者渡边淳一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钟情于执着。
综上所述,渡边淳一运用其特有的文学语言在文学作品中以“物哀”为基本文学理论和表达方式,借助对多种意象进行描述,营造凄美氛围、意境,从而对于作品中的爱情故事等进行叙述。与此同时,渡边淳一也借助“物哀”的表达方式中对于意象的描绘和作品中的故事内容来阐释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即自己本身的关于生命价值观的界定。可以说,渡边淳一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为我国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仲,雷杰龙.白雪覆盖下的有幽暗和壮丽——渡边淳一小说的死亡美学初衷(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2]川西政明.渡边淳一的的世界.集英社.1933.
[3]加藤周一.日本文化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关键词】渡边淳一;文学作品;物哀;生命价值观的界定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57-01
渡边淳一(1933年—2014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被誉为日本情爱文学大师。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擅长于运用其自成一派的文学语言在营造浪漫又凄美的艺术氛围和语言意境时,对于男女之间的各个形式的恋情进行了详尽、生动的表述,其中,以《失乐园》、《一片雪》、《泡沫》、《不分手的理由》等为代表作品。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除了对于爱情故事本身进行富有感情的叙述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中心主旨外,还通过日本传统文学中“物哀”的表现形式来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进行抒发,对于生命价值观的看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表达,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一、渡边淳一文学作品中“物哀”文学理念的具体表现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提出的一种与其世界观相互呼应的一种文学理念,其认为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以自己的本心接触来感受世界,从而达到触景生情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事物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以物抒情。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渡边淳一将“物哀”文学理念的运用表现为作品中以不同事物为意象,对于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形象、生动且深刻的表达。例如,在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中,渡边淳一以“樱花”为意象对于书中男女主人公之间不为世人接受的婚外情进行淋漓尽致的描写。当二人沉浸在爱情中,樱花在阳春四月灿烂绽放,成为花中魁首,而当二人的爱情达到巅峰点时反倒是樱花凋谢的时间,女主人公伸手去接飘落下的樱花花瓣,却发现很多片花瓣都从树上飘落下来,不由内心生出抹不开的哀伤。而这样的感情变化,也正是作者对于爱情的感悟。在渡边淳一的眼中爱情像是最为圣洁的樱花,开放时灿烂明媚,让人流连忘返,而当感情消失殆尽时,就像是漫天飘零的樱花,让人不由叹息。又例如,在小说《泡沫》中,渡边淳一在作品中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相识、相知、相恋,甚至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的家庭,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平淡生活的打磨,二人才逐渐明白激情退去之后剩下的仅仅是一地的哀伤,就像是渡边淳一在小说尾声部分所表述的那样“充满阳光的一天,染红雪面的落日,覆盖大地的厚厚的白雪,终于如同泡沫般消失”。
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除了以“樱花”、“泡沫”为意象,对于“物哀”的文学理论进行合理应用,还借以“雪”的意象来表现瞬间即逝的美好。可以说,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渡边淳一将具有日本特色的景物作为表现“物哀”之美的重要表现手法,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进行表达,同时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进行抒发。
二、渡边淳一文学作品中的生命价值观的界定
或许是源于作者渡边淳一作品中“物哀”文学理念的灵活运用和深刻的表达方式与情感渗透,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弥漫着“生与死”的凝重气息。而这样的凄美和凝重恰恰凝聚着作者自身对于生死的看法。也就是说,渡边淳一在文学作品中除了对于爱情故事本身进行叙述,还将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在作品中进行了阐释,使文学作品在中心主旨上得到了深层次的凝练和升华。
例如,在小说《一片雪》中,作者用凄美的語言对于雪花的美好进行描绘,然而再美好的事物也有消逝的一刻,“几乎在落地的时候便立刻消融不见了。雪为消融而降,只有在落下的那一瞬间才拥有生命。”。又例如,在小说《魂归阿寒》中,纯子死在阿寒山,山间白雪皑皑。从以上两个例子来看,作者渡边淳一以“雪”为意象,将自己对于生命的看法进行阐述,他认为在时间的长河中,生与死可以在瞬间相互转换。生命犹如雪花般足够美好却又十分脆弱。而世间的美好事物也都是这样子的美好和脆弱,在最美丽的时刻之后便是充满寂寥的死亡,很多时候死亡要比出生还要让人惊艳,历历在目,永生难忘。这就是渡边淳一对于生命的价值观的界定,它的产生与确定或许和日本传统文化对渡边淳一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除了“雪花”还有“樱花”、“泡沫”等意象作为生命开始与终结的表现,作者还通过“物哀”的表现手法借助这些美好却又易逝的事物来比喻生命,认为生命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应该是最为美丽动人的瞬间,并且生生死死不断轮回,就像樱花总会花开花落,白雪融化后也总会重新覆盖在山顶等等。由此可见,渡边淳一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对于生命的价值观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有些相通,“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当然在文学作品中,渡边淳一所用的类似“樱花”、“泡沫”、“白雪”等意象表达,是作者渡边淳一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钟情于执着。
综上所述,渡边淳一运用其特有的文学语言在文学作品中以“物哀”为基本文学理论和表达方式,借助对多种意象进行描述,营造凄美氛围、意境,从而对于作品中的爱情故事等进行叙述。与此同时,渡边淳一也借助“物哀”的表达方式中对于意象的描绘和作品中的故事内容来阐释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即自己本身的关于生命价值观的界定。可以说,渡边淳一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为我国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仲,雷杰龙.白雪覆盖下的有幽暗和壮丽——渡边淳一小说的死亡美学初衷(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2]川西政明.渡边淳一的的世界.集英社.1933.
[3]加藤周一.日本文化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