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乔淑萍的人生之路布满荆棘。少年时代的神经性呕吐和风湿病痛,使她倍受折磨;青年时代的肺结核和车祸,使她的人生之路险些中止;婚后不幸流产,多年后才怀上的孩子早产患有脑瘫;刚刚步入中年,癌魔无情地向她袭来……然而,她始终微笑着,无比坚强,她以其博大而深沉的爱为患者们撑起了一方晴朗的天空。
“妈妈,你怎么才回来?我也是病人啊!”
这是一个普通的深夜。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乔淑萍刚刚入睡,床头的电话忽然急促地响起,是医院值班室打来的,一个叫宫宪坤的孩子患脑膜炎,频繁抽搐病情危重,需要她立刻去医院会诊。
这时已是深夜,窗外下着大雪,依偎在她身旁的儿子此刻正在发烧,儿子那通红的小脸和干裂的嘴唇都在提醒她:爱人出差在外,孩子身边不能没有人照料。一边是患有脑瘫此时又在发烧的儿子,一边是危在旦夕的患儿,矛盾的心情紧紧地揪着她。瞬间的犹豫之后,她抱着“儿子短时间内不会醒来”的侥幸心理推开了家门。
当乔淑萍带领医护人员在同死神争夺患儿的生命时,她没有想到,儿子飞飞此时正从睡梦中醒来。小家伙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不知费了多大力气打开了房门,光着小脚丫走到楼梯上,抓住栏杆,迎着凛冽的寒风哭喊着妈妈,声音显得恐惧而无助……孩子的哭声惊醒了邻居孙姨一家,他们把孩子抱回屋,经百般哄劝才安顿他重新睡下。然而经过这一番折腾,飞飞烧得更厉害了。
这一夜,乔淑萍从死神手里夺回了患儿的生命。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飞飞张开干裂的嘴唇,虚弱地说了声:“妈妈,你怎么才回来?我也是病人啊!”这一声,让身为母亲的乔淑萍泪如雨下;这一声,让她的内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歉疚和自责……
乔淑萍是白求恩医科大学儿科专业的高材生,1984年毕业后回到通化做了一名儿科医生。不久,她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并很快踏入婚姻殿堂。她的丈夫叫李存军,常年在外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婚后不久,乔淑萍怀孕了。
一天,疗区里送来一名服毒的中学生,患者情绪激动,乱抓乱踢,乔淑萍瞅准时机,抓紧对他实行抢救措施时,不料患者一脚踢在她肚子上,她感到腹部一阵剧痛,险些跌倒在地。不久,她因此而不幸流产了。此后几年间,她一直没有怀孕。
转眼间乔淑萍31岁了。这一年,她在全家人的期盼中再次怀孕,几个月后她早产生下了儿子飞飞。可是不久,身为医生的她敏感地发现,儿子的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主动作困难,时常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经过同行们会诊,确认小飞飞患有脑瘫。脑瘫是目前世界医学尚未攻克的疑难疾病,治疗难度很大,康复的希望微乎其微。
“孩子,就是这位乔阿姨,救了你的命!”
乔淑萍的家离医院很远,也很偏僻,30几个平方米的简易居民楼一住就是17年。每当她深夜出诊,在漆黑的胡同里行走总是提心吊胆。一天夜里,她接到急诊电话,出生仅11天的患儿陈岩松已濒临死亡。乔淑萍闻讯,背上挎包匆匆下楼。没走多远,一个歹徒突然从后面窜出来,一把抢走了她的挎包,吓得她双腿发软。但一想到那个命悬一线的小岩松,她来不及等出租车,迈开大步便向着医院的方向一路飞奔。
小岩松来自农村,家境贫困,他是妈妈怀孕第7胎才活下来的孩子,前6个孩子都因早产而死。由于早产,小岩松生下来时不足两公斤,呼吸十分虚弱,刚一出生便感染肺炎并引发视网膜出血。当乔淑萍赶到医院的时候,患儿家长已经准备放弃治疗。乔淑萍的眼泪含在眼眶,夭折了6个孩子才迎来这个小生命啊,怎么能轻言放弃?她一边指挥医护人员采取急救措施,一边劝说患儿家长留下来治疗。
那天晚上,她忙到凌晨一点多,直到小岩松呼吸平稳了,才回到家中。然而疲倦的她刚刚合眼,就被电话铃声再次惊醒:小岩松的呼吸心跳又出现异常!乔淑萍从床上跳起来,迅速赶到医院。经过一天一夜的奋力抢救,小岩松终于转危为安。
小岩松的父母抚摸着孩子,不禁流下了眼泪,他们拿出50元钱哽咽着请求乔淑萍收下。望着这位父亲破旧的衣衫和脚上满是泥土的胶皮靴子,望着他那粗糙的手中的50元钱,乔淑萍的心颤抖了,她知道这位父亲是诚心诚意的,自己的拒绝会伤了他的心。从医这些年,乔淑萍从未收过红包,但这次她收下了,她转身跑到医院财会处,为小岩松续交了住院费。
作为医生,当目睹了太多患者的痛苦或无钱治病的凄凉景象后,往往会变得无奈和麻木。但乔淑萍不行,从医20余年,她的感情依然脆弱,为可怜的患者落泪的事情屡屡发生。
那天早晨,疗区里送来了一个不断抽搐的小女孩玲玲。小玲玲家住柳河县农村,年仅7岁,因父母离异与年长几岁的哥哥相依为命。突然抽搐的小玲玲被送到医院时,已经瞳孔散大,奄奄一息。乔淑萍迅速检查,立即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在无人交住院费的情况下,乔淑萍以个人名义担保,立即投入全力抢救。他们抢救了4天4夜,小玲玲才从昏迷中醒来。
这4天4夜,乔淑萍和医护人员轮流守护在小玲玲病床前。看到小玲玲穿着简单破旧,乔淑萍感到心酸难过,她从家里拿来一些衣物给小玲玲换上,还亲手缝制了尿布铺在小玲玲身下。当小玲玲的父亲闻讯赶到医院,看到女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已明显好转时,不由得热泪盈眶。他为了自己的失职而哭,更为了乔淑萍医生那一腔母性的柔情而哭。
乔淑萍经常对科里的同志说,我们干的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可我们手上攥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医疗水平高一些,患者的痛苦就会少一些,看病的钱就可以节省一些。乔淑萍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是全院自费订阅医学杂志最多的医生,她积攒的学习笔记,比桌子还要高。她先后在《中华儿科杂志》等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儿科学术年会,成为儿科学科带头人。
乔淑萍刻苦钻研的精神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她对一些危重疾病的判断能力不断增强。一个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12岁女孩,之前被另一家医院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乔淑萍看了症状,判断是酮症酸中毒,要求马上检测血糖、尿糖等生理指标。这种疾病在儿科并不多见。化验报告很快出来了,事实证明乔淑萍的判断完全正确,抢救措施及时有效。当孩子康复出院时,患儿家长拉着乔淑萍的手感动得泣不成声。
1999年5月,一个出生仅28天的婴儿在一家医院被诊断为脑出血,两天后患儿全身浮肿,病情越来越重,医生以败血症向患儿家长下达了病危通知。家长决定带孩子去长春治疗,途中,有人建议他们找乔淑萍看看,于是掉转车头来到人民医院。乔淑萍详细询问了病史,判断不是脑出血,全身浮肿是因在短时间内输液过多造成的。做CT检查,证实了乔淑萍的判断,乔淑萍果断提出停止输液。隔日上午,患儿病情明显好转,4天后康复出院。
做儿科医生22年,乔淑萍究竟治疗了多少患儿,她自己也说不清。走在街上,常常会遇到她不认识的人对身边带的孩子说:“孩子,就是这位乔阿姨救了你的命!”在公交车上,常常会有不熟悉的乘客争着为她让座或买票。2005年夏天,一个手捧鲜花的小男孩来到乔淑萍的办公室,跟在孩子身后的母亲告诉乔淑萍:“乔主任,10年前,是你把我儿子救活的。今天,是他10岁的生日,我专程领他来看望你,是想让孩子永远记住你的恩情……”
“我一定要健康地活下去,苦难阻挡不了我做一名好医生!”
2002年7月,就在乔淑萍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厄运再次把她推上了生命的绝壁——她患上了子宫内膜癌!而且已是中晚期!
7月10日,当她独自取回化验单后,她没有声张,上午,她照常带着笑容去查房;下午,她又去参加了医院的职称考评会。这一天,乔淑萍没有让任何一个人从她脸上读到意外的信号。
晚上回到家里,在夜深人静辗转难眠的时候,乔淑萍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她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面对刚刚升起的太阳,乔淑萍洗去泪痕,仍然以轻松的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临去北京治疗前,乔淑萍没有将实情告诉70高龄、多病缠身的妈妈,不能也不敢让儿子知道。走的那天,乔淑萍久久地凝视着爸爸妈妈,久久地抱着儿子舍不得松开,在她转身离去的那一瞬,眼泪顷刻间夺眶而出。乔淑萍不敢回头,匆匆关上了房门。
化疗中,那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难受、恶心、呕吐、乏力、周身疼痛、白细胞下降等诸多不良反应,使乔淑萍多次以为自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是在丈夫的不断鼓励和精心照料下,乔淑萍变得更加顽强了。为了能早日恢复健康,乔淑萍每天都拖着沉重的身体,戴着假发出去散步。没有力气打她喜欢的羽毛球,就练习毛笔字。这期间,她还阅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并撰写文章发表在院报上。
漫长的7个月后,全部治疗结束,乔淑萍以凯旋的心情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家乡通化。
医院领导嘱咐乔淑萍好好休息,至少半年以后才能上班,可是乔淑萍仅仅在家休息了一个月便回到了她的同事和患者们中间。
上班第一天,儿科新来6名住院患儿,乔淑萍逐一为每个孩子诊断,拿出治疗方案。中午,因一名肠梗阻患儿的急诊,又占去了整个午休时间。夜里11点30分,乔淑萍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声惊醒,外科需要会诊,她勉强支撑起虚弱的身体,赶到了医院。凌晨三点她回到家里,丈夫劝她休息半天,可是第二天上午,她又准时出现在病房开始进行例行查房。护士长崔华发现,乔淑萍脸色发灰,假发下面渗出一层汗水,拿听诊器的手苍白得看不到一丝血色。
不久,非典又开始肆虐,吉林省是疫区,乔淑萍身体还没有恢复正常,免疫力低下,任何外界的感染都可能要了她的命。医院领导劝她回家休息,她非但不听,反而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亲自出门诊,直接接触发热病人……同事们从乔淑萍那坚毅的目光中看出,她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即使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决绝!
幸运的是,乔淑萍一路走过来了。在她及家人的不懈努力下,儿子飞飞快乐地成长着。乔淑萍以自身的经历影响儿子,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儿子,使儿子拥有了自信和坚强,拥有了直面人生苦难的生活态度。深沉的母爱不但使一个脑瘫孩子顽强地站立起来,而且还在有关领导的关怀下,走进了通化市佟江小学的课堂。
2006年3月22日,通化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授予乔淑萍“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好医生、好党员”荣誉称号。不久,吉林省卫生厅也下发文件,对乔淑萍进行命名表彰。
在乔淑萍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儿童画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个8岁患儿专为她而画的。挺拔、苍翠的竹子,寄托着小作者对乔淑萍阿姨无限的敬意。乔淑萍说:“我爱我的每一个患者,我一定要顽强地活下去,苦难阻挡不了我做一名好医生!”
“妈妈,你怎么才回来?我也是病人啊!”
这是一个普通的深夜。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乔淑萍刚刚入睡,床头的电话忽然急促地响起,是医院值班室打来的,一个叫宫宪坤的孩子患脑膜炎,频繁抽搐病情危重,需要她立刻去医院会诊。
这时已是深夜,窗外下着大雪,依偎在她身旁的儿子此刻正在发烧,儿子那通红的小脸和干裂的嘴唇都在提醒她:爱人出差在外,孩子身边不能没有人照料。一边是患有脑瘫此时又在发烧的儿子,一边是危在旦夕的患儿,矛盾的心情紧紧地揪着她。瞬间的犹豫之后,她抱着“儿子短时间内不会醒来”的侥幸心理推开了家门。
当乔淑萍带领医护人员在同死神争夺患儿的生命时,她没有想到,儿子飞飞此时正从睡梦中醒来。小家伙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不知费了多大力气打开了房门,光着小脚丫走到楼梯上,抓住栏杆,迎着凛冽的寒风哭喊着妈妈,声音显得恐惧而无助……孩子的哭声惊醒了邻居孙姨一家,他们把孩子抱回屋,经百般哄劝才安顿他重新睡下。然而经过这一番折腾,飞飞烧得更厉害了。
这一夜,乔淑萍从死神手里夺回了患儿的生命。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飞飞张开干裂的嘴唇,虚弱地说了声:“妈妈,你怎么才回来?我也是病人啊!”这一声,让身为母亲的乔淑萍泪如雨下;这一声,让她的内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歉疚和自责……
乔淑萍是白求恩医科大学儿科专业的高材生,1984年毕业后回到通化做了一名儿科医生。不久,她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并很快踏入婚姻殿堂。她的丈夫叫李存军,常年在外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婚后不久,乔淑萍怀孕了。
一天,疗区里送来一名服毒的中学生,患者情绪激动,乱抓乱踢,乔淑萍瞅准时机,抓紧对他实行抢救措施时,不料患者一脚踢在她肚子上,她感到腹部一阵剧痛,险些跌倒在地。不久,她因此而不幸流产了。此后几年间,她一直没有怀孕。
转眼间乔淑萍31岁了。这一年,她在全家人的期盼中再次怀孕,几个月后她早产生下了儿子飞飞。可是不久,身为医生的她敏感地发现,儿子的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主动作困难,时常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经过同行们会诊,确认小飞飞患有脑瘫。脑瘫是目前世界医学尚未攻克的疑难疾病,治疗难度很大,康复的希望微乎其微。
“孩子,就是这位乔阿姨,救了你的命!”
乔淑萍的家离医院很远,也很偏僻,30几个平方米的简易居民楼一住就是17年。每当她深夜出诊,在漆黑的胡同里行走总是提心吊胆。一天夜里,她接到急诊电话,出生仅11天的患儿陈岩松已濒临死亡。乔淑萍闻讯,背上挎包匆匆下楼。没走多远,一个歹徒突然从后面窜出来,一把抢走了她的挎包,吓得她双腿发软。但一想到那个命悬一线的小岩松,她来不及等出租车,迈开大步便向着医院的方向一路飞奔。
小岩松来自农村,家境贫困,他是妈妈怀孕第7胎才活下来的孩子,前6个孩子都因早产而死。由于早产,小岩松生下来时不足两公斤,呼吸十分虚弱,刚一出生便感染肺炎并引发视网膜出血。当乔淑萍赶到医院的时候,患儿家长已经准备放弃治疗。乔淑萍的眼泪含在眼眶,夭折了6个孩子才迎来这个小生命啊,怎么能轻言放弃?她一边指挥医护人员采取急救措施,一边劝说患儿家长留下来治疗。
那天晚上,她忙到凌晨一点多,直到小岩松呼吸平稳了,才回到家中。然而疲倦的她刚刚合眼,就被电话铃声再次惊醒:小岩松的呼吸心跳又出现异常!乔淑萍从床上跳起来,迅速赶到医院。经过一天一夜的奋力抢救,小岩松终于转危为安。
小岩松的父母抚摸着孩子,不禁流下了眼泪,他们拿出50元钱哽咽着请求乔淑萍收下。望着这位父亲破旧的衣衫和脚上满是泥土的胶皮靴子,望着他那粗糙的手中的50元钱,乔淑萍的心颤抖了,她知道这位父亲是诚心诚意的,自己的拒绝会伤了他的心。从医这些年,乔淑萍从未收过红包,但这次她收下了,她转身跑到医院财会处,为小岩松续交了住院费。
作为医生,当目睹了太多患者的痛苦或无钱治病的凄凉景象后,往往会变得无奈和麻木。但乔淑萍不行,从医20余年,她的感情依然脆弱,为可怜的患者落泪的事情屡屡发生。
那天早晨,疗区里送来了一个不断抽搐的小女孩玲玲。小玲玲家住柳河县农村,年仅7岁,因父母离异与年长几岁的哥哥相依为命。突然抽搐的小玲玲被送到医院时,已经瞳孔散大,奄奄一息。乔淑萍迅速检查,立即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在无人交住院费的情况下,乔淑萍以个人名义担保,立即投入全力抢救。他们抢救了4天4夜,小玲玲才从昏迷中醒来。
这4天4夜,乔淑萍和医护人员轮流守护在小玲玲病床前。看到小玲玲穿着简单破旧,乔淑萍感到心酸难过,她从家里拿来一些衣物给小玲玲换上,还亲手缝制了尿布铺在小玲玲身下。当小玲玲的父亲闻讯赶到医院,看到女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已明显好转时,不由得热泪盈眶。他为了自己的失职而哭,更为了乔淑萍医生那一腔母性的柔情而哭。
乔淑萍经常对科里的同志说,我们干的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可我们手上攥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医疗水平高一些,患者的痛苦就会少一些,看病的钱就可以节省一些。乔淑萍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是全院自费订阅医学杂志最多的医生,她积攒的学习笔记,比桌子还要高。她先后在《中华儿科杂志》等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儿科学术年会,成为儿科学科带头人。
乔淑萍刻苦钻研的精神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她对一些危重疾病的判断能力不断增强。一个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12岁女孩,之前被另一家医院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乔淑萍看了症状,判断是酮症酸中毒,要求马上检测血糖、尿糖等生理指标。这种疾病在儿科并不多见。化验报告很快出来了,事实证明乔淑萍的判断完全正确,抢救措施及时有效。当孩子康复出院时,患儿家长拉着乔淑萍的手感动得泣不成声。
1999年5月,一个出生仅28天的婴儿在一家医院被诊断为脑出血,两天后患儿全身浮肿,病情越来越重,医生以败血症向患儿家长下达了病危通知。家长决定带孩子去长春治疗,途中,有人建议他们找乔淑萍看看,于是掉转车头来到人民医院。乔淑萍详细询问了病史,判断不是脑出血,全身浮肿是因在短时间内输液过多造成的。做CT检查,证实了乔淑萍的判断,乔淑萍果断提出停止输液。隔日上午,患儿病情明显好转,4天后康复出院。
做儿科医生22年,乔淑萍究竟治疗了多少患儿,她自己也说不清。走在街上,常常会遇到她不认识的人对身边带的孩子说:“孩子,就是这位乔阿姨救了你的命!”在公交车上,常常会有不熟悉的乘客争着为她让座或买票。2005年夏天,一个手捧鲜花的小男孩来到乔淑萍的办公室,跟在孩子身后的母亲告诉乔淑萍:“乔主任,10年前,是你把我儿子救活的。今天,是他10岁的生日,我专程领他来看望你,是想让孩子永远记住你的恩情……”
“我一定要健康地活下去,苦难阻挡不了我做一名好医生!”
2002年7月,就在乔淑萍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厄运再次把她推上了生命的绝壁——她患上了子宫内膜癌!而且已是中晚期!
7月10日,当她独自取回化验单后,她没有声张,上午,她照常带着笑容去查房;下午,她又去参加了医院的职称考评会。这一天,乔淑萍没有让任何一个人从她脸上读到意外的信号。
晚上回到家里,在夜深人静辗转难眠的时候,乔淑萍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她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面对刚刚升起的太阳,乔淑萍洗去泪痕,仍然以轻松的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临去北京治疗前,乔淑萍没有将实情告诉70高龄、多病缠身的妈妈,不能也不敢让儿子知道。走的那天,乔淑萍久久地凝视着爸爸妈妈,久久地抱着儿子舍不得松开,在她转身离去的那一瞬,眼泪顷刻间夺眶而出。乔淑萍不敢回头,匆匆关上了房门。
化疗中,那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难受、恶心、呕吐、乏力、周身疼痛、白细胞下降等诸多不良反应,使乔淑萍多次以为自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是在丈夫的不断鼓励和精心照料下,乔淑萍变得更加顽强了。为了能早日恢复健康,乔淑萍每天都拖着沉重的身体,戴着假发出去散步。没有力气打她喜欢的羽毛球,就练习毛笔字。这期间,她还阅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并撰写文章发表在院报上。
漫长的7个月后,全部治疗结束,乔淑萍以凯旋的心情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家乡通化。
医院领导嘱咐乔淑萍好好休息,至少半年以后才能上班,可是乔淑萍仅仅在家休息了一个月便回到了她的同事和患者们中间。
上班第一天,儿科新来6名住院患儿,乔淑萍逐一为每个孩子诊断,拿出治疗方案。中午,因一名肠梗阻患儿的急诊,又占去了整个午休时间。夜里11点30分,乔淑萍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声惊醒,外科需要会诊,她勉强支撑起虚弱的身体,赶到了医院。凌晨三点她回到家里,丈夫劝她休息半天,可是第二天上午,她又准时出现在病房开始进行例行查房。护士长崔华发现,乔淑萍脸色发灰,假发下面渗出一层汗水,拿听诊器的手苍白得看不到一丝血色。
不久,非典又开始肆虐,吉林省是疫区,乔淑萍身体还没有恢复正常,免疫力低下,任何外界的感染都可能要了她的命。医院领导劝她回家休息,她非但不听,反而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亲自出门诊,直接接触发热病人……同事们从乔淑萍那坚毅的目光中看出,她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即使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决绝!
幸运的是,乔淑萍一路走过来了。在她及家人的不懈努力下,儿子飞飞快乐地成长着。乔淑萍以自身的经历影响儿子,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儿子,使儿子拥有了自信和坚强,拥有了直面人生苦难的生活态度。深沉的母爱不但使一个脑瘫孩子顽强地站立起来,而且还在有关领导的关怀下,走进了通化市佟江小学的课堂。
2006年3月22日,通化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授予乔淑萍“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好医生、好党员”荣誉称号。不久,吉林省卫生厅也下发文件,对乔淑萍进行命名表彰。
在乔淑萍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儿童画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个8岁患儿专为她而画的。挺拔、苍翠的竹子,寄托着小作者对乔淑萍阿姨无限的敬意。乔淑萍说:“我爱我的每一个患者,我一定要顽强地活下去,苦难阻挡不了我做一名好医生!”