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债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kj1gjdgjsj456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五点,我就醒了。最先醒的,是我身体上的那根骨头。自从那次捡煤时,山体塌方,压坏了我的腰椎,疼痛就钻进了我的体内,像一只冬眠的虫子,把我衰老的皮肉当做免费的“美餐”。当然了,疼痛还是很讲情义的,我用自己的血肉喂养了它,它为了报答我,就准时在每天黎明从我体内那根朽骨的伤口中爬出,催我起床。
  即使疼痛不催我,我也会主动起床的,小孙子还等着我给他做早饭。昨天他就是因为上学迟到,挨了老师骂,回来向我哭闹,我给他说尽了好话,他仍然不依不饶,比躲在我体内的疾病还顽固。有时,他还会给远在异乡工地上的父母告状,说我欺负他人小。最终,他父母少不了又要在电话里对我一番埋怨。我怀疑咱俩究竟谁是谁的“孙子”。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已经六十七岁了。活了一大把年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过来的。没有人记得我的生日,除了躺在床上已瘫痪了一年的老伴儿。年轻时,我将自己的生日都给了儿女,这是母亲的义务。儿女是父母挂在额头上的灯盏,灯亮着,父母的生活才不会荒芜和孤单。
  我的心上长满了刺,年轮每增加一圈,刺就多出一根,那是生活馈赠给我的礼物。其实,生活馈赠刺作为我的生日礼物,是要提醒我:有儿女在,疼痛也是一种幸福。
  以前,都是老伴儿为我过生日,他是我今生欠下的另一笔债。老伴儿心疼我,我每次过生日,他都会偷偷地给我煮一个鸡蛋,然后,流着泪附在我耳边说:头上又长角了,好好活吧,要是没了你,我的一生等于零。
  可怜我的老伴儿,一生未去过远方。那次他扛着铁锄去山坡锄地,还没下锄,毒辣的太阳就将他烤软了。不能说话不能动弹的他,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年。我知道,老伴儿的一生,都是躺着过来的。
  躺在床上的老伴儿越来越瘦,似村庄里越来越贫瘠的土地。
  我默默地站在床前守着他,泪水打湿记忆。床上躺着的,不只是老伴儿,也有我的影子。
  我的背篓里还没捡到几块煤,天就黑了。天黑得很快,像生命的衰老。事实上,我的一生也没捡到什么像样的东西,除女儿出嫁时扔掉的几件破棉袄,儿子结婚时抛弃的两双旧胶鞋,我连前半生的影子都没找到。
  垃圾堆里的煤越来越少,捡煤的人越来越多。寒冷冻僵了我的腿,我看不见寒冷是从什么地方漫过来的,也许,它来自我身体内部。我所捡到的那点煤,已不能温暖我那几根生锈的骨头。煤燃烧散发出来的能量,只能供家里煮两顿饭,替老伴儿烘干被尿湿的裤子。偶尔有所节余,就拿去卖,为孙子换回几个零花钱。
  回家的路上,视线中的村庄很安静。很多人都睡下了,没有人敢待在野外,怕寒冷把自己冻伤。
  我不怕冷,我知道,冬季很快就会过去,冬一过,就是春了。遗憾的是,我生命的冬天已经来临,我看见自己的魂魄裸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孙子在夜半说胡话,不停地喊:“妈妈、妈妈。”我急坏了,孙子的命比我的金贵。他的呼喊一声强似一声,把黑夜吓得比我还虚弱,恐慌水一般弥漫。
  孙子也不容易,三岁起就一直跟着我,四年里总共见过父母两次面。他每天都在回忆父母的样子,一会儿说他妈妈像隔壁的春婶,一会儿说他爸爸像邻居李二爷。他常常一个人站在村口,抬头凝望远方,把村头一条笔直的路望成一个三角形的码头。
  孙子的额头很烫,像他的年龄。但他幼小的心肯定很凉,“妈妈、妈妈”,每一声呼喊,都是一道伤。
  我颤抖的手从抽屉里抓出一团皱巴巴的纸,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上面的号码是一条血缘之藤,拴着从我身上跑掉的一块肉。电话通了,儿子在暗夜中的声音微弱而短促:“娘,娃小,病要想法治好。”
  当我扛着孙子连摔带爬地来到乡卫生所时,黎明正从我的喘息中醒来。医生揉着惺忪的眼说:“再迟一步,情况会更糟。”
  那一夜,比我的一生还要漫长和难熬。孙子的病好不容易痊愈了,我心中的病正在潮水般膨胀。
  为给孙子治病,圈里少了一头猪和一只羊,家里仅剩一个饥饿的粮仓。
  女儿回来看我。说他哥在工地上干活时被钢筋砸断一条腿。怕我伤心,儿子儿媳隐瞒了实情。女儿的泪水流尽了我一生的委屈。儿子离开村庄时,记得我曾告诉过他:万事小心,城市终究是别人的家园,你的脚沾满泥巴,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你的根上长满庄稼。可儿子到底还是没听我的话,他总是把我一辈子说的话,当做耳边风。
  听女儿说,儿子出事后,包工头怕承担责任,躲了。像一阵风,瞬间匿迹。包工头跑后,儿子的痛苦成了一个笑柄。媳妇心不甘,在工地上喊冤鸣不平,像一个疯子,在招揽看客。工友们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惟恐大声嚷嚷会惹怒监工,不发给他们回家的路费。
  我惟一能做的,是去村头的庙里烧炷香,祈求我流浪在外的儿女不再流浪。
  孙子又开始在每天夜里叫:爹……娘……这次他没有生病,他的叫喊是一只幼鸟在呼唤父母归巢。老伴儿似乎也知道了儿子出事的消息,两只凹陷的眼眶装满了浑浊的液体。
  我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我担心我那苦命的儿子,在腿断之后,还能否找到回乡的路。
  老伴儿走了,走得很平静。他的痛苦终于得到解脱。他从倒下那天起,就已经死过一回。只因舍不得我,他才重新活过来,分担我的苦痛。
  柴房里置放的那口棺材,散发出檀木的淡香,那是他几年前亲手打制的。他做事总是那样积极,人还健在,就对后事做了预算和安排。当时我说,咱俩谁先走,谁就睡那口匣子。他说,想得美,我肯定比你先行一步。他的预言果真灵验,他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就像他一辈子对我的呵护和关爱,从未变过。
  也许是我没能照看好他的儿子,让他伤透了心,他才狠心撇下我,撒手西去。留下最后一段路,我一个人走。
  也许他是心疼我,怕我过生日时,再没人煮鸡蛋给我吃,才提前去到另一个世界,先把鸡蛋煮好,等我过去。
  儿子拖着残腿匆忙赶回来时,老伴儿早已入土为安。他的心还是那么善良,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的狼狈相,他一生都没给子孙们丢过脸。儿子趴在土堆上,号啕痛哭,他第一次发现躺倒的父亲也是一道梁。
  老伴儿走后,儿子又去了远方。他怕自己残废后的单腿走不了多远,就把我的孙子也一同带上。他说,乡村到城市的路很长很长,需要一辈人又一辈人不间断地走,才可能望见城市的曙光。
  儿子带着孙子走了,我最后的任务就是替他们守住这几间破旧的空房。我怕他们哪天万一走累了,或者被城市的巨手赶出门外,返回村庄时,也不至于没一个遮阳避雨的地方。只要有瓦片的地方,就有根在。有根在,就可以播撒种子,种谷子,种高粱……重建家园,孕育生命的胚芽,等待收获的喜悦。
  即使哪天我也走了,我也会将坟堆和老伴儿的垒在一起,共同守着这片土地,直到离开土地的人重新回到土地上来。
  不过,目前我尚活着,活着也是活着而已。
  活着,是一笔债,从地狱还到天堂,也未必还得清。
其他文献
舞厅里明快而又略显暧昧的音乐响起,围绕着一根亮晃晃的钢管,一位60岁的女士正在翩翩起舞……  她 特殊的舞者  传说中“学钢管舞的老奶奶”名叫孙凤琴。她喜欢身着大红的紧身T恤,黑色紧绷的长裤,再加上一双过膝的高跟长靴,从身后看,没人会料到这位舞者竟是位六旬女士。  即使在一群短打、清凉的美女中间,有着一头金色头发和苗条身材的孙凤琴,亦是人群的焦点。她跟着音乐起步,旋转、伸展、跳跃,没有臃肿和迟
期刊
李明攀,一位高智商的“80后”手机芯片工程师,16岁不到考上了知名学府,20岁进外企成为IT精英,年薪一度达到30万元,现如今却挥别都市,奔走在黄梅县龙感湖畔的阡陌中。他承包的450亩农田里,蛙虫共鸣,白鹭翔集,景象完全有别于他人农田。  他说,自己并不想当“现代陶渊明”,为抛离尘杂、躬耕自资,到最后还是穷困潦倒。只是,俯身躬耕,不仅让他奇迹般找回了健康,也让他内心滋生出一个自然纯美的农耕之梦。 
期刊
向101岁姑妈借智慧  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惟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这便是我姑妈杨绛的栖身之处。  自1977年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她独自一人在整理姑父钱钟书的学术遗物,笔耕不辍。在她身上,人们会忘掉时间的残酷:101年无情而漫长,而她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充满力量,
期刊
6月29日晚8点40分,柏希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降生。作为一场被精密设计的医学计划的首例成果,同时,也是身患重病的姐姐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被寄予了太多希望的生命。  14年的折磨  大约两年前,中山一院生殖中心接待了一对夫妇。  这不是一对普通的夫妻,他们双双是遗传性β—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β—地贫)基因携带者;更加遗憾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直到他们的女儿婷婷在6个月大时患上了贫血,去医院检查
期刊
用DNA鉴定师邓亚军的话,这似乎是这个时代财富人群集体获得的一种“流感”——躁动的财富越发粉碎本已瓦解的内心秩序,越是在财富上成功的人士,越是要面对私人生活层面的种种失落。  这是时代给财富人群最隐私却也是最刻骨的追问:当没有稳固的、传统的伦理秩序,性与情的位置如何能守住?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鉴定师,邓亚军每天都要和这样的故事相处:很多人千方百计证明孩子是自己的,另外也有人千方百计证明孩子不是自
期刊
我的旅途大多在火车上度过,曾经热烈地赞美说,火车是个好东西。但在火车上,大部分时间却是无聊的,虽然可以搭话,但话题总会结束,窗边的景物,不知名的小站,都要飞快远离。  火车在平原上,正好有落日,那时刻,会想家。其余的时候想入非非,不一定是艳遇,就像故事要开始了。  我没这样的故事,有位朋友却有这样的缘分。一位姑娘是上铺,穿A字裙,不便爬上去,于是坐在那里等熄灯。朋友察觉了,跟她换了铺位……他们恋爱
期刊
说来也奇怪,先生从来是个甩手掌柜,家里大小事都不怎么操心的,但从前几年开始,他突然变成了热心于保健的人,被我嘲笑为怕死的小老头。  最开始,是热心仔细保存体检档案。  早些年,因为年轻,对身体很大意,每年的体检结果都是随手放置,时间长了就找不到,或者无意中被当废品处理掉了。那次,我又一次头疼眩晕,医生询问病史,我说前不久体检时查出有椎动脉供血不足,却说不出具体情况,只好再次排队等候检查。自那以后,
期刊
这是一曲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初恋往事,虽然经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旋律依旧如新。  他叫郑曾祜,她叫张瑞芳。两人当年同在北平国立艺专读书,同在西洋画系。张瑞芳的画室在楼上,小郑的画室在楼下。他俩同进食堂用餐,放学一人一辆小单车肩并肩地骑着回家。他们的家不在同一方向,小郑总是绕上一大圈将她送到家再掉头骑回家。节假日的北海、颐和园、香山……无不留下他们的身影。划船、散步、绘画、吟诗、谈艺术、谈理想,但就是没
期刊
冬天的一个深夜,我爱人从虹桥机场回家,匆忙间将平板电脑掉在出租车里。发现之后,惊出一身冷汗。平板电脑里有他的电话通讯录,几百个号码十分要紧,更要紧的是里面装了不少资料。他赶忙拿出发票,找到那家出租车公司,询问的结果是:司机根本没有看见。我爱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起平板电脑里装了卫星定位系统,马上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搜索跟踪。有了!屏幕上,信号一点一点往西移动,他紧盯屏幕不放。信号时而停下,时
期刊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结婚三个月,我知道了伍德的一个秘密。  这秘密让我们两个大动干戈,他摔了我买给他的山寨手机,我自作主张卸载了他最心爱的游戏。彼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让我们像斗败的鸡一样坐在沙发上,气喘吁吁。  起因是他在游戏里居然和别人做了夫妻!  若不是那夜我想逗他,悄悄走到他的身后,还看不到他和那女人的对话。他说,贤妻,咱们一起去龙月山庄吧,报我的一箭之仇。那个女人回答他,自然,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