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保护与持续发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jack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谐发展
  Abstract: the basis of human health is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only the rich biological diversity,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human health,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he enemy of human heal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is the environment of life elements in constructing their ow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内涵:
  1、需要。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2、限制。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二、环境现状及原因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环境的意义在于:
  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氣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
  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
  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三、环境的污染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1、原生环境问题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做到预防减少损害。
  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1)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3)日益恶化的化学污染、空气污染。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环境危机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此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四、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使得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日益加深。
  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定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类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伦纳德∙奥托兰诺著.环境管理与影响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5-9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4]赵军,杨凯,邰俊等.上海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J].环境科学 2005,(2).
其他文献
拍摄图像不清晰1.虽然使用了最高分辨率,光线好,但拍摄出来的照片模糊不清。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在按快门释放键时照相机抖动造成的。由于数码相机的感光度低,所以,使用数码相机拍照时,需要握住相机的时间更长。即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模糊不清的图像。处理方法:拿稳相机,拍照时最好使用三角架,或者将相机放到桌子、柜台或其他固定的物体上。再有就是一个“练”字,平时多练习持机的基本功。2.取景器的自动聚焦标志未置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公路桥梁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公路桥梁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其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连接处的处理与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因此,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连接处的处理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对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连接处的处理与管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公路桥梁;连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不断发展着。而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如何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中遇到一些问题及其改善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作为工程建筑的项目管理在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只有在建设项目中进行有效果控制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